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萊多是位於馬德裡以南的一座西班牙古城,有著諸多古建築和文化遺產。城門的城牆上還刻著西班牙文學大師塞萬提斯的題詞「西班牙之榮,西班牙城市之光。」然而,畫家埃爾·格列柯筆下的《託萊多風景》卻是烏雲密布、一派陰霾陰森的景象。
師從畫壇巨匠提香
1541年前後,格列柯出生於地中海一個叫幹地亞(現在的伊臘克林)的小島上。幹地亞是克裡特的首都,所以格列柯是克裡特人。他原本叫多米尼柯·狄奧託科普洛,父親是稅務官。格列柯受過良好的教育,去世後人們在他的遺產中發現了涉獵美術、建築、歷史、文學、哲學的希臘語、拉丁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書籍共131冊,簡直是外語專家兼藏書家的級別了。
格列柯依靠宗教畫題材成名於1566年左右。人們覺得這名青年畫家的姓名太拗口,便喚他作「埃爾·格列柯」。「埃爾」是西班牙語,「格列柯」是義大利語,而畫家本人又常常用希臘文署名。
1568年前後,格列柯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定居。他曾將幾幅素描寄給故鄉幹地亞的地圖製作商。其實從13世紀以來,克裡特就是威尼斯的領土,是東地中海上的貿易要地。而當時的威尼斯正處於藝術之巔,所以格列柯才會移居威尼斯。據說他的老師就是畫壇巨匠提香。
1570年後,格列柯又去羅馬住了五六年時間。通過好友、畫家朱利奧·克羅維奧向紅衣主教亞歷山大·法奈塞的舉薦,獲準居住在主教的宮殿內。可惜當時被克羅維奧贊為「令整個羅馬的畫家們驚嘆」的格列柯自畫像的原作已經失傳了。
在羅馬,格列柯的才華得到了諸多學者和神學家的認可。然而他們只是個人收藏畫作,格列柯並沒有接到官方性質的訂單。於是他打算移居西班牙闖蕩一番。
不懂菲力二世的「帝王之心」
在西班牙的古城託萊多,格列柯度過了他的後半生。格列柯在羅馬時曾經結識了一位名叫路易斯·德·卡斯提略的朋友。卡斯提略是西班牙的神職人員,其父是託萊多大教堂的參事會長。因為託萊多是宗教重鎮,所以這個職位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
在朋友父親的提攜下,格列柯在1577年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筆官方訂單,為聖多明戈·埃爾·安地卡教堂繪製祭壇畫《聖母升天》。
1578年,妻子庫埃巴斯為他誕下兒子赫爾黑·馬努埃爾。格列柯可謂事業家庭雙豐收。有趣的是,格列柯不是那種感性迷糊的藝術家,而是相當理性甚至嚴苛到鑽牛角尖的類型。如果客戶違約,他就對簿公堂毫不留情。所以不惑之年就有錢租借了比列那侯爵宅第的一部分,過上了奢華的生活。
然而,格列柯的事業心還沒得到滿足,他希望能為當時西班牙藝術最大的庇護者———國王菲力二世工作。早年(1563年)菲力二世要在馬德裡近郊開建埃爾埃斯科裡亞爾宮,包括提香在內的大畫家都為宮殿提供了作品。可惜格列柯為國王創作的作品《聖莫裡斯的殉教》卻被菲利二世拒收了。原因是畫家沒有把焦點對準殉教,而是將它放到遠景處,這種不能體現「鼓勵信仰」的畫作是無法作為祭壇畫的。可以說,格列柯並不懂菲力二世的「帝王之心」———藝術誠可貴,信仰價更高。
古城仿佛是深埋在森林中的恐怖古堡
菲力二世的拒絕並沒有斷送格列柯的前程。因為從1597到1607年的十年間,託萊多進行了大規模的宗教設施的改建和新修。作為一線畫家,格列柯的訂單幾乎爆棚。意外的是1603年籤的一筆關於依列斯加斯城鎮慈善醫院的祭壇畫訂單卻出了問題。
格列柯頂著心理壓力(關於生意和慈善的糾結),與醫院爭執了5年,才有了結果。這次,格列柯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遭到了重擊。知名畫家甚至過上了問朋友借錢度日的生活。因此,其創作於1608年的油畫《託萊多的風景》畫面如此陰霾也就不難理解了。
畫面上方是濃重的烏雲,些許光線是太陽無力的掙扎,接近建築群的部分更是藍得發黑。畫面下方是同樣濃重的森林,託萊多古城仿佛是深埋在森林中的恐怖古堡———藍灰色的基底色,銀白的輪廓線———陰森逼人。這幅畫的視角是從北面俯瞰城市東部,理論上是看不到那座哥德式的大教堂的。不知畫家這回是有心向教會致敬還是故意把大教堂拉進恐怖陣營,總之畫面中有大教堂的存在。一系列古建築順著山勢而下,跨過太加斯河。可以清晰看到架於河上的羅馬阿爾坎塔拉拱橋以及河對岸的聖塞爾萬多城堡。整幅畫中只有森林還有一些明亮的黃綠色,連河流都是青得發黑的「黑暗色調」,可見格列柯當時的心境有多糟。
1614年4月7日,七十三歲的格列柯去世。他兒子原本打算將他埋葬在聖多明戈·埃爾·安地卡修道院。但由於同教會當局發生了爭執,最後只能把遺骸移到了附近的聖特爾跨特修道院。據說,這座修道院在19世紀遭到了破壞,埃爾·格列柯的遺骨也便從此消失了蹤跡。也許,他的靈魂就在上述古堡中遊蕩。畫家正緊鎖雙眉,在暴風雨中控訴著人生起起落落的不由自主。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