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什麼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換換行不行?

2020-12-23 若兮暖暖愛
你們的家鄉冬至吃什麼?

成都在經歷一周雨雪天氣後,終於見到了太陽,感覺整個人都活過來了,大街上多了很多帶著成都範兒的人們,悠閒的,舒適的曬著太陽。

吃什麼都要家人在一起才有滋味

冬至,這個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節日,四川人卻有自己的吃法,三五朋友亦或是一大家子,圍在一起,熱騰騰的鍋子裡面,奶白的湯,香嫩的羊肉或羊雜,綠油油的香菜,碟子裡紅彤彤的小米椒,加上一塊秘制豆腐乳,只是看著或聞著都能感覺自己暖和起來了。冬至這天,大街小巷都是羊肉湯的香味,坐下先喝一碗加了香菜和豆腐乳的湯,胃暖融融的,這時候再不緊不慢的夾上一塊肉,蘸上適合自己口味的調料,這一口的愉悅千金不換。

這個冬天我們不冷了。

你的家鄉冬至這天會吃點什麼呢?不論吃什麼,家人在一起過節就很溫暖,希望大家都能感受這種溫暖。

冬至快樂!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雖然冬至是北半球光照時間最短的日子,但並不是最冷的一天,因為地表尚有「積熱」,大氣和水分仍能儲存熱量,到了三九、四九的時節地表積熱最少,此時的氣溫最低,所以說真正的寒冬還在冬至之後。 此日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在0℃以下,南方大部地區普遍在6℃-8℃。東北大地千裡冰封,黃淮地區銀裝素裹,江南地區的農作物仍在生長,華南地區仍保持在10℃以上。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冬至你家吃什麼
    冬至你家吃什麼?冬至吃貨地圖來了!稱霸東北、西北、華北的大餃子!餃子是北方人冬至,乃至整個冬天的家家必備、明星單品!家裡來客人吃餃子,一家人團圓吃餃子,家裡有事兒吃餃子,家裡沒事兒也吃餃子。從白菜肉餡,酸菜肉餡,豬肉大蔥餡兒,韭菜雞蛋餡,茴香肉餡到豇豆餡、辣椒餡、三鮮蝦仁餡,北方的餃子從冬至這天開始就重墨登場了!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不僅是冬至吃了「不凍耳朵」,不同餃子餡也能有不同說道。韭菜餃子:取諧音「久財」。寓意財富久遠,代代相傳。芹菜餃子:取諧音「勤財」。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冬至,北方餃子,南方湯圓,你家吃啥呢?
    冬至的風俗: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贈鞋帽、藏冬冰!在北方安家十個年頭,入鄉隨俗,十個冬至,吃了十年餃子。我是地道的南方人,但不喜歡吃湯圓。小時候湯圓都是媽媽和外婆一起自己包的,湯圓芯是家鄉甘蔗糖,焦紅中帶點黑,吃起來極甜又有點苦,有點糊的味道。每次煮,我和妹妹都基本不吃。後來大些了,極力說服媽媽將湯圓芯換成了白糖,再後來白糖裡加了香脆的花生碎,我們也從不吃能吃到幾個。現在超市裡湯圓的口味非常多,但最喜歡還是花生味的。年歲越長,離家越遠,記憶深處的味道卻越濃。
  • 「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來歷與湯圓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還有我們的傳統諺語也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說法。民間甚至流傳「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那餃子又是怎麼來的呢?之後每年的冬至,鄉親們也學著做各種餡的「嬌耳」,並把他們叫做「餃子」。漸漸地便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了。那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大概從明清時期開始,南方人在冬至吃湯圓的習俗便固定了下來,在冬至這天,人們會用糯米粉和面,包上豆沙等餡料搓成丸子狀。
  • 冬至這天到底吃什麼?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這個地方要吃狗肉
    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可見中國人對吃十分講究,每到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各個地方的吃法更是大有不同。南方和北方的冬至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南方人在這一天要吃湯圓,北方要吃餃子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風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北方食餃,南方食粑。
  • 冬至話習俗 南方祭祖北方吃餃子
    中國天氣網訊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又存在差異,比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有祭祖的習俗,北方地區則有吃餃子的習俗。具體習俗有哪些,一起繼續往下看。1、南方地區偏愛糯米製品。
  • 今日冬至|吃餃子吃湯圓都是福至
    意思是冬至這一天,應該養生靜心地度過。古人對冬至的重視可見一斑。時至今日,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北方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南方也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今天是冬至!都說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 冬至吃什麼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為什麼要吃餃子由來
    冬至美食,你知多少  北方 餃子  餃子,相傳是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
  • 冬至吃湯圓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嗎原因分析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除了北方餃子南方湯圓,還有這些習俗
    冬至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中華民族,泱泱美食大國,過節絕不會少了一個「吃」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在冬至準備的美食也不盡相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餃子佔據了絕對霸主地位,從東北到中原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寒冷的冬日,來一份熱氣騰騰剛出鍋的餃子,蘸點香醋,輕輕咬破,汁水四溢,吃完再來一口原湯,渾身都舒坦了。你覺得只有餃子很單一,那就錯了,餃子也可以變換多種形態。
  • 冬至吃啥有講究,你家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呢?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節氣中比較受老百姓重視的一個日子,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網上一直有關於冬至節吃什麼的爭論:是吃餃子呢,還是吃湯圓呢?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這是有緣由的。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各地冬至吃什麼?餃子、湯圓、羊肉,還是……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天(12月21日)冬至,真正的隆冬開始了。「冬至大如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一碗羊湯暖一冬,各地在冬至這天,都是怎麼吃的呢?北方吃餃子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明日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看看客家人的習俗,原來還有這樣吃的
    明日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看看客家人的習俗,原來還有這樣吃的明日冬至了,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南北的習俗不同,但是對冬至都非常重視,民間素有「冬至大於年」的說法。在我媳婦老家,冬至這一天非常隆重和熱鬧,人們都放假回家,沒有放假的也請假回家,和家人團聚,甚至比春節還熱鬧。最重要的是有一種食物,它既不是餃子也不是湯圓,但很像餃子和湯圓的結合體,我叫它肉餡湯圓。常見的湯圓都是糯米加這甜餡的,但是肉餡的湯圓很少吃多,而餃子一般都是肉餡。
  • 明日冬至北方吃餃子 南方吃湯圓 多吃這樣的湯圓 全身暖乎乎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整理|劉文清冬至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冬至為啥要吃餃子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