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提到貝加爾湖,網上總有人高歌漢代史學家班固《蘇武傳》中的「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始得歸」,強調貝加爾湖就是「北海」,我們的民族英雄蘇武,當年還在那裡放過羊。
與此同時在蘇武放羊的基調之上,拿出清王朝和俄羅斯帝國籤署的邊境條約《尼布楚條約》,指出條約之中,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邊境,把貝加爾湖讓給了俄羅斯。
於是痛斥清朝作為中原王朝,極其的「無能」,不但末年的時候割地,在早期蒸蒸日上之時也「割地」,簡直是一個「割地」上癮的朝代。
上述觀點晃眼一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貝加爾湖是在清朝正式被中原王朝,承認是它國的土地。但是細翻貝加爾湖的歷史淵源,這個觀點存在一定的偏激,或者說是不全面。
貝加爾湖別看被稱為「湖」,面積極其的大,不算歷史「萎縮」,今天的它依舊有3.15萬平方千米。早期這裡因為土地較肥沃,湖岸四周誕生了諸多部落,但是並未建立起獨立的國家實體。
目前已知的最早國家實體,是公元前3世紀前後,匈奴人在漠北建立起匈奴帝國,當時貝加爾湖作為被徵服區域,成為其中一部分。
而貝加爾湖跟中原王朝的第一次領土歸屬上的交集,並不是蘇武牧羊於北海,畢竟蘇武那個年代,貝加爾湖是匈奴的版圖,而此時匈奴是一個跟中原王朝對立的國家實體。
理論上貝加爾湖跟中原王朝的第一次,源自王昭君的老公呼韓邪單于,在它的統治之下,包括生活在貝加爾湖在內的南匈奴統轄諸部族,宣布成為中原王朝的附屬,世代為漢守衛北方領土,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將貝加爾湖納入統治範圍。
但是這個歸屬很脆弱,完全依賴匈奴人興衰,此後隨著鮮卑族、柔然、突厥等遊牧民族相繼崛起,在北方草原上擊潰了匈奴人的統治,成為新的草原霸主,貝加爾湖也就不再屬於中原王朝。
7世紀中葉中原王朝的唐帝國崛起之後,威名震懾四方,北方草原諸多部落臣服於唐,距離中原並不太遠的貝加爾湖地區,幾乎全部臣服唐。為了表彰他們,唐以部落為單位,在貝加爾湖設置了諸多洲,譬如奚結部的雞鹿州、骨利幹部的玄閥州,這是貝加爾湖地區,第一次有了中原化的名字。
但由於這些在貝加爾湖的洲,都是建立在自願臣服之下的分封,更多的是象徵性,中原王朝並不能直接管轄,因而中原對貝加爾湖的控制依舊脆弱,當唐帝國國力衰退,這些地方也就相繼「失聯」了。
自譽是中原王朝的遼國、金國,本身是少數民族出身,也都實際控制過貝加爾湖諸多部落,但由於發展重心是經營黃河流域,以及跟退居長江流域的漢人王朝對抗,想著一統長江、黃河2個東亞最富庶之地,對貝加爾湖部落也都是,只要上交貢品即可,沒派遣官員直接管轄,隨著他們國力衰退,漸漸也就失去了控制。
再後來就是13世紀的蒙古人崛起,貝加爾湖作為蒙古最早控制區,被視為蒙古核心區域經營,佔據中原的蒙古帝國宗主元朝,在當地設置直接由中央太僕寺領導的牧場。
而關於貝加爾湖歸屬的最大爭議,即是出現在這裡。蒙古帝國實在是太大了,他的領土囊括了今天的中國、俄羅斯。當14世紀末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蒙古人在中國統治後不久的15世紀,俄羅斯人在歐洲也掀起了反蒙古運動,以「募萬民合力以驅蒙古」為口號一路向東走。
明朝對蒙古人的驅逐,其實並不是很完整,1368年元惠宗北逃之後,依舊持「大元」的國號跟中原「大明」對峙,而這個對峙理論上伴隨著了整個明朝一生。在跟「大明」的對峙中,蒙古人所依仗的國土,就有貝加爾湖地區,所以終整個明朝,貝加爾湖跟中原王朝都是「無緣」。
17世紀女真人崛起,它在1635年奪得「大元」的傳國玉璽,滅了「大元」。1644年入關中原,趁中原內鬥,一統中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承認中原傳承的王朝。
而就在清朝興起的時候,一路向東滅亡蒙古人勢力的俄羅斯人,也在1643年開到了貝加爾湖,在這裡他們以俄羅斯帝國以及繼承蒙古大統的名義,對當地進行實質性的統治,並修建起了代表統治的武裝據點。
反觀此時的清王朝,正苦於入關之後,跟漢人爭鋒問鼎中原江山,並未察覺到這一切,畢竟相較於富饒的中原,他們才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北邊的苦寒之地。
當清王朝搞定中原,回首北方之時,俄羅斯人已經通過武力經營,對諸多北方草原部落,建立起了統治與被統治關係,甚至向女真人活躍的黑龍江一代侵擾。
為了守住自己的「龍興之地」,清朝這邊並沒有退縮,他們打了一場雅克薩之戰。1669年俄羅斯帝國在黑龍江一代設置總管1名,蠶食中國東三省。清王朝於是在1685年出兵,圍困了俄羅斯在當地最大的要塞雅克薩要塞,迫使俄羅斯帝國和談。
而這個和談的直接成果,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以近代西方制定的國家規則,籤訂的關於領土邊境的條約,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就領土問題,和歐洲近代文明打交道。
由於清王朝、俄羅斯帝國對北方草原的統治合理性,都是來自於蒙古帝國,雙方都對當地曾經受蒙古帝國統治的部落,稱自己是蒙古帝國的繼承者,若磨嘴皮子扯「自古以來」,根本談不了,雙方都有理。
因而整個《尼布楚條約》的邏輯不是「自古以來」,而是「實際控制」。而俄羅斯帝國趁清朝入主中原,對北方草原的實際控制本身就要大於清朝,直觀一點說,我們熟知的貝加爾湖當地有俄羅斯城堡,有俄羅斯帝國授予頭銜的官員,以及一批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清朝在那裡沒有官員、更沒有一兵一卒。
所以綜上所述從「實際控制」角度來說,清王朝並沒有割讓貝加爾湖,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擁有過,談不上割讓。而它失去貝加爾湖代表的北方草原,是它獲得中原的必要時間損失,沒有辦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嘛。
作者推薦:一窮二白之時,烏克蘭為何寧可銷毀手中超1000枚核彈,也不賣掉?
44年波蘭人起義,德軍中將:膽敢對德國人開槍,立即從地球上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