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報兩則:鋰離子電池面臨斷供風險、日本八大車企停產

2020-12-07 電動E區

新冠疫情的影響擴展到全球,各國生產力不容樂觀,在汽車行業上尤為明顯。

全球鋰離子電池面臨斷供風險

據外媒報導,近日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專業信息提供商BenchmarkMinonalIntelligence發布了一份報告,內容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整個鋰離子電池供應鏈物流放緩,並已危及到全球各地的生產和使用。

據了解,澳大利亞作為鋰的主要生產國,要求採礦和勘探公司協會的成員嚴格注意洲際旅行限制;在南美洲,智利實施了全國禁令、聖地牙哥部分地區處於隔離狀態、阿根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隔離措施;在非洲,由於南非的邊境和港口關閉,加上原材料鈷的生產國剛果實施隔離政策,鈷的供應面臨中斷。

目前雖然還沒有太多關於電池原材料或正負極材料出現重大供應短缺的消息,但據Benchmark的數據顯示,主要是因為2019年行業供應過剩,又剛好在這段時間消除了部分庫存。但由於運輸限制和物流滯後等原因,使全球電池產業鏈上的人員都對原材料供應和向客戶交付成品的能力都感到擔憂,供應問題將會逐步顯現。

有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物流都會隨著疫情而變慢,企業可能會考慮如何收緊供應鏈,以便從更近的地方獲取零部件。同時,汽車製造商的電池製造本地化、電動汽車組裝本地化等趨勢會加快,而這些將「改變國際物流的遊戲規則」。

日本八大車企停產

據央視財經報導,因疫情蔓延致海外零部件供應短缺,使得日本國停產車企升至八家。

此前,因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海外需求驟減。豐田汽車公司已於4月3日對外宣布,既日起停止愛知縣和福岡縣等日本國內5家工廠的共7條生產線的生產。根據豐田宣布的停工計劃,工廠停產最長至4月15日,這也包括雷克薩斯品牌汽車的生產供應被迫中斷。

隨著疫情影響持續蔓延,美國、歐洲等地區的汽車生產也先後宣布停止。導致海外零部件供應量下滑,加上消費需求在全球範圍內下降,日本地區的豐田、日產、本田、馬自達、鈴木、斯巴魯、三菱和大發在內的八家車企已經全部宣布將暫停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儘管對於日本七大品牌來說,此次停產並非是個別企業的決定或政府管控,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次原因正是全球需求下降及零部件短缺所致。

據日本一家汽車廠商高管表示:「此前我們以為隨著中國地區逐漸實現復工復產,即可實現產業復甦,但隨著歐洲和北美的爆發而停工,我們又再次正面臨疫情之下的困難,所以我們簡直看不到事態的盡頭。」日本作為全球三大汽車生產國之一,在2019年的全球產量達2607萬輛,若按照這8家企業的生產和最近的運行情況等方式進行推算,產量將至少減少3成左右。停產意味著無車可買,不過以當前形勢來看,即使實現滿批生產也並非獲得理想的銷售額。

不只是日本車企,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和福特在3月18日決定接受汽車工人聯合工會的要求,暫時關閉在北美的工廠。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戴姆勒、寶馬也紛紛宣布在歐洲停工停產。

最後

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前全球疫情持續增長,對汽車行業的打擊力量不容小覷。疫情下的全球車市:國內忙復工,國外忙抗疫。車企們強烈的復工復產的願望敵不過骨感的現實,但願國外疫情快些控制住吧。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
    全固態電池是將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改成固態的電解質,除了降低電池起火風險、提高安全性外,電池能源密度也將提高數倍,且充電時間僅需約10分鐘就可完成,是現在充電時間的三分之一。日本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豐田目前保持領先,擁有專利數愈千,居全球首位。
  • 日本鋰離子電池回收面臨的安全問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日本一個調查顯示,電池回收的過程中,鋰離子電池在回收設施處與不可燃垃圾混合導致的事故數量正在增加。因為鋰離子電池中的有機溶劑在加工過程中受到強壓力時會出現燃燒。
  • 日本八大車企2016年全球產量創新高
    新華社東京1月31日電(記者 錢錚)日本豐田、日產、本田等8家主要汽車生產商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八大車企2016年全球產量比2015年增長3.3%,達2722萬輛,連續5年創新高。  其中,八大車企去年海外產量合計達1871.9萬輛,比上年增長4.9%。
  • 法拉利發布史上最強大公路車、日本車企組團回收動力電池
    SP1隻有一個座位,而SP2允許搭載一名乘客日本車企組團回收動力電池當地時間9月4日,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在與日本經濟產業省舉行的月度例行會議上宣布,豐田、日產等多家日本汽車廠商將在10月共同啟動一個項目,回收電動汽車退役鋰離子電池。
  • 日本鋰離子電池回收面臨安全問題!事故數量正在增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本一個調查顯示,電池回收的過程中,鋰離子電池在回收設施處與不可燃垃圾混合導致的事故數量正在增加。因為鋰離子電池中的有機溶劑在加工過程中受到強壓力時會出現燃燒。到現在為止,鋰離子電池已安裝在許多無線電子設備以及家用電器中。日本自2001年以來,電池製造商和含有電池的設備製造商被規定收集和回收舊電池。回收公司在收集電池後會將其分類,但是這並不容易。將鋰離子電池粉碎後,其中的金屬、塑料得到了回收,但當中的可燃有機溶劑也將洩露,在被粉碎處理時容易冒煙和起火。
  • 全球電池產業進入中韓主導時代 日企逐步被中企趕超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6月11日報導,稱日本企業在新一代電池「全固體電池」領域領先世界各國,而中國則在鋰離子電池領域舉全國之力提升產能,正在崛起。中日韓幾乎包攬了全球100%的供貨量。但同時也面臨著逆風,包括進入前十的唯一一家日企松下將凍結與美國特斯拉共同運營的純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的增產投資等。根據中國調查公司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在2017年匯總的調查報告,中日韓三國企業壟斷了全球車載鋰離子電池供貨量排行榜前十。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以12吉瓦時排在榜首,該公司除向德國寶馬、德國大眾供應電池外,2019年2月還宣布與本田進行共同研發。
  • 國外車企借電池研發搶佔中國市場優勢
    原標題:國外車企借電池研發 搶佔中國市場優勢   全球電動汽車發展如火如荼,各大汽車廠商紛紛大力研發電動汽車電池,以期早日在電池壽命、續航裡程、充電時間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是將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改成固態的電解質,除了降低電池起火風險、提高安全性外,電池能源密度也將提高數倍,且充電時間僅需約10分鐘就可完成,是現在充電時間的三分之一。日本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豐田目前保持領先,擁有專利數愈千,居全球首位。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同時,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財聯社》稱,接近上汽大眾的知情人士表示,上汽大眾暫停了部分低端車型的生產,但這也和公司今年整體產品向高端走的策略相一致。豐田方面,在2020年11月下旬,就有高管表示「2021年4月以後的整車生產可能會停滯」,顯示出危機感。
  • 汽車達人秀(28) 解讀汽車鋰離子電池
    》我們就聊聊電動車的動力源泉——鋰離子電池,而拋開技術本身,它也是筆大買賣。其實,所謂的18650是日本SONY公司當年為了節省成本而定下的一種標準鋰離子電池型號,其中18表示直徑為18mm,65表示長度為65mm,0表示為圓柱形電池。常見的18650電池有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電池。
  • 全球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分析及產業現狀
    一、全球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分析  化石能源短缺、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  我國70%的石油用於汽車,城市空氣汙染物50%來自汽車, 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
  • 科普:為什麼鋰離子電池在飛機上受限制?
    編者按:自「出道」之日起,鋰離子電池便面臨眾多爭議。2016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全面禁止在客機上託運鋰離子電池,這可能與幾起鋰離子電池受熱起火的事故有關。其實對於個人攜帶的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全部加起來的額定能量也很難超過100wh,所以大可放心,那麼,為什麼要對鋰離子電池做這種規定呢?  自「出道」之日起,鋰離子電池便面臨眾多爭議。2016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全面禁止在客機上託運鋰離子電池,這可能與幾起鋰離子電池受熱起火的事故有關。
  • 為什麼飛機上禁止攜帶鋰離子電池
    其中,禁止攜帶和託運額定能量在160wh以上的鋰離子電池的規定讓很多人不解。其實對於個人攜帶的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全部加起來的額定能量也很難超過100wh,所以大可放心,那麼,為什麼要對鋰離子電池做這種規定呢?
  • 日本確定鋰離子電池樹突形成時間 有助於製成不起火的安全電池
    蓋世汽車訊 鋰離子電池是非常常見的可充電電池,功能多樣,且可應用於手機、汽車等各種電子設備中。不過,它也有缺點,與鋰離子電池有關的起火事件頻發,也引起人們對其是否具有安全性產生擔憂。現在,科學家們了解到,可能是因採用了破損或未經授權的充電器造成起火事件。
  • 上汽集團聯合寧德時代布局動力電池車企+電池企業或成產業新趨勢
    寧德時代總裁黃世霖表示,預計到2020年其動力電池產能將超過50GWh。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實現的話,將超過特斯拉此前宣布的35GWh和比亞迪此前宣布的34GWh的產能。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最大的比亞迪,正在考慮將其汽車電子業務部門拆分獨立運營,如果這一決議通過並執行的話,其生產的動力電池將向其他車企供貨。
  • 國際民航組織:4月1日起禁止民航客機行李託運鋰離子電池
    據路透社報導,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2月22日宣布,將禁止客機運輸運載裝有鋰離子(lithium-ion)電池的物品,以免機內可能發生火患。也就是說,未來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含有鋰離子電池的設備將不得作為行李託運。該組織表示,這項臨時禁令將於4月1日起生效,直至確保鋰離子電池安全運輸的新防火包裝標準出臺。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
    白皮書共分六大章節,分別從鋰離子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充放電機理、鋰離子蓄電池熱失控機理、安全防控機制、企業規範、應用規範等方面,全面論述鋰離子蓄電池在設計、製造和使用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中材科技表示,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市場提供給寧德時代的7微米鋰膜產品,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公司獨供,由湖南中鋰生產。中航鋰電20GWh項目獲25億元金融支持19日,中航鋰電與各行代表在廈門籤署A6項目銀團戰略合作協議,A6項目銀團貸款承貸額25億元人民幣。中航鋰電項目是廈門「抓招商、促發展」戰略之後,首個落地的投資百億元項目。
  • 日本宇部興產擴大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能力
    東京,2015年9月15日_宇部興產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公司正採取行動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汽車用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需求,公司已決定擴大現有宇部化工廠鋰離子電池隔膜產能,同時在酒井法子(酒井法子城市大阪縣)建立新的生產工廠。
  • 「鋰離子電池之父」 Akira Yoshino:自動駕駛時代,我們需要更耐久...
    「在自動駕駛浪潮到來之前,電池製造商們必須要重新審視他們目前的技術發展戰略。」鋰離子電池發明者 Akira Yoshino 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了行業從業者這樣的忠告。1985 年,Yoshino 研製出了世界首款鋰離子電池模型,目前是朝日化學集團的榮譽顧問,朝日化學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隔膜供應商。
  • 美國航空新規定禁止託運鋰離子電池 貨機託運電池不能超30%電量
    美國航空新規定禁止託運鋰離子電池 貨機託運電池不能超30%電量 來源:泡泡網科技 • 2019-03-02 09: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