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或增新"網紅"地標——一探立德樂洋行舊址的前世今生

2020-09-15 詩畫重慶


  在南濱路上,望渝中半島,賞兩江交匯,夜景更是繁華迷離。就在南濱路上的某處&34;裡,有五棟老建築——立德樂洋行舊址群,藏著百年開埠的縮影。這裡曾是重慶最早的&34;,無數的洋商遠渡重洋,在這裡建造起繁忙的國際貿易市場。

攝影 / @Pompom和Yingying


  走近立德樂洋行舊址的倉庫,可以看到建築座於幾丈石堡坎之上,一旁有長長的石梯,向上延伸。不似一般建築的小巧精緻,龐大的體積與褪色風化的青磚引發路人對此建築功能作用的猜想。

  離其不遠處,另一處看似破舊卻難掩精緻細節的老建築引人注目。這是一幢重簷如意寶頂磚木結構建築,依山傍水,中西結合。室內設計更是奇巧精妙,雕成佛手、壽桃、南瓜的木樓梯扶手,鎏金的冰裂紋窗欞,精緻白菜灰塑的天井,還有臨江而建的寬闊陽臺,曾經的繁華如今卻鋪滿蕭瑟。這裡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為何會有中西結合的老建築?又為何會隱藏於鬧市之中?

  一切要從1883年的春天說起。

攝影/ @左小朵


  扁舟過三峽 立德樂乘風破浪而來

  那年在長江下遊沉浮多年的英國洋商立德樂,決定向中國西部出發,尋找新的商業陣地。立德樂從漢口乘木帆船溯江航行40天到達重慶,一路考察了川江航道,認為只要是操縱靈便、吃水淺、馬力強大的輪船,便能開進川江。當他到達商賈雲集、市井繁榮、貿易發達的重慶,這裡巨大的商業潛力讓他深感不虛此行,他在重慶的商業徵戰便拉開了序幕。

攝影 / @Pompom和Yingying


  1890年,立德樂率先在重慶辦起了洋行,經辦土貨出口與洋貨進口業務。洋行歷經三次遷址,最後一次才選址龍門浩。1895年,他用其手下買辦盧序東的名義,以永租的方式租下大地主周承基在南岸&34;連亙數裡的地皮,計劃修建碼頭、廠房、貨棧、別墅等洋行新產業。

攝影/ @左小朵


  入鄉隨俗 洋行裡的英式&34;生活

  1898年,洋行大體完工,立德樂夫婦搬進洋行別墅。別墅風格中西合璧,夫妻倆的生活方式也是中西結合。立德樂會身著中式長袍馬褂,頭戴假辮子,也會佩戴手錶、墨鏡等西洋物件。他會說中國話,深諳重慶行商之道又懂中國社會人情世故,是一個十足的中國通。

  別墅客廳的擺設不僅有中式屏風、靠背椅、茶几,也有歐式地毯,歐式窗簾。立德樂在重慶交友廣泛,經常在洋行接待登門拜訪的中國商人朋友和外國傳教士等。餐廳裡擺放著雕花木圓桌、上面蓋著藍底白花印染花布桌布,餐桌上的食物不僅有重慶當地的美食,也有西式糕點。立德樂夫人喜歡站在洋行會客廳的窗邊,欣賞長江的風景,用相機記錄她的所見所聞。來洋行做客的鄉紳家屬、熱鬧的宴席場面、繁華的市井街道都被她的鏡頭一一記錄下來。別墅內部的書房裡擺放著西洋棋和中國象棋各一副,立德樂會用中國象棋與中國富商鄉紳對弈交友。立德樂夫婦在這裡度過了一段愜意的生活。

  重慶最早的&34;

  重慶南濱路一帶不僅有立德樂洋行,許多國家的領事館以及洋商公司也都選址於此,這裡興起的國際商圈也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1891年重慶正式開埠,由於南岸下浩擁有優良的泊船錨地、通暢的驛路、成熟的集市以及靠山瀕江的宜居、宜商、宜工的環境,成為西方列國落腳重慶的首選之地,這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34;。這裡不僅聚集了西方哥德式古典建築,也有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築;不僅有池魚假山、花臺盆景,也有長廊拱門、臨江陽臺;不僅有茶館劇場,也有酒吧歌廳。當時在這裡既能賞中國之典雅大氣,又能享西方之豪華時髦。

攝影 / @左小朵


  立德樂洋行總部和別墅修建在南濱路靠近龍門浩碼頭的地段。洋行倉庫裡擺放著從上海、漢口等地運來的洋油、洋布、洋裝、鬧鐘、顏料等的進口商品,都是當時最為時髦的物件,立德樂洋行可謂是當時重慶的&34;中心之一。洋行別墅精巧華麗,寬闊的臨江陽臺上總設有精緻的英式下午茶。位於龍門浩立德樂洋行大院北邊斜坡上的波羅館是由英國人開設的一個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娛樂場所,當年的高級酒館。當時有名的外國船商和官員船主在這裡飲酒作樂,與江風明月不眠不休。立德樂洋行一帶可謂繁華熱鬧,時尚前衛。

  立德樂洋行舊址將如何繁華再現,舊址新生?

  如今的立德樂洋行舊址歷經百年的興衰更替,依然站在江岸,&34;這座城市的向前發展。知名插畫師、繪本作家@劉何躍在看過舊址後,感慨:&39;涅槃重生&34;重慶古鎮老街超話主持人知名歷史博主@小楊哥JKY則表示:&34;

  《重慶旅遊》副總編及美術總監@左小朵 在打卡立德樂洋行舊址後表示,期待立德樂洋行重修打造,&34;

攝影 / @左小朵


  馬蜂窩攻略作者、旅遊博主、微博原創視頻博主 @Pompom和Yingying 表示,馬鞍山的建築群具有明顯的抗戰陪都風格,特別適合穿旗袍或民國學生裝拍一組民國風情滿滿的打卡照,下午四五點,陽光從窗戶照進來,光影美得讓人窒息。&39;涅槃重生&34;

攝影 / @Pompom和Yingying


  對於立德樂洋行舊址,微博網友也提出了很多關心的問題,立德樂洋行舊址將以怎樣的面貌出發?是否會保留開埠歷史內容?未來的立德樂洋行舊址將會成為新的打卡地標嗎?有部分網友更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很期待打造酒吧和開埠歷史博物館。在悠閒浪漫的酒吧來一杯雞尾酒,與這船影潮水不醉不歸很有格調,還有在重慶開埠歷史博物館了解開埠歷史脈絡,也能更了解腳下的這座城市。

  溫馨提示:立德樂洋行舊址群目前暫未開放,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南濱路立德樂洋行舊址將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百年開埠,十裡洋場文物保護建築,開啟新的空間想像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位於南濱路馬鞍山,是重慶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 1890年,中英籤訂《新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1883年立德樂乘小帆船,歷經險灘惡浪,歷時40天,成為第一批抵達重慶的歐洲人;1890年他在重慶創辦重慶史上第一家洋行「立德樂洋行」;1891年立德樂租用民船入渝,這是第一號進口掛旗船;1896年立德樂在南岸馬鞍山開設「立德樂洋行」,並逐漸將主要業務轉移至此,經營四川土特產和外國舶來品;1898年立德樂駕駛「利川號」,途中歷經險灘暗礁,縴夫搶險……終由宜昌溯流長江,這是抵達重慶的第一艘機動船。
  • 關注 | 南濱路立德樂洋行舊址將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1890年,中英籤訂《新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1883年立德樂乘小帆船,歷經險灘惡浪,歷時40天,成為第一批抵達重慶的歐洲人;1890年他在重慶創辦重慶史上第一家洋行「立德樂洋行」;1891年立德樂租用民船入渝,這是第一號進口掛旗船;1896年立德樂在南岸馬鞍山開設「立德樂洋行」,並逐漸將主要業務轉移至此,經營四川土特產和外國舶來品;1898年立德樂駕駛
  • 百年建築煥發新生,立德樂洋行將變身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立德樂洋行被稱為「重慶最早洋行」。通訊員 戴小兵 攝  據了解,立德樂洋行已走過120多年風雨,被稱為「重慶最早洋行」。立德樂洋行的創辦者是英國商人、冒險家,被稱為重慶開埠「第一英商」的立德樂。通訊員 戴小兵 攝  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項目屬於我市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該公園佔地約44700平方米,其中有立德樂洋行等8處共17棟文物保護建築,散落在濱江、臨崖、山頂不同地帶。
  • 重磅,南濱路立德樂洋行舊址將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立德樂洋行,南濱路上一棟塵封多年的知名歷史建築,在歷經120多年風雨之後,終於塵埃落定,將和其他幾棟百年歷史建築一起,打造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結合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帶領市民見證開埠時期的風雲變遷。
  • 重慶最早「洋人街」 見證百年開埠歷史
    就在南濱路上的某處「隱秘的角落」裡,有五棟老建築——立德樂洋行舊址群,藏著百年開埠的縮影。這裡曾是重慶最早的「洋人街」,無數的洋商遠渡重洋,在這裡建造起繁忙的國際貿易市場。走近立德樂洋行舊址的倉庫,可以看到建築座於幾丈石堡坎之上,一旁有長長的石梯,向上延伸。不似一般建築的小巧精緻,龐大的體積與褪色風化的青磚引發路人對此建築功能作用的猜想。
  • 重慶老城記憶,城門幾丈高!
    圖源丨渝中區文管所重慶城市改造,有些城牆和城門就被拆掉或埋到地下了,只留下少數幾座城門,我們也曾暴走渝中半島,尋找過重慶老城門的前世今生。在混沌光陰裡,只剩下了它們褪色的容顏.現如今當你行走在南岸彈子石至銅元局長江沿岸,仍能看到一些保存較為完整的洋行、洋廠舊址。除了老城門,我們還能在這裡看到重慶開埠的文化掠影。
  • 南濱路將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南濱路立德樂洋行舊址1890年,中英籤訂《新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重慶開為商埠1890年,他創辦重慶史上第一家洋行「立德樂洋行」。1896年,在南岸馬鞍山開設「立德樂洋行」,並逐漸將主要業務轉移至此,經營四川土特產和外國舶來品。1898年,立德樂駕駛「利川號」,由宜昌溯流長江,這是抵達重慶的第一艘機動船。
  • 在建築中尋跡重慶開埠記憶
    圖|南岸區文物管理所立德樂洋行重慶開埠歷史的代表性遺存△俯瞰立德樂洋行舊址。圖|南岸區文物管理所回溯立德樂洋行位於南濱路上新街新碼頭34號,1896年,立德樂洋行落戶南岸並建立起了豬鬃廠。英商立德樂的豬鬃廠在當地僱傭工人進行生產,以低價收購豬鬃,經過清洗加工,銷往外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立德樂洋行從成立之日起就在不斷擴展經營渠道。
  • 想了解重慶開埠歷史文化嗎?未來可以去這裡逛一逛
    去年10月,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宣布正式開工。如今,公園建設又有了新進展。1月12日,記者從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二期工程招標公告》發布,項目除了將新建公園公共設施外,還將對立德樂洋行等文物建築進行修復。
  • 重慶渝中區老街道,歷史悠久底蘊豐厚,見證城市前世今生
    重慶也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有渣滓洞,紅巖村等,自然景觀有武隆仙女山、酉陽桃花源等,當然老街古鎮這一塊除了洪崖洞、磁器口,享有重慶母城美譽的白象街也值得一提,它歷史悠久底蘊豐厚,見證了重慶的前世今生。
  • 探「百年網紅地標」的前世今生,如何在130年後榮歸
    上世紀還沒有「網紅」一詞,但是人們每到一個「厲害」的地方,都愛跟它合影,就像曾經是武漢最高樓的晴川酒店一樣,住一晚可以得瑟一整年。這就是我們如今說的網紅效應,沒有人不喜歡跟「厲害」的人或者事產生聯繫,地標也一樣。如果上世紀有「網紅地標」,那漢陽鐵廠一定是其中之一。
  • ​安達森洋行與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的前世今生!
    「七.七事變  」後,存放在南京的文物分三批西遷,分別到達四川、貴州、重慶。1938年5月22日,歷時5個多月遷徙的文物由漢口秘密進入重慶,運抵重慶文物9000餘箱,多為字畫。倉庫要找隱蔽性好的、結實的,最終文物存放點有三處。其中一處,便是安達森洋行的4個倉庫,共存放文物3694箱。
  • 重慶南岸遊玩攻略|2018年這些地方你打卡過了嗎?
    ,兩面環江、地勢起伏、層巒疊嶂,古樹名木數量位居重慶首位,每一處遺址都是一處特色景觀。洋行舊址看重慶開埠的百年縮影在南岸彈子石至海棠溪一線集中了大量外國洋行舊址,其中最負盛名的為立德樂洋行、卜內門洋行和安達森洋行。如今,在南濱路沿線,依然可尋覓到這些洋行的舊跡。
  • 朝天門火鍋接受央視專訪,講述重慶老字號的前世今生
    朝天門火鍋自1935年創立至今,傳承重慶火鍋經典味道,純正火鍋香飄世界各地。朝天門火鍋接受央視CCTV-2專訪講述重慶老字號的前世今生。重慶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長江嘉陵江畔的朝天門碼頭。當時縴夫為了果腹,需要一種便宜便捷的就餐方式,他們在碼頭集市將達官貴人棄之的水牛下水買回來,洗淨後放置翻滾又麻又辣的湯汁中同煮,形成了重慶火鍋的雛形。重慶火鍋源自朝天門,這裡囊括了城市熱辣的精髓,俠肝義膽,快意江湖。夜晚朝天門兼燈火璀璨,夜景奇幻,日過千帆,夜進鬥金,商鋪並肩,寸土寸金。
  • ...外灘,上海,上海市,重慶南路,中國,大樓,公館,線路,洋行,豫園...
    即將上線的閱讀建築「體驗版」,你有感興趣嗎  走進一幢外灘歷史老建築,品品下午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品味老建築的細節、聆聽老建築的前世今生……記者從1日舉行的「閱讀上海.樂遊浦江」城市微旅行活動上獲悉,今年國慶節後,休閒體驗式的外灘建築「閱讀」產品將上線,首批三家外灘建築將給市民與遊客帶來全新的建築閱讀體驗。
  • 外灘7號:大北電報局的前世今生
    該樓的設計者為英資通和洋行,是典型的文藝復興式風格。大樓先後經歷了旗昌洋行、電報大樓、新通商銀行大樓、泰國盤谷銀行等業主機構。百年瑰麗建築我們先說這幢建築本身。外灘7號即如今的中山東一路7號,最初為美商旗昌洋行所有。1881年8月15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與旗昌洋行訂立租約,租下了這幢產權屬於旗昌洋行的外灘7號房屋。
  • 重慶一「老父親級」文化街,代言著重慶的前世今生,讓人流連忘返
    重慶有條網紅街,這裡有重慶最美街的名字,總長約公裡,這條街代言了重慶的前世和一生。重慶一「老父親級」文化街,代言著重慶的前世今生,讓人流連忘返!這裡是重慶渝中區中山四路,每次接觸到重慶,遊客們在黃昏瀑布一樣的人——直子的想起,重慶火鍋商業街遠古一直很忙,這條街,全國各地的製作成功,除此之外,重慶的中山四路也很抽了,走,人數多的人文景點,遊客們展示了重慶的前世今生。
  • 重慶|新晉網紅地標一線江景無邊泳池下午茶
    重慶又有網紅地標啦!今天博主到大家去到位於南濱路 #重慶喜馬拉雅服務公寓#樓上的網紅泳池下午茶,景色極佳的地理位置,讓你遠離人群,用絕佳的視覺效果打卡重慶來福士大樓,不僅如此還能享受一頓豐盛的網紅漂浮下午茶大餐!作為重慶首席涉外公寓,喜馬拉雅是國際商旅人群的朋友圈。
  • 重走800年黃葛古道,看重慶絲綢之路前世今生
    說到老牌「資深網紅」 重慶最有資格的 非南山黃葛古道莫屬 這是一片鬧中取靜的小世界 連接著重慶的前世今生,一般人連入口都找不到 經過當地居民 的指點
  • 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
    重慶日報全媒體消息,今天(7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文旅委獲悉,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已通過驗收。不久後,這裡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讓故宮博物院與重慶再續文化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