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鐵六局廣州工程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企業承建的南沙港鐵路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即將在本周迎來勝利的一刻——主橋小裡程柔性拱完成提升及合龍,標誌著主橋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記者12月11日到達位於橫瀝鎮馮馬一村的工程現場看到,被稱為「亞洲第一跨」的洪奇瀝水道特大橋由兩個半圓形的主跨連接而成,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本周內靠近中山市一側的主跨將完成精準合龍。記者採訪獲悉,南沙港鐵路工程預計將於2021年9月完工通車,屆時,南沙港區貨物將可「海鐵聯運」直達歐洲!
為何稱為「亞洲第一跨」?據介紹,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位於珠三角下橫瀝水道和洪奇瀝水道交匯處下遊,主橋拱肋到水面100餘米高,採用雙主跨的鋼桁梁柔性拱技術,兩跨跨度360米,比滬通鐵路天生港公鐵合建橋主跨336m多出24m,為目前國內同類型橋梁中跨徑最大。全橋總長998米,採用一級鐵路標準,設計時速120公裡。
自2019年12月柔性拱首根杆件順利架設以來,中鐵六局全體參建人員克服橋梁施工受漲落潮、颱風影響大、通航要求高、安全風險大、技術難度高、施工條件複雜等困難,科學組織、攻堅克難、勇於創新。首次在近海高風速區對雙主跨高位鋼箱柔性拱肋採用一次性大節段整體提升,拱肋單次提升高度35m,提升重量1950t。提升過程中,先對拱肋提升處進行加固,設置水平索,並進行張拉,使該部分拱肋形成弓弦式穩定結構,然後進行豎向整體提升施工、高空合龍口嵌補段的安裝,依次合龍。合龍口對接錯邊精度要求高,誤差控制在3毫米。
作為國家重點鐵路項目廣州南沙港鐵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洪奇瀝水道特大橋主橋小裡程柔性拱的順利提升合龍,無疑給建設者們打了一劑有力的「強心針」,為全線順利貫通奠定了良好基礎。
南沙港鐵路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的重點項目,其建成通車後,有助於打通公路、鐵路和港口等立體運輸網絡,大幅提高貨櫃「海鐵聯運」「海公鐵聯運」的比例,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從而助力南沙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後,貨櫃班列將可因此直達歐洲。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羅瑞嫻 範彩燕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