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青州衡王府石坊

2020-10-19 靜思齋歷史文獻
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11月9日去雲門山時,曾途經衡王府石坊,然當日遊完雲門山後就直接前往青州博物館,未再折回此處,直到第二天遊覽青州古城時,才順便前來一看。眼前兩座孤零零的石牌坊,曾經見證了一座王府的輝煌與血火。衡王是誰?衡王府又是怎麼回事?這還得從六百多年前說起。
圖1:衡王府石坊

話說朱元璋開創明朝後,建立起一套有別於前朝的宗室分封制度。大體來說,皇子封親王,親王之子封郡王,各有封國,如果不是犯了大事或斷子絕孫,便可一直世襲下去。有明一朝,共計冊封親王八十餘位,郡王九百餘位,他們各成世系,繁殖能力又超強,到了萬曆年間,老朱家僅在宗人府玉牒中登記在冊的宗室,就已超過了十五萬人!由於他們的歲祿皆由國家供給,最後甚至發展到了全國稅賦都難以支撐這部分支出的境地,長久下去,國家又焉有不敗亡的道理?

話稍有些扯遠了,還是回到衡王本尊吧。首任衡王名叫朱祐楎,是憲宗皇帝的第七子,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到青州開府就藩。其實衡王也並非明朝首封於此的親王,此前太祖第七子齊王朱榑、成祖第二子漢王朱高煦的藩地都在青州。不過這二位爺可不是省油的燈(事跡可自行百度),後來都被廢為庶人不得善終,王位是一代也沒傳下去,青州這塊風水寶地這才能輪到衡王頭上。或許因為前車之鑑心裡膈應,衡王是堅決的另起爐灶新建王府,自此衡王一系便在青州穩穩地紮下根來,一百四十餘年間傳了六代七王,除了末代衡王之外,個個壽終正寢。
圖2:明嘉靖青州府治圖
圖3:清康熙青州府治圖

衡王府曾是一座輝煌壯麗的府邸,據說建築格局和樣式與紫禁城極為相似,僅是小一號而已。從上面那張嘉靖年間的《青州府治圖》可以看出,其所在大致在城中心偏南的位置。圖中我用紅色虛線隔開的右側,大致就是如今「青州古城」景區的範圍,顯然,那只是原來青州城的大概一半。但阜財門的位置貌似不太對,我再附上一張康熙年間的圖供參考比對,我覺得康熙版的位置關係與眼下所見比較接近。
圖4:石坊現在濰坊護理職業學院中

讓人頗為感慨的是,曾經偌大的一座王府,如今就僅僅剩下這兩座石坊。它們靜靜地掩藏在濰坊護理職業學院之中,如想近距離觀摩,則必須從校門進入,所幸不是中小學,門衛大爺倒是沒有任何阻攔之意。不過由於樹木與柵欄的阻隔,從外面馬路經過時,如果不是特別留意,或許都難見其端倪,來青州古城的遊客估計大部分也不會專門到這裡。即便如此,也完全不能小覷這兩座石坊,因為中華大地上現存的原裝明代王府遺蹟,實在已是屈指可數。
圖5:石坊構件

據統計,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之際,尚有親王三十四位,他們必然都有著相若的王府。可憐的是,無論是李闖還是辮子軍殺將過來,甭管是奮力抵抗還是果斷投降,這些明朝藩王和族屬將要面對的,都是架在脖子上的屠刀而已,當他們身死族滅後,絕大多數的王府也就隨之灰飛煙滅了。

在南方諸王此起彼伏的抵抗浪潮中,末代衡王朱由棷選擇「苟全性命於亂世」,在清軍到來之際便獻表投降,還自願前往北京等待朝覲。即便誠意如此,卻還是沒有免去那項上一刀之厄——他的「順民生涯」僅僅過了兩年,便在北京慘遭處決,理由大概是因為其世子的謀反,總歸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吧。朱由棷死後,衡王系的郡王們均被押往北京砍頭,曾經煊赫一時的衡王府也被徹底查抄,夷為平地。不知是何原因,這兩座石牌坊最終竟得以保留下來,如今成為珍貴的明代王府文物遺存。 
圖6: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

關於歷代衡王,雖然正史中的筆墨不多,但他們的諸多軼事在青州當地膾炙人口,甚至在諸如《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名著中都能見其蹤跡。據說,以朱祐楎為代表的早期衡王系,多是文人雅士之流,他們樂善好施,當時頗有賢名,在文化領域上也有所建樹。
圖7:精美的石雕

滿地飄零的黃葉,年年如是,歷史的滄桑終究掩蓋不住石坊曾經的精美和華貴。王府繁華雖已落盡,但鐫刻於石上「樂善遺風、象賢永譽、孝友寬仁、大雅不群」的衡王家風,卻也仍留有淡淡餘香。

前文連結:


                            靜思齋 於嶽
                           2019年11月29日

相關焦點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青州真教寺
    >於是,除繞路出去看了衡王府石坊之外,我們在青州古城中只走了從阜財門到大槐樹這一段。但出了東門(只是一個位置概念,實際並無門了)進入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昭德古街後,就忽然變成一番冷清的光景,各家門戶緊閉,路上鮮有行人,這與我心中所想大有差異。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青州雲門山石窟及石刻
    不過具體到縣境,自漢以來卻也都是上級機構(州、郡、路、府)的治所,可謂區域中心所在,千百年間的厚重積澱,自是不容小覷。雲門山,正是青州一處菁華薈萃之地,舊時的青州八景,便以「雲門拱壁」居首。按照導航路線,常規的公交只能到達遊客接待中心(在大明衡王城北面),到雲門山售票處還有3公裡路需步行,但其實是有旅遊專線可乘坐(百度地圖看起來母雞),只是時間極難把握,上一輛剛走不久,一問下班車要等一小時,沒辦法只好打車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青州雲門山石窟及石刻
    按照導航路線,常規的公交只能到達遊客接待中心(在大明衡王城北面),到雲門山售票處還有3公裡路需步行,但其實是有旅遊專線可乘坐(百度地圖看起來母雞),只是時間極難把握,上一輛剛走不久,一問下班車要等一小時,沒辦法只好打車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石家莊毗盧寺
    id=1598440308067028448我一直熱衷於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幾日隨手查了下石家莊到底有多少處,發現竟有39處之多,這倒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因為石家莊市既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也缺乏旅遊資源,我是常為朋友來了帶去哪玩而苦惱。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張家口堡
    2019年夏季張家口、大同遊記第7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家口堡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圖2: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作為張家口城市的原點和根,堡子里的文物和旅遊價值或許直到近年才受到重視,自2008年評為省保後,很快又在2013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謂火箭般躥升。如果是一座廟、一座塔,只要用心,想要保護它們或許無需投入太多也不算太難,但是對於一座城,一座活生生的城來說,無論是文物保護還是旅遊開發,都有一種可以讓我感觸到的力不從心在其中。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大境門長城
    2019年夏季張家口、大同遊記第9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境門長城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來張家口的第一天,由於臨時增加了張家口堡的行程,就沒去大境門,直到7月9日從中都草原返程去大同時(先順路參觀了一趟野狐嶺要塞),才在這心念已久的「大好河山」前打了卡。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張家口蔚縣南安寺塔
    2019年夏季張家口、大同遊記第4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蔚縣南安寺塔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南安寺塔年份久遠,工藝精湛,早在2001年就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了本身的文物價值之外,塔基之下更有地宮暗藏玄機。我不曉得文物工作者之前是否知道地宮藏寶之事(早年的著作中,未見提及),但這些寶貝倒是被賊人給盯上了。2010年,山東人王某租下對面的民房偷挖地道,直接打入南安寺塔地宮中,將沉睡千年的眾多文物洗劫一空,整個過程持續數月,而當地人渾然不知,直到寶物遺失數月後才有人報案。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蔚州靈巖寺
    2019年夏季張家口、大同自駕遊記第3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蔚縣靈巖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全國叫這個名字的寺廟有很多,論起知名度,蔚縣靈巖寺無疑比較低調,不過它卻是僅有的四個國保「靈巖寺」之一(其餘三個在濟南、成都、漢中)。靈巖寺的情況如同上一篇的常平倉,也是不再正常開放,但掏點錢可以給你開門參觀,不過這值守的老大娘可不如常平倉那哥們好說話,堅持要收我們三張票錢(我們一行六人,除了我都是免票人群),並說「我可是看你們大老遠來一趟才讓你們進去的」。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臨城普利寺塔
    id=1612411905013361953中秋遊雙塔(臨城普利寺塔、元氏開化寺塔),這次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尋訪,我覺得還是應該趁熱打鐵先把它們記錄下來,今先寫其一,東北的待以後慢慢補齊吧。從石家莊沿新元高速(老G4)一路向南,在柏鄉/臨城收費站下高速後一路向西,這條路叫趙雲大道(臨城也號稱趙雲故裡,這事在這篇文裡我先不多說了),新近建成,在百度地圖上還查不到名字,但坦誠的說,這路開起來感覺真不錯。左轉進入太行大街,南行過環島後從第一個路口拐進去,這是臨泉路,雙向堵的一比。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大同關帝廟大殿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2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0篇:大同關帝廟大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從九龍壁出來沿和陽街繼續東行,在第一個路口(都司街)右轉不遠即到大同關帝廟,途中路過一個天主堂,然木門緊閉(也許都司街這邊不是正門吧),未能參觀。古城中廟宇甚多,儼然是景點中的主力軍,但相較於華嚴寺、善化寺這些著名的廟宇,關帝廟這邊人氣似乎略低,我也是衝著國保單位的名頭才專門前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寧波天寧寺鹹通塔
    這次為期一周的浙江之行,在遊山玩水中兼得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18項(蔣氏故居、西湖十景有諸多子項),如果時間允許,我也希望能把它們都記錄下來。昨日方歸,假期積壓的事務「百廢待興」,忙碌了一日,今晚抽空換換腦筋,就先開個頭好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齊齊哈爾黑龍江省圖書館舊址
    此行我特意前往或順路訪得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十餘處,齊齊哈爾是本次東北遊的第二站,這裡給我留下的記憶最深,故今日就先從這裡寫起。11日上午遊覽扎龍溼地返回市區後,即前往著名的龍沙公園,除了遊園放鬆之外,我還有一重要目的,就是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圖書館舊址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石家莊元氏縣開化寺塔
    圖4:塔紋飾古樸,但周遭電線環繞數年前,我和我爸曾偶然來過一次,彼時開化寺塔剛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久除此之外,似乎真是沒有其他保護和重視了。您可知道開化寺塔的「保護」範圍有多大嗎?由於上述的那些原因,給它留下空間極為侷促,目測僅僅也就是一個7、8米見方的矩形罷了(長邊稍長些)!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河北元氏封龍山石窟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6篇:元氏封龍山石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其實若從古時地緣來看,封龍山與元氏更為密切(或者說壓根就是元氏縣屬地),一些重要的文物遺存,諸如封龍書院遺址、石窟造像等皆在元氏的南麓。只不過前幾年似乎沒啥開發旅遊的意識,被鹿泉佔了先機,就連封龍書院都讓鹿泉給「搶註」了(筆者註:鹿泉封龍山景區裡也搞了個封龍書院,還真是「一院兩吃」啊!但以縣誌中的記載,顯以南坡元氏這邊的為正宗),實在是有些尷尬。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普陀山法雨寺
    到了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獲朝廷賜名為「護國永壽鎮海禪寺」,但此後三度毀於火。年),康熙皇帝敕令重建毀於「紅毛鬼」(荷蘭人)的普陀山名剎寶陀觀音寺和護國永壽鎮海禪寺,這便是如今的普濟寺和法雨寺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大同善化寺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3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1篇:大同善化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佛像及老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善化寺正門善化寺與華嚴寺同為遼金建築遺珍,也均是1961年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善化寺已取消門票免費參觀,顯得非常敞亮。剛參觀了九龍壁不久,又在善化寺門前見到了一個五龍壁。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邯鄲黃粱夢呂仙祠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3篇:河北邯鄲黃粱夢呂仙祠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尋訪時間:2020年7月18日唐代,傳奇小說開始盛行。大概在德宗年間,浙江德清人(一說江蘇吳縣)沈既濟創作的一篇《枕中記》,便是唐傳奇中膾炙人口的一篇,自此,盧生邯鄲遇呂翁的故事傳誦千餘年不衰,又衍生出諸多版本。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河北曲陽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曲陽一趟也不容易,既然都到跟前了,自然是要去看一下。眼瞅著那條小路(登嶽街)不好行車,於是老小們留在車裡休整,我便一個人小跑過去觀摩了。 圖4: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元中都遺址
    2019年夏季張家口、大同遊記第8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中都遺址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在我前面本來還有倆哥們拐了進來,一看要門票還齁貴(40元一張),扭頭就走,我便成了唯一的遊人。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大同雲岡石窟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4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2篇:雲岡石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年),此前,太武帝拓跋燾大舉滅佛,文成帝拓跋濬登基後恢復佛教,他接受了高僧曇曜的建議,在都城平城(大同之古稱)以西的武州山上鑿窟建寺弘揚佛法,當時稱之為武州山石窟寺或靈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