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景區將「藥王」譯為「毒梟」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西安的大雁塔北廣場上,一尊藥王孫思邈的塑像下面的簡介上,「藥王」竟被翻譯成了「大毒梟」。發現這個奇葩翻譯的市民張女士說:「中國古代的藥是中醫的草藥,drug有點毒品的意思,drugking指藥王不太確切。」而記者在翻譯軟體中,查詢drug king,竟然又查到一個新的意思,毒梟。
4月13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大雁塔北廣場,在音樂噴泉的西側、靠近大雁塔的地方,找到這尊藥王孫思邈的塑像。但塑像周圍並未找到之前張女士所說的錯誤的簡介石碑。
「有遊客反映我們的翻譯是錯誤之後,我們已在第一時間將簡介撤走了。」大雁塔景區管委會宣傳部一名姓張的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2003年,大雁塔北廣場建設初期,就設立了包括李白、杜甫、王維、孫思邈在內的8個古代名人的雕塑,當時的工作人員究竟是根據什麼將「藥王」翻譯成「毒梟」現在已不可查證了,「市民提出的意見我們覺得很對,所以我們現在也在找專家做一個更為合理的、更為恰當的翻譯,到時候我們會重新雕刻簡介石碑,並放置在原位。」該工作人員說。
網友
如果翻譯有歧義最好別採用
大雁塔景區將「藥王」翻譯成「毒梟」的新聞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後,在銅川的網友裡也引起了廣泛討論。4月13日,華商報記者在藥王故裡銅川藥王山景區採訪,在山下的一塊指示牌上看到,藥王山直譯為「YaoWangMountain」,「藥王大殿」直譯為「yaowang cave」。記者了解,景區內涉及「藥王」的英文翻譯有兩種,作為地名或路名都直譯為「yaowang」,作為歷史人物介紹翻譯為「King ofmedicine」。
不少銅川籍網友表示,西安是國際化大都市是陝西和國際交流的窗口,如果一些名人簡介、路牌等翻譯出錯,丟的不僅僅是西安的面子,這也會讓外國友人誤解陝西其他地區的名人、名勝等的歷史。
銅川網友小馬說:藥王孫思邈畢竟是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如果翻譯成毒梟,好像會讓人覺得中國人推崇的名人是有問題的。
銅川網友@有半毛錢說:翻譯如果有歧義就最好不要採用,這不是面子的問題,翻譯應該儘量用雅詞。
網友@崔崔崔摧摧毀說:藥王孫思邈畢竟是我們銅川人的驕傲,如果因為這樣的翻譯,讓國際友人看了笑話,就得不償失了。
網友@EastChinaSea小盆友2013還給出了自己認為合理的翻譯:The King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medicine。
而網友@咩咩羊則認為:就算是翻譯成 Medicine King也比DrugKing強啊,外國人至少不會誤會孫思邈是大毒梟啊。
建議
「藥王」翻譯更應尊重歷史意義
那麼,「藥王」到底該怎麼翻譯呢,在藥王故裡—藥王山有沒有更合適的翻譯呢?對此,華商報記者採訪了銅川藥王山景區管理局,景區管理局副局長井小溪認為,作為一個歷史名人在翻譯上應該尊重事實,要注重意思的表達。儘管目前對「藥王」還沒有約定成俗的翻譯,但景區裡一般就翻譯成King of medicine。
西安外國語學院英文學院教授李本縣認為:「drug這個詞意思有藥品毒品意思的,如果把drug和king放在一起,很容易讓人理解為毒梟或販賣毒品的黑老大,顯然不合適。」
4月13日,華商報記者還通過朋友聯繫了多名國外大學的師生,讓他們對藥王進行翻譯,他們當中很多人表示不是很好翻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生物製藥專業學習的LEO說,他上課時老師提到過中國的孫思邈,一般會翻譯成King of remedies,Sun Si Miao。
而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博士後lee則認為,英文和中文之間是存在差異的,非要翻譯成中藥藥王而且還不出現歧義是很困難,如果非要有個翻譯,那麼The King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確實更為準確一點;此外,the celebratedherbal medicine master,Sun SiMiao也算是一種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