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歷史文化遊徑,串起廣州歷史故事

2020-12-12 大洋網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第一批64條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中,廣州有三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分別是南國紅豆鑑賞歷史文化遊徑、紅色羊城主題歷史文化遊徑、廣府古驛道歷史文化遊徑。這三條歷史文化遊徑各有特色,每一條都串起了廣州的歷史文化,深藏了許多動人故事和特色風景。

廣州南國紅豆鑑賞歷史文化遊徑

路線: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八和會館—廣東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珠江紅船

主題:廣州的粵劇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通過串聯廣州粵劇相關景點,在這條遊徑可感受「南國紅豆」的藝術魅力。

要感受粵劇的魅力,首先要從粵劇藝術博物館開始,這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沿荔枝灣湧三期分為南北兩岸,南岸為主館及仿古園林建築,北岸為配套區域。南岸園林景區由嶺南園林風格的仿古建築群組成,以嶺南傳統建築的「三雕二塑一嵌」(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為裝飾亮點。博物館園林中心設有仿古戲臺,動態地展示了粵劇藝術特色。



永慶坊是這兩年的廣州「網紅」景點,事實上它始建於1931年,所在的恩寧路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騎樓街之一。廣州遵循「修舊如舊、新舊融合」的城市微改造精神,對永慶坊採用「微改造」的模式,基於原來外輪廓不變的前提進行建築立面更新,讓「舊」和「新」充分地有機結合,活化了這條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讓老街重新煥發新生。

此外,八和會館、廣東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也是了解粵劇文化不可錯過的景點。而如果要好好欣賞一場粵劇表演,那麼可以去紅船。這艘集嶺南文化傳承、《船說》情景體驗劇表演、珠江夜遊、影視拍攝等於一體的紅船,以「看廣州故事、聽紅船傳說」為主題,遊客可在船上欣賞粵劇演出,並360°全方位欣賞珠江迷人的夜景。



廣州紅色羊城主題歷史文化遊徑

線路:中山紀念堂—「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楊匏安舊居—國民政府舊址—第一公園舊址—廣州公社舊址—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會舊址—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團一大」紀念廣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東諮議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主題:孫中山濱江史跡,重點展現孫中山「讀書—行醫—革命—實業救國」等重大歷史,依託珠江展現廣州一江兩岸城市景觀。

這是一條豐富多彩的廣州紅色羊城主題歷史文化遊徑,其中包含了許多代表了廣州歷史的古蹟和景點,遊徑總長約5公裡,依託城市綠道、歷史街區支路、水路等串聯歷史文化資源點及景觀資源。

在這條遊徑上,有許多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景點,比如中山紀念堂、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等,這些也是廣州紅色旅遊的經典目的地。在此之中,有不少建築既有歷史,也有獨特的風格,比如孫中山的摯友陳少白於1919年所建的塔影樓,坐南朝北,是磚混結構四層西式洋樓,還有廣東財政廳舊址,是混凝土、磚木混合結構,鍋形天蓋,空間高大,是近代仿西方古典折衷主義代表作之一,這些古蹟對於建築愛好者來說很值得一看。



廣州廣府古驛道歷史文化遊徑

線路:(從化段)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錢崗古驛道—廣裕祠—大金峰生態景區

主題:通過串連南粵古驛道及周邊景點,感受廣州千年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傳承。

廣州廣府古驛道歷史文化遊徑分為兩段,記錄了廣州的歷史變遷,而沿途的自然風景也是非常迷人。從化段的起始點是北回歸線標誌塔,這是世界上南北回歸線上高度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座標誌塔,每年6月22日夏至中午12時26分,太陽直射光線經過塔頂圓孔,人站這裡,有立竿不見影的奇觀。而錢崗古驛道是廣州市周邊最近的古驛道,走在曲徑通幽的驛道上,穿梭於古意盎然的古村落中,欣賞著古村的古樸風情,可以感受古往今來文人騷客走過的古蹟。



在錢崗村,不可錯過的是廣裕祠,這裡保留了不少早期建築構件,有各種木雕、石雕、磚雕、壁畫、灰塑等。這座祠堂內有5個不同的確鑿長袖年代記錄,為嶺南地區罕見,廣裕祠被專家譽稱為「嶺南地區古祠堂建築的年代標尺」。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廣裕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看過了文化風景,從化段的這條遊徑最後來到大金峰生態景區,這裡四面環山,層戀疊翠,景區裡有大森林、大果園、大花海、大菜田,除了觀光,還可品嘗綠色水果、農家美食等,適合休閒娛樂。



線路:(增城段)夏街村古驛道—增城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石王廟—增江畫廊

夏街村古驛道是目前發現少數位於城區內且保存較完好的一條古驛道。踏上古驛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時代特色鮮明的民居,兩旁還保留著石王廟、穆庵祠堂等古祠堂建築,它們都體現著這裡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增城市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12米,巍峨聳立在1.2米高的石米彌座之上,碑身鑲嵌「增城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十個黑色大字,顯得莊嚴肅穆。石王廟始建於1279年,為紀念南宋將軍石文光的功績而建。而增江畫廊由東、西兩岸組成,包含初溪體育公園、天然沙灘泳場、鶴之洲、廣州亞運會龍舟賽場、荔江公園以及湖心島等十多個旅遊景區和節點。這幾年通過對河岸進行改造和美化,隨著增江河水的映襯,營造出了「一江春色醉遊人,兩岸百花望荔鄉」的美景,這裡是2011年廣東省唯一獲得「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的水利風景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陳薇薇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薇薇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冬芹


相關焦點

  • 建設碧道主題特色遊徑,講好「廣州故事」
    近日正式印發的《廣州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中就提出,策劃四片多條碧道特色主題遊徑,串聯眾多美麗鄉村、歷史建築、紅色遺蹟等,訴說「廣州故事」。此外,還將在碧道沿線具有重要意義的景觀點建設碧道公園,完善配套設施,方便市民遊賞。
  • 肇慶這4條線路入選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
    最近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我們肇慶有4條歷史文化遊徑上榜!今天,西江君為你們分別介紹一下這4條遊徑以及沿途的主要景觀拿小本本記好了有機會就去走一遍吧!
  • 【資訊】體驗64條歷史文化遊徑,品讀廣東歷史文化遺產
    體驗日活動宣傳海報廣州中山紀念堂梅州雁南飛茶田景區茂名高腳獅韶關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暢遊廣州西關,品嘗「南國紅豆」粵劇的迷人魅力;在武術之鄉,體驗黃飛鴻「佛山無影腳」的威力;參觀紅軍街,重溫紅軍長徵的艱辛歷史……廣東首個「品讀歷史文化,講好廣東故事——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體驗日」主題活動將於6月13日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體驗64條歷史文化遊徑,品讀廣東歷史文化遺產,等你來知行合一!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廣東首個「品讀歷史文化,講好廣東故事——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體驗日」主題活動將於6月13日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同步啟動。2020年5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第一批)共64條(其中紅色主題19條),涉及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461個,覆蓋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
  • 走讀嶺南特色文化遺產,多條主題遊徑受熱捧
    據悉,春節期間,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向公眾推介了20條精品文化遊徑,推動文化遺產保護活化利用出新出彩,賦能文化旅遊廣泛深度融合,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走讀」廣東、追尋歷史、「讀懂」廣東的新選擇。△孫中山大元帥府春節期間舉行紅色研學活動記者看到,精品文化遊徑包括14條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和6條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不同主題的遊徑串聯起如潮州老城古建築群、開平碉樓與村落、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等眾多嶺南特色文化遺產
  • 市民自駕感受我市優秀歷史文化
    市民自駕感受我市優秀歷史文化 2021-01-17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推出9條老字號文化遊徑和精品旅遊線路
    會上,多家文化旅遊業界機構和組織共同倡議發起廣州文旅助推老字號振興發展計劃;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推出9條老字號文化遊徑和精品旅遊線路。粵語文化人李沛聰講述老字號的故事 黃宙輝 攝振興發展計劃中,在構建老字號資源交易服務體系方面,業界將依託廣州產權交易所廣州文旅資源交易平臺協助老字號企業開展資產重組
  • 串起西子湖畔的歷史文化「珍珠」 - 浙江日報
    經過對尋常巷陌歷史遺存的重塑、恢復,打造出一個個優美動人的「城市記憶」、「小巷印記」,如串起的一顆顆歷史文化「珍珠」,在西子湖畔熠熠閃光;  「一街一特色」、「一巷一文史檔案」。那深藏在背街小巷裡的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仿佛一曲曲古樸優雅的旋律,讓杭城百姓陶醉,讓外地遊客流連,為歷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下城區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
  • 7條「最廣州」歷史文化步行徑出爐!一起「走讀」廣州
    廣報記者陳優子攝大洋網訊 西關大屋、東山洋房、千年古道、百年倉庫……2200多年歷史的廣州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講不完的「廣州故事」。近日,規劃部門策劃了7條「最廣州」歷史文化步行徑,串聯最能體現「海絲風情」和「廣州味道」的文化資源,未來廣州街坊和外地遊客可以沿著這些步行徑「走讀」廣州,品美食、看風情、長知識……
  • 串起歷史「遺珠」綻放陶都特色文化之美
    原標題:串起歷史「遺珠」綻放陶都特色文化之美   連日來,位於宜興市太華鎮的新四軍一縱紀念地,相關建設正在緊張有序推進中。此前,官林漁莊萬壽橋,屺亭扶橋、巷大橋等古橋的修繕已經完工。
  • 灣區新徑界①|沿著孫先生的足跡尋找灣區歷史記憶
    從古至今,有無數名人志士頻繁往來於粵港澳三地之間。其中,有一位姓孫的先生,他個子不高,但能量巨大。他的一生在粵港澳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更影響著三地近現代歷史發展的軌跡。本期「灣區新徑界」,我們沿著他的足跡,重讀那段灣區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
  • 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本期推出的是: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日前,廣東省發布64條歷史文化遊徑。潮州有3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潮州古城歷史文化遊徑、潮安「左聯」歷史文化遊徑、饒平茂芝紅色歷史文化遊徑。
  • 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出爐,荔灣這些景點上榜
    5月11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首批64條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廣州有三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其中,南國紅豆鑑賞歷史文化遊徑就包含了荔灣轄內的三大景點!都是哪些景點?小荔這就帶你「雲旅遊」~廣州南國紅豆鑑賞歷史文化遊徑線路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八和會館廣東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
  • 廣東梅州3個旅遊點列入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遊徑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共有6條省內跨市主題歷史文化遊逕入選,包含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72個。其中,梅州市新增金山頂—望杏坊大覺寺—古洲村守成居等3個旅遊資源點,列入廣東省歷史文化路徑(第二批)之「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遊徑」。
  • 「紅色文化」梅州3個旅遊點列入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遊徑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共有6條省內跨市主題歷史文化遊逕入選,包含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72個。其中,我市新增金山頂—望杏坊大覺寺—古洲村守成居等3個旅遊資源點,列入廣東省歷史文化路徑(第二批)之「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遊徑」。
  • 來一場潮汕深度文化之旅
    650歲的廣濟樓是一座仿宮殿式建築,是潮州的標誌性歷史建築之一。在樓上展廳裡,集中展示了最具潮州特色的非遺作品,讓遊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漫步韓江邊,不僅有望江亭臺美觀雅致,更有綠樹紅花間步道蜿蜒,串起廣濟橋、祭鱷臺、古城牆等文物景點,構成了一條生態文化景觀廊道。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三) 珠海是中國近代以來對外開放的實驗首區、具有歷史文脈延續性的經濟特區珠海從中國近代第一個自主設立的對外開放口岸到當代經濟特區的發展,是近代以來中國城市發展演變的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華南沿海地區近代以來的城市與建築文化特色。
  • 廣東省博物館再推紅色文化遊徑主題展
    專題展覽重現華南教育變遷史,紅色遊徑再添打卡新景點——廣東省博物館再推紅色文化遊徑主題展人民日報中國城市網(廣東報導 記者:張新華 通訊員:黃蘇哲 圖片提供:王芳 )>為挖掘和展示嶺南特色文化資源,推進文旅融合,打造紅色文化遊徑,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由廣東省博物館策劃和製作的「藝術交響 教育篤行:抗戰烽火中的中山大學師範學院」和「與圖書共存亡:中國圖書館屆一代宗師杜定友在抗戰中」兩大展覽在韶關樂昌坪石開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奉上3條東莞歷史文化旅遊路線
    、民俗和自然生態風光……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遊徑,東莞市有3條線路入選,分別是東莞記憶歷史文化遊徑、東莞「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歷史文化遊徑以及東莞嶺南古村落歷史文化遊徑。
  • 今日視點丨30塊歷史文化名街標識牌,串起樂山城市記憶
    樂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一條條歷史文化名街鑲嵌其中,新鮮元素與亙古歷史碰撞發展,成為了解城市歷史的文化密碼。2019年「五一」節前夕,全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街標識的亮相,為來到這裡的人們打開了一扇窗口。透過窗口,串起街區的過去、現在、未來,活化樂山城市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