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和高尿酸,這兩個詞相信大家很熟悉,同時也知道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身體內的尿酸過高,那麼很容易誘發痛風,所以若發現體內尿酸偏高,要小心了。
立冬過後,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也開始減少運動,並且會比平時吃更多食物來補充能量,抵抗嚴寒,然而也就會給痛風有了可乘之機,因為人一旦減少運動,新陳代謝減緩以及血液循環變慢,尿酸拍排洩量減少,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尿酸升高,痛風或會不知不覺找上門。
立冬後是痛風的高發期,3調料1食物被稱「升酸王」,儘量少吃
1、料酒
料酒,在廚房中比較常見的調料,有很好的去腥作用,且可以讓食物變得更加好吃,因此不管是燉湯還是炒肉,很多人都習慣加一點。但是料酒中酒精和嘌呤含量較高,攝入過多體內,那麼很容易引起尿酸升高,所以不管是健康人還是高尿酸的患者,都儘量少吃。
2、蠔油等海鮮調味料
日常生活中,廚房中有很多調味品的主要原材料都是海鮮製成的,像蠔油、鮑魚汁等,因此對食物都有提鮮的作用,炒菜時只要加一點,食物就會變得美味可口。但我們都知道海鮮是含嘌呤較高的食物,吃得太多會使得尿酸升高。所以在冬季裡尤其要注意少吃。
3、豆瓣醬
豆瓣醬,幾乎每個家庭廚房裡都備有的調料,而且不管是炒菜還是做涼拌菜都喜歡加一點,這樣能使得食物味道鮮美,賣相更好,增加食慾。但豆瓣醬的主要原材料是黃豆,而黃豆又是屬於高嘌呤食物,所以若常吃,那麼就促使尿酸飆升,痛風就會離自己更近。
4、火鍋
現在天氣冷了,大部分的人都特別喜歡吃火鍋,不僅方便,且食物都是現燙,熱騰騰的,還能暖身。但是火鍋再好吃也不能吃太多,因為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都少不了涮海鮮、羊肉、牛肉、動物內臟等等,而這些肉類都屬於高嘌呤的食物,而且嘌呤又易溶於水,會增加嘌呤攝入體內,所以冬天裡,如果經常吃火鍋的話,很容易被痛風纏上。
尿酸升高,通常有這3種症狀出現,若發現有其一,需警惕
1、關節痛
關節痛,是尿酸高的典型表現,然而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疲勞所致,其實也可能是尿酸超出正常值所致。因為尿酸過多會在血液中形成結晶,然後跟隨血液流動到各個關節裡沉澱,最後造成關節紅腫疼痛。
2、容易肥胖
若尿酸水平不斷升高,血液在體內就會減緩,甚至不流動,那麼就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若代謝異常,我們從食物中獲取的脂肪得不到及時消耗掉,則會沉積體內,導致肥胖。
3、出現腎臟類疾病
尿酸濃度升高,長時間滯留在體內,那麼尿酸結晶就會在腎臟裡沉澱,從而形成腎結石,甚至引起腎小管堵塞,很可能誘發尿痛、無尿等情況。
冬天想預防痛風,不妨多做這2件事
1、多補充溫開水
我們都知道冬天寒冷且較乾燥,所以多給身體補水是很重要的。為了身體健康,記得少喝冷水,最好以溫開水為主,這樣暖身的同時,還能補水,增加尿液量,促進尿酸排洩。
如果這個時候身體尿酸超標很多,想要快速排酸,預防痛風,那麼可以在市面上獲取葛條山梔酵液來喝,吃法很簡單,只要在喝溫水時加入即可,堅持一兩個月,尿酸值將恢復正常,從而遠離痛風。
2、運動健身,促進身體代謝
天氣寒冷,很多人怕冷,於是不想運動了,每天就想躺被窩或者在室內嘆暖氣。但是長時間不動,身體新陳代謝會減慢,不利尿酸排洩。所以建議,無論再冷,都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增強體質,預防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