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痛風,就會讓很多人瑟瑟發抖,主要是經歷過疼痛的人,都會明白「痛不欲生」的感覺。
痛風,在古代,被稱為「王者之疾」,是繼「三高」之後的「第四高」。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異常,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致使關節紅腫疼痛的疾病。
正常情況下,當血尿酸數值高於420μmo1/L時,就能確診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並不一定會引發痛風,尿酸升高會增加痛風的發生機率,所以要控制好尿酸水平。體內尿酸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80%的尿酸,屬於內源性,是體內核酸代謝的產物;
另一方面:20%屬於外源性,來自於我們攝入的食物。
想要預防痛風就應該控制尿酸的水平,尿酸升高主要是因為攝入高嘌呤物質比較多。豆製品也屬於一種富含高嘌呤的食物,所以痛風患者不能吃真的如此嗎?
豆製品嘌呤高,痛風患者不能吃?非也
豆製品是由大豆經過加工製作而成,大豆富含大豆蛋白,屬於植物蛋白,同時也是一種優質蛋白,還含有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從營養角度分析,很多穀類食物,蔬菜水果等都不能為人體提供這些營養物質。
大豆以及製品某些蔬菜都會含有嘌呤,比如,紫菜的含量270mg,香菇的含量210mg,黃豆的含量116mg,所以,大豆嘌呤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但植物中含有的嘌呤比較難吸收,食用之後對血尿酸的影響比較小,所以痛風患者可以適量吃一點豆製品,但不宜過多。
豆製品包含豆腐,豆皮,油豆皮等都可以適當食用,不會造成嘌呤物質攝入過多的情況,也不會引發尿酸飆升。想要穩定體內尿酸水平,最應該忌口的是以下食物。
提醒:真正該忌口的是這四類食物
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含有豐富嘌呤攝入嘌呤沒有達到機體的極限身體就能正常排出,但是如果攝入的嘌呤過多,未排出的嘌呤以及嘌呤核苷酸就會通過補救合成途徑,形成大量嘌呤核苷酸,導致尿酸不斷生成。
豬肝,雞肝,豬小腸,牛肝等,都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如果攝入體內過多超過身體的極限,就會形成大量的嘌呤核苷酸,使尿酸逐漸飆升,增加患痛風的危險。
高糖類食物
生活中高糖類的食物比較多,尤其是含有「隱形糖」。瓶裝飲料,山楂類加工食品攝入體內過多都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分攝入過多還會影響尿酸水平,使體內尿酸形成增加也會加大,患上痛風的機率不利於健康。
富含果糖較高的食物,會促使尿酸形成,果糖不含嘌呤,卻容易增加患痛風的危險,主要來源是新鮮的水果,所以高尿酸患者,不想痛風纏身,水果也要控制好攝入量。
油膩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尿酸偏高的人,都屬於肥胖的人群,這類人群飲食也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喜歡吃一些油膩的食物。
高熱量油膩的食物含有的脂肪比較多,脂肪會給身體增加代謝負擔,從而增加嘌呤代謝量,最終導致尿酸合成增加。
高尿酸患者建議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保持飲食清淡,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海鮮類食物
海鮮類的食物受到多數人的喜歡,但是現在痛風患者越來越多,主要就是因為吃海鮮喝啤酒造成的。
海鮮含有大量嘌呤攝入體內過多就會導致尿酸不斷飆升,如果海鮮搭配著啤酒,痛風也會隨之而來。
高尿酸患者日常建議少吃海鮮,更不要把海鮮和啤酒搭配在一起食用,以免身體健康受到損傷。
痛風患者:做好三事,尿酸回歸正常,預防併發症
主動飲水
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對於健康至關重要,對於尿酸偏高的人群,每天建議至少保證2000毫升左右水分的攝入。
尿液多了可以促進身體排尿量,進而加速身體重尿酸的外排,並且尿酸偏高的人飲水不足也會導致尿酸結晶形成,加劇痛風的症狀,增加患腎結石風險。
所以每天養成主動喝水的好習慣,保證勤喝,小口慢喝,讓身體充分吸收水分,維持身體內環境穩定。
吃鹼性食物
尿酸偏高的人群在平時多吃蔬菜有助於健康,尤其是多吃鹼性的蔬菜,能夠幫助加速排出尿酸。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如果尿酸在鹼性的環境下就能夠被溶解,而如果在酸性的環境下就會加速形成,所以想要穩定尿酸水平,多吃鹼性的蔬菜,比如冬瓜、黃瓜等等。
戒掉憋尿的習慣
長期憋尿不僅會傷害腎臟,也會導致毒素垃圾無法正常排洩,尿酸長期在身體中堆積,不能及時排洩就會加速尿酸鹽的形成,容易沉積在腎臟部位。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按時排尿的好習慣,千萬不要憋尿,以免影響身體健康,而如果尿酸誘發了腎臟病變,就會增加患腎衰的機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