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公司從諾格買兩顆HEO衛星,配三方載荷,由SpaceX發射

2020-12-20 航天長城

挪威空間公司7月3日宣布,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將為其建造兩顆大橢圓軌道(HEO)衛星,星上將配備分別面向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挪威國防部和美國空軍的有效載荷。諾格戰勝的是美國另一家未具名衛星製造廠家。挪威空間公司稱,兩星將在2022年底由太空探索公司採用「獵鷹」9火箭發射。

這兩顆衛星將構成挪威國防部「北極衛星寬帶任務」(ASBM)系統的核心。運行在大橢圓軌道上的這一雙星系統將能為靜地衛星覆蓋不到的高緯度地區帶來寬帶連接。靜地衛星是從赤道上空來提供覆蓋,而ASBM衛星將利用其獨特的軌道來覆蓋北極圈,具體而言就是北緯65度及以上區域。

諾格將在其位於維吉尼亞州杜勒斯的工廠建造這兩顆衛星

挪威空間公司ASBM項目主管斯卡勒接受採訪時說,北極通信盲區是挪威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衛星。他說,研究發現,採用這一大橢圓軌道方案是實現這些能力最划算的途徑。挪威空間公司2014年成立,是一家國營公司,肩負著採購ASBM星座的任務。斯卡勒拒絕透露角逐ASBM衛星製造合同的另一廠家的名字,但稱諾格贏在價格上。

挪國防部國防政策與遠期規劃司官員尼爾森上校4月份曾表示,在認定單造專用衛星費用太高后,挪國防部選擇在星上攜帶多個有效載荷。他說,低軌和中軌星座等其它架構也做了評估,但被認定不適於挪威眼下的需求。他在一次會議上接受採訪時說:「我們認為,從中近期來看,能夠真正實現北方寬帶覆蓋目標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國有系統。」

兩顆ASBM衛星將各攜帶挪威國防部一個X波段有效載荷、美國空軍一個極高頻通信有效載荷和由挪威空間公司運營並由英國國際移動衛星公司租用的一個商用Ka波段有效載荷。尼爾森說,挪國防部的有效載荷將能同美「寬帶全球衛星通信」(WGS)星座通用。

斯卡勒說,兩顆ASBM衛星在設計上相同,唯一明顯區別是其中一顆可能將攜帶一臺輻射監測傳感器。挪威空間公司稱,ASBM星座15年期望壽命內所需的資金全部通過用戶協議來解決。

ASBM衛星各重2000公斤,略低於大型通信衛星的平均水平,發電能力將是6千瓦。諾格發言人考克斯稱,該公司將採用「靜地星」3平臺來建造這兩顆衛星。「靜地星」3是軌道科學公司2015年同ATK公司合併前推出的最後一個衛星平臺型號。合併後的軌道ATK公司於去年被諾格收購。

由挪威空間公司持有50%股份的地面站運營商KSAT稱,它將在ASBM衛星由「獵鷹」9火箭發射前新建4部天線,以向這兩顆衛星提供通信服務。

國際移動衛星公司7月3日稱,挪威空間公司的商用有效載荷將把其「全球快訊」(GX)Ka波段連接服務擴展到北極,從而同銥公司形成更直接的競爭。「全球快訊」服務現包括4顆靜地衛星。銥公司的窄帶低軌星座採用極軌道,是少有的幾種高緯度地區連通手段之一。

國際移動衛星公司稱,ASBM的Ka波段有效載荷將讓「全球快訊」服務突破眼下75度的緯度限制。公司發言人辛納特說,這些有效載荷還將提高「全球快訊」用戶在65~75度之間能得到的通量,因為那裡的靜地衛星視角導致信號弱於更靠南的緯度。

國際移動衛星公司將這兩個新有效載荷稱為GX-10A和GX-10B。這兩個租用載荷將先於該公司5月份從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訂購、定於2023年發射的3顆衛星上天。國際移動衛星公司另有3顆衛星(GX-5、「國際移動衛星」6A和「國際移動衛星」6B)定於ASBM網絡部署前發射。

除承造衛星外,諾格還直接負責提供ASBM衛星上的美國空軍「極高頻擴展數據率」有效載荷。這些有效載荷屬於美空軍設計用來提供北部保密通信的「增強極軌系統-再注資」(EPS-R)項目。諾格7月3日宣布從空軍拿到8200萬美元的一項合同,以研製一個下一代地面系統,用來為EPS和EPS-R有效載荷提供遙測、網絡安全和控制。

斯卡勒說,挪威空間公司這兩顆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周期為16小時。他說,兩星在運行到南部靠近地球位置時將關閉通信服務,而在沿大橢圓軌道飛到北部距地球更遠的位置時將會重啟服務。每顆星將有約10小時處於覆蓋區的「開機弧段」(active arc),並將保證兩星之間的無縫交接。據參與方介紹,兩星將為漁業、能源行業用戶、救援行動和其它應用提供通信服務。

斯卡勒說,由於將採用非地球同步軌道,兩顆衛星將在天上動來動去,但速度不會很快,所以不是非得採用平板電掃天線。他說,海上艦船都已配備能應對海浪引起的運動的拋物面跟蹤天線,足以針對衛星位置的逐漸變化做出調整。

來源:航小宇

相關焦點

  • 為了提前十幾秒發現俄羅斯核打擊,美國買下兩顆巨貴的衛星
    5月18日,美國諾格公司從國防部手裡拿到一份價值23.7億美元的合同,為後者研製兩顆衛星。單價接近12億美元。什麼衛星需要如此高價?答案就是——飛彈預警衛星。而且諾格公司需要研製的兩顆飛彈預警衛星很不尋常。
  • 為防俄軍核飛彈,美斥資24億研製預警衛星專盯北冰洋
    近日美國諾格公司與美國國防部籤訂了一份合同,為五角大樓研製兩顆軍事衛星。這兩顆衛星的總價達到了23.7億美元,約12億美元一顆。這兩顆衛星屬於美國下一代過頂持續紅外衛星計劃,簡稱為"OPIR"。該衛星系統實際上是一整套天基飛彈預警衛星系統,一共由5顆衛星組成,其中3顆部署在靜止軌道,另外2顆部署在大橢圓軌道。(美國衛星發射)其實早在冷戰期間,美蘇兩方在空中都部署了大量的飛彈預警衛星來應對對方發起的飛彈攻擊。美國現有的DSP衛星飛彈預警系統從1972年投入運行,至今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且都在靜止軌道上運行。
  • 「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新華社發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簡稱GECAM衛星)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研製。該專項是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的一期專項已成功發射了「悟空」、「墨子」、「慧眼」、「實踐十號」等科學衛星。
  • 這家太空初創公司計劃用熱氣球發射小型衛星
    (圖片:Leo Aerospace)熱氣球可以幫助小型衛星革命達到新的高度。洛杉磯初創公司Leo Aerospace正在開發一套新型火箭發射系統,這套系統將會使用一個巨型熱氣球在距離地球表面約6萬英尺(1.8萬米)的高空釋放火箭,發射小型太空飛行器。
  • 歐空局土壤溼度與海水鹽度(SMOS)衛星成功發射
    兩顆衛星展示的突破性技術將會增強歐洲工業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Jean-Jacques Dordain讚揚歐空局在空間對地觀測領域起到了重要作用:「歐空局致力於地球科學和氣候變化的研究,SMOS是歐空局對氣候變化研究的最新貢獻」。
  •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國內首顆AIS商用衛星計劃明年上半年發射,由上海製造
    國內首顆AIS商用衛星計劃明年上半年發射,由上海製造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通訊員 嶽付升 2016-11-01 13:19
  • SpaceX獵鷹9號火箭成功為土耳其發射軍事衛星,新年迎來開門紅
    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完成了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的首次發射和回收。今年SpaceX計劃發射和回收數十枚火箭,成功的首次發射為該公司迎來了開門紅,也開啟這一前所未有的多產一年。SpaceX於1月8日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晚上9:15進入了四個小時的發射窗口,SpaceX該年度的首次任務是將約3500千克「Turksat 5A」通信衛星送至橢圓形地球靜止轉移軌道(GTO)。該衛星幾乎完全由歐洲的空中巴士防務和航天公司為土耳其設計和建造,旨在擴大和升級非洲、歐洲、中東以及土耳其自身的通信服務。
  • 史上最全SpaceX火箭數據開源,組員艙、起落架、發射信息全都有
    △r/SpaceXr/SpaceX是SpaceX粉絲自發組織的社區,日常搜集整理SpaceX的火箭發射信息。實際上,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貢獻有關數據,之前他們就整理開源過火箭發射Timeline。API包含SpaceX的龍飛船、Starship、發射歷史數據、核心艙、起落架、載荷信息等等,應有盡有。這些能拿來幹什麼?REST API包含三大部分,clients、app(應用)和原始數據。
  • 這家網際網路公司要發射衛星全球免費上網,投入30億如何盈利?
    做出了免費應用WiFi萬能鑰匙的連尚網絡,計劃發射一系列衛星提供全球免費的衛星網絡覆蓋。11月27日,連尚網絡輪值總裁王小書透露,第一顆衛星「連尚一號」將在2019年搭載長徵系列火箭進入太空,連尚網絡自主研發的「連尚蜂群星座系統」由272顆混合軌道衛星組成,預計在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 中國民企要發射外國衛星,火箭竟來自東風41洲際飛彈
    繼去年9月初發射臺爆炸事故後, 1月15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進行了今年的首次發射任務,獵鷹9號火箭以一箭十星將銥星公司的10顆衛星一次性送入低地球軌道,並利用太平洋上的漂浮平臺成功回收了一級火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由矽谷投資家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創建的,總部位於加州。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由北航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研製的星基ADS-B航空監視載荷開展在軌技術驗證ADS-B是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新一代空管監視技術。
  • 義大利政府再訂購兩顆第二代「地中海天宇」雷達衛星
    義大利政府已根據12月15日宣布的一項合同從泰雷茲·阿萊尼亞空間公司新訂購了兩顆「地中海天宇」(Cosmo-SkyMed)雷達成像衛星,並選定由空間電信公司(Telespazio)來對該星座地面段進行升級改造。
  • 藍色起源公司成功發射與回收New Shepard火箭 並首次測試外部載荷
    傑夫`貝佐斯的太空公司 "藍色起源"(Blue Origin)今天完成了2020年的首次發射任務,他們在西德克薩斯的測試設施中發射了一枚 "新謝潑德"(New Shepard)亞軌道火箭。
  • 科學網—我國首顆軟體定義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11月20日上午7點40分,「天智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SpaceX?民營公司成功發射火箭,黑科技衛星一入軌就脹成了球
    撰文:利刃大驅就在前不久的7月25日,中國航天發射史上有了一個嶄新的裡程碑,即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這款民營運載火箭名為"雙曲線一號"長安歐尚號,是由北京星際榮耀公司設計並發射的。不過,作為民用公司自然是要能省一點是一點嘛,所以"雙曲線一號"長安歐尚號是藉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場地進行發射的。據悉,當天長安歐尚號成功將多顆衛星送至300公裡的預定圓軌道,在拿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的頭銜後,順道還拿走了民營火箭首次一箭多星等眾多成就。因此,有人還將發射長安歐尚號的星際榮耀公司比做中國的SpaceX。
  • ——「風雲四號」衛星順利抵達發射基地
    這架飛機上搭載的神秘「乘客」下機後,馬上被「保鏢」送至50公裡外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不到2個月之後,它將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至距離地球3600公裡外的軌道中,「捕捉」大氣中的雲雨和雷電。沒錯,這位神秘的「乘客」就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風雲四號」科學試驗衛星。對了,它的頭銜可了不得,世界上首個「一個頂倆」、可抓閃電的高軌氣象衛星說的就是它!
  • 一箭十三星 長徵六號完成首個國際訂單 明年按計劃將執行4次發射任務
    已運送Satellogic公司17顆衛星入軌10顆NewSat衛星(即NewSat-9至NewSat-18)是由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自行設計、研製的商業遙感衛星,每顆衛星質量均為41千克。本次任務是Satellogic公司在國際範圍內首次購買整箭發射服務。
  • 馬斯克要上演「天女散花」了:60顆網際網路衛星即將發射升空!
    【ALENG 自媒體】5月14日早間專稿,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機構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截至2018年底,全球網民總數已經接近44億,儘管這個數字看上去比較驚人,但是實際上,這個數字的另外一層意義是:全球尚有33億人仍然無法享受網際網路生活,
  • SpaceX順利發射臺灣衛星 為何卻賠了1000多萬美元
    此次被發射的這枚「臺衛5號」衛星在進入預定軌道後,每兩天就會飛過一次臺灣島,並將測得的數據傳回給基地。在完成這個有史以來載重最輕的單獨運載任務之後,獵鷹9號的一級火箭助推器將飛回到SpaceX的遙控著陸船——它或將在未來被重複使用,去執行一些報酬更高的任務。「臺衛5號」衛星是臺灣地區首枚自主設計和研製出的衛星,它是由臺灣地區50多個科研團隊共同傾力打造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