「城門開——看見一個多彩的世界」 南京舉行城牆國際博物館日主題...

2020-12-1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記者 楊初亮 資訊來源 揚子晚報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為了讓更多人讀懂南京城牆,5月17日下午,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翁城開展「城門開——看見一個多彩的世界」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通過製作互動性強的「城門雲遊」H5新媒體產品,以及傳統戲劇節目和快閃活動,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南京城牆悠久的歷史文化,了解南京城牆的保護利用歷程,著力打造「南京城牆」這張南京文旅新名片。

5月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在中華門甕城內舉行,一群身穿戲劇服裝的演員從四面八方走到了舞臺中間,伴隨著音樂,現場奏響起一曲《茉莉芬芳》,「夜秦淮,秦淮夜,槳聲燈影最情懷……」秦淮河沿著南京明城牆外,經通濟門、中華門、水西門、石城門、清涼門一路至三汊河匯入長江。一曲美妙的新民樂也讓現場的觀眾和遊客們讓感受到了南京人對城牆的眷戀。

「當黎明奏起交響,拂曉晨光熹微的笑魘見此暈染開來,華彩盛世,一切美好,只因我們站在您—祖國母親溫暖而厚重的脊梁上。至此,我們謹以今天的演講,來表達我們對您的崇敬與感恩之情!」在動感的舞曲結束之後,一首詩朗誦《祖國,一首唱不完的戀歌》又加入到了表演中。在六百年的古城牆下,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段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南京城牆的獨特魅力。

為了更好地與網友互動、讓大家在手機上就可以「雲遊」南京城牆,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還製作了「城門雲遊」H5新媒體產品。在電子地圖上點擊城門,可以看到各個城門的照片,了解城門歷史,挖掘城牆故事。通過這款H5新媒體產品,大家可以在手機上巡遊南京城的八大城門,看雄偉經典,為申遺助力。

關於國際博物館日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此前於公布了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南京今年是第二次作為「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之地,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兩次成為主會場的城市,將舉辦74項展覽和活動。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將為市民遊客奉上《城牆之美,世界看見——2019年度南京城牆國際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展》《城牆根下:老城南的民俗與生活專題展》等眾多精彩活動。

微信端打開,雲遊城門,為南京城牆申遺助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南京城牆預熱博物館日 通過城門看多彩世界
    本報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17日,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甕城舉辦了「城門開——看見一個多彩的世界」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 走近「露天」博物館 讓世界看見不一樣的城牆之美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張浩宇)5月17日上午,「城牆之美,世界看見」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暨南京城牆國際攝影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城牆解放門段舉行,為迎接5月18日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獻上一份特殊的「南京禮物」。
  • 南京城牆優秀攝影作品亮相「露天博物館」
    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供圖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邢虹)5月17日,「城牆之美,世界看見」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暨南京城牆國際攝影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城牆解放門段舉行,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獻上一份特殊的「南京禮物」。
  • 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
    南博上演「博物館奇妙夜」。萬程鵬攝「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是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人們在空間和心理上被隔離的時候,博物館日主題所倡導的價值觀顯得尤其重要。
  • 南京城牆即將夜間開放,南京城牆博物館明年亮相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作為世界現存最長的磚石構造城市城牆,閱盡600多年風雨滄桑的明城牆,見證了南京發展變遷的足跡和歷史記憶。 近年來,南京通過對明城牆創新性的保護研究、活化利用,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傳下去,讓南京城牆與傳統文化和國際新潮跨界融合,成為南京城市獨特的地標建築和亮麗的文化名片。
  • 南京城牆,這些年……
    天暖和後南京人轟地一聲全出來了憋壞賴 要踏青哎去哪闊啊?城牆!為啥?還不是因為,情懷小飛 攝「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南京人耳熟能詳的童謠每次聽是不是都有滿滿的愛意?
  • 讓世界看南京,讓秦淮更情懷丨2020南京秦淮城牆馬拉松盛大開跑
    12月6日上午7:30,2020南京秦淮城牆馬拉松在南京市秦淮區悅動新門西盛大開跑。2000餘名跑友在17.5公裡的賽道上,體驗別具一格的秦淮風光,感受在古老城牆上跑步的激情與快樂。特色方陣致敬抗疫醫護民警日前,全省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在南京隆重舉行,我們用最高規格、最高禮遇向人民的英雄致敬。
  • 南京明城牆的神策門,是唯一保留古鏑樓、唯一有外甕城的城門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城牆是一個城市濃縮的歷史文化符號,可惜的是大多數遭到了毀滅性破壞,倖存的古城牆為數不多。物以稀為貴,像南京神策門一樣原汁原味的古城牆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它就像一部凝固的史書,讓遊人體會古代人民的建築智慧和軍事思維;也像一件飽經滄桑的藝術品,讓遊人欣賞它的藝術價值,研究它的歷史意義。
  • 「牆牆」聯盟 攜手塑造「世界城牆」國際品牌
    全文共208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2020年12月3日,由中國西安城牆、義大利威內託大區古城牆聯盟和英國約克市城牆共同發起的國際古城牆(堡)聯盟合作書籤約儀式在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通過線上視頻會議盛大舉行。
  • 518國家博物館日,聊聊南京的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是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lCOM)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而發起創立的,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每年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並確定每年的活動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 南京城牆博物館封頂了!
    南京城牆博物館封頂了!於2020年11月9日順利封頂。南京城牆博物館改擴建項目是南京市民生類重點文化建設項目,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配套項目。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文旅局的關心支持下,該項目自2018年6月9日正式啟動,8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
  •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到明代中葉,統治者計劃在古城牆外擴建一層「套城」。首先興建的是南城牆,但工程進行到一半時,因財力不足,只好在東西角樓處封口,這樣,北京城牆格局就成了凸字形,城牆也有了「內城」和「外城」之分。金代和元代城牆均以土築成,元代還在城門之外加修甕城,目的是加強城門守軍的防護能力。其上築有高大的箭樓,上設排射孔,守城兵將出擊時可在甕城內集結,然後啟門出擊,如現在俗你的「前門」就是正陽門的甕城。
  • 第五季「城門掛春聯 南京開門紅」昨中華門揭聯|南京12座城門春聯...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主辦,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南京晨報、「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承辦,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特別支持的2020第五季「城門掛春聯 南京開門紅」揭聯儀式,於2020年1月12日在中華門甕城隆重舉行。庚子年中華門春聯,在萬眾期待中亮相。
  • 國際博物館日|十大博物館展覽公布,中國主會場聚焦南京
    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於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行。此次活動也是首次在南京博物院設立主會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南京博物院「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的活動,時間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協,隨後每年均組織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的相關活動。
  • 國際和平日主題紀念活動在南京舉行
    9月19日,2018年國際和平日主題紀念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馬飈出席活動,南京市市長藍紹敏致辭。主題紀念活動中,中外嘉賓走進紀念館展廳,分組參觀《重生·繁衍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家族影像展》以及《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萬人坑」遺址憑弔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 5·18國際博物館日|倒計時!主會場南京文化饕餮盛宴,等你來約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旨在促進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關注和參與。重!點!來!了!今年的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南京舉行!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在5月18日前後南京全市博物館將圍繞這一主題舉辦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系列活動「看南京」「頌英烈」「讀歷史」「品非遺」「賞藝術」「雲展覽」六大主題共計74項展覽和活動
  • 金箔元素助力城牆申遺 故宮看門人點讚城門掛春聯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金陵金箔集團始終熱心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他們不僅以工匠精神為故宮的歷次大修提供金箔產品,也積極助力明城牆的申遺工作。今天上午,第三季「城門掛春聯 南京開門紅」活動的第一副春聯即將掛上中華門,當單霽翔得知金箔元素也將登上城門春聯時,他也給城門掛春聯點了一個大大的贊:「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結合了多種傳統文化!」
  • 徒步西安明城牆—西安明城牆十八座城門介紹
    寫在前面的話作為一個在西安生活了3年之久的西安人,我對西安明城牆有多少個門,每個門的名稱叫啥,都是傻傻弄不清。因此開始徒步明城牆之前,我做了功課,查了一下城牆景區城門分布圖,對每個城門進行了解學習。隋唐時,皇帝常在這裡舉行慶典活動。公元589年,隋王朝統一中國,隋文帝曾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唐末韓建縮建新城,城門被封閉。1985年修復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包裹在明城牆內的朱雀門遺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寫的那樣宏偉華麗,城門柱礎用大理石製成,青石製作的門坎上刻有線條優美神採飛揚的蔓草花紋,磨磚對縫的門洞隔牆厚實端正,殘垣斷壁處處流露出當年的華貴風採。
  • 國際古蹟遺址日 南京城牆玩起「雲直播」
    今天(4月18號)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今年的主題定為「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特別推出系列線上活動,與公眾共享文化遺產,保護記憶遺產。
  • 南京儀鳳門,太平軍「特種部隊」挖掘地道,炸毀城牆,突入城內
    2012年11月,南京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的牽頭城市,儀鳳門所在的南京明城牆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有鳳來儀,語出《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謂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瑞應,多比喻傑出人物的降臨。城池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城池在城市在,城池破城市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