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中發布了一張「痛風地圖」,從圖中能明顯地看出,沿海省份和城市的痛風發病率要明顯高於內陸城市,廣東和山東「斬獲」冠軍和亞軍。根據調查顯示,在沿海城市中,幾乎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尿酸高。
為什麼沿海城市,痛風如此高發?
痛風多半都是吃高嘌呤的食物吃出來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城市緊挨著海,吃的海鮮比較多。而蝦蟹海貝等海鮮中的嘌呤含量很高。除了海參和海蜇皮,幾乎所有的海鮮都是高嘌呤的食物。
高嘌呤的食物吃多了,體內的尿酸水平會升高。當男性尿酸值超過416,女性的尿酸值超過357,預示你十有八九已經患上了高尿酸血症。只要你能夠及時地把尿酸降下來,降到300之內,並不會給身體帶來特別大的影響,倘若不把尿酸降下來,多餘的尿酸會在體內形成尿酸鹽沉積,容易引發痛風。
痛風其實也是一種「富貴病」,沿海城市一般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尤其是廣東。經濟發達,人們吃得好,長期吃高油脂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會出現代謝紊亂和能量失衡的情況,人容易發胖。而肥胖也是引發痛風的原因之一。
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人們的應酬比較多,應酬時少不了喝酒。酒的嘌呤含量雖然不高,但是它會升高體內的乳酸,進而產生更多的尿酸。沿海地區本來就愛吃海鮮,海鮮配酒,患上痛風的機率會更高。
有些沿海城市,還有喝煲湯的習慣。煲湯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很高,認為它是養生食物,營養價值高。其實不然。
嘌呤這種物質是可溶於水的,在烹飪的過程中,食物的嘌呤會溶解於湯中,湯中的嘌呤含量會變高。若你是用海鮮、動物肝臟等肉類煲的湯,湯中的嘌呤含量會更高。經常喝煲的肉湯或海鮮湯,會增加患痛風的風險。
還有些沿海城市比如海南,有很多熱帶水果。而熱帶水果中的果糖含量比較高,吃了之後血液中的果糖含量會上升,尿酸也會升高。
不光沿海地區的人,其實近幾年內陸城市的痛風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無論地處沿海還是內陸,都要好好預防痛風。
預防痛風,最重要的就是少吃高嘌呤的食物。海鮮、動物肝臟、紫菜和香菇等高嘌呤的食物,要儘量少吃。若你的尿酸已經超標了,那就儘量不要吃。
想要預防痛風,還要控制身材。日常飲食要注意少吃高熱量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飲食要規律,吃飯吃七分飽。要適量的運動,作息要規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你的代謝才會比較穩定,不容易發胖。
多喝水多排尿,能夠幫助排尿酸。想要預防痛風,還應該多喝水。天氣熱了,身體容易缺水,每天要喝足2000毫升水,補充足夠的水分,促進排尿,穩定代謝,有助於預防痛風。
預防痛風的關鍵在於控制尿酸,而控制尿酸的關鍵又在於控制飲食、身材和生活習慣。只要你能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的攝入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多喝水,痛風可能就不會來打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