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記者 楊初亮 資訊來源 揚子晚報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為了讓更多人讀懂南京城牆,5月17日下午,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翁城開展「城門開——看見一個多彩的世界」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通過製作互動性強的「城門雲遊」H5新媒體產品,以及傳統戲劇節目和快閃活動,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南京城牆悠久的歷史文化,了解南京城牆的保護利用歷程,著力打造「南京城牆」這張南京文旅新名片。
5月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在中華門甕城內舉行,一群身穿戲劇服裝的演員從四面八方走到了舞臺中間,伴隨著音樂,現場奏響起一曲《茉莉芬芳》,「夜秦淮,秦淮夜,槳聲燈影最情懷……」秦淮河沿著南京明城牆外,經通濟門、中華門、水西門、石城門、清涼門一路至三汊河匯入長江。一曲美妙的新民樂也讓現場的觀眾和遊客們讓感受到了南京人對城牆的眷戀。
「當黎明奏起交響,拂曉晨光熹微的笑魘見此暈染開來,華彩盛世,一切美好,只因我們站在您—祖國母親溫暖而厚重的脊梁上。至此,我們謹以今天的演講,來表達我們對您的崇敬與感恩之情!」在動感的舞曲結束之後,一首詩朗誦《祖國,一首唱不完的戀歌》又加入到了表演中。在六百年的古城牆下,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段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南京城牆的獨特魅力。
為了更好地與網友互動、讓大家在手機上就可以「雲遊」南京城牆,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還製作了「城門雲遊」H5新媒體產品。在電子地圖上點擊城門,可以看到各個城門的照片,了解城門歷史,挖掘城牆故事。通過這款H5新媒體產品,大家可以在手機上巡遊南京城的八大城門,看雄偉經典,為申遺助力。
關於國際博物館日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此前於公布了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南京今年是第二次作為「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之地,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兩次成為主會場的城市,將舉辦74項展覽和活動。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將為市民遊客奉上《城牆之美,世界看見——2019年度南京城牆國際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展》《城牆根下:老城南的民俗與生活專題展》等眾多精彩活動。
微信端打開,雲遊城門,為南京城牆申遺助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