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起源公司成功發射與回收New Shepard火箭 並首次測試外部載荷

2020-12-17 站長之家

傑夫`貝佐斯的太空公司 "藍色起源"(Blue Origin)今天完成了2020年的首次發射任務,他們在西德克薩斯的測試設施中發射了一枚 "新謝潑德"(New Shepard)亞軌道火箭。包括今天在內,這枚特殊的火箭共飛行了7次,且已經是新謝潑德飛行器整體的第13次飛行了。

今天的發射包括對NASA主動著陸傳感器系統的測試,該系統將用於為未來的登月飛行器建立自主、精確和靈活的著陸系統。

NASA的著陸系統測試對藍色起源來說也是第一次 - 這是藍色起源首次在 "新謝潑德"號外部測試飛行載荷。迄今為止,所有 "新謝潑德"號的有效載荷都是放置在助推器頂部的太空艙內,但外部測試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有助於對儀器進行測量測試,這些儀器將用於為未來的太空飛行器提供可重複的精確著陸能力。

雖然NASA之前已經能夠在月球表面著陸,但它正在尋求升級其用於著陸的技術,以便能夠以完全自動化的方式處理這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以更高的精度落於月球表面非常具體的目標--並為太空飛行器提供重複、可靠的能力,因為NASA的"阿特米斯"新一代月球任務的目標是在我們的大型天然衛星上建立更長久的人類研究存在。

該太空艙上還搭載了一些實驗,首先是太空艙以降落傘輔助的方式軟著陸返回地球,還包括火箭上使用的一個新的熱屏蔽裝置,作為未來新格倫飛行測試的一部分。"藍色起源 "的下一代太空飛行器將能夠處理軌道有效載荷發射,並增強亞軌道工作能力。

相關焦點

  • 貝佐斯藍色起源公司New Shepard火箭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TechWeb報導】4月30日消息,上周亞馬遜CEO、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該公司計劃在美國當地時間周日測試發射New Shepard火箭。
  • 「鬥魚超級火箭」成功發射
    據了解,此次合作方翎客航天為中國首個掌握火箭懸停飛行技術的民營航天公司,此次發射的RLV-T5型是目前中國已進入飛行試驗階段中體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可回收火箭,此次成功挑戰公裡級高空回收,刷新了國內該領域的紀錄。5,4,3,2,1……「點火,發射!」
  • 航天也直播 下周二看藍色起源火箭逃生艙測試
    網易科技訊10月2日消息 據外媒(Inverse)報導,美國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計劃於10月4號美國東部時間10:50發射新謝潑德火箭,並對火箭的「飛行逃生系統」(In-Flight Eacape)進行測試。屆時會在其官網上進行全程直播。
  • 【楚商動態】鬥魚真刷「超級火箭」,中國最大可回收火箭試驗成功
    8月10日上午10時35分,武漢鬥魚聯合民營航天公司翎客航天在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鎮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三次飛行及回收試驗,飛行時間50秒,飛行高度300.2米,落點精度優於0.07米,這意味著我國最大可回收火箭高空回收試驗圓滿成功。
  • 貝佐斯的夢想與執念:藍色起源與太空殖民願景
    2015年11 月,藍色起源實現了火箭發射並回收。New Shepard火箭成功發射到了 100千米的高空,隨後火箭體完好無損的降落到了預定的地面位置。 2017年12月份,藍色起源公司對新謝潑德號火箭進行了第七次發射,成功著陸,而且還成功部署了無人太空艙Crew Capsule 2.0。 到了這個時間,貝佐斯距離他小時候的太空人夢想似乎觸手可及。2018年7月5日,貝佐斯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列出新計劃,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定居點,並在未來5年內開展登月任務。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次成功回收火箭 ●第33次成功海上回收火箭 2017年,SpaceX發射18次,100%成功發射、100%成功回收一級火箭(排除4次發射時考慮搭載貨物載荷過重主動放棄),實現全球首次重複使用、垂直回收軌道級火箭
  • 發射成功,SpaceX送貨去空間站,將試驗新冠藥物
    12月7日,當地時間周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利用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將首艘經過升級的貨運龍飛船2號(Cargo Dragon 2)安全送入軌道,開啟了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在軌道上同時停留兩艘龍飛船的新模式。
  • 「藍色月亮」 月球著陸器亮相
    而貝佐斯成立火箭公司藍色起源公司最初的目標,就是進行火箭研發和太空探索。有媒體報導稱,過去三年時間內,該公司一直在研發此次亮相的這款月球著陸器。自從彭斯發表相關評論後,該公司更加速了他們的「月球登陸計劃」。
  • 揭秘:火箭發射成功後殘骸去哪兒了?
    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15日消息,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實驗艙的組合體,送入了預定軌道。長5B首飛備受矚目,除了首飛成功不負眾望,很多發燒友還很關注它的後續情況。火箭發射成功後去哪兒了?
  • SpaceX復用火箭再破紀錄,首度創下「一箭六飛六回收」
    ▲大約升空8分42秒,第六次穿行天地間的這枚一級火箭成功挑戰「一箭六回收」,穩穩降落在回收最多火箭的【當然我還愛著你】海上平臺上,由此創下首次「一箭六飛六回收」創舉,刷新全球航天復用回收新紀錄。
  • 「玩票大王」貝索斯這次玩大了 藍色月球飛船引擎成功點火35秒!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十餘年來依靠著從公司套取的巨額資本源源不斷的支持的他成立的火箭公司——「藍色起源」的發展。航天工業是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一個產品選擇好路線後就要持續不斷的發展下去,而藍色起源明顯不是這樣。
  • 計劃2023年發射火箭的金星任務,將在金星雲層中尋找生命
    一家私人企業-火箭實驗室,主營業務是發射一些小的飛行器到近地軌道,計劃開啟他們行星間的業務,他們計劃2023年發射飛行器到金星,在雲層中尋找生命。火箭實驗室與SpaceX和藍色起源類似,是一家致力於可重複利用火箭推進器的開發公司,有別於這兩家公司,火箭實驗室在火箭回收階段,他們會使用到直升飛機。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外界猜測「可能已成功測試...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3D列印技術是如何以閃電般的速度製造火箭的
    說起國外商業航天公司,我們大都會想起幫助甲方爸爸 NASA 擺脫了近十年「寄俄籬下」局面的 SpaceX、首富 Jeff Bezos 創立的關注太空旅遊市場的藍色起源、破產後由英國政府 10 億美元收購的衛星運營商 OneWeb、每天燒掉 400 多萬人民幣的首個上市商業太空公司維珍銀河等等。
  • 比SpaceX可回收復用火箭發射成本更低?維珍軌道採取了什麼策略?
    繼SpaceX研製可回收復用獵鷹系列火箭之後,維珍軌道另闢蹊徑,將火箭發射成本之戰推上高潮。本月中旬,維珍軌道將再次採用波音747「宇宙女孩」搭載「發射者一號」發射。在去年七月份,維珍軌道公司採用大幅改裝的波音747運輸機——「宇宙女孩」,成功在美國西南部的莫哈韋沙漠上空投下一枚「發射者一號」火箭的仿製品,該仿製品由水和防凍劑填充而成,重量與真火箭一致。
  • 英國太空發射初創公司Orbex為其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籌集了2400萬美元
    總部位於英國的Orbex公司已經籌集了2400萬美元的新一輪資金,由BGF和Octopus Ventures領投,包括現有投資者High-Tech Gründerfonds、Heartcore Capital和Elecnor S.A.參與。
  • 中國民企要發射外國衛星,火箭竟來自東風41洲際飛彈
    繼去年9月初發射臺爆炸事故後, 1月15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進行了今年的首次發射任務,獵鷹9號火箭以一箭十星將銥星公司的10顆衛星一次性送入低地球軌道,並利用太平洋上的漂浮平臺成功回收了一級火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由矽谷投資家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創建的,總部位於加州。
  • 洲際飛彈同款火箭發射凌空解體!觸發自動引爆裝置,天空染成紅色
    後天(4月24日),我們即將迎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那天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作為我國航天與飛彈事業發祥地,為了紀念這個偉大時刻首次公開了一段長徵二號火箭發射尖兵一號返回式衛星的實況視頻。
  • 因火箭主引擎出現故障,日本航天局H3火箭首次發射推遲到2021年
    火箭主引擎渲染圖JAXA和H3運載火箭的主要承包商三菱重工(MHI)的目標是在2020年底前舉行首次發射儀式,然後在5月發現火箭的主引擎存在問題。在今年5月,為H3運載火箭第一階段測試LE-9低溫液氫液氧發動機的工程師們發現了這些問題。這使得JAXA在9月宣布,首次飛行將推遲到日本財政年度2021年的某個時間,最早將於2021年4月1日開始。而該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也同樣推遲到了日本的2022財政年度。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未來火箭回收可常態化 陝西航天液體動力「新CP...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成楠  荊磊 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王子揚)12月22日12時37分,由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豪邁出徵,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航天六院為此次發射用運載火箭提供助推、一級、二級發動機及輔助動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