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波斯臥龍崗I皇氏古建築大全
HUANG JUMBO HERITAGE LIST
第壹部卷二越南柬埔寨手稿篇
第163回:語言不通客陷絕境,行俠仗義女施援手
獨行客語言不通陷絕境,高棉女行俠仗義施援手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時間像條小溪,日出日落,光影變化,時間也在走,但很緩慢,幾乎覺察不到,三十多歲之後,小溪匯成了大河,咆哮奔騰,倏然而逝,時間已經是在飛跑了。八年前我獨自徜徉在金邊的大街小巷時,我當時的感覺的閒庭興步,無憂無慮的,如今再次行走在金邊街頭時,滿腦子都是各類繁複的規劃和事務安排,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再也不能像青少年時期沉浸在朦朧的放蕩不羈尋找愛自由的遊蕩狀態了。
日記時間:2010年2月16日,地點:柬埔寨金邊。
早上五點起床,收拾行李就下樓,保安直接給我開門,我把酒店的鑰匙還給他,他就直接放我走了,當時我還嘀咕,怎麼他不查一下我有沒有消費酒店冰箱裡的飲料與食物?我有沒有破壞什麼酒店設施?
畢竟最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然老外會認為習以為常,為什麼呢?在中國,你住酒店要退房,你得告訴酒店工作人員,然後工作人員會派人去房間核實顧客有沒有破壞或者消費什麼收費項目,但是在國外,居然沒有人會核查,只要你說退房,又沒有加付錢,人家就以為你很自律,沒有消費收費項目的東西。
這種信任感令我國人汗顏。我出去發現天還沒有亮,走在暹粒河邊,這時的天氣才稍微涼快清爽。我背著包徑直走到新咖啡汽車站(SINH CAFE),沒有找到吃早餐的地方,在這是又碰到上次在胡志明遇到的韓國美女,真是緣分,我們上車後,幾個外國人在聊天,旁邊那個歐洲女孩也拿本書讀得津津有味,難道這是歐洲人旅遊的一種習慣?我則看著沿途的鄉村風光。
椰林與稻田,乾涸的河床與枯草,木質的吊腳樓與嬉鬧的兒童,還有整齊的學校。沿途所見基本是鄉土風情,跟廣東省一樣,鄉村靠近國道的兩側都會修建一些民房,只是柬埔寨比較窮,
水泥磚房並不多見,更多的是木質的吊腳樓搭配稻草屋頂,偶爾會經過一些寺廟,街道上垃圾很多,似乎亞洲人除了日本和新加坡,基本都不怎麼愛乾淨,當然還是跟國民的收入水平相關。
沿途除了鄉村的吊腳樓和稻田,偶爾能看到一些學校,學生在操場上嬉鬧,基本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經過乾旱的田地之後我們就駛過了湖泊,路過一些鎮集,
小朋友都是走路或者騎車上學,儘管民居都非常破敗,但沿途看到的佛教寺院都修建的非常氣派,這與印度類似。
過了河流和鐵橋之後,我們接近一個很大的市鎮,那裡的車輛更多,再駛過學校,多用矮牆圍起來,一些白色的牛在吃草。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種傳統的柵欄圍起來的木質高腳屋,
這種高腳屋的構架其實和我國的吊腳樓基本相同,用木柱撐起房屋,底層可能讓牛蹲著吃草,也可以防禦蟲蟻及蛇。
汽車駛過稻田和寺廟之後,又到達一個市鎮,中途我們停車,有人上廁所,也有人在商鋪購買食物,一個婦女正在烤香蕉,
旁邊有各類用塑膠袋裝好的食物,另外一個攤販用大盤子裝著烤蟑螂,烤蚱蜢和烤蜘蛛,多是本地人購買,
我是不敢嘗試吃這種食物的,兩位少女坐在地攤後面準備水果,這個休息站停著幾輛大巴車,停了一會,我們返回到汽車上繼續出發,沿途的市鎮都非常混亂,到處是擺攤的人,跟我國八十年代很相似。
駛過木材市場,又經過寺廟,駛過分布著樹木的稻田之後,汽車就接近郊區,中午時分到了金邊市區,經過巴戎麵館等中餐廳,三輪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抵達新咖啡汽車站(SINH CAFE),我下車後背起背囊與挎包,
憑習慣以為車站附近一定有客棧,結果順著街道頂著烈日走了半天居然沒有找到住宿的地方,路上的摩託車不停向我招手攬客,我固執的折返回來走到另一條街找旅館,結果也沒有看到任何酒店,當時我差點罵街了,心想難道幾條街都沒有做酒店生意的嗎?
畢竟住金邊並不在我的計劃之內,沒有做任何攻略,也沒有心理準備,我想背著個大包又急又餓的找酒店不是個上策,如是試探問了幾個路人,結果無人懂英語,來了幾個摩託車,唧唧咕咕半天也沒有說英語的,最後談價格只能用手指來交流,我連酒店怎麼用柬埔寨語說都不知道,
無奈之下我從口袋掏出一張柬埔寨紙幣,上面印著柬埔寨獨立紀念碑的圖案,我指著這個地方,讓摩託車仔帶我去,我出一個指頭(一個指頭代表一美金),摩託車司機出二個指頭,我扭頭就走,想找別的摩託車仔,
後來之前那個摩託車夫又跑過來,答應以一美金送我過去,我坐上摩託,結果發現還有點距離,後來才知道坐摩託起步價是二美金,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對別人太過苛刻了。
我看到了獨立紀念碑時就叫司機停車,我提前下車了,心想車站附近沒有旅社,代表一個國家象徵的旅遊名勝附近也沒有酒店嗎?的確,我的邏輯沒有錯,戰略上我是對的,可是戰術上我錯了,
我下車後先往多薩角方向走去(Dosa corner),結果把那個地區繞了一圈,都沒有發現酒店,街上都是持槍的士兵,我還怕槍走火,後來才知道我走錯地方了,其實酒店一條街就在我相反的方向,我卻南轅北轍的浪費時間。
最後我返回到主街上,心想難道這地方就沒有人會英語了?我站在一個裝修豪華的藥店門口,彷徨在丁字路口,看到藥店裡面有個美女,如是我推門而入,渾身的汗臭味估計都把別人薰暈了。美女雙手合十的給我一個彎腰,我用英語問道:
這附近有酒店嗎(Are there any hotels around this place?),金邊美女居然懂英語,救命稻草阿,她說她也不知道哪裡有酒店,正當我失望時,她推門走到街上,問了過路的兩個摩託車仔,摩託車師傅伸出手指指向街道對面的一條小巷,原來那裡就是背包客聚居的旅館區域!
我謝過美女與可敬的摩託車師傅,看到對面果然有幾個洋人從那條小巷進出,原來我離那個大街背後的背包客棧一條街僅數步之遙!有時候一個人去爬山,明明離山頂只有幾步之遙,卻選擇了放棄。就如電影」向左走,向右走「一樣,明明有緣人跟你只有一牆之隔,卻每天出門都反其道而行之。
我興奮地跨過馬路,豁然竟是大片的酒店區域,我無意間居然發現有些酒店用中文名寫著店名。我先去一家英文酒店,詢問價格,之後又去一個叫金華旅店的地方,其實都是幾層高的農民房,金華旅店走出一個女人,我直接跟她說中文,
真是好親切阿,她是華僑,說她的酒店滿了,如是她帶我去隔著二家店的另外一家華人酒店金陽旅店,裡面有標準間,15美金一晚,地址在金邊博翁坑康(No,7A,St.278,Boeung Keng Kang1, Chamkarmon,Phnom Penh),酒店的經理叫蕭金喜。
我去房間一看,非常大,足有30多平方米,兩個超大的雙人床,房間天花板很高,有空調電扇及電視。我放下行李,拿著相機就出門了,拐角有個印度餐館,我點了一份米飯,配著蔬菜吃,結果上菜時我吃了一口就差點吐了,居然是米飯上攪合成稀粥配白色的色拉,我當時恨不得把餐盤扔到印度佬的頭上,心想三哥是想忽悠中國人啊,完全就是夾生的生米跟蔬菜攪拌而成的,還收我二美金,那個飯裡的咖喱更是噁心,簡直是玷汙印度菜在我心中的美好回憶。
我憤然走出了餐館,走到斜對面就看到柬埔寨獨立紀念碑,1863年柬埔寨被法國侵佔,1940年又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再次侵入柬埔寨。為了爭取獨立和解放,柬埔寨群眾進行了長期英勇的鬥爭。
在親王的不懈努力下,柬埔寨終於在1953年11月9日獲得完全獨立。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勝利,在金邊建立了高大雄偉的獨立紀念碑。這一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巍然矗立在金邊主要大街諾羅敦大道的南端,與其北端的塔仔山遙遙相對。紀念碑東西兩側,是獨立廣場。
我繞過十字路口到達西哈努克大道與另外一條馬路之間的草坪(Sihanouk blvd&suramarit
,走不了幾步就到了柬越友好廣場,看到一些和尚匆匆而過,還看到一個美女背包客,都是形色匆匆,我斷定她肯定是中國人。
我穿過烈日暴曬下的廣場,行人極少,但這裡到了晚上就人山人海了,年輕人全部集合在這裡,開著喇嘛跳舞。廣場旁邊到晚上就停滿了摩託車,但這裡白天卻很少人,偶爾有些人睡在石凳上,我看到小孩子在廣場上用消防水龍頭洗澡,偶爾有幾個年輕人走過,
我穿著極地戶外旅遊快幹襯衣和長褲,還是被曬得汗如雨下。廣場對面是商業街道,西哈努克大道中間的草坪綠化帶足有十多米寬,如果都種上大樹,那麼這一帶就會非常涼爽,可惜地方政府也在走我們搞經濟發展的老路,破壞自然環境,盲目修建高樓大道。
柬埔寨獨立紀念碑前面還有大量的宮殿和別墅群,我坐在石凳上休息,一位和尚迎面走來,我沿著大道走到皇宮旁邊的金銀閣寺(Silver Pagoda),它位於柬埔寨皇城南側,建於1892年至1902年間,採用高棉傳統建築方式,但裝飾帶著強烈的暹邏風格。金銀閣寺地板是由5329塊各重1.125kg的純銀磚鋪成,估計有五噸重,故稱為銀閣寺;又因寺內供奉玉佛又稱玉佛寺,玉佛前有座重達 90 公斤的金佛,鑲有2086顆鑽石,佛冠上的主鑽石重達25克拉。
寺前是諾羅國王騎馬雕像,周圍環繞著諸位國王的靈塔,迴廊由 40 位藝術家繪製印度神話故事的壁畫,精採絕倫,加上寺內數百件國寶級金銀寶物,所以又稱為金銀閣寺。金銀閣寺中央有一座18k金打造的佛像,重90公斤,佛身上鑲有9584顆鑽石,最大的一顆鑲在佛身胸前,重25克拉,這尊佛像是為了紀念西索瓦國王打造的,
顯示了柬埔寨曾經的輝煌年代,群眾在這裡可盡情欣賞柬埔寨造價最高的佛寺。當時有很多跟團遊的中國與韓國遊客魚貫排隊進入藏有銀磚鋪成的寺廟,我正想跟大部隊人馬直接混進去,因為大門口那道關我已經忽悠門衛進來了,可一看門口警告牌寫著銀磚被地毯蓋著,而且不容許帶相機,我立即就放棄了。
我繞著皇宮外面的圍牆走了一會(Royal Palace),經過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金邊國家博物館建於1913年,目前館內收藏有4到10世紀、吳哥王朝等時期的手工藝品及雕刻藝術品,數幅法國攝影師拍攝的吳哥照片,以及很多吳哥窟雕塑的真品。在前往吳哥窟之前先來做做功課會很有幫助。博物館是開放式設計,十分美觀,異國風味十足。中央建有一座小亭,供奉了一尊神像,周圍有四個人造荷花池,以草圃及長凳相間,有如一道道隔音牆,阻隔了館外鬧市的喧囂,任憑遊人靜靜遊賞。
金邊國家博物館裡面的展品有的是從柬埔寨各地運來的特色雕像和青銅器,有的還是從吳哥運來的,所以這裡跟吳哥很像,可以說是吳哥的前身,很有觀賞價值,博物館的設計是典型的傳統高棉建築風格,很是美觀大方。在博物館的中央建有一個小亭子,裡面有佛像供奉著。周圍環顧著的是荷花池和草坪相間,安靜的在微風中等待遊人。
我繼續在廣場上亂晃,有人在餵鴿子,經過戰爭紀念碑,路過別墅區,街道上的石凳上躺著很多人,廣場上除了種植一些花卉之外,就是非常空曠的水泥路,完全可以多種一些大樹的,否則白天真的是太熱了。
我再走了半小時,終於在路邊看到一株古樹,下面有人設置神龕祭拜,不遠處是寺院,在寺廟前面的草坪上,有一對年輕情侶摟在一起聊天,一個赤裸裸的小屁娃用塑料桶接水後往身上淋,他想降溫。
我走進一座藏書很多的寺院參觀(WAT Sarawan),在寺廟拍了些照片就出來,之後頂著烈日走到了位於金邊市區王宮北面不遠處,也是金邊市內最大的佛教寺院烏那隆寺,它也是柬埔寨的佛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