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行走晉、陝大地之山西篇

2020-08-21 五零後行者


晉、陝獨自行走線路圖

上面的行程路線圖,是我本次獨自行走的路線。用時13天,行程2993.9公裡。費用支出5039元。具體經過的地方為:

北京 —河北懷來 —蔚縣 —山西渾源 —呂梁市方山縣 —陝西清澗 —陝西延川 —延安 — 黃帝縣 —銅川 —藍田 —安康 —河南洛陽 —山西長治 — 左權縣 —昔陽縣大寨 —陽泉 —河北趙縣 —河間 —北京

獨自行走十三天,沿途以走國道為主,高速公路為輔。目的是能隨時看看沿途的風光和景點。這有走可能有些浪費時間,但收穫要比走高速公路多一些。今天重點說山西篇,明天再說陝西篇。

山西是我國的古建築大省,有很多古建築,就說山西的古建築佔據了全國的百分之七十多,大大小小羅列出來要有幾十萬個。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古建築大省,省內紅色景點也不少。此次,獨自行走的目的也是想儘可能多的看看紅色景點的景色。

一、山西境內的紅色景點:

1、山西靈丘喬溝

山西靈丘喬溝平型關是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發生地。此處有平型關大戰遺址、指揮所遺址、紀念館。這裡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的地方。很值得一看,站在喬溝的山梁上,向下望去,兩山相夾的溝底是打伏擊的好地方,當時,八路軍115師偵查員發現了這個地方,最終選擇這裡伏擊敵人也是聰明大膽的選擇,為戰鬥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前雕塑


2、山西晉中市左權縣

左權縣有麻城八路軍總部所在地舊址,紀念館,舊址和紀念館詳細地介紹了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司令員的領導下,動員起全國的八路軍、人民武裝抗擊日寇的史實。左權縣也是左權參謀長殉難的地方,在一次日寇偷襲八路軍總部,我軍奮勇抵抗戰鬥中,左權為掩護八路軍總部撤退,不幸被彈片擊中,壯烈犧牲。當時的遼縣由此改名為左權縣。

麻城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3、山西陽泉

山西陽泉有「百團大戰紀念館(碑)。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組成了一百多個團,在平漢線、津浦線等地方,炸橋梁、扒鐵路、炸碉堡,有利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館內實物、照片介紹了百團大戰的籌劃、準備、實施的過程,比其他紀念館的內容更加詳實、完整。紀念館前面有「百團大戰紀念碑」,高聳入雲、刺破晴天。四周的英烈牆上,記錄了所有在「百團大戰」中犧牲的八路軍戰士、民兵、民工支前隊員的名單,觸目驚心。

百團大戰紀念館


4、山西晉中黎城縣

黎城縣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有舊址、紀念館。北方局在此具體領導、組織了全國的抗日運動。

5、山西左權縣

晉冀魯豫邊區臨時政府參議會會址。

晉冀魯豫邊區臨時政府參議會會址


6、昔陽縣大寨村

昔陽縣大寨村,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當年,大寨人在陳永貴的帶領下,三戰狼窩掌、削平虎頭山,硬是在山坡地上開鑿出了大片的梯田,大寨的梯田是大寨的一張響亮的名片,有許許多多國際、國內人員去參觀。今天,看到大寨的梯田,依然是壯觀、漂亮。如今,大寨人過上了好日子,村民們都搬進大寨新村,大寨村多種經營致富,很多人家都開辦了農家客棧,村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大寨村村口


二、山西境內的古蹟、寺廟

1、山西渾源

渾源有懸空寺,建於北魏時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渾源縣懸空寺


2、山西朔州

山西朔州有應縣木塔,建於宋至和三年。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全部為木質結構、榫卯結合。維護、修繕有些困難,木塔看上去有些破舊、昏暗,感覺缺少管理。名氣如此之大的木塔,淪為現在的局面,未免讓人心痛。

應縣木塔


3、山西寧武縣

寧武縣是汾河源頭所在地,汾河水流經山西境內,汾河水養育了山西人民,山西名酒「汾酒」由此而來。汾河源頭是一處景區,進入要買票的,裡面就是一座大殿,基本也是後來仿製的。在景區附近,還有蘆芽山風景區,有大溶洞、世紀冰川遺蹟等。相比之下,要好於「汾河源頭」景區。

汾河源頭


4、山西朔州右玉縣

右玉縣有殺虎口景區,右玉縣殺虎口與內蒙古交界,是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必經之路,從古至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至今保留有城牆、城門。

右玉縣殺虎口,關口外就是內蒙古了


5、右玉縣

右玉縣古縣城,保留有城廓、街巷,縣委原舊址是電視劇《右玉和他的縣委書記們》拍攝地,縣城外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長途汽車站。右玉縣是全國治沙先進縣。

右玉縣古縣城


以上這些地方,都是我沿途經過的地方,在其他路線上還有很多紅色景點、古蹟,以後再慢慢給大家介紹。明天給大家介紹陝西篇。

相關焦點

  • 獨自行走晉、陝大地之陝西篇
    今天還以這張路線圖作為陝西篇的開篇,在陝西境內從山西呂梁方山縣出來時已是上午十一點了,在山西呂梁地區的柳林過黃河進入陝西,一座很普通的大橋橫跨在黃河之上,跨過黃河已經沒有想當年的激動了,平平常常地就跨過了黃河。一座普通的橋就把人們從黃河的東岸送到了西岸,跨越了兩省,也不知黃河上到底有多少座橋?進入陝西後,第一站是延川。中途經過了陝西清澗縣,清澗縣屬於榆林市管轄。清澗有一座「路遙紀念館」,停下來看看。
  • 行走黃河最動人曲線 自駕晉陝大峽谷攻略(七)
    航拍晉陝大峽谷黃河灣  作者:永強華參考行程:D1: 北京-大同-大同-殺虎口-老牛灣(內蒙側)D2:老牛灣-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佳縣一般著名的灣道都有路標,都將要開發成景點  作者為了誰黃河晉峽大峽谷詳細介紹從地理學的角度看黃河晉陝大峽谷,黃河水利委員會編寫的《黃河萬裡行》中寫道:在託克託縣河口鎮
  • 中國十大最美峽谷攻略之黃河晉陝大峽谷篇
    黃河流域美景不斷,但只有從內蒙古境內河口鎮至山西境內的禹門口,這一段全長達725公裡的區域,才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連續峽谷-晉陝大峽谷。而單從長度上來說,它是中國最長的峽谷了!晉陝大峽谷從鄂爾多斯高原奔流直下,流淌至黃土高原之上,峽谷深度都在100米以上,寬度在壺口最窄的位置,僅30~50米之間。
  • 豫晉陝走秋(組圖)
    阮建華豫晉陝走秋之一(9月3日)單騎豫晉陝,四友走仲秋。疫情持續數月,出城甚少,出省全無,憋悶久矣。8月底,老驢友張律師提議,趁山西全省景區免門票之機,去山西駕遊一趟,與我一拍即合,另二位資深驢友也全力呼應。這是我們第6次結伴自駕遊了。請好10天工休假,預計12天的豫晉陝走秋今天成行。晨7時半從武漢出發,沿京港澳高速一路北上,在河南新鄉市下高速至輝縣,下午4時許到達南大行萬仙山,全程670公裡。
  • 行走黃河最動人曲線 自駕晉陝大峽谷攻略
    在中國地圖上可以看到黃河自青藏高原而出,九曲迴轉,在內蒙託克託縣與山西偏關縣之間突然來了一個90度的大轉折,原本由西向東奔流的河水調頭向南,一路呼嘯,勢不可擋。經過千萬年的衝刷,在黃土高原上拉開了一道巨大深邃的峽谷,這就是黃河晉陝大峽谷。這條峽谷從山西偏關縣老牛灣起,到與陝西接壤的山西河津市禹門口止,共長七百餘公裡,將中華腹地的肥原沃野——黃土高原一分為二。
  • 山西一景區火了,被稱為晉陝「又一個太行」,門票30堪比五臺山
    說到山西,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的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旅遊景觀,作為晉商文化的發源地,山西境內留下了不少的晉商文化的代表儘管,這些景觀的存在,不僅為山西這片三晉大地增添了幾分色彩,還是山西引以為傲的旅遊資源,山西境內的旅遊資源相對於其他旅遊大省來說,可能會有點少,但是作為黃土高原上的大省,在山西的境內,還是有不少景觀的存在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的景觀。
  • 行走黃河最動人曲線 自駕晉陝大峽谷攻略(全文)
    經過千萬年的衝刷,在黃土高原上拉開了一道巨大深邃的峽谷,這就是黃河晉陝大峽谷。這條峽谷從山西偏關縣老牛灣起,到與陝西接壤的山西河津市禹門口止,共長七百餘公裡,將中華腹地的肥原沃野——黃土高原一分為二。2005年,《中國地理雜誌》將黃河晉陝大峽谷評為「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並給出了這樣的評語「黃色的峰巒似凝固的波濤,黃色的波濤似起伏的峰巒,黃河之水在這裡演繹成了自然天成的黃河大合唱,盡顯一種蒼涼與渾厚。」
  • 千裡走單騎,豫晉陝走秋(組圖)
    8月底,老驢友張律師提議,趁山西全省景區免門票之機,去山西駕遊一趟,與我一拍即合,另二位資深驢友也全力呼應。這是我們第6次結伴自駕遊了。請好10天工休假,預計12天的豫晉陝走秋今天成行。豫晉陝走秋之三(9月5日)今天的目的地是山西晉城市陵川縣王莽嶺景區。其實,王莽嶺與郭亮村所在的萬仙山,都屬南太行山。
  • 朱子文化苑頻道家庭文化博覽•千裡走單騎,豫晉陝走秋(之三...
    阮建華 豫晉陝走秋之三(9月5日)今天的目的地是山西晉城市陵川縣王莽嶺景區。豫晉陝走秋之五(9月7日)在山西那些燦若繁星的古蹟中,平遙古城肯定是最閃亮的一顆。平遙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建城據說在周朝。人們現在常說的平遙古城,是千百年來平遙縣的老縣城。
  • 黃河晉陝大峽谷(內蒙古、山西、陝西)
    黃河晉陝大峽谷,北起內蒙古託克託,南至河津禹門口,全長725公裡,沿線共有   黃河晉蒙大峽谷,西依遼闊雄渾的鄂爾多斯高原,東鄰邊疆起伏的晉北山區,北鄰陰山山脈,南接晉陝峽谷。沿黃河大峽谷兩岸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文物古蹟眾多,自然,人文景觀皆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 穿越晉陝大峽谷
    這一段在黃河上最長的峽谷河段,便是分隔了陝西、山西的晉陝大峽谷。因為地勢險要,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黃河晉陝峽谷一直處在深閨無人知,即使我這個與黃河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老水文,也沒有機會一睹廬山真面目。當號稱陝西「1號公路」的沿黃公路一開通,我便踏上了旅程。和所有人一樣,當我第一眼看到那一望無際色彩斑斕狀若蓮花的丹霞地貌時,便給驚豔了。
  • 黃河晉陝大峽谷(遊記)
    黃河發源於青海,全長5464公裡,流經9個省(自治區),在內蒙託克託縣河口鎮至山西禹門口段構成了黃河幹流最長的連續峽谷——晉陝大峽谷(也稱秦晉大峽谷)。晉陝大峽谷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2020年7月下旬,我隨『』你我同行『』攝影團沿黃河流域山西、內蒙、陝西等地遊玩,飽覽祖國大好河山、尋覓古老的黃河文明。
  • 晉陝行之一——平遙古城
    作者|寒江雪   一場疫情讓原本計劃在最美人間四月天出行的晉陝之旅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解,旅遊業也迎來了它解禁之後的「復甦」,隨著省外遊的逐步開放,我們期待已久的晉陝之旅終於成行。
  • 行走在荊楚大地
    行走在荊楚大地行走在漢江大道上,又目睹了漢江的美麗。說她美麗,是因為千百年來,她那如詩如畫的山水,傾倒了無數文人墨客。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漢水在滄浪《尚書禹貢》中就有把江漢稱為滄浪之水的記載。
  • 這裡是山西
    山西簡稱「晉」,又稱「三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古代壁畫數量之多、品質之高是中國之最……一年四季行走山西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 晉地寶藏·第一站|山西博物院:三晉大地的硬核「網紅」(附視頻音頻...
    在這裡,文物璀璨,人流如織,你能看到來自不同年代、刻滿歲月痕跡的「老物件」時時訴說著古老的故事,你能看到對歷史痴迷的人群,飽含敬畏之心,徜徉其中,認知山西,感知山西……「竊以教育之道,貴在普及民智之開。」早在1916年9月,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的創始人蘭承榮、柯璜等先輩,在《請倡設聖廟教育館書》中就提到了建立博物館的目的。
  • 山西非遺|匠心晉韻之山西三寶
    匠心晉韻,山西三寶漫長的歷史長河三晉大地的傳統技藝珍寶經過歲月的衝刷不斷創新,不斷融入現代科技"琺華」一詞出自晉東南方言原名又叫「粉花」法華也稱法花意為粉花、粉畫用袋裝粉泥在坯件之上擠粉泥以裝飾而最出名的琺華器,位於晉東南長治、晉城地區
  •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之魂在山西
    黃河從巴顏喀拉山(巴顏喀喇山)孕育起源,出崑崙,穿大漠,驅流沙,越草原,入河口,一路滾滾西來,奔湧東流,受到巍巍呂梁山脈的阻擋,在老牛灣幾度徘徊,幾番激蕩,最終「敲開」山西的大門急轉南下,衝過龍口,跨越「三門",環繞鳳凰嘴,東出馬蹄窩,開闢了左帶呂梁、右襟陝北、長達725公裡、世界上最狹長的晉陝大峽谷
  • 治理「地球癌症區」:周衛健代表建議科學開發黃河晉陝大峽谷
    縱連晉、陝、蒙兩省一區的黃河晉陝大峽谷,北起內蒙古託克託河口鎮,南至山西省河津龍門的黃河晉陝峽谷幹流河段,峽谷全長725公裡。兩岸區域共有內蒙、山西、陝西兩省一區的27個縣市。就黃河晉陝大峽谷的保護和開發治理,周衛健建議:第一,構建黃河晉陝大峽谷生態經濟帶戰略。參照長江經濟帶戰略,建議由中央協調陝西省、山西省、內蒙三省構建黃河晉陝大峽谷生態經濟帶戰略,以區域生態保護為目標,以良好的生態促進區域經濟綠色、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
  • 晉陝大峽谷的南端,相傳大禹曾在此治水,這裡也是黃河最窄的地方
    黃河一路從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或湍急或平緩,每一段都有其不一樣的風景,而晉陝大峽谷中的黃河就像是被兩岸的群山束縛住一樣,明明擁有千斤力氣,卻怎麼也用不出來,綿延數百裡直到黃河龍門。,過了龍門一下子就成了脫韁的野馬,擺脫了晉陝大峽谷的束縛,河面一下變得寬闊,是之前的好幾倍之多,站在高處看到如此場景,每個人都會深出一口氣,驚嘆奇觀的同時,似乎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