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6日 11:41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實習生 何孔亮
浩浩長江蜿蜒東去,在宜昌、蘄春、武穴江面,3座長江大橋氣勢雄偉。這3道壯麗「彩虹」,均由湖北交投妙手繪就。
今年,受疫情、汛情影響,宜都、武穴、棋盤洲3座長江大橋項目耽誤工期4-5個月。攻堅保目標,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10月16日,宜都長江大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成為湖北交投投資建成的第四座長江大橋。
10月27日,武穴長江大橋順利合龍,繼續繃緊弦、卯足勁、加油幹,向年底大橋全面建成衝刺。
11月,棋盤洲長江大橋橋麵攤鋪完成,進行荷載試驗,正以「建百年大橋」的願景衝刺年底建成目標。
一個金點子 節省近億元
錨碇,是懸索橋的關鍵部位。宜都長江大橋是一座主跨1000米的懸索橋。剛開始,南錨碇設計採用沉井基礎,但試驗坑開挖中,發現大塊「沙琪瑪」式膠結卵石層,沉井下沉時極易發生沉降,且工期將達14個月。
項目技術人員開展科研攻關,通過安全、質量、工期、成本綜合設計,研發淺埋式擴大基礎建造方案,這在國內尚屬首例。採用該方案,施工相對簡單,僅需6個月可完成基礎施工,降低施工風險,且造價比原方案節省近億元。
宜都長江大橋建成後,經過長時間測量觀測,南錨碇未發生任何沉降和移動。
新工藝 縮短工期一個月
受疫情、汛期雙重影響,宜都長江大橋不但要保證工程質量,還要與時間賽跑。
傳統的鋼桁梁懸索橋,在全部梁段吊裝完成後,才能進行梁段固接,還需要根據線形要求進行模擬壓重,以確保鋼桁梁成橋線形和內力,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由於長江航道受汛期影響,船運無法按期運輸,鋼桁梁吊裝工期被迫延後,影響整個橋梁通車工期。
能否研發一種新的鋼桁梁固接方法提速?大橋監控單位的監控計算小組臨危受命,通過反覆驗算和試算,提出「窗口鉸接法」。一邊吊梁一邊固接梁段,通過這種方法,在鋼桁梁合龍完成一周後,便將所有鋼桁梁固接起來,相比傳統固接方法,節省一個月的工期,為橋梁通車搶回了時間。
施工中,由於主纜長度受溫度影響而發生線形變化,節段之間折角時刻隨著溫度發生變化。而鉸接轉固結的合適時機很短,要有人時刻對連接部位進行觀察,滿足要求就立刻固接。因此,宜都長江大橋建設者每天都要抽查上百顆螺栓,記錄數據,以保證其質量及安全性。經檢測,現場施工數據與模型計算數據基本吻合。
一座橋 一張城市名片
一座橋,一道亮麗風景線。由湖北交投投資建設的這3座長江大橋各具特色。
瓊樓玉宇,楚風漢韻,宜都長江大橋體現中國「牌樓」韻味,鋼桁主梁的造型以鎮江閣、東山公園牌樓為原型。大橋設置夜間景觀照明,對主塔上部、下部、正立面、內外側面進行照射,凸顯全橋高聳挺拔身姿。
棋盤洲長江大橋,是我省鄂東南地區首座跨江懸索橋,紅色「編鐘」鑲嵌巍巍主塔。武穴長江大橋主塔為漂亮的「鑽石型」,塔高267.422米,高度位居世界同類橋梁前五,是我省最高的一座不對稱斜拉橋。
一座橋,一張城市發展名片。宜都長江大橋是宜昌建成的第8座長江大橋,是呼北高速公路過長江通道,將促進沿江地區特別是湘鄂西經濟快速發展。武穴長江大橋始建成後,武穴人輪渡過江成為歷史,原本最少2個小時的行程,現在僅需5分鐘即可通達對岸。棋盤洲長江大橋是蘄春至嘉魚高速公路重要過江通道。建成通車後,從蘄春到黃石開車僅需20分鐘。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