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為何無法成為世界性宗教

2020-12-21 四尾櫻花

眾所周知,世界三大公認的普世宗教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那為何在中華大地流傳生息的道教,沒有成長為世界性宗教呢?道教的符咒法篆的濫觴

1、普世宗教的特質

所謂的普世宗教的形成,它離不開世界帝國的存在,但這個只是必要條件,還不是足夠的條件。按照馬克斯.韋伯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那樣,普世宗教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去巫術化」。

巫術就是產生於萬物有靈的理念中。在泛靈論者看來,人若要與自然的萬物產生關聯,就要學會去抑制靈,否則連狩獵動物這種事都不能夠進行。要與自然發生關聯,人類需要通過贈予靈機來控制自然物,使其純粹化為可以使用的物,譬如通過供牲之類的形式。

巫術就是這樣通過「神強制」的方式同「神」進行著互酬與交換。在這裡也可以是用喪葬之禮等來抑制死靈,並與死者發生互酬交換的關聯。

2、神既是契約

與其說祭祀和祈願是一種「神禮拜」,不如說是讓神服從人的意志。人類通過供牲等巫術手段,換取「神」的護佑。在這裡對神的呼喚並不是祈願,而是咒文。是一種對神的強制,無法提供保護的神就會隨時被拋棄。換句話說,神即是契約,當一個國家、部落、氏族被打敗,那麼他們的神,要麼隨之被拋棄,被新神取代,要麼被勝利者放置到自己的「萬神殿」中。

這個過程就是契約的重新籤訂。從這個視角來看,我們就不會去探究和假設「龍」是否就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因為龍圖騰即是華夏各部族的契約合體。

3、道教無法成為普世宗教的緣由

至此,我們基本可以明了為何流傳千古的道教無法像同樣流傳千古的佛教一樣,成長為普世宗教的緣由,就是長期過分的巫術化,而少義理。以致到了近代科學昌明的時代,道教是毫無懸念地沒落了。源於巫術的道教,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教徒過分注重法術符篆的複雜化,少宣通義理,而這一濫觴到宋朝時達到一個頂峰。

雖然在元明清時期,道教經過一些有識之士的整頓和規範,發展了義理,降低了其巫術化色彩。但是那種「符咒法術」的濫觴已經深刻到道教基因中,這也顯示了道教作為一個民族宗教的不成熟,至少是其道教徒的不成熟。當科學時代來臨時,道教徒們才陡然發現「法術」不靈了。因為要想對自然的科學態度成為可能,對巫術化的絕望是其契機。

當然,就算是當今的三大世界宗教,也都殘存著「神強制」,存在著人與神之間的「相互所求」。沒有「香火」的神也就是被遺忘的,就猶如對思念之人的忘卻,意味著思念之人的「消亡」。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不能說「神」消亡了,但也不能說它存在著。

總之,道教在新時代要成長為世界性宗教的可能性已經極低了。道教的義理化要有所大發展,至少需要像當初佛教的中國化過程一樣,宣揚佛法的人才,十年一出,百年聖人。但千年來,道教的人才基本是百年才一出,聖人更是屈指可數,能出一個像張天師那樣整頓教務的人才都已屬難得。

相關焦點

  • 猶太教是很古老的宗教,為何不能成為世界性宗教?
    我們要知道從人類出現的時候開始,其實就有了宗教。很多的宗教非常的古老,為此很多宗教甚至成為了世界性的宗教,就比如是伊斯蘭教。這個宗教從公元七世紀出現,很快就成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發展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這個也有例外,很多強悍的宗教,並沒有發展,那就是猶太教。
  • 猶太教那麼強,為何沒有成為世界性宗教呢?只因有個致命缺陷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從人類產生之日起,其實就有了宗教。很多宗教甚至非常古老,生命力超強,為此很多宗教甚至成為世界性宗教,最典型伊斯蘭教,從公元7世紀產生,快速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發展速度堪稱最快。但是這個也有例外,很多強悍宗教,卻並沒有發展。
  • 世界性的宗教有幾個?世界信奉宗教者達60億!
    ,對於世界性的宗教來說,當今世界可以被譽為世界性宗教的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和猶太教。世界性的宗教有幾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長期性,它長期的存在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當中,宗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最初,沒有一個古老的文明游離於宗教的影響之外,由於人們認知的不同,宗教無法退出歷史舞臺,即便現在依然如此,這是人們對於自身生活環境的恐懼和依賴決定的。
  • 新加坡為何成為世界性旅遊勝地?
    新加坡旅遊資源少,為何成為世界性旅遊勝地?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一年四季氣候差別不大,是一個可以不問季節隨時去玩的聖地。另外,新加坡經濟發達,賭場和夜場聞名,令許多人慕名而去。
  • 新加坡為何成為世界性旅遊勝地?
    新加坡旅遊資源少,為何成為世界性旅遊勝地? 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一年四季氣候差別不大,是一個可以不問季節隨時去玩的聖地。
  • 世界上最多人信仰的宗教,道教的人數都沒有到億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即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全球74億人口中,廣泛的基督徒為24億6千萬,佔全球人口33%,仍舊是全球最多的宗教人口。基督徒最多的地區是歐美,最少的地區是亞洲,不過這一局面正在改變。基督教的傳播方向是自東向西,從耶路撒冷開始先傳到歐洲、非洲、美洲、澳洲,最後回到亞洲,所以本世紀亞洲的基督徒必然會爆炸式增長。
  • 唯一徹底消失的世界性宗教,真名少有人知,但它的別名卻人人皆知
    宗教是人類心靈的寄託。在中國歷史發展之中,很早就演變出來了宗教的雛形,有的人說道教就算從姜子牙那個時代算起來也只不過是三千年而已,又何談伴隨整個中華文明呢?中國早期宗教產生其實不然,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國人開始誕生文字和利用工具,火這些東西之後,對於世界的探索程度早已非猿猴時代能夠比擬。巫可以說是中國人最早的宗教,從他字面意思來看,上面一橫代表著天,下面一橫代表著地,中間一豎就是溝通天地的橋梁,而兩個人正是古代的男巫和女巫。
  • 神道教,日本的原生宗教
    檀君,大倧教,韓國本土原生宗教與韓國類似,日本也是個多宗教國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個大的宗教,以及十餘萬的其他小宗教。神道教也被民間奉為日本的國教,根據日本文化廳的統計,在日本國內有超過一億支持者和信仰者,佔到了日本人口比例近85%,是日本信徒最多的宗教。神道教是日本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為主,屬於泛神信仰。神道不僅包括有關神與神靈的信仰及傳統的祭祀,也包括內容廣泛的生活習俗和思維方式等。
  • 道教,中國的本土宗教
    太極八卦在我國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中,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對我國古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過深刻的影響,是統治階級的三大精神支柱(儒、釋、道)之一。道家是指先秦時期道家思想,不屬於道教。一、道教歷史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東漢後期,太平道、天師道等民間原始教團相繼成立。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漸趨完備,並得到統治者的承認,演變為成熟的正統宗教。
  • 哪些民族最容易出現宗教?閃米特人為何是宗教之祖?
    世界性的宗教各有各的特點,但宗教也有著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們經常從人的負面生活感受切入,去體察現實生活當中的苦和罪,利用這種社會意識結合對自然的感官欲望和間接經驗而產生。所有的宗教都有各自的信仰和修行的方式,都有各自的宗教意識和理想境界,都希望克服人的動物性並深化人格,同時所有的宗教都要藉助於世俗社會的組織權利和文化等各種手段。因此也與世俗的君主權力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地區和種族雖形態各異,但是基本特徵基本一致,其實在人的原始社會階段,宗教就已經形成。
  • 「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工作坊紀要
    此外,一些宗教儀式與民間習俗相融合,滲透到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並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入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有關中國傳統宗教(佛教、道教、民間宗教)的儀式研究,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批十分優秀的中青年學者活躍在學術前沿,取得了不少的豐碩成果。
  • 作為我國本土宗教,道教是怎麼建立發展的?
    華夏的三大宗教分別是儒、釋、道。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也是中國本土宗教裡最崇高的信仰。道教,前身是道家。道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黃時期就開始有「順應自然」的理念出現,那時的道家著作有《太公》、《黃帝四經》等。
  •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我國本土宗教的發源地,風景也十分撩人
    道家是我國的一種傳統宗教,也是我國的一種本土宗教,這裡的道教與道家不同,眾所周知,道家是由老子創立的,但它要比道家早兩百年左右。「張道陵」是道教的創始人,也被後人稱為「張天師」,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創立了「道家」,以道為最高的信仰,如今在我國有四座道教的名山。
  • 戴曉雲學術演講:《佛教水陸齋、道教黃籙齋和民間宗教》
    2018年12月19日,應人民大學道教研究中心、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哲學院、宗教高等研究院的邀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戴曉雲研究員發表了題為《佛教水陸齋、道教黃籙齋和民間宗教》的演講。 在演講中,戴曉雲研究員首先把現存的宗教畫進行了分類。
  • 道教文化 | 別再說沒有宗教信仰,你的屬相和道教關係密切
    十二生肖來源於遠古多神宗教的圖騰崇拜,雜糅了各族各氏的動物形象。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也受到多神崇拜的原始氏族宗教和神話傳說的影響。有「川西第一道觀」美稱的青羊宮就把十二生肖的形象完美融合於整個道觀的造型設計之中。
  • 摩尼教,為何會成為中國古代宗教起義「專業戶」?
    宗教起義,在古代起義中佔了很大一部分,如道教的黃巾起義、東晉時孫恩盧循之亂;佛教的明清白蓮教起義、川楚教亂、以及天理教起義;基督教有太平天國起義;即使是伊斯蘭教,都有清代哲合林耶穆斯林起義。可以說,在中國最為知名的四大宗教,都起義了個遍。
  • 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九華山的道教為何衰落
    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九華山的道教為何衰落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之中,大多是有宗教潛居於此,當然,一些佛教的寺廟也有修建在鬧市之中,在滾滾紅塵裡渡人渡己。中國因為宗教信仰自由的緣故,國內並沒有出現像西方國度那樣統一教派的情況,一直以來最為出名的三大宗教差不多是平分了信仰。只是現今儒教式微,沒有往昔的輝煌,倒是佛教最為鼎盛,畢竟當今的中國發展很是迅速,在和平年代中佛教總是能力壓其他宗教。
  • 環縣道教音樂,隱跡於民間的宗教音樂奇葩
    環縣道教音樂,隱跡於民間的宗教音樂奇葩 2020-10-11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湖北5A景區武當山為何被稱為道教聖地
    那麼武當山為何被稱為道教聖地呢?春秋至漢末,武當山已是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魏晉南北朝時期,武當道教得到發展。唐貞觀年間,武當節度使姚簡奉旨祈雨而應,唐太宗敕建五龍祠。唐末,武當山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 科普:湖北5A景區武當山為何被稱為道教聖地
    那麼武當山為何被稱為道教聖地呢?武當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供奉真武大帝。春秋至漢末,武當山已是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魏晉南北朝時期,武當道教得到發展。唐貞觀年間,武當節度使姚簡奉旨祈雨而應,唐太宗敕建五龍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