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記者 喬楠)近日,民航局下發了《關於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的通知》,擬在國航等8家航空公司,上海浦東機場等29家機場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研究機構統計,目前國內幹支機場直連航線覆蓋率為25.6%,支線與支線機場直連航線覆蓋率僅為0.6%,但旅客對這些沒有直連航線的點出行需求是存在的,並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轉的市場需求還會逐漸增加。目前,我國各區城航空樞紐鮮有主導性的能夠覆蓋所有航空網絡的航空公司,大量旅客的中轉需求要靠跨航空公司來解決。但旅客在跨航司中轉時,由於各航司之間、機場與航司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導致旅客在中轉時往往要取出行李,然後要重新辦理託運手續、過安檢,或者在發生航班不正常時,相關權益不能得到保障。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部分旅客的出行需求被抑制或體驗比較差。為解決上述旅客中轉過程的痛點、難點問題,今年民航工作會將「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確定為提升服務質量重點工作。
旅客中轉尤其是跨航司中轉涉及多家保障單位、流程複雜。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目前,除購買同一航空聯盟成員或者有代碼共享合作關係航空公司聯程票的旅客,在國際上還沒有國家能夠普遍實現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制約國內中轉旅客實現跨航司行李直掛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更好的服務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保障資源如場地、人力等,不同機場和航空公司對由誰來承擔投入認識不盡一致。二是不同類型航空公司對實施該項服務的利弊認識也不盡一致,部分網絡型航空公司認為完善的網絡資源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實施跨航司行李直掛會削弱自己的優勢,會導致自身客源的流失。三是數據不共享、系統不支持。機場為中轉旅客提供跨航司行李直掛的前提是掌握中轉旅客及行李的信息,目前系統無法獲取中轉旅客的相關信息。針對以上情況,民航局決定以試點的方式推進跨航司行李直掛工作,力爭通過試點方式,統一思想認識,探索商業模式,最終形成可複製經驗,再推廣至全行業。
此次試點內容分為兩類。一是機場主導的跨航司行李直掛,即機場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基於旅客申請的「響應式」中轉服務,也可通過與其他機場、航司、第三方合作,基於已知中轉旅客信息,主動為本機場中轉旅客提供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二是航司主導的跨航司行李直掛,即航空公司之間通過合作,在部分機場或航線,以代碼共享、通程聯運、合作聯營等方式為旅客提供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
此次試點的機場:華北地區的呼和浩特、太原、石家莊機場;華東地區的浦東、杭州、廈門、合肥、煙臺、泉州、南昌機場;中南地區的廣州、深圳、鄭州、長沙、武漢、桂林機場;西南地區的成都、昆明、重慶、貴州機場;西北地區的西安、蘭州、銀川、西寧機場;東北地區的哈爾濱、瀋陽、長春機場;新疆地區的鳥魯木齊、庫爾勒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