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又要火了!這次是因為跨越千年的梅山文化

2020-12-12 湖南紅網益陽站

這個十月下旬,對益陽來講,無疑是緊張、忙碌而又豐收的。

10月26日,體育賽事——第三屆洞庭湖生態文化旅遊暨水上運動節落下帷幕;10月28——30日,湘商齊聚的經濟盛會——2019湖南經濟合作洽談會暨第九屆(全球)湘商大會即將在益陽舉行。而幾乎是與此同時,預示著文化領域新發展的湖南省第二屆大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暨中國安化第六屆梅山文化研討會,於10月28日在益陽安化吹響集結號。

湖南省第二屆大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暨中國安化第六屆梅山文化研討會現場。

今天,觀潮君將聚焦盛會,將何謂梅山文化,它源於何地,影響何人,以及安化為梅山文化的發展做了哪些工作,細細道來。

一種文化,輻射十多省區

中國梅山文化園。

「開梅山,開梅山,梅山萬仞摩星躔。捫蘿鳥道十步九曲折,時有僵木橫崖巔……」在宋代政治家、開梅山功臣章惇的筆下,梅山是峰巒疊嶂的,梅山人民是安居樂業的,梅山地區是如世外桃源一般存在的。

那麼這樣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所在何處?又涵蓋哪些區域呢?

梅山其實是一個古老地域稱謂。

「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元人脫脫主修的《宋史·梅山蠻傳》中如是記載。梅山地區覆蓋範圍是以古安化、新化兩縣為核心,包括今天的益陽、長沙、婁底、邵陽、湘潭、常德、懷化等部分市縣的地域,大致五萬多平方公裡。

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一批專家學者開始對梅山地區展開深入研究,提出梅山文化概念,並對其加以定義。

梅山狩獵神張五郎像。

梅山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是梅山地區及之外號稱梅山人或梅山後裔從古至今產生的文化總和,是以原始的漁獵文化和稻作文化為源頭而形成濃鬱的「兵主」信仰巫儺體系的土著文化。

它有其獨特的史學、民俗學、文學、藝術學、宗教學、哲學,是集古老性、獨立根性、神秘性、半成熟性、堆積性、全階段並存性、融合性和實用性等於一體的特殊文化現象,至今仍集中保存於湖南中部、西南部,包含豐富的人類原始信息,記錄了人類心智發展並成型的過程,是一種古老的、原始的、神秘的地域文化。其輻射至長江流域十多個省區,影響了苗、瑤、漢、侗、畲等十多個兄弟民族,並伴隨海外移民,傳播到東南亞和歐美等地。

梅山文化是中國南方一種古老神秘、形態多樣的民間傳統文化,有豐富的原生態內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的一座重要文化寶庫。

一個工程,量身定製發展藍圖

安化茶馬古道永錫橋,這裡仍保留著南方最後的馬幫。

「安化是孕育梅山文化的重要地區。一直以來,民間就有自發研究,也有加大對梅山文化挖掘、保護力度的強烈呼聲。恰逢其時,國家提出要堅持『文化自信』,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其火起來。這與安化縣力在打造以茶為基礎,旅為融合,文為內涵,康為延伸的『茶旅文康』新型產業宗旨相得益彰。」安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瑛將安化挖掘梅山文化的初衷娓娓道來。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堅持「四個自信」,將「文化自信」納入其中。

基於國家發展背景和地方產業發展需要,安化縣委縣政府加大了梅山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力度。

2016年,安化縣梅山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所正式成立。2017年,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與湖南省梅山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相繼成立。

隨後,梅山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梅研會通過充分調研,根據安化梅山文化現狀,制定了「挖掘、保護、傳承、利用」的工作方針,規劃了大力發展梅山文化產業的「七個一工程」。

梅山儺戲。(圖片來源: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

「七個一」包含「一套書」:縱覽梅山千年的《梅山百匠》《梅山飲食》《梅山故事》《梅山醫俗》等《中國梅山文化》系列叢書出版;「一臺戲」:由縣梅研會與雲臺茶旅集團聯手打造,面向遊客、雅俗共賞、富有梅山情韻的大型綜合實景舞臺劇《梅山千古情》;「一桌菜」:挖掘地方傳統飲食文化,打造一桌以「梅王宴」為品牌、綠色健康、獨具風味的梅山原生態美食佳宴;「一個中心」:與秉承「讓野草照樣長,讓野花照樣開,讓野獸照樣來」理念的中國梅山文化生態園聯合打造安化縣梅山文化展示中心;「一個產業」:梅研會組織相關企業立足文旅融合發展,開發了「梅山文脈」「梅王宴酒」「梅山剪紙」等為主打品牌,富有梅山文化底蘊、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創產品,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生命力;「一批成果」:在3至5年之內,通過對梅山文化的強力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形成一系列保護和開發成果;「一批傳承人」:掛牌保護包括梅山排幫號子、梅山土紙、梅山剪紙、梅王宴在內的40個梅山文化傳承項目,培養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如果說梅山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梅山文化研究所的成立,讓梅山文化正式進入官方視野,那麼,『七個一』工程就是為梅山文化的發展繪製了藍圖,確定了方向。」安化縣文聯主席、縣梅山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定新說。

一種模式,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梅山排估佬。(圖片來源: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

對從小生活在梅山地區,浸染梅山文化的李定新而言,梅山文化的保護意義非凡。

「希望大家能樹立大梅山文化情懷,求同存異,展開差異性研究,形成百家爭鳴的氛圍,不斷推廣文化,促進其發展。」李定新說。

他認為,盛會的召開,意味著大家要更多地關注並且傳承保護梅山文化。未來,他將不遺餘力推動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將梅山特色飲食進一步完善、推廣,加快研發梅山文化的文創產品,形成品牌。

「梅山文化研究會是一個專業的學術探討平臺。這次會議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一屆。我們邀請的人中有80%的專家學者,這是一次梅山文化研究者的交流盛會。」 湖南城市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梅山文化研究專家李翔言語間難掩激動。

對於盛會的召開,李翔既緊張又興奮的。他一邊忙著和應邀前來參會的專家學者對接,一邊忙著自己即將在會議上展示的研究成果。

專注梅山文化研究13年,他跑遍了安化的各個角落,在田野山間調查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撰寫專著兩部。

李翔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能夠堅持文化自信,投入到本土文化研究中。也希望更多的企事業單位參與,為產品注入文化力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我們對梅山文化深入研究,一方面,是通過挖掘梅山文化中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傳統精神,鼓勵人們投身於當下的工作中,為『四個安化』建設艱苦奮鬥。另一方面,安化縣委縣政府一直秉承著挖掘、保護、傳承、創新理念,對地方特色文化進行開發利用,通過項目推進,將文化與產業結合,把其變為看得見、摸得著、吃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的東西。」對梅山文化的開發利用,黃瑛目標明確。

安化縣不斷通過政府的引導,讓民眾走出文化研究的誤區,也積極鼓勵開展梅山文化研究的學術專家、民間學者,參與其中。同時,安化還秉承大梅山文化保護區的開放態度,推出「益陽、邵陽、婁底三市協同推進大梅山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倡議書」,打破區域壁壘,共同搭建平臺,打造大梅山全域旅遊模式,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形成文創資源共享,文創成果互用的局面。

紅網時刻特約作者 觀潮的螃蟹

相關焦點

  • 學術交流 點到為止 梅山文化 天圓地方——知名學者謝國芳應邀來安化暢談「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
    學術交流 ,點到為止梅山文化 ,天圓地方——知名學者謝國芳應邀來安化暢談「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梅山文化 ,天圓地方。           ——李定新         知名學者謝國芳應邀來安化暢談「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 煥發文旅融合新生機 中國(安化)第六屆梅山文化研討會開幕
    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湖南省梅山文化研究與傳播專業委員會、益陽市委宣傳部、湖南城市學院、安化縣委主辦,由安化縣委宣傳部、安化縣梅山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承辦。2017年8月,在首屆大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上,益陽、婁底、邵陽三市共同籤署了「協力推進大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同盟倡議書」。在這次發展論壇會上,又將推出「益陽、邵陽、婁底三市協同推進大梅山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倡議書」,旨在打破區域壁壘,共同打造大梅山全域旅遊模式,共同促進大梅山文化與旅遊高度融合發展。
  • 梅山文化研討會在湖南安化舉行 共謀梅山文旅融合發展
    央廣網安化10月28日消息(記者鄧文輝)今天(28日),湖南第二屆大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暨中國安化第六屆梅山文化研討會在安化中國梅山文化園舉行。國內外研究梅山文化的專家和旅遊文創企業家、專家代表80餘名參加了開幕式。
  • 學術交流點到為止梅山文化天圓地方 ——「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專題文化講座在我縣舉行
    學術交流,點到為止梅山文化,天圓地方——「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專題文化講座在我縣舉行2016年10月14日上午,古老的梅山大地又迎來一件文化盛事,知名學者、《益陽日報》社高級編輯、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謝國芳老師的「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專題文化講座在我縣政府大樓七樓會議室舉行。
  • 梅山茶話:盡享文化盛宴,品味神韻安化
    4月27日晚19時30分,2020年湖南省(春季)鄉村文化旅遊節暨文旅促消費助脫貧行動「梅山茶話」活動在安化縣陶澍廣場隆重舉行。茶旅集團董事長李亮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到場遊客近三千人,嘉賓八百多人。「安化黑茶」產業是安化的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梅山茶話」將緊緊圍繞黑茶主題,以「品黑茶」「展產品」「探文化」為主要形式,以茶會友,以茶結緣,共敘茶情。隨後,活動通過精彩的茶藝表演、文藝表演和科技表演,呈現了一場茶文化、茶生活的饕餮盛宴,令人回味無窮。「梅山茶話」活動分為三個篇章:梅山茶香、智慧安化、神韻安化。
  • 益陽安化神奇的梅山文化匪夷所思到超越了人類的想像
    說到法術,一定繞不開安化和神秘的梅山文化不過,說起益陽的民間法術,我們繞不開安化,更繞不開梅山文化。不知道益陽其它地方的法術是不是都從安化傳來的?但不管怎樣,大家心裡都承認安化才是法術正宗之地。安化是梅山文化覆蓋的主要區域,現在說梅山,主要也就是指安化和新化了。梅山文化可上溯到中華民族的先祖之一戰神蚩尤,有自己的宗教「梅山教」,具有系統的神、符、演、會和教義,信奉的神叫張五郎,也是梅山祖師,相傳他長著一雙反腳,倒立行走,飛禽走獸都是他的傳令兵。同時,梅山文化也有自己的英雄扶漢陽。
  • 安化:「梅山茶話」一場關於茶的舞臺文化盛宴
    茶藝表演《梅山茶香》。茶藝表演《梅山茶香》。特邀嘉賓徐千雅傾情獻唱《你來得正是時候》。紅網時刻益陽4月28日訊(記者 鍾浩 實習記者 鄧雨薇 通訊員 劉剛貴 陳淵)4月27日晚,湖南省(春季)鄉村文化旅遊節暨文旅促消費助脫貧行動梅山茶話會在益陽安化陶澍廣場舉行。
  • 安化風雨橋——梅山文化的活化石
    安化風雨橋是一個龐大的風雨橋建築群,現存清代至民國時期的風雨橋29座,分布在縣境17個鄉鎮,其中永錫橋、思賢橋、馬渡橋、十義橋、燕子橋、仙牛石橋、復古橋保存較好,地域特徵明顯。安化風雨橋是安化先民在縣域境內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設的便民交通設施,供過往行人打尖歇腳、避風躲雨,故名風雨橋。安化風雨橋均由青石橋墩、木質橋身和小青瓦橋頂三部分組成。橋身為長廊式通道,鵲木抬梁,全部採用卯榫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固定的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都是豎式木欄杆,通風採光極好,視線通透。
  • 湖南安化:探秘梅山文化 文旅融合再出發
    人民網安化10月28日電 (李芳森 陳淵)今天,第二屆大梅山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湖南省安化縣召開。本屆研討會繼續秉承協作共進的精神,立足於文化這個基點,紮實推進大梅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掘整理,協同推進大梅山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讓梅山文化成為區域團結的核心、產業發展的靈魂。
  • 廣西民協赴湖南安化開展梅山文化尋源活動
    李洋攝為了推進湖南、廣西兩地民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進一步探究梅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現實意義,助力安化梅山文化、黑茶文化的培育打造,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廣西山歌學會會長鄭天雄應邀率廣西山歌王、知名音樂人、民俗攝影師等一行15人,於5月26日至30日赴湖南省安化縣開展為期五天的梅山文化尋源活動。
  • 梅山訪道之七:安化文武廟
    劉永,道號玉輝,道教教職人員,深圳市大愛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梅山道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深圳市青聯委員、深圳市道教協會常務理事
  • 「安化」梅山古寨
    梅山古寨位於安化縣江南鎮梅山村,南與新化縣交界、與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相鄰,西與茶馬古道高城景區接壤,是資江水系的一級支流麻溪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第二天爬石牛山,感受千年青石板路,下山後參觀梅山古村。住:露營。吃:自帶或農家預訂。行:自駕車、摩託車。路況:全程水泥路。
  • 梅山書院在湖南安化滔溪落成 國慶節前將對外開放
    安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林英,帶領縣梅研會及當地一批文化專家學者,到梅山書院進行調研考察,為更加有效地發揮保護傳承梅山文化、推進茶旅文康深度融合進行把脈問診,出謀劃策。編輯出版了系列梅山文化叢書,2019年成功組織舉辦了湖南省大梅山地區文旅融合發展暨第六屆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梅山書院的建成,對安化在梅山文化傳承保護,促進梅山文化七個一工程推進,引爆茶旅文高度融合是一個加速器。
  • 安化和益陽對於梅山文化的挖掘,力度遠遠不如新化與婁底
    安化和益陽對於梅山文化的挖掘,力度遠遠不如新化與婁底。對於安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力度也遠遠不如婁底。目前,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梅山龍宮、湄江風景區、曾國藩故居、紫鵲界梯田是婁底五大景點,在省內也比較有名氣。益陽在省內有名氣的景點,幾乎可以說沒有!
  • 李躍龍:梅山文化是湘中文旅融合的靈魂
    實際上它的範圍比現在的湘中地區要大得多。今天,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把推進梅山文化和旅遊融合的研討會放在安化縣梅山文化生態園舉辦,選址特別有意義。安化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區,湘中稍北的一塊寶地,湖南的幾何中心,從這裡出發到湖南的周邊地域,路程大致相等。安化又是有百萬人口的大縣,這裡的任何事情,經濟發展也好,社會事業也好,每一件都不是小事。
  • 第四屆湖南·大福中秋梅山民俗文化節在安化大福鎮舉行
    9月13日晚,第四屆湖南·大福中秋梅山民俗文化節在安化大福鎮舉行。大福中秋梅山民俗文化節深受當地老百姓喜愛。熊熊燃燒的寶塔點綴起過節氣氛。紅網時刻9月14日訊(通訊員 王玲)9月13日,中秋節,湖南益陽安化大福鎮沂溪河畔一座高達6.18米的寶塔紅光閃動,越燒越旺,將大福中秋梅山民俗文化節推向高潮,整個小鎮到處映照在美麗多彩的光芒當中——這是第四屆湖南·大福中秋梅山民俗文化節的現場。
  • 湖南安化景美人美食美,是梅山文化核心區,益陽不好好打造真浪費
    益陽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大概就是安化黑茶。此外,益陽的口味王檳榔也有一些知名度,在武漢的很多小商店也能買到。至於安化黑茶,我曾經在恩施巴東縣的野三關鎮看到過,當時讓我很是吃驚。安化人傑地靈,好東西當然遠不止安化黑茶。
  • 湖南安化景美人民飲食美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區域,如果益陽建得不好
    我一直在說湖南益陽對安化旅遊業的發展支持不夠。到之前為止,益陽還沒有特別的景點。雲臺山,雪峰湖在這個城市仍然很有名,但在這個省卻不出名。在中國,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國有一定知名度的益陽產品可能是安化紅茶。此外,益陽口味王檳榔也有一定的人氣,在武漢的很多小店都能買到。至於安化紅茶,我曾經在恩施巴東縣野三關鎮看到過,當時我很驚訝。
  • 梅山文化-梅山神
    梅山文化-梅山神 字號:小大 2008-07-15 21:25作者:張式弘 來源:梅山文化網 我要評論() 二、梅山神 (1)1、漢人供奉的「張五郎」梅山人奉信巫教,他們祭祀之神是祖師張五郎,亦稱梅山教教主。
  • 梅山文化:煥發文旅融合新生機
    > 安化是梅山文化發祥的核心區域,其文化內核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安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