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七星石龍村師傅誕:原為紀念十二位武師,今成石龍凝聚民心特色節慶

2021-02-17 西樵公信

騎行

佛山本地  最權威  最親民的服務型社區媒體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  關注街坊們最信賴的朋友

石龍村是西樵鎮七星社區下轄的一條自然村,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開基建村,至今已有340年歷史。師傅誕是石龍村特有的傳統村慶活動。據村中長者介紹,師傅誕始於清朝,由於歷史原因,曾停辦多年,改革開放後恢復。今期,筆者邀您一起走進石龍村師傅誕村慶活動,了解這場特色村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石龍村300多年的變遷史。

七星社區石龍村全貌

石龍村群獅共舞,恭賀師傅誕

鑼鼓喧天,群獅共舞,賓客入席,共敘鄉情,石龍歡慶師傅誕。2月22日,農曆正月十八日,西樵鎮七星社區石龍村舉辦了隆重的師傅誕村慶活動。

石龍村民歡慶師傅誕

其實,早在村慶活動舉辦前幾天,師傅誕村慶籌委會已發布關於舉辦師傅誕活動的通知。村民們奔走相告,並通知在外發展的石龍籍村民回村相聚。籌委會主席郭橋和說,村裡成立了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的石龍體育組,全程協助籌辦村慶活動。

村民籌備宴席,迎接賓客

正月十八日上午,石龍村道兩邊彩旗飄飄,村口牌坊掛起了燈籠和橫幅。村民們歡樂相聚,各自分工,準備迎接來自各地的郭氏宗親、和親戚朋友。中午時分,村民們聚在一起吃圍餐。飯後,舞獅隊的年輕人帶著舞獅的裝備,整齊站在石龍裡牌坊前,恭迎宗親和友人。此時,村裡的小孩和老人們也都出來湊熱鬧,場面十分喜慶。

師傅誕當天,石龍村筵開800多席

當天下午2時許,接送郭氏宗親的大巴車抵達牌坊,來自南海獅山羅村的郭氏宗親陸續下車。此時,在牌坊恭候多時的舞獅隊員馬上忙活起來。在激動人心的獅鼓聲中,郭氏宗親沿著牌坊前的村道走進相聚的會場。石龍本村的村民們一路熱情相迎,安排來賓有序入座。此外,還有清遠、廣州等地的宗親陸續到來。值得一提的是,前來參加石龍村的各地宗親代表都帶來了各自的舞獅隊伍,與石龍本村的醒獅共賀師傅誕

村民舞獅迎接各地郭氏宗親

石龍師傅誕是原大同堡石龍裡(今七星社區石龍村)的一項特色傳統民俗活動,原為紀念十二位授武師傅,如今已成為石龍村民的新年節慶活動。關於石龍師傅誕的歷史細節,由於歷史原因,改革開放前的舉辦詳情已無從可考。但據幾位年長的村民介紹,該民俗起源於清代康熙年間,每年農曆正月十八舉辦,至少在清朝末年已經舉辦過多次。

石龍村仙師府

石龍村仙師府牌匾:恩深似海

如今,很多年輕的村民們都有疑問:究竟師傅誕是如何誕生的呢?據村民郭勤和介紹,清朝初期,石龍村及周邊村莊匪患猖獗,村民生活不得安寧。而且村裡缺醫少藥,有外來習武師傅來此教習武術並治病救人,有不少鄉民受到救治痊癒,遂拜師學藝,石龍裡乃至大桐堡習武風氣自此始盛。

村民共聚歡慶師傅誕

村中長者郭堅全告訴筆者:「在12位師傅的指導下,先民們苦練武術,強身健體,並修建了防盜圍牆300丈及炮樓3座。從此之後,村裡匪盜明顯減少,村民得以安居樂業。就從這方面來說,12位師傅對我們村的發展功不可沒。」

村中長者郭堅全翻閱石龍村史

為了感恩、紀念12位師傅,石龍村郭姓「同心堂」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村裡修建「仙師府」一座,供奉12位過世武術師傅。每年師傅誕日,來自周邊各村同門師兄弟,敲鑼打鼓趕到石龍裡以舞獅表示對師傅的紀念。2010年始,石龍裡「師父誕」實行「一年一慶,三年大慶」,宴席多則一千席,少則六七百席,擺滿祠堂、文化樓、球場以及村面街道。

在十二位師傅的影響下,石龍村民學習武術、舞獅,曾獲佛山市第二屆舞獅公開賽亞軍

石龍村位於西樵鎮東南部,距鎮政府5.2公裡,東北鄰高浪村,南鄰朝山社區牌樓村,西北鄰竹園村。該村始建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郭姓從大同堡朝山牌樓村、西邊村陸續遷來定居而形成。因西樵山之山脈如石龍藏臥而突露於村中之龜崗而取名石龍裡,後改稱石龍村。

石龍村郭氏宗祠

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年間,石龍屬江浦司鼎安都大同堡、九江廳(主簿),宣統時屬九江主簿大同堡大同四社鄉。民國時屬第一區大同堡、大同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一區、五區大同鄉。1958年後屬九江公社西南大隊,1983年後屬九江區七星鄉,九江鎮七星行政村、管理區。1994年屬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七星管理區、行政村。2002年屬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七星行政村。

石龍村舞獅慶祝師傅誕

石龍村公園

石龍世居民族為漢族,屬廣府民系,通用粵方言,現存宗祠有郭氏祖祠、泰寰郭公祠、完璞郭公祠、介石郭公祠、沾祺郭公祠、廷友郭公祠共6座。現有郭、源2姓,2015年末戶籍人口1002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有60人,澳門同胞有30人,分布在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的華人華僑有20人。石龍村民傳統經營以農耕為主,種植水稻及其它經濟作物(花生、蕃薯、瓜菜等),桑基魚塘為輔,養殖鰻魚、鴨嘴鱘、黃骨魚等淡水魚。

清代進士郭乃心故居

石龍裡牌坊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現存6座。其中,清代進士郭乃心故居(七宅)建於清末,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如今保存完好。村口石龍裡牌坊,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據傳因郭紫巖(郭乃心祖父)所建。石龍裡牌坊系郭乃心在清同治七年考取進士後回鄉修建,重修於1998年。

             

來源:《樵山社區》、西樵方志辦、石龍村師傅誕籌委會

撰文/整理:林衡

供稿:郭明生 郭濤生 

編輯:《樵山社區》編輯部 tao

內容分享 ‍

點右上角「…」→ 選擇【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查看文章

點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推薦給好友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西樵公信

商業合作

13336410500

相關焦點

  • 西樵七星古村桑基魚塘美如畫!嶺南農耕文化源遠流長
    這裡有以嶺南水鄉自然風光和桑基魚塘文化為主題的西樵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吸引八方遊客。七星村村委委員郭明生說:「七星村首期以西樵山南麓約500畝魚塘片區為中心,通過近幾年魚塘標準化整治,挖掘桑基魚塘生態養殖文化,建設成為集遊玩、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體驗式文化旅遊園——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
  • 石龍又要在全國出名了《「粵風」歌·壯鄉情》展示石龍的壯族文化
    給人的感覺是九曲十八彎,歌聲雋美,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散發著濃鬱的地方特色芳香,聽一遍往往感覺不過癮,聽兩遍三遍後便愛上了一種文化,愛上了一個民族。《粵風》是清代著名文學理論家李調元在《粵風續九》的基礎上輯解而成的一部廣西各族情歌集,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地區性的各族民間情歌專輯,多以壯漢瑤情歌為主,其中漢族(主要是客家)情歌53首,瑤歌21首,俍歌29首,壯歌8首,分別編為粵歌、瑤歌、俍歌、壯歌四卷。
  • 沃爾瑪東莞石龍店成國內首家超3萬平的大賣場
    沃爾瑪東莞石龍店成國內首家超3萬平的大賣場作者:梁瑩2017-06-27 16:42,且為獨立房產物業。沃爾瑪在東莞現有11家門店,對於將沃爾瑪石龍旗艦店選在石龍,沃爾瑪中國營運長柯俊賢曾表示:石龍發展的優勢非常大,具有非常可觀的消費力。據《聯商網》了解,作為沃爾瑪中國首家超3萬平米的大賣場,東莞石龍店憑藉豐富多樣的商業配套、「一站式」生活娛樂服務、以及更趨向年輕化的商品和品牌組合,已成為當地備受歡迎的購物場所。
  • 「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開幕
    11月26日,「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博物館舉行。展覽匯集14位優秀建盞工藝師帶來的近百件創作精品,涵蓋了曜變盞、兔毫盞、油滴盞等多種風格,從不同角度呈現出建盞之美和匠心之魂。展期到12月25日。
  • 東莞石龍中山路:昔日繁華商業街 融入時尚新元素
    石龍中山路,馬路兩邊隨處可見騎樓式的建築提及中山路,石龍人都知道。在這條位於石龍舊城區的老街上,處處都能看到嶺南特色的騎樓。這條過千米的商業街,曾經車水馬龍,摩肩接踵。中山路是東莞有名的商業街,兩側騎樓內藏著大大小小的商鋪,憑藉廣九鐵路運輸優勢,石龍成了萬商雲集之地,中山路車水馬龍,商業繁榮,更顯石龍商貿重鎮的地位。身處其中,真有幾分穿越的意思,仿佛伸手推開那扇時光的門,就能回到百年前的繁華。
  • 「石龍有乜特色嘢?」 「百年中山路」話你知!
    近期,不少市民發現位於中山路與太平路的交匯處有一家「新開」的「士多店」該店以綠色為主色調紅色、白色為點綴的色彩搭配整體空間布局給人一種現代簡約(視頻來源 | 作者:Jun)店內各式各樣的掛件和飾物所運用的元素都與石龍的特色文化相結合有新昌鼓、醒獅頭、紅漆描花傳統木屐泗州燈籠仔、竹器、煙花等「傳統產品
  • 東莞石龍的地道美食,你知道嗎?
  • ​「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開幕
    11月26日,「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博物館舉行。展覽匯集14位優秀建盞工藝師帶來的近百件創作精品,涵蓋了曜變盞、兔毫盞、油滴盞等多種風格,從不同角度呈現出建盞之美和匠心之魂。展期到12月25日。
  • 廣九鐵路石龍南橋——東莞景點
    廣深鐵路石龍鐵路南橋舊址位於東莞市石龍鎮。1907年,清政府借款修築廣九鐵路廣州—深圳段,英國修築九龍—深圳段,1911年全部築成通車。
  • 石龍驚現水上遊樂場?!
    但是今天有人同小編講,在石龍金沙灣公園裡驚現一個水上遊樂場,而且一個人都沒有。那現在去玩豈不是包場的節奏?懷著激動的心情,小編立即動身前往現場考察。來到金沙灣公園,眼前的一幕可把小編嚇壞了:平時散步的江邊小道已經全部被洪水浸沒;樹木被泡在水中變成了水上森林;古鎮圖前的巨型草坪也消失不見;垃圾紛紛被衝到死角位堆積;最厲害還數建在沙灘上的健身器材區,完全被浸泡在洪水中。在倒影的映襯下,儼然變成了一個水上遊樂場。本來層次分明的金沙灣公園,水浸以後遠遠望去,水天一色,已分不清哪裡是岸,哪裡是河。
  • 還在為選房煩惱?來看看石龍2020年二季度熱搜樓盤榜
    房天下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石龍樓盤熱搜排名,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熱搜小區排名第一的為新鴻基·瓏匯,華訊大宅、星際灣的排名緊隨其後。其中新鴻基·瓏匯,位於方正東路東南側臨江地段,價格為18000元/平方米,規劃配套有石龍藍天貝貝幼兒園、石龍第二中學、噹噹百貨、銀莊酒店。
  • 石龍雖小,數據驚人!揭密你所不了解的東莞石龍鎮
    後來,當地政府還在石龍火車站立起了孫中山銅像,紀念孫中山。曾開創莞邑鐵路及粵鐵路建橋史之先河的近代鐵路橋,也成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石龍商業發達、航運繁盛、手工業欣欣向榮,成為「惠、潮、嘉三府商賈總匯,貨財雲集之地」,為「廣東四大名鎮(廣州、佛山、順德陳村、石龍)」之一,是東江流域和省港地區重要的商貿重鎮。
  • 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 穿越……
    當天,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在此舉行,石龍及周邊鎮區的特色美食、非遺技藝、遊戲等攤位分布在騎樓兩側,粵劇、武術、戲劇、器樂演奏、樂隊演唱、燈光秀等表演輪番上演,吸引眾多市內外市民前來遊玩,其中不乏專程過來感受東莞本土特色風情的外國遊客。
  • 石龍豆皮雞不一般的雞
  • 石龍城市建設優環境 鳳凰花紅火開滿龍城
    近日,在石龍中心小學校園內、民生路、江南路上,鳳凰花如約而至,為初夏的龍城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鳳凰花一年開兩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來,五月至七月為第一季,九月綻開的為第二季。在石龍中心小學內的幾棵鳳凰樹,今年花似乎開得特別的茂盛,特別的紅火。
  • 石龍街坊文藝隊達開水庫一日遊
    石龍街坊文藝隊能根據廣西防疫指揮部「五一」假期,牢記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出遊儘量選擇區內遊、市內遊、近郊遊、周邊遊的要求,於今年5月3日舉行了2020年五.四達開水庫一日遊活動。天氣晴朗陽光照,出遊帶來心情好。上午9:15,石龍街坊文藝隊一行20多人懷著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心情,分乘8部小車興高釆烈地向達開水庫方向出發。
  • 四川千年石龍現身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張獻忠千船沉銀的傳說,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這首一直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流傳數百年的童謠,也成為無數人追求張獻忠財寶的「尋銀訣」。  去年底,國內10餘名權威專家齊聚彭山,並宣布: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經考證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 「品質東莞·一鎮一品」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石龍商埠騎樓...
    當天,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在這裡舉行,石龍及周邊鎮區的特色美食、非遺技藝、遊戲等攤位分布在騎樓兩側,粵劇、武術、戲劇、器樂演奏、樂隊演唱、燈光秀等表演輪番上演,吸引眾多市內外市民前來遊玩,其中不乏專程過來感受東莞本土特色風情的外國遊客。
  • 明天起,石龍9條公交線路調整運行,請認準這些新編號
    ▲石龍「藍巴「即將退出運營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石龍公汽從2004年開始運營,從剛開始的5條公交線路發展成為今天的9條,從開始的30輛柴油車逐步升級為100多輛純電動車。石龍公交線網在鎮內主要村域、主幹道路和工業區覆蓋率達到98%以上,基本滿足了群眾的出行需求,實現了「村村通公汽、路路有公汽」的目標,為石龍群眾提供便捷出行服務的同時,也對石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據悉,因松山湖功能區公交資源優化整合,石龍公汽即將「退休」。
  • 石龍遇見網紅芝士火鍋,堪稱「芝士控收割機」!
    港式茶餐廳石龍周街都有,但做港式芝士火鍋的,恐怕在石龍也就這麼一家了!店裡暫時有2種鍋底供石龍朋友選擇,以後可能會更多哦~,而龍妹今次首推芝士和番茄鍋!番茄湯底酸甜鮮香,風味濃鬱又不油膩,特別適合現在石龍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