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媽媽給孩子帶上了錄音筆,結果聽到這個

2020-12-20 育兒趣學園

王女士3歲的兒子今年上幼兒園,由於剛去幼兒園,王女士兒子經常哭。王女士不放心,就常常問老師兒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打聽兒子是否被欺負。而幼兒園老師每次都說孩子在幼兒園沒被欺負,跟小朋友玩的很好,可能由於剛上幼兒園不適應,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聽到老師的話王女士這才把心放下。

可是今年11月初,王女士在給兒子洗澡的時候,發現兒子身上有瘀青。於是王女士第二天就到幼兒園詢問老師和保育員。但幼兒園方面則說孩子表現不錯,沒有什麼異常。但是這次王女士卻沒有選擇相信老師,因為王女士覺得兒子似乎越來越不想去幼兒園,加上這段時間媒體總是報導幼兒園虐童事件。所以王女士決定在網上買一支能工作很長時間的錄音筆,然後裝在兒子的口袋裡,讓兒子帶到幼兒園去錄音。

錄了一個星期以後,王女士把錄音放出來聽,結果聽完錄音後,王女士傷心的哭了。原來,王女士聽到了兒子的哭聲,按理說這時候老師應該去安慰孩子,可是王女士聽到的全是幼兒園老師訓斥兒子的聲音,而且更讓人擔心的甚至聽到了拍打孩子的聲音,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兒子。

之後王女士拿著錄音筆給園長聽,要幼兒園給自己一個說法。而幼兒園的解釋是:孩子在幼兒園跑跑跳跳、磕磕碰碰,哪怕有烏青也很正常。小孩不聽話,老師適當批評很正常,但絕對不會打孩子。幼兒園還表示,王女士的做法非常不妥,屬於家長對孩子過於保護了。如果每個家長都這樣做的話,會影響老師們的心態,導致老師們正常的工作無法開展。

而這件事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不同看法,有表示支持的,也有不贊成的。

有位網友就表示:聽完錄音後,讓我對幼兒園老師有了個全新的認識。幼兒園的老師對孩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溫柔,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尊重,只需要孩子絕對地服從。孩子們就像個木偶一樣由老師來擺弄。難到這些就是孩子上幼兒園需要接受的教育嗎!所以我贊成小孩子帶錄音筆上學,這樣方便家長對幼師進行監督。只要教師自身盡職責盡責、行為端正,為什麼還要怕孩子帶錄音筆呢!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理解幼兒園老師:一個幼兒園老師要管理三十幾個小朋友,必要的管束是合理的,要不每個孩子都隨便亂跑,容易出事。換位思考一下,不用常規管理教孩子遵守規則,那怎麼管?我小時候第一天上學,記得很深的一句話,老媽對老師說:他要是在學校不聽話就給我狠狠的打!結果我上學一直都很聽話!現在的小孩可能都太慣著了!

而專家則表示:現代社會,越來越缺乏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從而也導致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缺乏信任。其實解決問題更好的方式是孩子家長和幼兒園的良好溝通與互動。不定期舉行家校聯動,讓家長融入學校,可以有效消除孩子家長的焦慮感和不信任。

那麼網友們你們對小孩子帶錄音筆上學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被欺負,你只會罵孩子膽小?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才重要
    當孩子從小學會自我保護,或是小孩從小就知道愛護尊重他人,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少了很多的霸凌案例。當孩子在幼兒園時被同學欺負,不要只會指責孩子膽小,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在校園中被欺負的事件,我們經常能聽到身邊人抱怨自己家小孩在學校時被某個「小霸王」打了,家長嘴裡罵罵咧咧,一邊推搡孩子不會反擊,但也沒有絲毫行動教會他自我保護,等到下一次孩子又被打時,才氣憤打電話給班主任,我要告訴這些家長,這樣的行為壓根就沒有用。在幼兒園裡,當孩子遭受霸凌的時,家長要學會教孩子擁有自我保護技能。「你為什麼那麼膽小,一點用都沒有。」
  • 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人選,竟然不是媽媽
    又有一批寶寶即將進入幼兒園,後臺關於入園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擔心娃吃飯不好的,擔心孩子被欺負的,擔心老師不喜歡自家孩子的……媽媽們焦慮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畢竟年糕剛入園的時候,我也經歷過這樣七上八下的心理過程。年糕是個慢熱的小孩,當年為了幫他適應我做了很多準備。
  • 害怕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讓孩子記住6個步驟,遠離「欺凌」
    小欣從幼兒園回來,經常和媽媽講"幼兒園某某小朋友欺負我了",媽媽開始覺得幼兒園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就沒有在意。突然有一天,看到小欣的腿上被掐的紅紅的,這時候媽媽看了既心疼又氣氛。她剛想告訴小欣以後要是再有小朋友欺負她就打他,可是話到嘴邊來又咽了回去,也不能教孩子打人呀,這不是以暴制暴嗎?
  • 孩子是奶奶帶大還是媽媽帶大,上幼兒園後可能就暴露了
    聊著聊著,這位朋友說,當幼師這幾年,我養成了一項我自己都很佩服的本領,那就是新孩子入幼兒園,不到兩天我就可以判斷這個孩子是由奶奶帶大的還是媽媽帶大的。聽完感覺好神奇,讚嘆道你好厲害,怎麼做到的?朋友胸有成竹的說:「孩子上幼兒園後,這幾個方面就把這個問題暴露了。」
  • 為了孩子去幼兒園上班?先看這四點能否接受,在職媽媽:後悔了!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去上班。」 不知道有多少全職媽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結果最後被現實打臉。
  • 幼兒園老師發現孩子衣服鼓囊,翻出的東西讓她心酸辭職:為什麼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現在的父母從孩子一出生起就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尤其對於幼兒園的選擇更是十分重視。可是最近幾年來頻發的虐童事件,也的確讓不少家長不寒而慄。果果的媽媽是一個很重視教育的寶媽,自從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她就開始細心為孩子挑選幼兒園,生怕孩子落後於同齡孩子。看著新聞上屢屢發生的幼兒園虐童事件,她的心裡還是有幾分疑慮。
  • 為什麼中國媽媽需要婆婆帶孩子?而國外媽媽一個人可以帶幾個孩子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國外的媽媽一個人能帶好幾個孩子,從來不需要老人們幫忙,而國內的媽媽幾個人帶一個孩子還喊累。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說中國的媽媽很懶,或者幹活能力的不行的意思,這讓中國的媽媽表示很委屈。一天天辛辛苦苦帶孩子,自己累得身心疲憊,能力還要被質疑,還要被別人說很懶,這是很多媽媽表示不服氣的。那麼,為什麼國外的媽媽一個人可以帶好幾個孩子?
  • 孩子幾歲開始上幼兒園比較好?媽媽親自帶孩子到什麼年齡最好?
    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寶寶在爸爸媽媽身邊多一點,而不是太早的把他們往幼兒園送去。2、太早送去幼兒園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寶寶在三歲之前,都是非常依賴爸爸媽媽的。最後還是留在家裡有爸爸媽媽帶。太早送去幼兒園,由於這個時候寶寶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所欠缺,不懂得如何情緒調節,很容易讓寶寶產生心理負擔,從而缺乏安全感。
  • 一回家婆婆就「告狀」,孩子又在幼兒園尿床,媽媽卻開派對慶祝
    原來樂樂在幼兒園午睡時,又尿床了。說起來樂樂已經上大班了,可是在幼兒園還是偶爾尿床,弄得婆婆總覺得很沒面子。加上南方天氣陰冷,幼兒園的小被子洗掉又曬不幹,就更加令人心煩。雖然沒有直接責罵孩子,不過婆婆卻一直在跟孩子嘮叨「睡覺前要上個廁所、做夢夢到要上廁所必須要讓自己起來……」、抱怨「被子曬不幹、這麼大還尿床」、又疑心「晚上不是都不尿床了?怎麼去幼兒園還會這樣?是不是在幼兒園挨欺負了?」面對奶奶的責怪和指導,孩子面無表情,自己玩自己的,就像沒聽見。
  • 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就去上班,全職媽媽被現實打臉:是我想太多
    帶娃可不比上班輕鬆,要操心的事情多又雜。 全職媽媽的苦與累,心酸與無奈,我想只有同為全職媽媽的女人能懂。 因此不少全職媽媽內心還是有一個單純的想法,就是在孩子大點了之後,就重回職場重新工作。而認為這個絕佳的時間點,則是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
  • 雙語幼兒園英語全靠光碟教 孩子不聽話被罵罰站
    孩子不聽話就罰站  記者應聘之初,曾在這所幼兒園的網頁上看到一個家長這樣評價幼兒園:「少一些挖苦,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關心,少一些怒吼,多一些溫柔。請尊重孩子,不要在不適宜的場合面帶蔑視,指著孩子的額頭聲嘶力竭地吼了。」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記者就對這話有了切身的體會。
  • 當孩子遭遇玩具被不等價交換、被搶、被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文丨禾禾媽媽每次去幼兒園接女兒,總是能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家孩子「傻」的言論:「我兒子好傻,昨天新買的機器人,今天就跟同學換了一張破破爛爛的貼畫,還興高採烈地給我們炫耀!」「我女兒一點主見都沒有,別人說交換就交換,結果女兒的玩具被小朋友玩壞了,對方又要求換回來,女兒也不懂拒絕,她為啥這麼好欺負啊?」此外還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換都不換,直接將玩具送人。
  • 女兒在幼兒園,老師發給媽媽一段視頻,網友:全園混得最好的娃
    這天,千千的媽媽剛將女兒送到幼兒園,本來想著可以輕鬆一下,可是手機叮咚一聲響提示微信裡有了新消息。千千媽媽打開手機,正狐疑著是誰,原來是女兒班級的老師發來的視頻。視頻中,女兒愜意地坐在小椅子上,旁邊一個小男生正在給千千穿鞋,一看千千那心安理得的樣子,千千媽媽就知道絕對不是第一次。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如何了解孩子厭學背後的真相?
    上了幼兒園以後,孩子就離開了我們的視線,步入了一個「小型社會」,他能不能吃得飽、睡得香?能不能融入集體的小生活?有沒有受欺負和排擠?……這些都成了讓父母憂心的問題。不要給孩子貼「受害者」標籤經研究顯示具有「受害者」定位的孩子反而更可能被欺負。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孩子的過度擔憂,總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在幼兒園有小朋友欺負你嗎?」「今天老師罵你了嗎?」
  •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欺負人或者被欺負
    有些孩子甚至會潛移默化地接受父母對自己「受害者」的評價信息,強化了「受欺負」的感覺,結果真變成一個哭哭涕涕的受氣包,「驗證」父母的評價。而欺負通常是帶有惡意的、持續的、力量懸殊的雙方之間的衝突。長期的欺負行為對於欺負者和被欺負者雙方都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於受欺負者來說,孩子正慢慢形成自我價值,在這個時候長期被人欺負,會使得他自我否定,對自信產生很大影響。而欺負者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卻時常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會使孩子慣於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攻擊性增強,對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和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十分不利。
  • 孩子過生日,媽媽送了一個蛋糕去幼兒園,結果被其他家長罵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孩子過生日要家長送蛋糕去幼兒園。這不,有個媽媽送蛋糕去幼兒園,反而被其他家長罵了。 身邊有個寶媽,她孩子一直很羨慕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過生日,每天都在數著日子,盼著自己的生日快點到。
  • 讀《小阿力的大學校》,讓孩子上幼兒園不再哭鬧
    孩子離開幼兒園跟媽媽一起在家這麼久,難免有點捨不得離開。今天分享繪本《小阿力的大學校》,讓孩子更從容地邁進幼兒園的大門。孩子從出生一直都跟著家人一起生活,到了三周歲開始上幼兒園,剛開始有一定的哭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積極地引導和幫助。其實孩子不肯去上幼兒園有很多原因。
  • 學了這5招,寶寶去幼兒園不會被欺負
    寶寶入園之後,媽媽一定有很多擔心吧?其中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怕寶寶適應不了群體生活、不懂怎麼和小夥伴相處。有的媽媽會擔心:「我家寶寶被人拿走了玩具只會原地大哭,萬一被人欺負了怎麼辦?」有的媽媽擔心:「我家寶寶不懂得怎麼和別人溝通,想要什麼總是直接去搶,小朋友都不和他玩怎麼辦?」
  • 孩子上幼兒園被勸退,皆因挑食不愛吃飯,養成好的進餐習慣很關鍵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寶寶上幼兒園能不能開心,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老師是不是對他好,最擔心的就是能不能吃飽飯,幼兒園的飯菜,孩子愛不愛吃?在家都是愛挑食,還磨磨蹭蹭的吃飯,去了幼兒園能有所改善嗎?李子濤從小就在奶奶身邊長大,到了3歲上幼兒園的年紀,卻愁壞了他媽媽,原來孩子的奶奶每天都是哄著餵飯的:"寶寶,快吃飯,奶奶給你做的紅燒肉,而且動畫片已經開始了,我們邊吃邊看"看著婆婆端著碗,追著娃喂,媽媽的心情就很難開心起來 ,這樣下去,孩子上幼兒園怎麼辦?
  • 放學孩子說沒吃飽,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聽聽家長怎麼說
    可一旦上了幼兒園,一日三餐離開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視線,家長坐不住了,各種詢問各種打聽,孩子是否吃好了?睡好了沒有?有沒有被欺負?有沒有跟小朋友們相處得很開心?牽掛之餘更多是對學校裡寶寶們每天學校情況的好奇。但凡自家寶寶有一丁點兒不順心不開心,心急之中想去找老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