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夕陽無限好」有兩種含義,一正一反,你贊同哪種?

2020-12-20 夢瞻

文/夢瞻

人這一生,活得再漂亮也有迷茫的時候,走得再精彩也有失落的時候。當情緒低落時,你會採用什麼方式來驅散陰霾?

每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身邊的人總會說:出去散散心吧。因為出門在外,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不知不覺間,那些讓自己傷心難過的事情,也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可是,出門散心真的會讓人豁然開朗嗎?

西安一隅

公元844年,唐朝已經到了大廈將傾之際。晚唐詩人李商隱陷入黨派之爭,儘管心中仍有遠大抱負,但苦於無處施展,於是終日鬱鬱寡歡——這種眼看國運將盡,而自己又無力回天的滋味,是非常令人絕望的。

有一天傍晚,李商隱心情抑鬱到了近乎極點。於是駕車外出,來到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樂遊原,想要藉助外出散心來趕走自己心中的苦悶。

樂遊原青龍寺

黃昏時分,李商隱登高遠眺。夕陽下的長安城被蒙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全城的風光淨收眼底。看著這個原本可以一展抱負的都城,李商隱心中更覺五味雜陳,提筆寫下了一首享譽千年的名作:

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如今的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這一句是敘事,李商隱說自己傍晚時分心情欠佳,想要出門散心,便駕車來到了樂遊原。樂遊原,是整個京城人都十分喜歡的遊玩勝地,地勢頗高,可以一覽長安的繁華。就連詩仙李白也曾在此地登臨賦詩——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李商隱登頂樂遊原後,望著夕陽映照下的京都——它還是同往日一樣繁華,只是在這繁華中,似乎也流露出了一些頹唐和氣衰。李商隱不禁發出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夕陽晚景是如此的美好,只可惜已經到了黃昏時分。不久以後,夕陽勝景就將遺憾消逝了。

樂遊原遠眺

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作於公元844至845年之間。此時,唐朝的壽命僅剩幾十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首詩甚至預示了一個天朝上國的沒落——李商隱原是想登高散心,不曾想,更添了無限的悵惘和無奈。

但隨著一些專家的考證,這首詩竟然有了完全相反的涵義。紅學家周汝昌經過考證之後得出結論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的「只是」,其實並不是「只可惜、遺憾」的意思。

《登樂遊原》

周汝昌說,古代的「只是」,原本寫作「祇是」,意思是「止是」、「不過是」,引申來說,就是「正是」的意思。那麼,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來解釋,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所表達的涵義,就和我們之前的認知大相逕庭。

全詩的意思就變成:「我」因為心情不好,駕車去登樂遊原。只見長安城上晚霞滿天、百鳥歸巢,城中炊煙嫋嫋、人來人往……正因為此時是黃昏時分,才得以目睹如此勝景啊!

青龍寺遺址

雖然這樣解釋也能說得通,但很多人仍然不敢苟同——依舊認為這首詩是在表達無奈與悵惘。原因如下:

首先,大多數人對待美景的態度,都難免受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心情好時,看美景更美;心情不好時,美景反而會更添傷感——這在眾多詩詞和古文中也能得到驗證。比如王粲的《登樓賦》。

第二,李商隱寫下這首詩時,大唐早已沒有了昔日的繁榮昌盛。這種舉國衰落的氛圍,即便是平頭百姓也能感受得到,更何況是才氣過人的李商隱。他怎麼可能因為眼前之景而忘了國家的未來?

第三,李商隱本就是因為情緒低落而驅車登高。這種低落的情緒,既是因為感到國運將盡,也是因為自己無處施展抱負而導致的。如此厚重的抑鬱之情,哪能僅憑一時的景色就豁然開朗?

百家之言有如百花齊放。這兩種含義各有論證,各執己見,互不相讓,也使得這首《樂遊原》泛出了更精彩的解讀。李商隱「夕陽無限好」這句詩,下句的兩種解讀,你贊同哪一種呢?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含義你真的懂了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這首《樂遊原》中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名句,特別是「夕陽無限好」,現在被頻繁取義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的「夕陽紅」了。反義正用雖然積極,但毋庸置疑,詩歌本身是傷感的調子。
  • 李商隱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到底如何解釋?
    李商隱有五絕《登樂遊原》,全詩內容為「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言悲,如何只改一字盡去悲意?
    李商隱的五言絕句《樂遊原》很是有名,入選了《唐詩三百首》,其中千古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更是家喻戶曉,而歷代名家也盡皆好評推崇,比如清人姚培謙就評價「銷魂之語,不堪多誦。」就字面理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抒發的是對時光的愛惜和對美好晚景的留戀,也有一些人讀出詩人不得志之感,認為當時李商隱面對古原夕照,憂慮國運將盡,因此哀傷嘆惋,比如清人何焯就讀出「遲暮之感,沉淪之痛,觸緒紛來,悲涼無限」,紀昀也感慨:「百感茫茫,一時交集,謂之悲身世可,謂之憂時事亦可。」
  • 唐詩閒讀:「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畫像)我們今天讀李商隱的《樂遊原》,全詩如下: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首名詩,其中經典的句子是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這一句現代人理解的卻不一定對,我們且慢慢來讀:
  •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字變原句意境,怎樣改?
    文·段宏剛李商隱(813年——858年)是唐朝末期成就很高的大詩人,他的詩歌在晚唐獨樹一幟,代表了晚唐詩壇的高峰。流傳下來的詩歌有600多首,創作題材很豐富,既有彰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詠史詩,也有排遣心中壓抑苦悶的詠物詩,還有情意綿綿的愛情詩,也有禮尚往來的應酬唱和詩。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簡介】《樂遊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讚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遊覽的原因:由於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讚嘆晚景之美:在夕陽餘暉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後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富於哲理。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只是」,到底何意?很多人都答錯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的詩作向來以「晦澀」出名,他曾經創作過一首內容淺顯易懂的五言絕句——《樂遊原》,沒想到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人們對這詩的解讀,一直爭議不斷。這首詩最末的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從字面上理解,明顯是在夕陽將近而感到惋惜。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是什麼?
    李商隱是晚唐詩人。他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其中後二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傳唱千年,經久不息。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餘暉,夕陽是多麼的好啊,是那樣的天人合一,景在人中,人在景中,使人物我兩忘。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無盡夜幕所深深籠罩。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對「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意境有著不同的解讀。
  • 登樂遊原的詩,除了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杜牧這首你知道嗎
    李商隱和杜牧晚唐成就最高的兩位詩人,為區別與李白和杜甫,後世稱他們為「小李杜」。李商隱有一首著名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空有抱負、無法施展的傷感和鬱悶,後兩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千年來都被錯解了?學術界有別的說法
    今天分享的《樂遊原》,是李商隱在844至845年間所做,那個時候李商隱去河陽退居太原,往來京師,過樂遊原而作下此詩。「夕陽」最常和衰敗關聯在一起,自古以來東升西落,循環往復,朝代名士卻更迭不斷,夕陽見證了太多世間事和紅塵人。
  • 夕陽無限好!古詩詞中「落日」代表了這五個含義,你知道幾個?
    如果把人的一生濃縮到一天之中,那「夕陽」便象徵人的垂暮之年。人的一生即將走向盡頭,總免不了令人傷感悲切。【唐】李商隱《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果把國家的命運濃縮到一天之中,那「夕陽」便象徵日國運窮途末路。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僅20個字,後人琢磨出兩種截然相反的哲理
    文壇有三大「李」姓巨匠,一位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位是帝王詞人李煜,還有一位就是「小李杜」中的李商隱。李商隱的詩,一個字,就是「美」!他作詩其它的先不考慮,一定要詩美句美,哪怕過於隱晦,讀者不懂都與他無關。
  • 盡賞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有人感懷夕陽的短暫光輝,一如李商隱筆下的悲憫傷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人悲傷夕陽的無可奈何,一如馬致遠元曲中的落寞心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烏鎮下的夕陽不同心情下的你所看到的夕陽,自是有不同的詩心共情,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何意?專家給出證據證明多數人理解錯
    比如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這個李商隱的千古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曾引起不小的爭議。這個名句出自李商隱的《樂遊原》,我們來看全詩:《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首詩寫得清新雋永,不帶一絲雕琢,明白如話卻又很有哲理。詩的前兩句敘事,「向晚」統領全篇,傍晚時詩人覺得心情不適,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驅馬車登上了樂遊原。後兩句一般人的理解方式都是:詩人看著無限美好的夕陽,感嘆夕陽雖好,卻接近黃昏,美不了多久了!這種理解方式,不只是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這樣想,古代的先賢們基本也是這樣說的。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最傷感的唐詩有哪幾句?
    一:「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出自李商隱的《樂遊原》,全詩為「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後兩句詩廣為流傳,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詩句對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發出深長的慨嘆。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登樂遊原唐 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社會病態紛呈,矛盾重重。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商隱出生於一個小官宦之家。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個什麼字讓意境與原句截然不同?
    有朋友提問:「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個什麼字讓意境與原句截然不同?這個名句出自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要真正完成題主提出的改詩,首要的是搞清楚原詩的意境和體式。因為要求是只許更改一個字,要讓意境完全不同,但是原詩的格律是否還要遵守?
  • 李商隱出遊時寫的這首詩,通篇白話,僅20個字就包含了精深的哲理
    李商隱,晚唐時期詩人,年少聰穎,因家世清貧。一生中多次參加科考但多次無果,數次之後放取得些許功名,無奈官職卑微,一生鬱郁不得志。但是,奇怪的是李商隱最擅長的卻是寫情詩,堪稱天生的情詩小王子,跟後來的情聖柳永有一拼。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只換一個字意境截然不同,您信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古詩,它描述的是傍晚時分那美好的夕照景色,可是卻常常被用來比喻人生,意思是說,老年人的時光雖然是無限美好的,只可惜已經到了黃昏,再美好時間也不多了。因此,從意境上來看,具有悲觀的情緒。那麼,我們如果把這一詩句換掉一個字,意境即可大不相同,你信嗎?
  • 夕陽無限好何須惆黃昏——七一前夕街道辦主任看望慰問老黨員有感
    一進門,張秀相主任邊說,我們代表黨組織來看望你了;雖說是街道辦,但這與內地有所不同,布吉街道辦管轄的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接近百萬;可想而知領導們平常的工作繁忙程度,如今他們忙裡偷閒,來看望慰問我這普通黨員,霎時間,雖是六月暑天,卻如沐春風,一股沁涼直透心間,讓我激動不已。圖右一為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秀相;左為大芬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曾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