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絲毫的自詡,人到中年,我依舊保持著讀書的良好習慣。閒暇下來,就會到圖書館選擇喜愛的書,或當時就看,或拿回家翻閱。對於我這樣的舉措,有個只能稱得上認識的人多次說,你就是閒得,那麼厚重的書看完,多費勁,還不如趕緊尋找商機賺錢呢。
我就吃吃地笑。你不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多了,想要的自然就會得到。對於我的回答,人家顯得極度鄙視。世間有很多你這樣的人,都是讀書給讀傻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爺不給您玩了。好嘛,原本好好的,現在卻分道揚鑣。
不過,我內心很清楚,這是自身的毛病。我讀書過程太慢,遇到精彩處,要來回讀,細細品味,還要收藏,亦或拿筆記錄下來。您說,誰能受得了?可是,這是我多年積累下來的「陋習」,想徹底給改過來,還真有難度。倒不如順其自然了。
前幾天,有人公開表示,有種快速讀書方法,能讓小孩子在5分鐘內讀完十萬字的書。真的,我特別吃驚。別說是孩子,就是成人估計也辦不到吧。畢竟,大腦的裝載度和記憶力是有限的。要是真能做到,無非就是讀個開頭,看個結尾,能把內容串聯下而已。不過,這樣的閱讀顯然沒有太大的意思,喪失了讀書的內涵。
小的時候,我曾犯過類似錯誤。做教師的父親很是惱火,對我嚴加痛斥。以後只要讀書,不單要我敘述出主題,還會經常翻閱到某個章節來問我具體內容。沒辦法,只能靜下心認真地去讀。當然,父親也教導我,欲速則不達,不能因為應付檢查而去讀,關鍵要吃透,否則不讀也罷。
到北京工作,我的首個老闆讓我很敬佩。他是南方人,論年齡,比我大,論經濟實力,更不消多說。但是,他特別喜歡讀書,整個辦公室裡放置著不同內容的書籍。他讀書也是比較慢,今天讀不完,就夾張書籤擺放在明眼處,明後天接著讀,直到讀完為止。
有時,在會議中,他會告訴我們多讀書的好處,尤其強調,千萬不能淺閱讀。他還說,他是南方人,特別喜歡喝湯。但真正的喝湯不能牛飲,必須要輕輕呷上一小口,細細品味,不單能享受美味,更要給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時間。良好的閱讀,亦是如此。
著名文學評點家金聖歎對讀書的要求也相當嚴格。他在其著作《讀第五才子書法》中公開表示:「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讀書,都不理會文字,只記得若干事跡,便算讀過一部書了。雖《國策》、《史記》都作事跡搬過去,何況《水滸傳》。」
遺憾的是,社會發展到今天,讀書竟然變成了相當奢侈的事。給出的最大原因就是生活逼迫,必須得多掙錢,要不沒人瞧得起。即便去讀書,無非就是做做樣子罷了,甚至可以毫不掩飾地認為,外出的話能提升下逼格,不至於給人留下什麼都不懂的印象。
日本小說家三島由紀夫也說過,「在這樣的時代,品味文章的習慣會逐漸淡薄也是趨勢吧!往昔人們說『小說欣賞』的時候,主要的意思乃是欣賞『文章』;現今讀小說,就仿佛開車到郊外去踏青一樣,要緊的是目的地,而沿路的風景、路邊的花草或事小河邊釣魚的小孩等等,往往無心理會,即使看見了也只是在眼前一閃即逝。」
不難看出,從古代到今天,從國外到國內,對讀書的重視,對讀書的方法都存在著共同的看法。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次讀書都是在前行的臺階上攀爬。要永遠記得,讀書永遠不是腐朽行為,他不可能會讓你迅速致富,但絕對能開拓你的視野,關鍵時刻,還絕對是個人智慧的體現。空閒時不妨讀讀書吧,沒錯。(文/孫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