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陝獨自行走線路圖
上面的行程路線圖,是我本次獨自行走的路線。用時13天,行程2993.9公裡。費用支出5039元。具體經過的地方為:
北京 —河北懷來 —蔚縣 —山西渾源 —呂梁市方山縣 —陝西清澗 —陝西延川 —延安 — 黃帝縣 —銅川 —藍田 —安康 —河南洛陽 —山西長治 — 左權縣 —昔陽縣大寨 —陽泉 —河北趙縣 —河間 —北京
獨自行走十三天,沿途以走國道為主,高速公路為輔。目的是能隨時看看沿途的風光和景點。這有走可能有些浪費時間,但收穫要比走高速公路多一些。今天重點說山西篇,明天再說陝西篇。
山西是我國的古建築大省,有很多古建築,就說山西的古建築佔據了全國的百分之七十多,大大小小羅列出來要有幾十萬個。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古建築大省,省內紅色景點也不少。此次,獨自行走的目的也是想儘可能多的看看紅色景點的景色。
一、山西境內的紅色景點:
1、山西靈丘喬溝
山西靈丘喬溝平型關是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發生地。此處有平型關大戰遺址、指揮所遺址、紀念館。這裡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的地方。很值得一看,站在喬溝的山梁上,向下望去,兩山相夾的溝底是打伏擊的好地方,當時,八路軍115師偵查員發現了這個地方,最終選擇這裡伏擊敵人也是聰明大膽的選擇,為戰鬥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前雕塑
2、山西晉中市左權縣
左權縣有麻城八路軍總部所在地舊址,紀念館,舊址和紀念館詳細地介紹了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司令員的領導下,動員起全國的八路軍、人民武裝抗擊日寇的史實。左權縣也是左權參謀長殉難的地方,在一次日寇偷襲八路軍總部,我軍奮勇抵抗戰鬥中,左權為掩護八路軍總部撤退,不幸被彈片擊中,壯烈犧牲。當時的遼縣由此改名為左權縣。
麻城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3、山西陽泉
山西陽泉有「百團大戰紀念館(碑)。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組成了一百多個團,在平漢線、津浦線等地方,炸橋梁、扒鐵路、炸碉堡,有利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館內實物、照片介紹了百團大戰的籌劃、準備、實施的過程,比其他紀念館的內容更加詳實、完整。紀念館前面有「百團大戰紀念碑」,高聳入雲、刺破晴天。四周的英烈牆上,記錄了所有在「百團大戰」中犧牲的八路軍戰士、民兵、民工支前隊員的名單,觸目驚心。
百團大戰紀念館
4、山西晉中黎城縣
黎城縣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有舊址、紀念館。北方局在此具體領導、組織了全國的抗日運動。
5、山西左權縣
晉冀魯豫邊區臨時政府參議會會址。
晉冀魯豫邊區臨時政府參議會會址
6、昔陽縣大寨村
昔陽縣大寨村,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當年,大寨人在陳永貴的帶領下,三戰狼窩掌、削平虎頭山,硬是在山坡地上開鑿出了大片的梯田,大寨的梯田是大寨的一張響亮的名片,有許許多多國際、國內人員去參觀。今天,看到大寨的梯田,依然是壯觀、漂亮。如今,大寨人過上了好日子,村民們都搬進大寨新村,大寨村多種經營致富,很多人家都開辦了農家客棧,村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大寨村村口
二、山西境內的古蹟、寺廟
1、山西渾源
渾源有懸空寺,建於北魏時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渾源縣懸空寺
2、山西朔州
山西朔州有應縣木塔,建於宋至和三年。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全部為木質結構、榫卯結合。維護、修繕有些困難,木塔看上去有些破舊、昏暗,感覺缺少管理。名氣如此之大的木塔,淪為現在的局面,未免讓人心痛。
應縣木塔
3、山西寧武縣
寧武縣是汾河源頭所在地,汾河水流經山西境內,汾河水養育了山西人民,山西名酒「汾酒」由此而來。汾河源頭是一處景區,進入要買票的,裡面就是一座大殿,基本也是後來仿製的。在景區附近,還有蘆芽山風景區,有大溶洞、世紀冰川遺蹟等。相比之下,要好於「汾河源頭」景區。
汾河源頭
4、山西朔州右玉縣
右玉縣有殺虎口景區,右玉縣殺虎口與內蒙古交界,是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必經之路,從古至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至今保留有城牆、城門。
右玉縣殺虎口,關口外就是內蒙古了
5、右玉縣
右玉縣古縣城,保留有城廓、街巷,縣委原舊址是電視劇《右玉和他的縣委書記們》拍攝地,縣城外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長途汽車站。右玉縣是全國治沙先進縣。
右玉縣古縣城
以上這些地方,都是我沿途經過的地方,在其他路線上還有很多紅色景點、古蹟,以後再慢慢給大家介紹。明天給大家介紹陝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