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讀李清照詞得一上聯,請君對下聯

2020-12-23 小白讀詩文

上聯: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佳作很多,昨天再讀其作品時,偶從兩首詞裡想到一副上聯,苦思沒有一個好的下聯,請諸君對下聯:

上聯: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

下聯:(請君賜教)

我的上聯分別來自李清照的兩首詞,前半句出自《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綠、紅為顏色詞,肥瘦為一組反義詞,後面半句來自《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緊接上句說紅(花)瘦,那人比黃花還瘦(憔悴)。黃花,黃是顏色詞,黃花也是菊花的別稱。自己冥思苦想半天,然後發現自己對不上來。哈哈哈,自古民間多才人,請諸君賜教!

原詞簡析

如夢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白話譯文

昨夜雨雖然沒下幾滴,但風卻卻又急又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昨夜宿醉全部消盡。我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院子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唉,你可知道,你可知道,經此風吹雨打,應該是綠葉得到雨水滋潤更加繁茂,紅卻花凋零了。

簡評

這首《如夢令》,有人物——詞人與侍女,有場景——宿醉後醒來,侍女入屋伺候,還有對白——關於海棠花的問答,簡直一出活生生的生活小短劇,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詞人為何宿醉不得而知,從後面是否可以猜測如蘇軾那樣因為愛惜海棠花,所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所以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海棠花。借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回答的小小不滿,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怎麼會知道,經過風雨洗禮,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並非親眼所見,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也表明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而女性的青春何嘗不是如此呢?惜花也是在嘆息自己。

醉花陰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白話譯文

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詞背後的小故事

這首詞是李清照思念離家的丈夫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崇寧二年(1103年)重陽節,她思念趙明誠,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他讀完之後覺得妻子詞寫得太好了,但是又不甘心被比過,所以閉門謝客,關在家裡三天三夜未合眼,作詞50首,然後把李清照的這首詞混在裡面,請朋友來點評,朋友們看遍所以說,只有三句最妙「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嘆服。

簡評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實際上「一切景語皆情語」,愁雲籠罩的是她的內心。「瑞腦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裡瑞腦香的嫋嫋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佳節又重陽」,王維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她於是更加思念丈夫,無人陪伴,徹夜難眠,時常驚醒。重陽節,本該一家人聚在一起賞菊飲酒,現在只有她獨自借酒澆愁。「莫道不銷魂」句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花枝纖細瘦弱,在西風中搖搖晃晃。可是,這菊花仍然敢在秋風裡凌寒盛開,人則悲秋傷別,思念使得她比冷風中的花兒還要憔悴。以「人比黃花瘦」作結,新奇卻有自然,含蘊豐富。不免讓人想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可是,易安這裡大概是後悔讓丈夫遠遊了。

(我是小白讀詩文,如果喜歡請關注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千古絕對,上聯「一個小僧,誦詩誦詞誦佛理」,下聯堪稱經典!
    他們或寄情於山水之間,或默默訴說自己的心事,每次品讀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而對聯文化,更是眾多文學形式中的瑰寶,時至今日,對聯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受大家的喜愛。對聯其實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但是到了宋代開始流行和推廣。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在對聯的造詣上更是首屈一指,常常與佛印二人彼此吟詩作賦,順手寫幾副對聯,都能名流千古。
  • 人間辛苦是三農:讀王炎《南柯子》(附上聯,求下聯)
    近來解讀分享了一些唐詩宋詞,有不少是言志抒情,還有草木寄託以及風花雪月,今天這一首應該最接「地氣」,寫的是「三農」,當然與現今的農村、農民、農業之「三農」不同含義,指的是春耕、春種、秋收之「三農」,但讀來還是十分親切。上半闕寫農村的秀麗風光。前三句:「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
  • 李清照被嚴重忽視的妙詞,前幾句如詩如畫,讀到最後才知她的大膽
    頂著「千古才女」之名的李清照,任性起來確實是一般才女無法比的。當年李清照寫過一篇《詞論》,僅這一篇文章她就把兩宋文壇得罪了個遍。這話翻譯出來就是:你蘇軾雖有才識,填起詞來就像在大海裡取水信手拈來,但寫出來的東西卻只是不可雕飾的詩罷了,如果算是詞則音律都完全不通。直接這樣痛批蘇軾的詞,只能說李易安當真是奇女子。後來有人也找出了李清照不喜歡蘇軾的原因,大概就是她丈夫一家和蘇軾一派在朝堂上立場不一樣。
  • 蘇軾出上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佛印和尚的下聯天衣無縫
    即興賦一首聯語「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飲完上聯一時也想不出下聯,便請教同行的文人雅士,但是大家思考很久也沒能對出下聯。後來也有無數人嘗試對出下聯,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人對出,此聯成了無解的千古憾聯。
  • 上聯:「一塊五花肉花五塊一」,正反讀都一樣,網友下聯更精彩!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光只是文學方面就有著探索不完的美好的文學知識,如果你要了解完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有趣的對聯,那你恐怕是一個月不睡覺都找不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對聯中一個比較有趣的格式,那就是正反讀著都一樣的對聯,幾個字組合成為一句話,這句話不論是正著反著讀都是通順的,而且表達的意思都一致
  • 日本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我國網友對的下聯大快人心
    中日同處亞洲東方,是友好民族,中國形容中日是「一衣帶水」的關係,日本說日中是「吳越同舟」的關係,看到沒有,用詞都很有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對鄰國日本的影響也非常大,其中我國獨有的詩詞文化、對聯文化深受日本漢語言愛愛者所追捧。
  • 紅樓對聯|上聯:真事隱,請對下聯
    上聯:真事隱上聯典故: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中,曹雪芹說作者曾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便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故是「甄士隱今日上聯為三字聯。經典的三字聯有水底月對鏡中花、孫行者對祖衝之、水簾洞對花果山等。上聯:真事隱請諸君對下聯。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蘇軾一首「迴環詩」詞,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黯然淚下
    蘇軾有一首詞可以說是頗有深意,這是一首獨特的「迴環詩」,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傷心欲絕,展現了蘇軾極其高潮的文字技巧,尤其這一首詞是悼亡詞是蘇軾較少的婉約詞,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這首詞就是《西江月·詠梅》。
  • 趣味對聯,正著讀反著讀都一樣,上聯:一塊五花肉花五塊一
    他長大之後嫁給了秦少遊,這不,在結婚的當天,她還要出個對子來考考她的丈夫,否則的話別想進洞房,這不就讓丫頭在門口擋住了秦少遊,並且除了這個上聯:閉門撥開窗前月。但是呢她的這個丈夫可不是一般人,在蘇軾的提點下,立馬就對出了一個下聯,下聯是:投石擊破水底天,這個下聯可謂是經典,而且呢這個下聯把上聯烘託的很好,非常大氣,小妹還很滿意,讓他進來了。
  • 李清照最愛國的一首詩,寫得很是深情,讀來更是男子無地自容!
    李清照不僅非常的有才華,同時還非常的愛國,她所生活的南宋,其實整個帝國風雨飄搖,可是對於當時的朝廷裡的人來說,他們並沒有想過恢復大宋的強盛,去收復北方淪陷的失地,反而是在杭州依舊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人極為不滿,那李清照作為一位女子,她同樣的表達出了這種不滿,而且她的這種不滿
  • 上聯「孫權嫁妹,有備而來」,兩個經典下聯都很有水平,耐人尋味
    很多上聯,看起來很簡單,但對起來卻並不容易,隨便給大家舉個例子。這幾年很流行這樣一個上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三生有幸」,這個上聯中共出現了三種學生,再加上三生有幸這個成語,寫得頗有意思。下聯要對上,前3個詞也得有相同的字,最後也得是一個4字詞語(最好是成語)。
  • 詩二首;上聯:秦磚漢瓦翻新韻,下聯?
    詩二首;上聯:秦磚漢瓦翻新韻,下聯?原創首發 本期試出兩齣聯 其一 上聯:親近自然尋快樂(平仄仄平平仄仄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餐桌上有一盤五花肉,和珅頓時有了靈感,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為了讓皇帝開心,同時也能夠挫挫和珅的威風,一下子對出下聯"五兩六錢七把蔥"。皇帝一聽樂開了花。
  • 經典對聯:上聯「尖山坡上小下大」還沒人能對出下聯!
    因此對聯的應用範圍非常廣,一般有自己寫的對聯,或者是他人出上聯自己想下聯這種就叫做比對子。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的大才女,而她的丈夫趙明誠也是著名的金石學家。兩個人平常的生活也是充滿了小資情調。比如說兩個人去給一個老壽星祝壽。兩個人就玩起來了對聯遊戲。
  • 太師上聯:春露夏霧秋霜冬雪,春夏秋冬露霧霜雪,下聯太經典了!
    聽到迴文聯這個詞,你們或許會感到陌生,但是當提起曾經火爆全網的「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與「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你們就會恍然大悟並感嘆道原來這就是迴文聯啊。迴文聯的趣味性與難處就在於其既可以正著讀也可以反著讀,而且意思保持不變。人們為何會對迴文聯如此熱衷?一是因為其難度大,能對出下聯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可以證明你文化水平高。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李清照是在怎樣的背景下作出這首詩的呢?這首詩到底霸氣在哪裡呢?接著往下看。李清照的人生主要分為3個階段,包括她的詩詞風格。1、少女時期少女時期是李清照最快樂的時期,其間她的詩詞風格是以歡快、任性為主。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話說有一天,乾隆上完朝,一時興致來襲,便想著和大臣們做個遊戲,當時就命人抬來一張八仙桌,讓大臣們圍桌而坐,沒想到看到八仙桌的他,一時將遊戲給忘記了,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上聯來上聯: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怎不害羞作為中國道教的神仙,相信很多人對八仙都不會陌生,乾隆借用八仙的男女比例為上聯,似有戲謔之意,在場的大臣們一聽頓時面面相覷,個個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沒人能對出下聯來
  • 新婚燕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銷魂詩」,把丈夫羞得滿臉通紅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更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在詞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大多數人只記得李清照她深藏在文字世界裡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卻少有人知她也能夠玩轉個性豪放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