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陶瓷茶壺、一個倒扣在壺嘴上的塑料茶杯,這是浙江三門縣城前往亭旁鎮公路旁的一道「固定」的風景。如今,這道風景的「升級版」在該縣已複製啟用25處,「茶水婆婆」李小女的志願精神被發揚光大。
42年前,李小女自發在海遊街道小坑村路邊設置茶堂,讓趕路的行人、挑夫、商販可以歇歇腳、解解渴。李小女一幹就是40年,直到前年去世,她的事跡廣為流傳,此後一位名叫盧愛麗的婦女繼承了李小女的遺志,繼續在茶堂奉茶。
「以前我媽最多的時候一天燒14大鍋,現在不同了,人們都開起了小轎車,雖然車來車往,但來喝茶的人越來越少了。」 李小女的兒子鮑和統有些遺憾地說。
怎麼辦?精神要繼承,服務要創新。相關部門順應形勢,開展「公益一杯水、清涼一座城」主題志願服務行動,接力李小女送清涼。
目前,三門縣已在城區主次幹道的窗口服務單位、餐飲單位、公園廣場等地,設置「清涼驛站」供給站,即日起至9月底,免費為高溫作業者和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避暑座椅和飲用水。有條件的供給站還設置了冰櫃、提供西瓜、綠豆湯、冷飲等防暑降溫物資。
「在全縣開展公益一杯水行動,確實可以幫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母親的公益事業得到發揚,鮑和統高興地說。
環衛工人丁灼華負責的是老城區石羊溪、三門醫院片區的保潔,汗流浹背的他放下掃帚,走進了附近的「清涼驛站」,小憩片刻又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
「快進來,涼快一下,這有免費茶水。」臨近中午,位於三門大湖塘新區湫水大道的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三門支行的臺階上坐著幾名建築工人,看他們不好意思進去,工作人員潘妍熱情邀請。穿梭於各大城市的建築工人表示,「一杯水」讓他們為三門這座城市的好印象加分。
「公益一杯水行動是三門的優良傳統,過去由縣傳媒中心牽頭小範圍搞過幾年,今年我們上升到縣級層面,發動相關部門和愛心商家,在全縣範圍推進。」三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創建辦常務副主任林剛介紹道,活動將進一步繼承「茶水婆婆」的志願服務精神,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給予市民更多夏日清涼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