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病根就在於高尿酸血症,所以飲食方面都要引起極大的重視。我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存在地域差異,沿海地區高於內陸地區,南方地區高於北方地區,可能與生活水平、飲食習慣以及環境氣候等相關。高尿酸血症像「三高」一樣,也悄然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殺手」。因此,高尿酸血症值得大家關注。當尿酸偏高的時候一般只要通過飲用隨低食物就能長期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達標範圍內,沉積在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就會漸漸溶解,當它溶解完後,不再產生新的結晶,痛風就不會再發作。所以尿酸高痛風患者要注意日常應多喝 隨低食物 來降低尿酸,從而控制痛風不再發作,飲用 隨低食物 才是健康安全的降尿酸方法。儘量避免吃西藥,以免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
以上知道了怎麼降低尿酸,那麼生活中痛風不能吃什麼呢?
1、避免飲酒。酒精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影響腎臟的尿酸排洩,同時酒精本身會促進ATP分解產生尿酸,故患者須禁酒,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應絕對禁止。必須飲酒時可飲少量紅酒。
2、避免高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50mg以上)
所有動物肝臟例如肝、腎、腦等{、豬腸、濃肉汁。魚貝類:白倉魚、鰱魚、帶魚、海鰻、沙丁魚、牡蠣。所有貝殼類、乾貝、小魚乾等。蔬菜類: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野生蘑菇等。第二類含嘌呤中等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25-150mg) 肉類:雞肉、豬肚、牛肉、羊肉、鴨腸、豬腎、豬腦、肉丸。魚蝦類:草魚、鯉魚、蝦、鮑魚、鯊魚、鯉魚、鱈魚、鯇魚、魚翅、螃蟹。蔬菜類:菠菜、椰菜、枸杞、四季豆、豌豆、蘑菇、竹筍、海帶、銀耳、花生、腰果、慄子、蓮子。
3.急性期與緩解期的飲食原則有區別
一般人正常膳食每天攝入嘌呤600~1000毫克,急性發作期嘌呤攝入量應控制在150毫克以內,這對於儘快終止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加強藥物的療效均有利。緩解期也應遵循低嘌呤的飲食原則,但可稍稍放寬限制。痛風患者在急性期,宜選用含嘌呤較少的飲食。緩解期,可增加選擇嘌呤含量中等的飲食,但應適量,如肉類每日不超過150克。不論急性期或緩解期,均應少吃或避免含嘌呤高的飲食。
4.控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控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少吃蔗糖、蜂蜜,因為它們含果糖很高,會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蠶豆、鮮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多選用牛奶、奶酪、脫脂奶粉和蛋類,它們所含嘌呤少;但不要喝酸奶,因為它含乳酸較多,對痛風患者不利。儘量別吃肉、禽、魚類,如一定要吃,應將肉煮沸後棄湯食用。這是因為嘌呤易溶於水,湯中含量很高。
5.小心夏天的燒烤海鮮加啤酒大家應該都知道,冬天飲食誘發痛風,冬天裡人自然會嗜吃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天氣一冷。都愛吃熱乎乎的火鍋、各類補湯,可這些經過長時間燉煮,湯汁裡都帶著大量普林,而且熱量不低,全是誘發痛風的危險份子。加上接近年終,尾牙、婚宴不時,免不了喝上幾杯酒,還有舊曆新年的豐盛佳餚,讓人放肆吃喝的機會實在不少,對原本尿酸就過高的人來說,無疑是引發痛風的臨門一腳,如果不節制,酒足飯飽後,當天夜晚很可能就痛風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