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外界猜測「可能已成功測試...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的報導推測了中國這種「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三種用途。報導稱,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研究人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認為,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可能是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太空梭。麥克道威爾表示:「它與美國SpaceX公司研製的可重複使用『獵鷹』火箭不同,但用途可能與該公司的『龍』飛船相似,也可能是美國X-37B那樣的無人太空梭,或者是未來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梭。」

據介紹,美國曾製造過多架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它可以載人往返於近地軌道和地面之間,目前均已退役。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僅在1988年進行過一次無人駕駛飛行。X-37B是由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小型無人太空梭。自2010年以來,它先後完成5次太空飛行,持續時間從225天至780天,目的是在軌完成服務於美國空軍的試驗,但所有試驗細節均嚴格保密。而SpaceX公司研製的「龍」飛船主要執行赴國際空間站飛行任務,它的返回艙可以重複使用。

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表示,根據中國官方提供的有限信息猜測,中國可能已將類似美軍秘密太空梭X-37B的飛行物送入軌道。俄航天問題專家伊戈爾利索夫表示,「從非官方和半官方消息人士處獲悉,中國研究『神龍』空天飛機多年,不排除4日是其首次發射」。美國TheDrive網站稱,由美國軍方聯合太空作戰中心和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負責運營的「太空追蹤」網站證實,「中國測試飛船」已成功進入太空。報導猜測,這種新型太空飛行器可能是中國版X-37B或歐洲航天局「太空騎士」太空梭的仿製品。

TheDrive網站還提到,很多傳言稱這次試驗可能涉及一種新型航天飛行器——空天飛機。它在地球大氣層中可以通過機翼和機身產生升力,像傳統飛機一樣滑翔飛行;而在太空中則如同太空飛行器那樣自由機動。除可重複使用這個特性外,空天飛機的其他關鍵優勢還包括能減少發射之間的周轉時間,能攜帶更廣泛的有效載荷等。空天飛機可以攜帶載荷返回地球,並執行各種其他專業任務,因此尤其受到各國軍方的重視。報導稱,「它們的可重複使用性可能最終會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但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得到足夠證明」。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送入軌道的中國太空飛行器很可能被用於長期技術試驗,而非軍事任務。(郭媛丹)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回應;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鄭柵潔任浙江省...
    有記者提問,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入選。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鍾南山院士是中國傳染病防控領域的權威專家,享有很高聲望,相信鍾南山院士的專業精神和經驗將為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的工作提供幫助並作出積極貢獻。
  • 「新聞早餐」 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四、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太空梭,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NASA的太空梭是世界上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像火箭一樣發射,像滑翔機一樣返回地球。它旨在將大型有效載荷(例如衛星)送入軌道,並在必要時將其帶回進行維修。在使用Enterprise太空梭(未進入太空)進行試飛之後,1981年4月12日,第一個太空梭飛行任務STS-1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發射升空。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圖為中國太空梭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央視公開又一個好消息,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在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會返回預定著陸場,但就在此時,1999年的時候就已開始,後一直在不斷改進中,截至目前,美國共發射了6架,還處於不斷探索階段,但美國對X37B太空梭的飛行數據和用途是高度保密,從未向外界透露過。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自從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獵鷹之後,國內外一片驚嘆聲,人們在感嘆這個私人公司有能力有技術的同時,忍不住要問,我國是否也有研發重複火箭或者重複使用飛船的能力呢?現在一則消息似乎給出了一個準確答案。
  • 中國版空天飛機成功發射,不只像美軍X-3B7那麼簡單
    引用新華社酒泉9月4日報導,「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應該就是軍迷朋友稱的空天飛機,美國的X37B就是最早發射和使用的空天飛機。
  • 中國航天再尋突破,「神龍」一號已順利升空?外媒:美國壟斷又被打破了
    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道飛行2天後,太空飛行器順利的返回了預定著陸場。關於這款太空飛行器,外界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是否是已經測試完成的「神龍一號」空天飛機。
  • 超級地球外星人如何發射太空飛行器?可能使用「太空彈弓」
    目前,一位物理學家提出了一項最新「外星人救援計劃」,聲稱他們研製一種叫做「太空系鏈(space tether)」的多重系統,使用一根旋轉軌道繩索可將太空飛船彈射至遙遠太空區域。研究報告作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亞歷克斯·豪維(Alex Howe)說:「當我首次聽到太空系鏈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它無法工作。然而之後進行了計算,吃驚地發現該方法能夠節省大量的燃料和能源。」
  • 中國版X-37B成功返航著陸,空天飛機離我們有多遠?
    文/唏兮中國於9月4日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並在兩天之後也就是6號成功返回著陸。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成功發射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試飛航天員克裡切夫斯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太空飛行器的成功試驗將加劇中美兩國之間的競爭,也可能會促進雙方在太空領域的合作。中國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如果單就太空探索技術來說,中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合作夥伴,主要在於美國如何考慮。
  • 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都有了,太空梭還要嗎?
    圖為落地狀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黑色的「外衣」屬於一次性可更換組件繼日前完成長徵五號B新一代大推力火箭成功首飛之後,近日中國航天再創佳績,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完成測試,準確著陸。而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國產新一代載人飛船除了在重量和尺寸方面大幅超越上一代載人飛船、載人數量超過一倍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了重複使用能力,有消息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重複使用次數可以達到十次。在完成一次任務之後,只需要更換載人飛船的「隔熱外衣」和「隔熱帽子」就可以再次使用,在再次使用前將會和所有的載人飛船發射一樣通過必要的測試。
  • 藍色起源公司成功發射與回收New Shepard火箭 並首次測試外部載荷
    傑夫`貝佐斯的太空公司 "藍色起源"(Blue Origin)今天完成了2020年的首次發射任務,他們在西德克薩斯的測試設施中發射了一枚 "新謝潑德"(New Shepard)亞軌道火箭。
  • 中國SpaceX?民營公司成功發射火箭,黑科技衛星一入軌就脹成了球
    撰文:利刃大驅就在前不久的7月25日,中國航天發射史上有了一個嶄新的裡程碑,即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這款民營運載火箭名為"雙曲線一號"長安歐尚號,是由北京星際榮耀公司設計並發射的。不過,作為民用公司自然是要能省一點是一點嘛,所以"雙曲線一號"長安歐尚號是藉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場地進行發射的。據悉,當天長安歐尚號成功將多顆衛星送至300公裡的預定圓軌道,在拿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的頭銜後,順道還拿走了民營火箭首次一箭多星等眾多成就。因此,有人還將發射長安歐尚號的星際榮耀公司比做中國的SpaceX。
  • 「胖五」發射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 圖片來源:新華社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2220秒後,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192千米、遠地點6.8萬千米的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研製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 預計2020年首飛
    近年大出風頭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是憑藉獵鷹九號火箭的回收和重複使用,在降低航天成本方面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記者日前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獲悉,該院正聯合國內優勢機構共同合作研製可重複使用運載器,並計劃於2020年左右首飛。其最終目標不僅能將單位有效載荷的運輸成本降低至現有一次性運載火箭的十分之一,還能大幅縮短發射準備時間,有望像飛機一樣實現航班化的天地往返運輸。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表示,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可重複:高運載效率火箭要實現重複使用,發動機推力調節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本次發射中,長徵八號火箭就應用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人不高興了:抄襲我們的火星探測器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甚至熬夜關注"天問一號"的發射詳情,並在個人媒體上表達了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歡迎。然而,面對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印度網民不淡定了,部分印度網民在社交媒體散布謠言,稱中國的"天問一號"抄襲了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認為中國的技術都是偷來的。
  • 「鋼鐵俠」再次創造人類歷史:SpaceX首次載人飛行發射成功!下一步...
    在這次發射之前,SpaceX已經使用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運載火箭連續進行過83次成功發射,以確保安全。馬斯克說,「任何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都會對此感到很興奮。」5月21日,兩名太空人貝肯和赫利已經到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提前一周來到了發射場地,參加發射前的彩排。
  • 西北方向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太空飛機終於穩了,美:進步太快了
    近日,據媒體報導,西北方向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太空飛機疑似在偏遠地區空軍基地降落,此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曾發射一型類似太空飛機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並在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看來中國太空飛機終於穩了,這讓美國網友紛紛感嘆:中國進步太快了,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這種新型太空飛行器,而在中國太空飛機出現後,美國不再是唯一。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