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維納斯」! 四川安嶽「最美觀音」來了

2020-12-25 上遊新聞

安嶽毗盧洞紫竹觀音。

距四川安嶽縣城約50公裡外,石羊鎮油坪村塔子山上的毗盧洞,山巒疊翠、巖石峭立,宋代匠師們在此冗石鑿窟,現存摩崖石刻造像400餘尊,碑刻題記30多處,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紫竹觀音,它因背倚紫竹而得名。其雕刻精細、容貌溫雅、神態倜儻,有很濃的世俗風味,堪稱安嶽石刻造像之極品,是全國少有的北宋石刻藝術珍品。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曾把它譽為「東方的維納斯」。

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8月3日,五大榜單投票通道正式上線,安嶽毗盧洞(紫竹觀音)以「最美觀音」的姿態競選巴蜀文化走廊旅遊新地標。

造像精美且世俗化

安嶽石刻的「形象代言人」

車至油坪村塔子山,經清幽竹林拾級而下,穿過朱紅色大門,便來到毗盧洞。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柳本尊十煉圖」。沿青石板路前行,懸坐於峭巖石窟之中的紫竹觀音十分引人注目。

「平時所看到的觀音形象大多都是正襟危坐,十分莊重,而這一尊卻大不一樣。」安嶽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紫竹觀音高三米,背倚浮雕的紫竹和柳枝淨瓶,頭戴富麗華貴的貼金花冠,衣裙飄逸、富於動感。

此外,紫竹觀音坐於一張弧形荷葉上,上身稍左側,左手撫撐葉面,右手放在膝蓋,五指自然下垂。左腳懸於蓮臺,輕踏花蕊,右腿彎曲上翹,腳踏蓮葉,當地人又俗稱其為「翹腳觀音」。「既顯體態婀娜、溫柔嫻靜,又極富瀟灑倜儻、俏麗活潑之態,世俗風味極濃。」

此外,從鑿刻工藝看,紫竹觀音的造像設計堪稱奇絕。北宋的能工巧匠充分利用地形山勢,運用力學、光學和視覺原理,依崖雕琢。與其他地方如莫高窟的大部分塑像都是採用木、草或石作骨,輔以泥胎而塑造相比,紫竹觀音即便是一縷頭髮、一個花墜,均是巖石精雕而成。其雕琢技藝水平之高、製作難度之大,在雕琢中堪有「一失手成千古恨」之慮。

2001年,包括紫竹觀音在內的毗盧洞石刻造像被列為全國第5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摩崖石刻造像10萬餘尊

石刻藝術延續千年

據了解,安嶽縣46個鄉鎮(街道)均有石窟,數量超10萬尊,如果將境內的造像首尾相連,足足有5公裡長。安嶽石刻的開鑿年代從隋唐延續至明清,其上承雲岡、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傳承千年之久,以「古、多、精、美」聞名中外。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石刻)之鄉」。

但安嶽石刻也因其點多面廣,文物級別高,安防、消防、防雷設施設備亟待升級,石刻存在被盜風險。

2019年2月,《資陽市安嶽石刻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作為資陽市首部地方實體性法規,共五章33條,包括總則、保護管理、合理利用、罰則、附則五部分。這也意味著安嶽石刻保護管理機構、人才隊伍、保護資金、保護措施、行政執法等方面的問題,在立法層面得到解決。

同時,地處成渝中部的資陽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與重慶市大足區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構建成渝主軸聯動發展共同體,助推成渝中部一體化發展。

而與大足相毗鄰的安嶽,雙方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進一步細化,達成12個項目意向性合作共識。其中包括將建設大(足)安(嶽)石刻產業園、推出大足—安嶽文旅巴士或班線、策劃旅遊精品線路、參與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等。

未來,安嶽期待在檸檬之外,再把石刻這張名片繼續擦亮,深挖安嶽石刻文化內涵,吹響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的進軍號,全力打造成渝中部生態文化魅力之城。

原標題: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四川安嶽「最美觀音」來了

相關焦點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丨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四川安嶽「最美觀音」來了
    距安嶽縣城約50公裡外,石羊鎮油坪村塔子山上的毗盧洞,山巒疊翠、巖石峭立,宋代匠師們在此冗石鑿窟,現存摩崖石刻造像400餘尊,碑刻題記30多處,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紫竹觀音,它因背倚紫竹而得名。  其雕刻精細、容貌溫雅、神態倜儻,有很濃的世俗風味,堪稱安嶽石刻造像之極品,是全國少有的北宋石刻藝術珍品。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曾把它譽為「東方的維納斯」。
  • 四川安嶽「紫竹觀音」獲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紫竹觀音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其中,安嶽石刻的代表,有「東方維納斯」美譽的毗盧洞(紫竹觀音),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廣漢三星堆等一道,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據了解,作為四川重要文旅品牌,安嶽石刻在全國石窟藝術中處於第一梯隊,是資陽市的一張文化名片。安嶽縣境內46個鄉鎮(街道)無一沒有石窟,數量超10萬餘尊,如果將境內的造像首尾相連,足足有5公裡長。
  • 汪毅 ‖ 安嶽紫竹觀音:美的形態
    自古以來,四川和重慶地理同域、歷史同脈、文化同源,有「巴蜀」之稱。根據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會議精神,四川與重慶決定聯合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經網友推薦、專家評審,《華西都市報》於2020年11月19日公布了「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計30處,分布於四川和重慶。作為佛教石刻藝術類型,四川僅有安嶽紫竹觀音進入「新地標」,使之成為四川佛教石刻藝術的「封面」。
  • 汪毅 ‖ 安嶽紫竹觀音:美的構架
    安嶽紫竹觀音: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自古以來,四川和重慶地理同域、歷史同脈、文化同源,有「巴蜀」之稱。根據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會議精神,四川與重慶決定聯合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經網友推薦、專家評審,《華西都市報》報於2020年11月19日公布了「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計30處,分布於四川和重慶。作為佛教石刻藝術類型,四川僅有安嶽紫竹觀音進入「新地標」,使之成為四川佛教石刻藝術的「封面」。
  • 安嶽毗盧洞水月觀音,儀態萬千的東方美神
    安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川中腹地,安嶽石刻具有年代久遠、內容豐富、造像精美等特徵。安嶽紫竹觀音造像內容豐富,造型精細優美,尤其是刻畫的人物線條生動形象。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十分重視內在精神的表達,使得造像達到了神形兼備的效果。紫竹觀音集世俗與宗教於一身,突破了觀音造像正坐莊嚴的宗教禮法規矩,給人一種溫柔、動人、親切的感覺。
  • 安嶽石刻:美到極致的安嶽毗盧洞觀音造像
    毗盧洞紫竹觀音(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 古希臘美神維納斯石像埋沒千百年,重見天日時即遭毀損,其「殘缺美」,愈令世人傾倒。她,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英籍著名女作家韓素音一見傾心的四川安嶽毗盧洞紫竹觀音石刻造像。這尊罕見的北宋石刻藝術珍品高3米,半鏤雕懸坐在毗盧洞內一突出巖石峭壁上,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淨瓶,頭戴華麗寶冠,上身著披肩短袖薄裟,袒胸露臂,瓔珞垂曲,翠環網輕墜胸腹,下身裙薄非常,褶痕流動。
  • 你想看翹著腳的觀音嗎?你想看自虐的僧人嗎?安嶽毗盧洞滿足你
    安嶽石刻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享有上承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的重要位置,有「中國古代石刻又一偉大寶庫」之譽稱。安嶽石刻盛於唐、五代、北宋,元、明、清漸少,民國為數最少。歷代石刻中要數北宋時期的石刻造像最美。安嶽石窟被學術界譽為中國佛雕之都,有唐宋以來摩崖造像十萬餘尊,有全國文保單位10處,石造像始刻於公元521年。安嶽石窟數量眾多,非常分散,所以保護是個大問題。
  • 安嶽檸海、毗盧洞景區成功入選四川88個最美林草景觀體驗點
    四川評選出88個最美林草景觀體驗點安嶽檸海、毗盧洞景區成功入選排名在第83位。近日,記者了解到,經過兩輪網絡票選以及專家組評議打分,備受關注的探秘四川——不得不去的88個最美林草景觀體驗點評選活動順利結束,安嶽檸海、毗盧洞景區總排名在第83位。
  • 四川安嶽紫竹公園遊記
    這就是安嶽著名景點兒——紫竹公園。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嶽,安嶽檸檬走世界。在安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橫幅標語,同時在公園內也隨處可見帶有檸檬元素的設計。讓人看了目耳一新。第二屆世界檸檬產業大會於今年的9月20日至9月22日在安嶽的檸檬小鎮——寶森隆重召開,吸引了眾多人們前來參觀了解。安嶽也因檸檬而由此簡稱——檸都。再往上走,看到紫竹觀音的雕像前,有人在燒香。
  • 佛文化的傳承與守護:四川安嶽石刻的十萬古佛,君可曾知?
    按照媒體消息,2016年12月中旬,四川資陽市旅遊局重提安嶽石刻申遺。安嶽縣文物局則表示,2017年初將恢復安嶽石窟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並力爭2017年底前將安嶽石窟寫進《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安嶽圓覺洞——四川安嶽圓覺洞石窟考古調查報告
    四川石窟寺大系安嶽圓覺洞——四川安嶽圓覺洞石窟考古調查報告本書主要根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安嶽縣文物管理局等單位聯合組建的考古調查隊於2013-2017年對安嶽縣圓覺洞石窟開展的考古調查成果整理而成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安嶽石刻代表團」圈粉無數,特別是…
    以圓覺洞、臥佛院、毗盧洞(紫竹觀音)為代表組團參評的「安嶽石刻」成績不俗,在「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排行榜中,毗盧洞(紫竹觀音)以10259票名列第6名。  安嶽石刻的精美,在於造像雕刻的藝術、彩妝繪製的超絕以及規模的宏大,具有極高的史學和藝術價值。「古、多、精、美」的安嶽石刻,成就了安嶽「中國民間藝術(石刻)之鄉」的美譽,現有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萬餘尊,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2019年11月,安嶽石刻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丨網絡投票收官,「安嶽石刻代表團」圈粉無數
    以圓覺洞、臥佛院、毗盧洞(紫竹觀音)為代表組團參評的「安嶽石刻」成績不俗,在「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排行榜中,毗盧洞(紫竹觀音)以10259票名列第6名。  安嶽石刻的精美,在於造像雕刻的藝術、彩妝繪製的超絕以及規模的宏大,具有極高的史學和藝術價值。「古、多、精、美」的安嶽石刻,成就了安嶽「中國民間藝術(石刻)之鄉」的美譽,現有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萬餘尊,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2019年11月,安嶽石刻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 成都,不止川菜和川妹子;來,圍著重慶火鍋,聊聊石刻文藝復興
    《維納斯的誕生》(左)&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安嶽《水月觀音》像(右)甚至在重慶大足石刻中,有20%的造像是非佛教題材,山崖間層層疊疊著生活場景,讓人看到莊嚴寶相的背後,還有一個滾滾紅塵。第1站/成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遇見一個城市,就像帶著彼此的過去、邂逅一段愛情。
  • 四川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不是成都不是綿陽,而是最具人氣的它
    資陽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相距88km)、德陽,南連內江,東接重慶、遂寧,西鄰眉山,是四川唯一一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資陽公元前135年西漢時期置縣,後設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是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同時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地級市。
  • 四川這個地方媲美敦煌,叫板樂山大佛,但它的美卻在消失……
    但在四川,有一個小縣,星羅棋布地分布著近十處石窟,佛像造型更是奇偉莊嚴,堪稱人神共造的奇蹟。50公裡之處,便是安嶽著名的「毗盧洞」。作者/若愚其中《柳本尊十煉圖》最是神秘,記載了柳本尊在四川布道的經歷,6.6米的窟內,柳本尊閉目修煉,周圍羅漢林立,天王護法。作者/四川新聞但這還還不是毗盧洞最精彩的。這裡最精妙的,當屬水月觀音造像。
  • 中國佛雕之都——安嶽石刻,造型奇特,氣勢軒昂,雕工精美
    安嶽石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八廟鄉臥佛溝。距安嶽縣縣城39公裡,八廟鄉場鎮5公裡,地處安嶽、安居交界處。臥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經年代始於唐開元十一年(723)以前,大規模造像刻經在唐開元年間,從宋代起逐漸衰退。由盛唐高僧玄應及以後的僧俗共同營造。是集石刻文化與自然生態景觀為一體的休閒度假旅遊區。
  • 四川這座山,擁有10萬石刻佛像,連起來有5公裡長,卻鮮為人知
    四川省近些年來旅遊業十分興盛,其中有許多旅遊熱門城市,比如說成都,就是非常有名的旅遊網紅打卡城市,這裡從古村古鎮到名山大川,都有不同的特色,吸引了無數遊客,且有許多世界級別的景致,比如說九寨溝、九曲黃河第一灣、黃龍、都江堰、峨眉山等等,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四川還有一座名山,裡面滿是摩崖石刻,其數量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