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戰爭丟了土地?為何清朝取得雅克薩戰役勝利還割讓貝加爾湖?

2020-12-19 百家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今天的很多所謂磚家學者,以標新立異為己任,以混淆是非為能事。今天給漢奸翻案,明天給正面人物抹黑,好像不這樣做就顯不出自己的博學多才一樣。

然而效果如何呢?不過是貽笑大方罷了。

關於《尼布楚條約》以及清朝和沙俄在領土爭奪上的是是非非,靜夜史寫過幾篇文章,做過詳細的分析,概括起來就是:

首先,清朝和沙俄爭奪的,是中原王朝從未真正有效統治的區域,就好像和美國爭奪月球一樣,多一分少一分都是巨大的勝利;其次,《尼布楚條約》劃定的是額爾古納河以東的東部邊界,而貝加爾湖在額爾古納河以西,是蒙古人的地盤。說清朝因《尼布楚條約》丟掉貝加爾湖,就好像說我國和美國籤約丟了歐洲一樣可笑;最後,《尼布楚條約》確實不平等,不過那是對沙俄而言的。就好像你搶佔一片地方蓋房,然後房子被強拆,自己被趕走,你說對誰平等?要想仔細理解以上三點,我們需要明白這樣幾個事實:

1、貝加爾湖到底屬於誰?

提起世界第一深水湖貝加爾湖,很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這裡屬於我國,理由是那會兒沙俄還沒有來,而且我國歷史上曾經統治過這裡,比如蘇武牧羊。

這就很有意思了。

如果說沒有別的勢力,白地靠近誰就屬於誰,那麼南極洲就應該屬於智利,因為在西方人到來前,智利距離南極最近。

還有,蘇武牧羊的地方早已經證實了不是貝加爾湖,北海是個地名,不是北方的海,那是一個在甘肅省境內的湖泊。況且當時這片地方屬於匈奴,誰說匈奴屬於漢朝了?打敗匈奴就是漢朝的領土,那麼我們擊敗了日本,是不是日本就是我國領土了?

歷史上貝加爾湖只有兩個王朝直接管理過,一個是唐朝,630年唐朝擊敗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其故土全部納入唐朝版圖。因為東突厥範圍囊括了貝加爾湖,所以唐朝成為貝加爾湖的實際統治者。

但是唐朝統治貝加爾湖的時間並不長,只有52年。隨著682年後突厥復國,唐朝失去了對漠北以及貝加爾湖的控制。

下一次統治貝加爾湖是在元朝,因為元朝發源於蒙古高原,因此天然囊括了貝加爾湖,這片區域也跟隨本部汗國成為元朝的土地。

但隨著1368年元朝的滅亡,中原王朝對貝加爾湖的統治宣告結束。

明朝建立後,蒙古各部遭受到嚴重打擊最終分裂為韃靼和瓦剌等多個部落。雖然他們走向分裂,但是依然佔據了東到外興安嶺,西到蔥嶺以及青藏高原,南抵長城,北至西伯利亞南部的廣大區域。

根據建國後郭沫若等學者的考證,我國遊牧民族遊牧北界大致在北緯58度線附近,也就是貝加爾湖以北,這意味著貝加爾湖在蒙古的遊牧範圍之內。

明朝末年,韃靼分裂為漠南和漠北蒙古,漠北蒙古為喀爾喀等幾部佔據,又稱喀爾喀蒙古,貝加爾湖屬於喀爾喀的勢力範圍。

1582年,沙俄哥薩克越過烏拉爾山,開始向西伯利亞擴張;

1600年,沙俄到底貝加爾湖西部、北部;

至1685年清朝和沙俄在雅克薩開戰,沙俄已經侵佔了貝加爾湖的東部和南部,此時的準噶爾也在迅速膨脹,配合沙俄蠶食喀爾喀土地。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喀爾喀四部扎薩克決定投向清朝。

1691年,康熙在多倫諾爾舉行會盟,史稱「多倫會盟」,正式宣告喀爾喀蒙古歸屬清朝。此時距離《尼布楚條約》已經過去了兩年,且此時的貝加爾湖已經完全被沙俄侵佔。

說喀爾喀之前曾向清朝朝貢,所以清朝有義務幫助喀爾喀收復失地的,應該想一想:美國有沒有義務幫助日本打韓國?

2、清朝爭奪東北有多難?

今天的西伯利亞,對於我們至少有三重意義:

廣袤的土地、豐富的資源以及重要的戰略位置。

但是在清朝之前,西伯利亞的意義就等於沒有意義。

今天的很多人,站在今人的角度,大肆批判康熙鼠目寸光,不會給後人爭奪更多土地。還籤下《尼布楚條約》自娛自樂,完全就是不要臉。

那麼到底是誰不要臉呢?

要知道,我國古代對東北的第一次經營,是在725年唐玄宗設置黑水都督府,管轄範圍最北到黑龍江中下遊,但是這是羈縻統治;其後在遼朝和金朝都統治過這裡,不過是遼金都不是大一統王朝;後東北地區屬於元朝遼陽行省;明朝時期的1411年,朱棣設置奴兒幹都司,對東北廣大地區進行羈縻統治。不過在1435年,明宣宗撤銷奴兒幹都司,羈縻統治也不復存在。

1435年之後,明朝實際管轄的東北地區最北端也就是遼東的鐵嶺、開原一帶。此地距離外興安嶺超過1000公裡!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清朝時期,東北地區有個發配犯人的地方叫寧古塔,在今天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這裡距離鐵嶺才700多公裡,就已經成為讓犯人九死一生的地方,那麼1000多公裡外的外興安嶺環境該有多麼惡劣可想而知。

清朝的龍興之地是長白山,準確的說在吉林和遼寧的東南部地區。這裡距離黑龍江以北空間距離也超過了1000公裡。努爾哈赤正是在這裡起兵反明,最終建立後金的。

這意味著,在康熙1685年反擊沙俄之前,中原王朝從未真正統治過黑龍江以北的區域。對於康熙而言,這既是保護自己的龍脈不受影響,又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開疆拓土行動。

不過這個代價確實非常大。清朝反擊沙俄,在行軍方向上是自南相比。從我國歷史上南北戰爭的態勢上看,除了朱元璋,還沒有任何一個南方政權能夠統一北方,這說明北方勢力在先天條件上就佔有極大優勢。

從北向南打,越打氣候越溫暖,還能夠就地補充給養。相反,從南向北打,氣候越來越惡劣,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而且在不能就地補給的情況下,需要從大後方建造完備且漫長的後勤補給線,這對於國力而言是一個巨大考驗。

這就解釋了為何清朝需要準備很長時間才反擊沙俄,因為自南向北付出的代價太大。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一旦失敗,北方的沙俄會利用自北向南的慣性奪去更多的土地。

從1685年開戰到1689年籤訂《尼布楚條約》,清朝和沙俄進行了兩次雅克薩之戰的較量。第一次清朝不費吹灰之力迫使雅克薩守軍投降,但是在清軍撤走時沙俄捲土重來,並構築了更為堅固的堡壘。

而清朝在第二次反擊中雖然低估了沙俄的抵抗力,但意識到沙俄是不可能殺光的。因此改為長期圍困,迫使其籤訂邊界條約。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只要是能改變以往那種以烽燧為界,隨著國力興衰而導致疆土進退的局面就已經是巨大勝利。因為清朝衰落後,依然能夠將邊界維持在外興安嶺直到1858年。

今天的很多人,喜歡拿人數傷亡做文章,比如幾千甚至幾萬清軍搞不定幾百個哥薩克,最後還是通過圍困搞定,傷亡遠遠大於沙俄還吹噓勝利,簡直是厚顏無恥。

不過靜夜史覺得,蘇德戰爭和抗日戰爭更應該拿來評頭論足,畢竟蘇聯和我國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但是勝利屬於誰?

在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能打出如此成果,還要怎樣?說清朝丟掉西伯利亞喪權辱國的,你行你上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兩次雅克薩之戰清朝都打贏了,康熙帝還是要把尼布楚割讓出去
    因為歷史上,中國和西伯利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清朝時期,中國丟掉了西伯利亞大片的土地。即使是被認為平等條約的《尼布楚條約》,實際上中國也割讓了貝加爾湖、尼布楚等領土。很多人感到奇怪,清政府為何要放棄尼布楚等大片土地? 清朝前期,清朝控制著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直至庫頁島的遼闊土地。
  • 雅克薩之戰清軍贏了,康熙為何還把資源豐富的貝加爾湖讓給沙俄?
    首先雅克薩之戰是清朝和沙俄對東北外興安嶺周邊地區的爭奪,當時的貝加爾湖屬於喀爾喀蒙古的土謝圖汗部屬地,和清朝沒有任何關係。就好比是美國打敗了日本,卻把屬於加拿大的國土讓給了日本,這是什麼邏輯呢?再說了,今天的貝加爾湖可以說是資源豐富,尤其是水資源。但是對於當時的清朝而言有什麼意義呢?
  • 韋小寶的疑問:雅克薩之戰勝利後,康熙為何將貝加爾湖讓給沙俄?
    大部分國人是看《鹿鼎記》才了解雅克薩戰爭的。金庸先生筆下的雅克薩之戰,由於有了韋小寶的出現,變得幽默了,而歷史上真實的雅克薩是什麼樣的呢?就是作為《鹿鼎記》主人公的韋小寶也有疑問:為何清軍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為何康熙還將貝加爾湖一帶的廣闊土地讓給了沙俄呢?
  • 雅克薩之戰清軍贏了,康熙為何還把資源豐富的貝加爾湖讓給沙俄?
    首先雅克薩之戰是清朝和沙俄對東北外興安嶺周邊地區的爭奪,當時的貝加爾湖屬於喀爾喀蒙古的土謝圖汗部屬地,和清朝沒有任何關係。就好比是美國打敗了日本,卻把屬於加拿大的國土讓給了日本,這是什麼邏輯呢?再說了,今天的貝加爾湖可以說是資源豐富,尤其是水資源。但是對於當時的清朝而言有什麼意義呢?
  •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是否實際控制過貝加爾湖?是經清朝割讓的嗎?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是否實際控過貝加爾湖?是經清朝割讓的嗎?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古以來,貝加爾湖便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清朝末期,清政府與俄羅斯籤訂了《尼布楚條約》,將貝加爾湖劃分給了俄羅斯,這也是歷史上我國的首次割讓領土,對於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若要真實的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首先我們要有一個確定,那便是我們所說的是中國,也就是在我國正史上的將中原政權確立了的。不把不確定的北方遊牧民族放在裡面。
  • 為什麼總有人認為是清朝割讓了貝加爾湖?自古以來的定義是什麼?
    貝加爾湖景色  湖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2015年),儲水量相當於全球已解凍地表淡水的五分之一,比北美五大湖的總和還多,而且根據統計,我國所有鹹淡水湖蓄水量總和為7000多億立方米,也就是說,一個貝加爾湖的蓄水量是我國所有湖泊蓄水量總和的
  • 古籍中的「北海」,今天的貝加爾湖,真的是清朝割讓出去的嗎?
    於是痛斥清朝作為中原王朝,極其的「無能」,不但末年的時候割地,在早期蒸蒸日上之時也「割地」,簡直是一個「割地」上癮的朝代。上述觀點晃眼一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貝加爾湖是在清朝正式被中原王朝,承認是它國的土地。但是細翻貝加爾湖的歷史淵源,這個觀點存在一定的偏激,或者說是不全面。
  • 雅克薩反擊戰勝利以後,康熙為何不拿下貝加爾湖的廣大領土?
    雅克薩之戰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為收復領土雅克薩,打擊入侵黑龍江流域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的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是滿人先民肅慎族的發源地。
  • 貝加爾湖是怎麼樣被清朝割讓的?
    明朝時歸蒙古的瓦剌部和韃靼部,明末又成喀爾喀蒙古的轄境,喀爾喀三個汗後來臣服於清朝。那大清是如何丟掉貝加爾湖,被俄羅斯人侵佔了呢?之前毒蛇寫過,康熙籤訂《尼布楚條約》,大方送給俄羅斯貝加爾湖以東的43.17萬平方公裡土地。比鴉片戰爭籤的《南京條約》割讓土地多5000倍!而貝加爾湖以西的10萬平方公裡則是雍正送出的。
  • 古籍中的「北海」,今天的貝加爾湖,真的是清朝割讓出去的嗎?
    上述觀點晃眼一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貝加爾湖是在清朝正式被中原王朝,承認是它國的土地。但是細翻貝加爾湖的歷史淵源,這個觀點存在一定的偏激,或者說是不全面。貝加爾湖別看被稱為「湖」,面積極其的大,不算歷史「萎縮」,今天的它依舊有3.15萬平方千米。
  • 雅克薩戰役清朝雖然大獲全勝,但是相思上腐朽不堪,不思進取
    人們總是說戰爭是最為殘酷的,百姓在戰爭中也會跟著遭殃,但是戰爭所表現出來的也不一定是壞的事情。我們偉大的民族在歷史的戰爭中吸取了各種經驗和教訓,儘可能去避免慘狀再一次降臨。雖然我們的戰爭勝利,但是看到一切所破壞的景象,我們就明白了生命所帶來的寶貴。
  • 貝加爾湖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現在為何在俄羅斯手中?
    其實在清朝時期本身對貝加爾湖是沒有實際的控制的,但是到了康熙年間,與沙俄發生了兩次「雅克薩之戰」,發動此次戰爭不是由於俄國佔領了貝加爾湖,而是由於俄國侵犯了烏蘇里江和黑龍江流域等地區,當時屬於滿洲的龍興之地,這就觸動了清朝的神經。所以從情感上來說,貝加爾湖對於明朝來說,在情感上來說是可以割捨的。但是從一個王朝來說,版圖當然是越大越好,那也是要考慮到當時的實際狀況。
  • 清軍在雅克薩打贏了嗎?停戰時,殘存俄軍送來16公斤大餅以示勝利
    雅克薩之戰,是清朝為保衛東北地區的領土,與沙皇俄國進行的一場有歷史意義的戰役。在這場戰役後,清朝與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確保了清朝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我們一般都認為,雅克薩之戰是清軍戰略勝利。但歷史細節是複雜的,第二次雅克薩戰役如果說是「俄軍的戰術勝利」,也許更接近事實。
  • 為何雍正要將貝加爾湖周邊的土地割讓給沙俄?是不是害怕了?
    除了這些外,雍正還得進行「九龍奪嫡」後續的相關人員的處理。但是,國家還沒有穩定住,政權還沒有理順,雍正二年,和俄國人的談判開始了,談判內容主要就是關於貝加爾湖附近邊界的問題。雍正皇帝在位時期,清朝與沙俄的邊境摩擦再起。沙俄不斷入侵清朝的邊境,使得清朝的北部壓力驟然加大。
  • 貝加爾湖是淡水湖,為何生活著海豹?它們是靠什麼活下來的?
    貝加爾湖是目前人類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處於西伯利亞南部布裡亞特共和國的伊爾庫茨克州境內,而它實際上和中國,也有著不小的淵源和讓人感到唏噓的歷史,在古代的時候,這裡曾經被中國曆朝歷代稱之為北海、柏海、小海、菊海、於尼陂、柏海兒湖、白哈爾湖等多個稱呼,西漢時期,它是匈奴的土地,蘇武曾經被放逐到這裡牧羊
  • 世界第一深湖,被清朝放棄的貝加爾湖,如今卻讓國人念念不忘
    而且中國古代史書《漢書•蘇武傳》中最早明確記載如今的貝加爾湖地區就是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貝加爾湖也曾經長期被納入中國的版圖,就在清朝前期,這個美麗的湖泊還在我們手中,可是一紙《尼布楚條約》把貝爾加湖地區的10餘萬平方公裡土地讓給了俄國。時至今日,有很多人為此耿耿於懷,對清朝大肆指責,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清朝把如此美麗的貝加爾湖拱手讓給俄國呢?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俄國急忙向清朝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朝允其所請,準許俄軍殘部撤走。雅克薩之戰,大清取得小勝,暫時遏制了沙俄的南侵。但雅克薩之戰亦可看出,俄軍人數雖少,戰鬥力卻很強大,清初八旗精銳只能靠人數優勢取勝。
  • 貝加爾湖是淡水湖,為何生活著海豹?它們是靠什麼活下來的?
    貝加爾湖是目前人類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處於西伯利亞南部布裡亞特共和國的伊爾庫茨克州境內,而它實際上和中國,也有著不小的淵源和讓人感到唏噓的歷史,在古代的時候,這裡曾經被中國曆朝歷代稱之為北海、柏海、小海、菊海、於尼陂、柏海兒湖、白哈爾湖等多個稱呼,西漢時期,它是匈奴的土地,蘇武曾經被放逐到這裡牧羊
  • 清朝多次割讓土地,其中此地最令人痛心,直接影響三個國家的國運
    在歷史的軌道步入清朝末期的時候,清朝的勢力就開始漸漸沒落,慢慢的與西方國家的發展脫軌。在清朝末期,清朝仍然是一個大國,但是卻是一個甘於固步自封的大國。清朝的財力不俗,但是清政府卻喪失了與其財力相匹配的能力,用現在的詞語來形容的話,清政府就相當於「土豪」,遭到了西方人的覬覦。
  • 雅克薩之戰,弓箭與火槍的較量,一場不該勝利的勝利
    弓箭,則是古代遠距離戰爭的必備品。同樣是遠程攻擊,火槍的性能和殺傷力,遠遠大於弓箭,這是毋容置疑的。如果兩支部隊,一支裝備弓箭,一支裝備火槍,那火槍一定能戰勝弓箭嗎?答案是否定的。您先別著急反駁我,1685年的中俄雅克薩之戰,已經給了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