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熊貓乳品(SZ300898)盤中大漲20%達77.52元,觸發漲停,換手達55.51%,成交額10.6億元。
不過,即便熊貓乳品股價一路走高,但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尚未解除。比如,產能利用率較低、客戶較為集中、對單一供應商較為依賴以及對區域市場倚重等問題一直伴隨著熊貓乳品。
上市之路坎坷
不久前,熊貓乳品終於上市成功成為浙江省第500家境內上市企業。上市首日,熊貓乳品股價大漲,開盤價為44.4元/股,盤中最高衝到88元/股,收盤報62.15元/股,漲幅為476.53%,總市值達77.07億元。
因以煉乳為主營產品的熊貓乳品被稱為「煉乳第一股」。回顧熊貓乳品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早在2015年6月16日,熊貓乳品曾掛牌新三板。一年後,即2016年10月11日,熊貓乳品向浙江證監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與中信建投籤訂IPO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上市進程。
2018年熊貓乳品向證監會報送IPO申請文件,計劃衝刺上交所主板。
然而,在2019年1月,熊貓乳品突然宣布IPO「撤單」決定暫緩上市。彼時,熊貓乳品方面解釋稱:「基於經營發展戰略需要,經過審慎研究,公司決定調整上市計劃。」
時隔一年多,在2020年2月,熊貓乳品再次向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次終於成功過會。
從新三板轉戰到IPO,這也不得不說,熊貓乳品對資本市場的執著,而這其中主要是主業濃縮乳製品的發展需求。
招股書顯示,熊貓乳品二次IPO共擬募集5.5億元。其中,3.20億元用於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製品生產項目、2.13億元用於濟陽二期年產2萬噸濃縮乳製品項目、1977.05萬元用於營銷中心項目。相較於第一次IPO,熊貓乳品募集資金由6.21億元減少至5.5億元,調低了約10%。
熊貓乳品衝刺IPO無外乎是希望藉助資本力量,推動企業規模化、多元化發展。
「李氏父子」成最大受益人
資料顯示, 熊貓乳品創建於1995年,主要從事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乳品貿易,通過拳頭產品「熊貓」牌煉乳,成為國內煉乳市場中份額僅次於雀巢的品牌,供應客戶包括香飄飄、蒙牛、達能等國內知名乳製品相關零售企業。
據招股書披露的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11年-2019年,國內煉乳市場的產銷量都在不斷提升。2011年,煉乳行業的生產量與消費量分別為14.60萬噸和14.78萬噸,到了2019年,國內煉乳行業的產銷量分別達到19.20萬噸和22.40萬噸。
從發展至今,熊貓乳品歷經多次股權轉讓和增資,最終從國有控股轉變為李作恭及其兩個兒子李錫安、李學軍掌握的家族企業。
熊貓乳品在招股書及既往財報中多次提示,目前李氏父子3人持股比例較高,且李作恭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李錫安擔任董事、總經理,李學軍擔任董事、副總經理。
據悉,上市之前,三人合計持股比例53.99%。其中,李作恭、李學軍通過定安澳華持股40.65%;李學軍直接持股7.55%,通過寶升投資間接股0.15%;李錫安直接持股5.65%。
上市之後,安定澳華的持股比例稀釋至30.48%,為第一大股東;李學軍和李錫安的直接持股比例為5.66%和4.23%,李氏三父子的身家仍然不少,成為大贏家。
與雀巢「爭奪」市場?
作為國內煉乳領域的領軍企業,可以說熊貓乳品煉乳產品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是國內第二大煉乳品牌,但依舊存在產能利用率較低、客戶較為集中、對單一供應商較為依賴以及對區域市場倚重等問題,即使上市,這些問題尚未解除。
經調查發現,在2018年,熊貓乳品煉乳銷售規模位居雀巢之後,是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在招股說明書中,熊貓乳品也將雀巢等企業列為主要競爭對手。
但不難發現,雀巢是屬於綜合類的企業,而熊貓乳品在規模上不足以與其抗衡。其主要營收來源於濃縮乳製品,相關資料顯示,2016-2018年度以及2019年1-9月,熊貓乳品濃縮乳製品銷售收入分別為2.77億元、3.62億元、4.51億元以及2.83億元,佔公司整體主營業務收入的67.98%、67.95%、75.15%以及69.52%。
縱觀整個乳製品行業,發展較好的乳業巨頭的產品品類都比較豐富,不會過度依賴某一類產品。過度依賴某一個產品意味著企業面對的風險就越大。
而熊貓乳企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近幾年不斷開發市場,與雀巢直接爭奪市場。
除濃縮乳製品產品外,熊貓乳品近兩年投資新建了奶油和奶酪生產線,陸續推出了稀奶油、馬蘇裡拉奶酪和兒童奶酪棒等新產品,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線,只是目前的效果還不太明顯,品牌的知名度並沒有打開。
「上市」是一把雙刃劍
很多企業都把「上市」當做終極目標,因為通過上市,企業可以募集到資金,用於企業擴產、上馬新項目、投入研發等支出。正是因為上市有這些好處,所以不少企業擠破頭都想著上市。這也是熊貓乳品為什麼一直堅持走上市之路的原因。
對於此次上市的成功,熊貓乳品方面表示,本次發行及上市,一方面能夠為公司實現業務增長目標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搭建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平臺,為公司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
另一方面,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大幅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使得公司能夠抓住行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市場機遇,煥發老字號新活力。
目前,「熊貓」牌甜煉是乳熊貓乳品主打產品,且有不同包裝形式的甜煉乳產品,如易拉罐、桶裝、軟管和條包等包裝。
其次,還有「熊貓」牌淡煉乳包括全脂淡煉乳和調製淡煉乳和奶酪棒、馬蘇裡拉奶酪和高熔點奶酪以及稀奶油。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濃縮乳製品實現營收4.33億元,佔比72.03%,毛利率25.96%;乳品貿易實現營收1.60億元,佔比26.61%,毛利率2.72%;其他產品實現營收819.74萬元,佔比1.36%,毛利率-0.10%。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上市成功後資本之路也並不好走,如果只想投機取巧,不在產品上深耕、投入不夠,這對未來發展並不利,如是這樣還不如不去走上市這條路。例如科迪乳業、輝山乳業上市後以慘敗收場。
不過,一直不上市也有其弊端,會使得經營數據不夠透明,以及沒有股東的制衡,容易產生企業治理結構落後或權力腐敗等情況。
所以說,上市本身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還需要客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