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2020-12-20 專注植物科普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每年到了小年的時候,在農村裡普遍都有祭灶神的習俗,民間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各家各戶的情況。而為了讓灶王爺向玉帝說點好話,所以會在這天準備很多好吃好喝的來祭拜,尤其是準備一些糖果。而在祭灶神的時候,還會把之前舊的灶神圖撕下來一併燒掉,然後再「請」回一張新的灶神圖貼上去。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小小一張灶神圖其實也是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元素的,其中有些人應該發現了,有些灶神圖只有灶王爺一個人,有些卻還有一個老奶奶。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小時候,爺爺也每年會在廚房的灶臺邊上貼上一張灶神圖,其中一般右邊就是灶王爺,而在灶王爺的左邊還坐著一個老奶奶,爺爺說她是灶王奶奶。在灶神圖上還會有一副對聯,上下聯分別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東廚司命」,或「一家之主」。而「東廚司命」四個字,則描述了灶王爺的職責。

至於灶王奶奶到底是什麼人,這個在民間的傳說中也沒有記載。農夫還記得以前爺爺常叮囑我們說,在祭灶王爺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忘記還有灶王奶奶。這個就和土地公公還有土地婆婆一樣,他們和人間的普通人一樣,都是有伴侶的。

在有些灶神圖中,不僅有灶王爺、灶王奶奶,而且還會在前面站著兩個人。聽爺爺解釋說,這兩個人是幫灶王爺幹活的,其中一個人手中拿著寫有「善」字的罐子,而另外一個人則手中拿著寫有「惡」的罐子。他們就是負責監督一家人的情況的,相當於現在的「紀檢監察員」,當你及家裡人做了一件善事,那麼就會在寫有「善」的罐子裡記上一筆。反之,如果你及你的家人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在寫著「惡」的罐子裡記錄上。所以,這樣的灶神圖年華寓意是很美好的,就是要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藥多做善事,不做惡事。一旦作惡事太多了,灶王爺就會跟你算總帳,當所做的壞事多了,也就是惡貫滿盈,那定會受到懲罰的。

可能是古代的人也是怕神仙會寂寞吧,就像玉皇大帝也有個妻子,而這樣一家人才圓滿,表達了中國人對於團圓、家的一種願望。至於為什麼在民間沒有灶王奶奶的記載和傳說,這個應該和過去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在過去女性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而民間傳說中灶神最初是一個凡人,死後才被玉帝封為灶神的。所以關於灶王奶奶是何許人也,也就不得而知了。那有些人會好奇,灶王爺在小年上天了,灶王奶奶怎麼辦呢?農夫猜測,他們也應該是一起上天了吧!

相關焦點

  •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的小年,每年到了小年後,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在過去,在外的遊子都會提前趕回家,然後和家裡人一起打掃房子,因為在小年這一天有掃塵的習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祭灶神。民間的說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祭灶神必須是要家中的男主人來完成。那祭灶神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我們每年祭拜的灶王爺又是誰呢?(1)灶王爺到底是何方神聖?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到底為什麼要祭灶?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 小年祭灶神祭的是誰?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開啟了過年的模式,可以說小年是春節這個節目的開幕式,但是也正是這個開幕式,很多人應該都過的非常迷糊,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小年要祭灶?祭灶祭的是誰?但是這些都影響不了我們團聚的快樂。首先我們先說說灶神到底是誰這個問題。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從灶神來源的角度,分析民間對灶王的詮釋,功利性和不虔誠性
    導語:小年祭灶神,了解灶神的來源,從灶神來源的角度,分析民間對灶王的詮釋,具有功利性和不虔誠性臘月二十三了,中國民間很多地區都有祭灶風俗,灶神在我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稱呼,有灶王、灶君、灶公灶母、灶君菩薩、東廚司命、司命灶君、護宅天尊、定福神君、灶王爺等,是我國民眾信仰歷史最悠久的俗神之一,其中灶王是唐代以後民間對灶神的別稱
  • 吃糖瓜、祭灶神……小年如何過出儀式感?
    過小年為啥要「祭灶」?  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也自然會受到格外重視,祭灶便是期間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資料圖:民眾在「春姑娘」的帶領下祭拜灶神,當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中國傳統「小年」。 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灶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
  • 民間說的灶神到底是誰
    ,一年一度的祭灶神活動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帶有幽默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據查證祭灶習俗早在夏朝時就有了,秦朝之時祭灶活動就被列入國家正典「七祀」,但漢代升級為「五祀」,然而雖然祭灶習俗由來已久,但灶神爺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卻沒有人能說清楚。
  • 小年習俗:祭灶為什麼要吃糖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俗語說: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在中國神話中,灶王老爺是中國眾多居家庇佑神靈中最重要的一位,守護著健康以及家庭幸福。據說,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中國新年的前7天,灶王老爺會重返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去年一整年每家每戶的活動情況。玉皇大帝會根據灶王老爺的報告獎勵或者懲罰這些家庭。
  • 歲時記 | 廿三廿四,小年祭灶
    到了廿三、廿四就祭灶了。祭灶也是很古老的風俗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從臘月二十三到臘月二十九,磨豆腐掃房子,每天都有事情佔著手,一直忙到除夕。俗話說「廿三廿四,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清晨,灶王老爺就會離開他駐守整年的灶臺,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此年所護人家的紀錄表。
  • 臘月廿四|祭灶神、吃灶糖、剪窗花、掃房子!灶王爺的傳說你都知道嗎?
    北方的臘月二十三南方的臘月二十四儘管時間上有差異但小年一到這年就算來了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神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神要上天向他的領導匯報工作。為了不讓他亂說話,人們就給吃糖瓜。灶王爺知道吃人的嘴短,所以「上天言好事」,光撿好聽的說。這不,祭祀灶王爺要選在小年,由此可見,灶王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多麼重要。但祭祀灶王爺的糊塗帳在於,究竟誰是灶王爺?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所謂的灶神,也就是咱們民間俗稱的「灶王爺」啦,各地還有「灶老爺」、「司命灶君」等等不同的稱呼。據說呢,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間,管理各家灶火的神官,同時呢也肩負著監察人間善惡的任務,所以在過去幾乎是家家都供奉著灶王爺,可以說是老百姓的「一家之主」了。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 祭灶及關於灶王爺動人傳說!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不亞於過春節。「灶神」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東廚司命」等。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灶火,監督人間善惡之神,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職責,被作為一家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 小年為什麼要祭灶神?這其實是一份傳承自上古的,人與火的緣分
    二、祭灶與小年灶神崇拜早在先秦時期便產生了,並被列為民間「五祀」之一,但灶神在早期並沒有取得後世那樣的地位,他只是眾多祭祀對象中的一位。其禮:祠特,祭灶。」意思是說要在立夏時節舉行祭灶儀式,有學者對此解釋說,是由於夏天天氣炎熱,為火屬性,灶神呢又是掌火之神,所以在夏天祭灶能夠更好的得到神靈庇佑。
  • 民間臘月二十三要祭灶,有些人家裡沒了土灶,是不是就不用祭了
    在農村裡面流行這樣的話,在臘月二十三一定要給灶王爺吃糖瓜,糖瓜是很甜的,而且小年祭灶神本就是漢族人的傳統,相傳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言好事的,意思是要讓灶王爺到了天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跟前嘴甜些,給這家人說好話,保佑家裡面來年風調雨順,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老話,「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灶神圖可指引財運?
    農村老話,「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這說明了送灶、接灶的時間。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送灶神、接灶神是過年習俗中很重要的一項,在農村地區相當普遍。灶神的職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農民們很是重視。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講究吧,以小編的家鄉為例。
  • 祭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民以食為天,人們祭灶當時主要是為了感激和頌揚灶神的功德。後來,有關灶神的傳說越來越多,出現了不同姓名的一些灶王爺, 其中流傳比較廣泛的是張單。張單,字子郭,他的太太為他生過6個女兒。奇怪的是,張單只不過是一低等小神,但他的屬下卻有一些天帝嬌孫、天帝大夫、天帝都尉、天帝長兄等名目,看名稱他們都有些來頭,屬於玉皇大帝的家族。張單大約與玉皇也有些親緣關係。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