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雲朵翻滾什麼樣?來看看洞察號記錄下的畫面

2020-12-12 cnBeta

或許有些時候花點時間欣賞一下天空中翻滾的雲朵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特別是在火星。本周,NASA的洞察號探測器就拍攝到了一些來自火星的雲團照。而以處理NASA火星照出名的公民科學家Paul Hammond就又通過洞察號傳回來的圖像為人們製作了一個火星翻滾雲朵的動態圖。

據悉,洞察號於2018年11月抵達火星,並由此展開對火星內部的研究工作。最近它監聽到這顆紅色星球的地震信號,另外它還讓人們得以一窺其位於火星赤道附近廣闊平原上的Elysium Planitia的景象。

相關焦點

  • 洞察號:「我到火星了」
    洞察號著陸器於2018年5月5日發射升空,經過205天的旅行,在外太空零下269℃下,航行了3.01億英裡,於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3時54分著陸火星。下面是洞察號傳回的第一張火星表面圖,位於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由於不能移動,洞察號將在這裡開展工作。
  • NASA取消「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
    人民網12月24日訊 據聯合早報網站消息,美國 SpaceX公司成功發射及回收「獵鷹九號」火箭推進器,令科學界欣喜若狂之後一天,美國太空總署22日突然宣布,取消原定於明年3月發射最新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前往火星的計劃,因為探測器上其中一件主要科學原件出現問題。這項決定對美國未來的太空探索計劃,造成打擊。
  • 洞察號首度在火星上發現活動斷層帶「科柏洛斯槽溝」
    科學家追查發現,這兩次地震都源自名為科柏洛斯槽溝的區域,這一連串深層裂縫位於洞察號著陸點以東約1600公裡處。這項研究的結果即將發表於經同儕審查的學術期刊上,洞察號團隊相關的科學家拒絕在出刊之前發表評論。 但在數百萬公裡之外,竟存在活躍斷層帶的這個消息,已經引起地球上科學家的熱烈討論。
  • 火星洞察號探測器任務將於2018年發射 將停留一整個火星年(687天)
    火星洞察號探測器任務將於2018年發射 將停留一整個火星年(687天)時間:2016-09-06 08:5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星洞察號探測器任務將於2018年發射 將停留一整個火星年(687天)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火星洞察號探測器任務(InSight
  • NASA宣布將延長火星「洞察號」和木星「朱諾號」的任務時間
    本文轉自【cnBeta.COM】;美國宇航局(NASA)周五表示,已經正式延長了兩項開創性的行星科學任務的時間:涉及「朱諾號」探測器和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任務。這些延期是在經過審查程序後作出的。
  • 洞察號放下「鼴鼠」,奮力敲擊4000次,卻只深入了50釐米
    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的一個「超級明星」,隨著近幾年對火星的研究探測和各國紛紛提出火星探測計劃,火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甚至超越月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第一目標,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實行的計劃,美國方面已經在對登陸火星做準備,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也已經正式提上日程。
  • 火星內部在發生什麼遠超過我們所知道
    畫家想像中洞察號在火星上的模樣的插畫 圖源:尼古拉斯·薩爾科學家們已經公布了「洞察號」登陸火星第一年來寶貴的新研究結果,它顯示了這顆紅色星球是多麼活躍。這些新數據還暗示了圍繞著火星周圍的大氣和磁場的奇異性顯示洞察號正在研究地震活動的火星剖面圖 圖源:NASA這些結果大部分來自於洞察號探究火星內部結構的「地震實驗」以及去年二月部署的「SEIS實驗」。
  • 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藝術家繪製的NASA火星2020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器探索這一紅色星球的插圖。(圖片:NASA/JPL-Caltech)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現在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當六輪火星探索器在未來的窗口期升空後,將於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火星28英裡寬(45公裡)的傑澤羅(Jezero)隕石坑內。在數十億年前一個湖泊和河流三角洲曾位於此隕石坑內,毅力號將利用其7臺科學儀器來表徵這個可能適合居住的古環境,並在其他諸多事物中尋找早已死亡的火星生命之存在證據等。
  • 去火星的「船票」要截止啦
    在你的「登機牌」上,不僅有獨一無二的姓名和編碼,還會記錄著飛行的總裡程數。拿到這張登機牌,意味著你的「太空飛行裡程」已經有5500萬公裡(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最近距離)了!而且,通過加入NASA的一系列火星探索任務,參與者的「飛行裡程」積分還可以累積,代表其本人對NASA火星探索計劃的參與度。(所以,這事兒是正經的,不是鬧著玩的。)
  • 火星探測器的照片是怎麼拍攝?攝像機放在哪裡?都是做什麼?
    美國的洞察號火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上面這張圖就是正在組裝中的洞察號探測器】,並且傳回來了一系列的照片,讓我們可以看到火星上最新的清晰照片,那麼這些照片是怎麼拍攝的呢?這不是廢話嘛:照片當然是用相機來拍攝了。
  • 「鼴鼠」成功在火星表面打洞
    「鼴鼠」成功在火星表面打洞。當然,這裡所指的鼴鼠並非毛茸茸的動物,而是美國宇航局「洞察號」著陸器的科學儀器暱稱,該儀器的全稱是:「熱流和物理特性組件」。2018年11月,洞察號著陸在火星表面,該著陸器旨在探索火星內部數據,收集各種信息理解火星地質和內部結構。「鼴鼠」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三個關鍵工具之一,但1年多以來,任務人員在部署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
  • 火星地殼是一個「夾心蛋糕」,竟然有三層「夾心」,地殼非常薄
    火星地殼竟然比地球薄不少洞察號是如何了解火星內部結構的呢?這就需要從洞察號登陸火星後,通過隨身攜帶的地震儀來監聽火星開始說起了,如果火星內部活動劇烈,比方說火星上出現地震,那麼,火星的土壤中就會滲出來自於火星內部的熱量。通過收集到這些數據,就可以了解到火星內部的一個基本構成。
  • 水土不服,人造探測器在火星常「犯病」
    第二看臺實習記者 胡定坤近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探測器的項目團隊很「上火」。他們之前在火星上打一個深洞,感受其內心溫度的計劃眼看就要夭折。原因是「打洞」的關鍵設備、代號「鼴鼠」的鑽頭卡在火星土壤中已經超過4個月,進不去也出不來。
  • 名字送上火星不是夢想!華人報名NASA火星探索計劃
    更準確地來說,2020年將自己的名字送上火星不是夢想!美國宇航局(NASA) 2020火星(Mars)探索計劃,進入宇宙飛船發射最後測試階段,同時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機會:將自己的名字隨宇宙飛船送上火星,作為人類探索火星之旅的歷史組成部分。
  • ...年報:年度活躍買家數達 4.185 億;洞察號檢測到疑似火星地震信號
    (來源:36 氪)「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檢測到疑似地震信號,為人類首次4 月 24 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稱,正在火星表面執行任務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在 4 月 6 日檢測到了一個微弱的震動信號,而科學家們隨後認為它來自火星內部。
  • 看過火星的日出日落嗎?洞察號專門為地球獻上了這張異世界圖!
    藉此五一之際,火星居民洞察號特地為我們獻上了來自火星的日出日落圖,真的別有一番風味!在NASA的透視照片中,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使用其機械臂末端的儀器部署照相機(IDC)來拍攝火星上的日落,你可以看到火星的日出還有日落!美國宇航局「洞察號」著陸器捕捉到的最新圖像顯示,火星地平線附近懸掛著一顆微弱的小太陽。
  • 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
    所以本著聖誕的精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員剛剛公布了一張火星內部組成的圖片,它看起來像一個三層蛋糕。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為研究火星外殼下麵包房狀的組成提供了數據,該著陸器為科學家們發回了除地球外另一顆行星的首次地質解剖。
  • "鼴鼠"被卡火星表面,三次解救全部失敗!專家稱解決困難
    ,然而當人類探測器抵達火星表面後,才發現這是一個讓人絕望的世界,沒有青山綠水和花鳥蟲魚,也沒有熙熙攘攘鬧市,只有那遍布整個表面的黃土、黃沙和巖石。  洞察號就是一個派往火星的探測器,它不但記錄了火星溫度、氣壓、風速,還能對地震、地下物質構成進行深入探測。
  • 火星上發現廢墟,疑似建築物遺址,或跟「火星矮人」有關?
    但如果論探測最詳盡的天體,那就非火星莫屬了。在1960年前蘇聯就像火星發射了第一顆探測器,緊隨其後美國也發射多顆探測器,但是初期對火星的探測技術都是摸索階段,因此出現了很多直接失聯的探測器或者直接和火星擦肩而過的探測器,可謂是失敗慘重。但是大家沒有停止探測火星的步伐,到今天為止各國已經發射幾十顆火星探測器,其中NASA發射的探測器最多同時也最全面。
  • NASA在火星上發現「星際迷航」的標誌,星際聯邦艦隊降落火星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軌道探測器發現了一處特殊的地表形狀,形似著名科幻影視《星際迷航》的標誌。看起來星際聯邦艦隊將自己的標誌刻在了我們隔壁的行星上:火星軌道探測器(MRO)拍攝的新照片顯示火星的表面有一處形似《星際迷航》的標誌的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