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自2014年比特幣交易所運營商MT.Gox遭黑客攻擊破產倒閉以來,至最近1月日本另一家數字資產交易所CoinCheck價值約4億美元資產失竊,在迅猛的發展勢頭下日益壯大的數字資產市場一直擺脫不了黑客襲擊的安全陰影。而在分布式數字資產清算系統DAEX(Digital Assets Exchange Group )項目創始人谷燕西看來,交易所安全問題頻發的根源在於數字資產行業一體化的市場結構:共同的交易與資產運營主體,無法分散系統性風險,而且對信息和交易不透明存在監守自盜的道德風險、潛在政策監管風險等非系統性風險缺乏抵禦能力。
類比發展初期的中國股票,谷燕西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金融評論,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剛剛起步的股票市場,券商直接存管客戶的資產,擁有交易的處置權。而這導致了券商任意挪用客戶資產的不良現象,拿著客戶的錢拆東牆補西牆,最終還不上客戶的錢導致券商關門或捲款潛逃的事故屢見不鮮。
谷燕西認為,今天現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面臨著同樣的結構問題,用戶的數字資產放在交易所中,代表了交易所能夠隨意處置客戶的資產,極易誘發上述種種安全問題;另外,在管理和技術方面有缺陷的前提下,現有的數字資產交易所由於採用中心化的系統,存在著信息不透明的問題,使得客戶的資產危險係數更高,從最初的MT.Gox到最近的CoinCheck,接連不斷發生的事故凸顯出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安全性問題已迫在眉睫,亟需解決。
從這樣的現實角度出發,谷燕西清楚地認識到,交易和清算、結算、資產託管應該分離開來,交易所只負責資金流轉中的交易部分,清算和資產託管應該交給專業的清算機構來運作。在美國期權清算公司有著五年工作經驗的谷燕西,參與了美國期權交易市場的唯一清算系統ENCORE的開發和運營,對於期貨交易和清算業務有著深刻的了解。
而在美國傳統金融機構有著豐富清算業務工作經驗的谷燕西,又是如何留意到區塊鏈帶來的技術變革,關注其與清算業務的結合?在2017年三月份,了解到數字資產管理平臺LedgerX正在向監管方申請數字貨幣衍生品的交易和清算的牌照後,熟悉美國衍生品交易市場發展歷史的谷燕西察覺到,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數字貨幣的日益壯大必定會帶動其衍生品交易的快速發展,屆時對全球範圍內的清算工作都將產生非常大的需求。
由此,谷燕西告訴雷鋒網AI金融評論,他發起創建DAEX的初衷就是希望用區塊鏈重構基礎設施建設,從數字資產託管、統一清結算、分布式錢包到去中心化與強信任。談到未來的願景,他稱,DAEX採用分布式清算模式為中心化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提供清算服務,將交易與清算相分離,為數字資產交易市場提供一個安全合規的市場結構。
在DAEX這套清算生態系統中,交易數據和數字資產分層分離,通過打造去中心化的清算鏈和分布式數字資產錢包在優化提升交易性能的同時,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去信任化的技術特性充分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具體來看,在交易流程中,客戶在交易所掛單後,由交易所撮合成交,買賣雙方就某個產品、某個價格、某個數量完成一筆成交。
每一筆成交完成以後形成的交易單,發送到DAEX的清算鏈上後,其代表的每一位用戶都會被設立一個專屬的清算帳戶,在鏈上對他們的數字資產交易進行登記管理,對這些註冊信息進行檢驗,保證其準確性後,再將不同數字資產的餘額和清算記錄更新到相應的帳戶中去。
清算過程完成後,在結算環節中,由於其涉及到真正的數字資產在相關帳戶間的交割,具體到不同的場景和帳戶需要遵循不同的業務邏輯,故DAEX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將具體帳戶的結算邏輯寫入其中,當外界相關條件後滿足的情況下,智能合約或按照固定時間,或按照產品到期日等來自動執行完成結算。由此實現用戶在交易所進行交易、而DAEX的清算鏈負責清算結算和資產託管的兩者分離的精細分工,引入區塊鏈提升安全性、信用和性能的基礎上幫助交易所進行業務互補,使得交易所能夠專注在對它們而言價值密度更大的交易業務,而無需再操心清結算和資管託管等增值服務,整體而言市場也會更為高效率,客戶的資金的使用率也會更高。
他坦言,在目前的場內的金融產品交易中,中心化的撮合交易方式仍最為有效,故需要保留這個優勢;在清算過程中則要引入分布式的記帳技術,並運用智能合約來貫穿整個清算和結算流程,來保證它的實現效力和安全性。
谷燕西指出,更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在DAEX這套區塊鏈清結算和資產託管解決方案裡,客戶的資產都在其專屬帳戶中,交易所沒有挪用,也不會因為其遭黑客攻破而導致全體的客戶資產蒙受損失,大大提升了數字資產交易全流程的安全性。
安全性還體現在DAEX分布式錢包的多級密鑰設計上。谷燕西介紹道,當使用者申請數字資產清結算密鑰時,DAEX錢包將動態生成三段加密子密鑰。作為多重籤名的一種實現方式,由用戶(含交易平臺)、錢包、備份機構分別持有的公鑰會共同創造數字資產清結算的合成地址。除錢包服務端外,剩餘部分通過獨立的安全信道 分別發送給客戶和密鑰備份方。
在理論上,任意交易只要其中兩方達成一致時便可完成籤名。 在這樣的三段設計下,當出現了用戶密鑰丟失的情況,就能以安全的方式來恢復私鑰,儘管用戶的數字資產被登記於公開的區塊鏈之上,但相當於「用戶持有保險箱二道門的一把鑰匙」,能夠在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用戶丟失密鑰之後恢復錢包。
談到在未來,與各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合作之路,谷燕西對此信心滿滿。在如今交易所安全事故頻發的背景下,他認為,這既有來自監管的大勢所趨,將促使各地區的數字資產行業滿足客戶資產第三方監管的合規要求,又有交易所本身的商業考慮,專注於其最有價值的交易業務,而將原有不得不做無法捨棄的清算結算和資產託管業務交付給第三方清算機構,對交易所而言最為有效,且成本最低。
憑藉著過往豐富的期權交易工作經驗,谷燕西預測,在未來各交易所對接DAEX的合作模式,大致可分為兩種:其一,全盤引入,徹底改革業務結構,成本較高但最為乾淨利索;其二,參考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遷移模式,在保持現有交易模式、支持現有的交易產品的前提下,採用第三方清算新的交易模式來運作新的產品,即混合模式。
不管採取哪一種業務模式,在未來第三方清算都將是大勢所趨。對於數字資產行業裡的各交易平臺,如果有一家專業的清算機構出現,提供行業通用的清算解決方案標準,則能使它們專注在獲取交易產品及增加用戶流動性等收益更高的業務上,谷燕西表示,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將底層做好,讓各數字資產衍生品的清算流程在其基礎上真正跑通,承載更多的交易業務,通過構建安全的分布式清算生態,為自由開放的數字資產交易來體現基於標準清算服務的鏈上產品經濟價值市場。
從DAEX出發,放眼整個區塊鏈行業,谷燕西認為,真正優質的區塊鏈項目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能夠迎合技術需求的項目,就像DAEX在數字資產細分領域,是能夠提升整體交易市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長期來看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他亦通過雷鋒網向外界呼籲,希望大家撥開炒作的迷霧,能夠以慧眼關注有價值的項目,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共同做出努力。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