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欣賞梨花,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短短四句話,寫出了心中的豁達

2020-12-19 歷史不散場

人們對宋代詞壇有個固有的印象,那就是,豪放詞派的蘇辛之詞,都是大氣豪邁的,而婉約詞派的柳李之詞則都為婉轉哀愁的。我們用古板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名噪千古的大詞人,卻忽略了一點,人有悲歡離合,情緒浮動多變

沒有人會一直悲戚悽涼,也沒有人會永遠樂觀曠達。即便是「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也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得,不讓鬚眉的豪情壯心。

所以,對於蘇東坡而言,也是一樣。這首名為《東蘭梨花》的七言絕句,就寄託了蘇軾的愁情。這首詩寫梨花,雖然用詞極其平淡,哪怕是初學詩詞的新人,似乎也可以寫得比它更加文採飛揚,賣弄辭藻。

但,其實古往今來,這數千年光陰,也就這一首寫梨花的詩篇能夠流傳下來,膾炙人口,千古傳頌。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梨花如雪,柳絲如絛,綠綠白白,一片交雜。紛紛揚揚的柳絮飛滿了這座城,驚豔了流年,紛擾了俗世。

可謂春風拂面,春光美好。此刻詩人想到了什麼呢?他想到的,卻是春光易逝,就如同人生,短暫易碎。

這首詩創作於北宋熙寧十年,此時的蘇東坡,幾經流放,本身年事已高,顛簸流離已然很苦,家中又連番遭遇變故。

父母、妻子相繼辭世,這種情況下,又恰逢是清明時節,即便是東坡,也會生出人生匆促,物是人非的悲傷感慨。正如下半句所言。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惆悵地看著如雪梨花,此時為清明時節,草薰風暖,已經是晚春時候。正如繁華過眼成空,但是這一刻仍是一年當中最美的,人生能看到幾次清明時節,又有幾度清醒明白的時候呢?

此處化用唐代杜牧的「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這隱約中悽清惆悵的意境,是東坡很少流露出的悲涼愁情,但又似乎暗含轉折。

試想,蘇軾曾經悵然地站在東欄邊,看著前方那一枝潔白的梨花,正是暗暗感傷。恰逢春風浮動,柳絮飄飛,落在他的肩上、身上。

如此美景讓他頓時感覺,自己似乎也變成了「一株雪」似的,融身於良辰美景之中,分不清是雪還是花。他忽地頓悟,感慨長嘆,適才自己好似狹隘了

暮春時節,梨樹尚且能開滿一樹繁花;千帆過盡後,東坡本人即便仕途不順,厭惡官場爾虞我詐,也要拋開煩惱,去與世界和解。

人生能有幾多清明,唯有以坦蕩的胸襟去面對人生,面對人生路上的每一個過客。光風霽月,不為物障,不為人易,這樣年老時回首往事,方能不忘初心,無怨無悔。

那一刻,一樹潔白澄澈的梨花,迷亂了蘇軾的雙眼,卻澄清了他的心靈,使他不再憂傷和迷茫,而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這一刻,我們和東坡先生一起,震撼於一樹高大潔白,努力生長的梨花,這盛放在苦痛中的美麗,引發著隔了千年的靈魂共振。

詩人蘇東坡通過該詩,抒發了自己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憂愁惆悵。但這份愁並不是苦大仇深、悽婉哀絕的。它清淡卻不寡淡,無奈之餘卻又抒發著詩人淡看人生的感悟.

並未深陷失意的泥淖中不可自拔,而是能從中得到看開和解脫,這也可以說是另一種樂觀曠達。這,與東坡本人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等詞句名篇所表達的情感,又是一種不謀而合。

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觀念,對詞人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等做出分析。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一生所做的詞為主,讓你更好地了解蘇軾。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趕緊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歷史不散場總結:

蘇軾的一生,仕途不順,壯志難酬,幾經貶謫,身似浮萍,宦海沉浮。但他卻能漸漸將世間寵辱枯榮看淡,寄情山水。

一直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境,留下眾多令人讀之便心生豪氣的經典詩篇詞章。他的詩詞,都透徹著「安」的智慧和風雅,令人敬佩之餘,不禁生出同樣的胸懷和氣概。

相關焦點

  • 蘇軾被貶後,看到梨花,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今天這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卻美得不像話,稱得上是經典。這首詩就是蘇軾的《東欄梨花》。全詩如下:這首詩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前兩句寫東欄梨花的景色:梨花是淡淡的白色,柳樹是深深的青色。蘇軾在詩中希望自己能像東欄梨花一樣看待人生,看淡俗世紛爭,渴望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瀟灑過完自己的一生。蘇軾是一個會自我解脫的人,就算有淡淡的哀傷,他也會在自然景物中找到快樂的真諦,在各種哲理中說服自己變得豁達向上。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 蘇軾哀傷之作,潔白無瑕的梨花,與蘇軾擦起的火花,句句都是豁達
    在詞作這一方面,蘇軾說自己是第二,絕對沒有人敢稱第一,無論是蘇軾的風格還是作詞的深度都是無與倫比的,他與父親和弟弟並稱「三蘇」,文學造詣都非常高,可以說地位無人可以撼動,都位列「唐宋八大家」,實實在在的書香門第。蘇軾在散文、詩詞、繪畫等多個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成就,不得不說有些東西與生俱來,後天是無法彌補的。
  • 一首揚州人該全文背誦的古詩,短短28字,讓蘇軾服氣,讓揚州揚名
    徐凝擅長寫絕句,七絕寫得很是高妙,代表作有《牡丹》、《七夕》等。徐凝雖有才,脾氣卻挺怪,他為人十分清高,早年拜在韓愈門下時,得不到韓愈的重視,直接留詩一首就拂袖而去。雖是怪才,但唐代的詩人們都挺豁達大氣,哪怕是詩寫得不好,脾氣再怪,也不會有人出來挑釁,但偏偏徐凝寫詩卻招來了不少是非。首先,白居易為了捧他得罪了杜牧。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蘇軾在人生低谷時寫下一詩,充滿人生哲理,一生至少應讀一遍
    蘇軾曾經在行走的過程中,就寫過一首關於生活感悟的詩,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卻總結出了人生哲理。蘇軾的文採,寫出來的每一首詩詞都是傑作。那麼,由他所創作的感悟生活的詩又是怎樣的呢?蘇軾曾經寫過很多信向朋友傾訴自己的苦悶,但是所有的信寄出去以後都沒有回應。蘇軾寫信的時候,或許對友情還抱著一絲希望,但是當這些書信石沉大海的時候,對友情也徹底斷了念想。當他面對所有問題的時候,幾乎都是用美食來解決的。什麼東坡肘子,東坡魚等等,都是他的最愛。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而他在詩歌上也頗有成就,最出名的一首詩應該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出了令人嚮往的春天,堪稱千古絕唱。詩題中的「張十八員外」是他的好友,唐朝另一個大詩人張籍。張籍卻以事務繁忙為由推辭了,韓愈為了引逗好友出門遊玩,便寫下這首詩,短短四句,寫盡了春光之美。他希望通過這首詩能夠撩起張籍的遊興,也是用心良苦了。後來張籍是否應邀已經不得而知,但是韓愈的這首詩卻流傳開來,成了千古絕唱。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這首詞用明淨優美的語言,通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人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回憶和滿腹的愁恨,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花每一年都開,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麼時候才會了解呢?在過去的歲月中,有很多令人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憶起故國。
  • 一首短短四句的詩歌,卻描寫了如此美麗的景象,寫作手法真高超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首吳均的詩歌《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從題目看就可以看出,這首詩是寫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這首詩歌利用單純白描的手法,展現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山際見來煙」,山峰繚繞著陣陣嵐氣雲煙。
  • 太守請他喝酒,蘇軾臨場寫了一首詞,短短八句,盡顯豁達心態
    在古人所創作的詩詞中,蘇軾的詩詞最為著名,而在蘇軾寫的《減字木蘭花》,詞中僅僅八句,讓後人無可挑剔,簡直完美無瑕。究竟是怎樣的心境,讓蘇軾寫了這麼一首驚豔的詞呢?詞中的一二句蘇軾用了典故,將詞的感情色彩展現出來。他寫到「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嘖」主要是寫在潤州的經歷。太守設宴餞行,表達了自己對太守的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僅僅兩句就將寫詞的意圖表現出來了。並且蘇軾內心是極為感激太守許仲途的盛情款待。
  • 蘇軾官場失意後,卻寫出一首很豁達的詞,讀後令人心胸開闊
    但也有一些文人,命途愈多舛,反而形成了一種超逸豁達的人生態度。較為典型的便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給後人最大的印象,莫過於深沉、充滿哲思的詩詞,以及詩詞之中扣人心弦的超逸豁達。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便是蘇軾諸多豁達詞作中的一首。
  • 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林語堂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也有人曾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風雨,卻依舊泰然處之。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贊三嘆。大家都說,蘇軾是最「乾淨」的一位詩人,蘇東坡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其實,蘇東坡一生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除了這些,蘇軾還是個非常浪漫的詩人。他一生鍾愛過三位女子:王弗、王閏之、王朝雲。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只有四句,卻句句寫進了心裡!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蘇軾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稱「蘇辛」。蘇軾的詞題材廣闊,風格奔放豪邁,多表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蘇軾現存詞三百六十二首,其中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最為著名。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成名句,太肉麻!
    在宋代文壇,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圈粉無數」。眾所周知,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蘇軾的一生中,創作了上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其中有一首卻非常的特別,當時蘇軾只有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
  • 蘇軾很豁達的一首詞,最後兩句非常經典,被許多人當成座右銘
    前言:蘇軾很豁達的一首詞,最後兩句非常經典,被許多人當成座右銘人生別離憂愁苦,諸多事事不順心,豁達樂觀與割腕的豪邁是少不了的。中華文化五千年,每個朝代都是詩詞作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蘇軾送別友人的真情流露蘇軾在杭州任命知府時為了送別從越州調命瀛洲知州途經杭州的老朋友錢穆父所寫的送別詩。當時的蘇軾也要被調離杭州。錢穆父在公元1088年九月因奏開封府監獄空不屬實,出任越州知州。
  • 杜牧晚年寫的這首詩道盡人生悽苦,蘇軾修改後,盡顯豁達本色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說到晚唐詩人杜牧,很多人都會想起他那些和青樓有關的詩歌,「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將「逛青樓」寫得如此美好的文人,大概也就杜牧和柳永了。
  • 用詞隱諱,實則前方高能,老夫少妻,讓蘇軾寫的意味深長
    大可指點江山,小可家長裡短蘇軾的詞幾乎佔了宋詞的半壁江山,他的詞以氣勢豪放著稱,多寫一些家國情懷的山河詞句,這與蘇軾自始至終的政治抱負有關。由於詞人蘇軾的性格,他寫了許多細枝末節的小事,雖是小事,卻絲毫不影響這些詞句依然成為傳世經典。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幾句,說盡人生陰晴,林語堂讚不絕口
    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喜愛蘇東坡,為其寫了《蘇東坡突圍》一文,直言最愛的文學家便是蘇東坡,在東坡的作品裡,最愛他的是《赤壁賦》,還有那首「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在同去的一行人裡,唯有蘇軾一人,在雨中並不顯得狼狽,這就是蘇軾的豁達心態,「也無風雨也無晴」。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那時候的守詮還是一位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和尚,而且這首詩只是被寫在了寺院的牆上,究竟是多麼好的一首詩呢?更是有後人疑惑,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詩,能夠讓大文學家蘇軾大呼可愛,同時還能動手模仿出另外一首詩出來。
  • 蘇軾少有的一首詩,借景抒情,僅用四句,便道出了世間悽涼
    而今天的作品《東欄梨花》,則是蘇軾的一首相對輕柔委婉的作品,在整個作品中,我們甚至可以感受到,蘇軾的語氣都有一些變溫柔,變清和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婉約的作品吧: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蘇軾結婚當日,寫下一首好詩,已成千古絕句,如今美的讓人陶醉!
    假如要評比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也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歡,也獲得了後世士大夫們的普遍喜愛,但說起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也許就不行了,可以做到這些的,恐怕唯有那個苦中可以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軾了。家都說,蘇軾是最「乾淨」的一位詩人,蘇軾給世人留有的印象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實際上,蘇軾一輩子飽經憂患,嘗盡了甜酸苦辣、人情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