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池產業進入中韓主導時代 日企逐步被中企趕超

2021-01-08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6月11日報導,稱日本企業在新一代電池「全固體電池」領域領先世界各國,而中國則在鋰離子電池領域舉全國之力提升產能,正在崛起。中日韓幾乎包攬了全球100%的供貨量。但同時也面臨著逆風,包括進入前十的唯一一家日企松下將凍結與美國特斯拉共同運營的純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的增產投資等。

根據中國調查公司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在2017年匯總的調查報告,中日韓三國企業壟斷了全球車載鋰離子電池供貨量排行榜前十。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以12吉瓦時排在榜首,該公司除向德國寶馬、德國大眾供應電池外,2019年2月還宣布與本田進行共同研發。

寧德時代的電池工廠 圖片來自日經中文網

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10吉瓦時),比亞迪(BYD)以7.2吉瓦時排名第三。松下預定2020年與豐田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進行電池研發。比亞迪還向日本市場投放低價位的小型純電動客車等,在國內外推進實用化。上述前三家企業佔到全球份額的約4成。

韓國企業當中,LG化學(4.5吉瓦時)位居第五,三星SDI(2.8吉瓦時)排名第七。LG化學與中國華友鈷業建立合資公司,生產鋰離子的正極材料。

報導稱,無論是寧德時代還是LG化學,都是由日本材料廠商供應高性能構件。隨著各國企業的相互協作,如今不再是僅憑「電池」這種最終產品的市場份額來定勝負的時代。三菱化學和日立化成等日本企業也是高性能產品的代表。

但是,日本企業正在被中國廠商超越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日本富士凱美萊總研2006年發布的調查報告,日企在鋰離子電池的4種主要構件中擁有全球最高份額。正極材料和電解液、隔膜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77%,負極材料更是壟斷了96%的份額。

到了2017年,4種構件的市場份額榜首均由中國企業所佔(矢野經濟研究所2018年的調查)。日本企業每種構件的市場份額均維持在2~4成,在中國舉國推進純電動化的情況下,日企無法輕易奪回榜首位置。今後的關鍵在於能為日本和歐洲的純電動汽車研發提供多少構件。

特斯拉將凍結建在美國內華達州的世界上最大純電動車電池工廠「Gigafactory 1」的增產投資。該工廠從2017年1月起面向特斯拉的首款定價為普及型的小型轎車「Model 3」生產電池。原計劃到2020年將產能提高5成,但目前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銷量低於預期,認為進行數千億日元的先行投資有很大風險。

據路透社等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2019年2月曾表示「很難接受純電動汽車電池百分百由亞洲生產的現狀」,並提出了振興電池產業的措施。法國要想達到中日韓的規模被認為尚需時日,但如果與積極開發純電動汽車的歐洲汽車業攜手,市場份額有可能爆發性地擴大。

相關焦點

  • 「華為+寧德時代」車企向上必備良藥?
    據介紹,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包括了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三方聯合打造的首款產品已經完成了前期研發工作,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 上汽集團聯合寧德時代布局動力電池車企+電池企業或成產業新趨勢
    上汽集團對電池系統的理解更為深入,我們對電芯的理解更為深入。通過我們雙方的強強聯合,可以在動力電池的產業鏈上提高研發的效率,最終可以提高電動汽車產品的質量,甚至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根據上汽集團財報,上汽集團2016年營業收入為7564.16億元,同比增長12.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0.09億元。寧德時代是國內第二大、全球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
  • 疫後中企出海新機遇(第2期) 2020中韓國際合作交流會成功舉辦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但危中也孕育新機,聚焦海外業務拓展,助力企業崛起,中企視訊主辦的疫後中企出海新機遇系列直播第二期再度開啟。12月8日,2020中韓國際合作交流會在中企視訊平臺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將視角投向中韓合作,在製造、技術等方面中韓兩國各具優勢,疫後中韓雙方有著深入合作空間,進一步融合創新將為雙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活力。這場國際合作交流會,深度解析了利用韓國自貿平臺助力中企出海的戰略,並全面介紹韓國的投資政策和新機遇。
  • 再見2020丨採購、合資、入股,車企與電池企業合作深化成趨勢
    今年8月,寧德時代宣布,控股公司時代吉利在宜賓臨港經開區投資總額不超人民幣80億元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此次項目開工,意味著寧德時代與吉利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合作得到進一步加深,合資公司的電池配套進入實質性階段。
  • 超越日韓,中國船企接單接到手軟,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
    中國船企拿下全球46%的市場據界面新聞報導,英國造船和航運市場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研究所12月8日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船企共獲得298艘、667萬修正總噸(CGT)的新訂單,約佔世界市場份額的46%,位居全球第一。
  • 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中臺企逐步復工復產
    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中臺企逐步復工復產 2020年02月28日 17: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產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果汁生產項目復工復產。(中國臺灣網 發)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廣西臺辦消息,截至2月27日,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已有4家臺企復工,其餘11家臺企項目計劃3月初逐步復工復產。
  • 融資中國:車企閃「電」戰,寧德的高光時代或將一去不返
    目前,特斯拉、蔚來、長城、廣汽傳祺等,都在傾力打造自己的電池,而以電池製造發家的新能源汽車老大哥比亞迪更是如此。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自製電池的陣營中,寧德時代這個昔日備受追捧的大眾情人地位恐將不保。寧德時代在公告中甚至十分樂觀的表示:「海外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舊會高增長,公司將受益大眾、寶馬等車企的多款電動車放量。根據中汽協的預測,2020-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達到130、180萬輛,公司是動力電池領域龍頭企業,將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車全球爆發式的增長。」
  • 諾獎得主吉野彰:鋰電十年內仍將主導電池產業
    他也強調了對產業界的期待,他認為企業內部有很多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但日本產業界在領導力和效率上應當做出改善。吉野彰認為,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對於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前景會帶來「無法想像」的變革,比如軟體的進步升級會加快電池的設計進程和新材料的開發進程,並且能夠影響電池的使用方法,可以讓電池在最佳環境中被使用。
  • 特斯拉的「電池日」就是其他車企的「毀滅日」?
    根據馬斯克在四季度財報會議上的預告,特斯將在四月份舉辦「電池日」活動。馬斯克表示到時將會有一些「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故事要跟大家講。這些表態不僅引來了電動汽車產業對手的憤怒,還有可能是不斷追趕特斯拉的傳統汽車廠商的災難。對於電動汽車的王座來說,電池就是奠基石,而就電池和能耗來看,特斯拉目前就是最接近王座的角色。
  • 速報兩則:鋰離子電池面臨斷供風險、日本八大車企停產
    全球鋰離子電池面臨斷供風險據外媒報導,近日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專業信息提供商BenchmarkMinonalIntelligence發布了一份報告,內容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整個鋰離子電池供應鏈物流放緩,並已危及到全球各地的生產和使用。
  •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該如何參與全球競爭?
    進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都迎來了新的轉折節點。 一方面,經過十餘年的培育和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已經在全球產業鏈中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日韓動力電池辛酸入華路-虎嗅網
    借著電動汽車的行業大潮,動力電池產業迅速崛起,全球已形成中、日、韓三國企業爭霸,松下、LG、寧德時代等巨頭分庭抗禮的行業格局。巨頭返華,勢必會對中國動力電池市場形成衝擊。但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經歷了2016年-2019年的黃金四年,技術、規模、市場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車企與國內動力電池廠商的綁定關係也在逐漸成型,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真的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中國市場嗎?中、日、韓三方動力電池勢力誰更強勢?
  • 中企展開對韓「挖人作戰」,開出3倍年薪,讓日韓人員主導研究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是整車中最重要的部件。各大車企及相關電池廠商,都在爭分奪秒地研發動力電池。12月24日,據科技媒體《電子時報》報導,有韓國調研機構警告,中國挖角人才的動作頻繁,韓國應該引起警惕,以防高端人才流失。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期:厲害了!寧德時代連收三家「橄欖枝」
    而據彭博社報導,大眾集團旗下豪華車品牌保時捷正在討論從寧德時代採購電動汽車電池。保時捷研發總監Michael Steiner透露,該公司與寧德時代「正在進行良好的談判」,並補充稱其本人與寧德時代管理層保持定期會面。寧德時代還宣布與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正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寧德時代將在全球範圍內為博世48V動力電池系統提供可靠動力內核。
  • 國外車企借電池研發搶佔中國市場優勢
    原標題:國外車企借電池研發 搶佔中國市場優勢   全球電動汽車發展如火如荼,各大汽車廠商紛紛大力研發電動汽車電池,以期早日在電池壽命、續航裡程、充電時間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 日本要以舉國之力研發新電池 因鋰電池被中國趕超
    原標題:日本要以舉國之力研發新電池 日媒:因鋰電池被中國趕超日媒稱,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6月15日宣布,將與豐田汽車和松下等企業啟動新一代高效電池「全固體電池」核心技術的開發。力爭2022年度之前確立技術。
  • LG電池衝擊寧德時代?專家:不會有顛覆性變化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龐大的訂單數字背後,意味著LG對寧德時代的超越接下來或將成為常態,並可能徹底取代後者成為全球動力電池冠軍。LG對寧德時代的趕超在上半年已經出現苗頭。數據顯示,今年1-5月,LG化學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超70%達到7.8GWh,以24.2%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動力電池市場裝機量冠軍,曾經的冠軍寧德時代屈居第二,市場佔有率為22.3%。
  • 研究周報 | 日本鋰電池產業觀察:動力電池單體領域乏善可陳
    臨近2017年終,筆者將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對今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動力電池市場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本文是在《研究周報 | 透析日本充電基礎設施市場:快充進入緩慢增長期》的基礎上,從電池產業和產業鏈前端角度來看日本鋰電池產業的動態,從中了解未來日本鋰電池及上遊產業的實際變化。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
    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鏈排名出爐2020年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中,中國迅速趕超了過去十年間幾乎一直領先全球的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頭號玩家。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中國電池產業之所以大獲成功,一方面受國內高達72GWh的龐大電池需求的推動;另一方面,中國掌控了全球80%的電池金屬精煉產能、77%的電芯產能和60%的關鍵原材料產能。2020年,日本和韓國在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日韓兩國在電池和四大關鍵原材料製造方面優勢明顯,但在電池金屬精煉和開採方面的影響力不及中國。
  • 世紀浪人:卓然出眾,傲視群雄,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的領跑者
    2017年該公司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達到11.84GWh。已與國內多家主流車企建立合作關係,並成功在全球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也成為國內率先進入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商。 2018年6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