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堅持40年免費奉茶的「茶水婆婆」有了接班人

2020-12-24 環京津網

一個陶瓷茶壺、一個倒扣在壺嘴上的塑料茶杯,這是浙江三門縣城前往亭旁鎮公路旁的一道「固定」的風景。如今,這道風景的「升級版」在該縣已複製啟用25處,「茶水婆婆」李小女的志願精神被發揚光大。

42年前,李小女自發在海遊街道小坑村路邊設置茶堂,讓趕路的行人、挑夫、商販可以歇歇腳、解解渴。李小女一幹就是40年,直到前年去世,她的事跡廣為流傳,此後一位名叫盧愛麗的婦女繼承了李小女的遺志,繼續在茶堂奉茶。

「以前我媽最多的時候一天燒14大鍋,現在不同了,人們都開起了小轎車,雖然車來車往,但來喝茶的人越來越少了。」 李小女的兒子鮑和統有些遺憾地說。

怎麼辦?精神要繼承,服務要創新。相關部門順應形勢,開展「公益一杯水、清涼一座城」主題志願服務行動,接力李小女送清涼。

目前,三門縣已在城區主次幹道的窗口服務單位、餐飲單位、公園廣場等地,設置「清涼驛站」供給站,即日起至9月底,免費為高溫作業者和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避暑座椅和飲用水。有條件的供給站還設置了冰櫃、提供西瓜、綠豆湯、冷飲等防暑降溫物資。

「在全縣開展公益一杯水行動,確實可以幫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母親的公益事業得到發揚,鮑和統高興地說。

環衛工人丁灼華負責的是老城區石羊溪、三門醫院片區的保潔,汗流浹背的他放下掃帚,走進了附近的「清涼驛站」,小憩片刻又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

「快進來,涼快一下,這有免費茶水。」臨近中午,位於三門大湖塘新區湫水大道的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三門支行的臺階上坐著幾名建築工人,看他們不好意思進去,工作人員潘妍熱情邀請。穿梭於各大城市的建築工人表示,「一杯水」讓他們為三門這座城市的好印象加分。

「公益一杯水行動是三門的優良傳統,過去由縣傳媒中心牽頭小範圍搞過幾年,今年我們上升到縣級層面,發動相關部門和愛心商家,在全縣範圍推進。」三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創建辦常務副主任林剛介紹道,活動將進一步繼承「茶水婆婆」的志願服務精神,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給予市民更多夏日清涼和關愛。

相關焦點

  • 西街奉茶老人過世 記錄:免費奉茶20年
    老人家自己勤儉節約,老兩口對街坊鄰居關心照顧,老兩口都沒有退休金缺默默為社會奉茶二十年即使生病也在堅持。 上午,微博@亞佛潤餅老店 發出了這樣一條微博。微博轉發,當即引起不少網友響應。博友自發點起蠟燭,吊念:老伯,一路好走。在泉州市區西街舊館驛巷,住著一對老邁的老夫妻,兩老人20年如一日免費奉茶,就算腳被開水燙傷,也依然堅持。每天中午11時許,太陽當空照。
  • 重慶南山腳下「茶水婆婆」:免費為路人送解暑茶
    炎炎夏日,南山黃葛古道,74歲的黎婆婆為路人送上一杯免費清茶,清涼解暑。  周末陪爺爺爬黃葛古道的小廖,在山下,連著兩周都遇到了一位笑呵呵的「茶水婆婆」。「熱不熱,喝一杯再走,不要錢!」婆婆穿一身花衣服,手邊放著幾個紙杯和一壺清茶。黎婆婆在家為遊人準備茶水。  婆婆說著舉起手邊的茶壺,示意他們來一杯。
  • 泉州視野|奉茶解暑,奉獻「泉」城,泉州幾十年公益行動廣受好評
    居民 堅持奉茶20多年 善行義舉受稱讚在中心市區西街舊館驛巷口有個免費奉茶攤,一個大保溫桶,旁邊小方桌子上兩個塑料碗櫥裡放著幾個水杯。這個看似平常的奉茶攤,已堅持了20多年,是千年西街上一道獨特的風景。記者看到,奉茶攤的主人黃惠蘭阿姨雖然步履蹣跚,但看到桶裡茶水快完了,還是堅持由自己將調好的茶水倒進桶裡。
  • 印尼雅加達唐人街:華人茶舍續百年免費奉茶傳統
    林永傳 攝中新網雅加達11月19日電 題:印尼雅加達唐人街:華人茶舍延續百年免費奉茶傳統中新網記者 林永傳聽說在雅加達唐人街有一家為過路人免費奉茶的茶舍,喜愛喝茶的記者19日上午前往探訪。茶舍招牌正下方騎樓過道處,一張長木桌上整齊地擺放著8個大茶壺和10數個搪瓷小茶杯,為過路口渴的人免費提供茶水。 林永傳 攝招牌正下方騎樓過道處,一張長木桌上整齊地擺放著8個大茶壺和10數個搪瓷小茶杯,偶有過路的人倒上一杯茶水一飲而盡後自在地離開。
  • 待客奉茶,你做對了嗎?
    向客戶人上茶時,奉茶之人、奉茶舉止與奉茶順序都有一定的禮儀之規1、奉茶之人若備有點心,應在上茶之前先上點心,也主要從客人在左後側弟上。奉茶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其一,奉茶要謹慎小心,不可將茶杯撞在客人的手上或身上。
  • 有一種溫暖叫做奉茶
    [ welcome tea ]奉茶為陌生人奉茶起源於臺灣的人文關懷是茶與人之間的溫情傳遞藍鵲奉茶奉得是不忘初心願您的心溫暖而寧靜在臺灣那個沒有 family 的時代每日阿嫲都會煮好一壺滿滿的茶壺上的紅紙寫著
  • 免費奉茶 「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啟動
    9月22日,福建泉州啟動「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圖為授牌儀式。 鍾欣 攝中新網泉州9月22日電 (記者 孫虹)福建泉州「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22日啟動,為首批100家「海絲青年奉茶驛站」承辦單位及14家公益支持單位授牌,並發布「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微信小程序。免費奉茶在中國著名僑鄉泉州為市民所熟知。在該市西街舊館驛古街巷巷口,一對老夫婦為路人免費奉茶數十年而傳為佳話。
  • 南安洪梅鎮設立10處愛心奉茶站 一杯茶水暖人心
    潘阿婆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7月伊始,在洪梅鎮團委、鎮文明辦、洪梅志願者協會的推動下,洪梅鎮設立了10處愛心奉茶站,為過往群眾免費奉茶。「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一杯茶水,更是一份傳遞愛的責任。」洪梅志願者協會負責人陳志權說,爭取將愛心奉茶站覆蓋到全鎮各村。
  • 晉江有3家商家升級奉茶亭 喝茶歇腳更便利
    奉茶亭內把茶飲 遮陽擋雨更舒心   在晉江和平路一側,綠樹花叢掩映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愛心奉茶亭」,亭子內有茶水、一次性杯子及防暑藥品,給需要避暑歇腳的人帶來了許多便利。   「讓喝茶的人有個地方坐,遮一下太陽,不會那麼熱。」
  • 【奉茶文化】茶湯入鍋,奉茶文創,一口好茶才有一口好湯.
    1999年,臺灣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以緬甸阿薩姆紅茶為母本,臺灣野生山茶為父本,成功選育出「臺茶18號」優良品種,命名為「紅玉」,用它制出的紅茶,茶湯會散發出迷人的肉桂香及淡雅的薄荷香,被紅茶專家譽為臺灣紅茶獨一無二的「臺灣香」。
  • 鎮江「茶水奶奶」30年免費供茶水 用壞了十幾個保溫桶
    李茂蘭和女兒佘春萍在鎮江說起「茶水奶奶」李茂蘭,大家並不陌生。上世紀90年代,李奶奶就在鎮江伯先公園門口擺放愛心茶水,如今,李奶奶的愛心茶水在鎮江桃花塢路上擺放,夏天是解暑的大麥茶,冬天是熱騰騰的開水。春去冬來,李奶奶已經堅持了整整30年。
  • 客來敬茶,奉茶禮儀你知道多少?
    客人較多時,應按如下順序奉茶一般來說,奉茶順序有這些講究:1)先客人,後主人;2)先主要賓客,後次要賓客;3)先長輩,後晚輩;若客人之間的尊卑差別不大,可按如此順序:1)以奉茶者為起點,由近及遠地依次奉茶;2)以客廳之門為起點,按照順時針方向依次奉茶;3)按客人到來的先後順序奉茶。
  • 堅持41年免費給客人泡茶喝 杭州「最美涼茶」又開張了
    杭州上城區鍋子弄的居民都知道,顧忠根的免費涼茶攤又要開張了——這個涼茶攤,每年入伏開張,出伏結束,在杭州已經整整擺了41年,被譽為杭州的「最美涼茶」。  外婆免費給客人茶水喝 母親索性開了這個涼茶攤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中國美院的學生出手,幫顧忠根把涼茶攤升級了一下。
  • 在茶生活博覽會上,聽臺灣茶人聊聊「關於奉茶那些事」
    筆者也好傳統茶飲,有一喝了幾十年茶的好友,常精挑細選一些茶葉從遠方郵寄給我,一次就是好幾斤,真感謝他的慷慨。這次聽說附近的茶文化主題商城舉辦茶生活博覽會,就約一好友相伴來參觀。看似簡單的奉茶,卻有深層的含義,稍一不注意,可能就失禮了。1、端茶奉客「請」為禮通常說的奉茶一般包括:端茶、請喝。聽上去只有兩個步驟,但每一個步都是有講究的。端茶給客人必須用雙手去端,右手持杯,左手託杯底,雙手奉出才為敬。有杯耳和無杯耳的茶杯,奉茶時禮儀也不同。
  • 最適合窮遊的城市:景點幾乎全免費,街上到處是免費茶水
    這些年做旅遊博主,也算走過了不少城市,你要問我最適合窮遊的是哪一個?我想了想,應該是泉州。舉例來說,泉州的寺廟門票免費,上香也免費,每個點都有免費贈香,而且景區門口,都會備有口罩,以防忘帶口罩的遊客進不了景區。
  • 奉茶禮儀
    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作為茶葉的原產地,茶葉產量堪稱世界之最。
  • 乾元這個免費茶水攤存在了8年時間,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
    小小的茶水攤已經整整堅守了8年時間!讓我們去了解一下背後的故事這個茶水攤已經存在了8年時間,之前是由一個名叫朱四妹的老太太打理的,今年入夏之後,老人家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像往年一樣如約而至。「40度高溫那幾天,每天要喝掉20多壺熱水呢,這段時間大概在十五六壺左右。」俞來發笑著對記者說道。
  • 茶文化博大精深,一起學習奉茶禮儀那些事
    今天我們來聊聊奉茶的禮儀。主人將茶端到客人面前獻給客人,以表示對其的尊敬之意,因而,奉茶中也有較多的禮儀。 【1】端茶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慣,端茶時要用雙手呈給客人,一來表示對客人的誠意,二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 高考免費乘車+免費開放+免費茶水餐點!包頭人速戳...
    有需要免費送考的家長朋友們注意啦!考生預定或路上搭乘貼有包頭(紅十字)愛心車隊車標和車右上角貼有愛心送考標誌的計程車、私家車,一律免費送考。考生報名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高考考生家長臨時休息場所A站包頭崑崙朝聚眼科醫院:高考期間為愛心志願者、考生家長提供免費茶水及臨時休息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