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到的羅浮宮名畫212《巴黎議會的耶穌受難》

2020-12-14 九門胡同

這幅畫的作者可能是一位叫做安德烈的比利時畫家,關於他只知道是比利時伊普爾人,1428-1450年間在法國和比利時活動。

《The Crucifixion of the Parliament of Paris》,畫的名字不知道怎麼翻譯才合適,權且叫做《為巴黎議會畫的耶穌受難》

畫的中部是常見的耶穌受難,最左側的兩人分別是法王路易九世(人稱聖路易)和施洗者約翰,最右側的是查理曼(查理大帝)和抱著自己腦袋的聖德尼(巴黎的守護人)。遠處背景有塞納河、羅浮宮等一些巴黎的建築。

畫的年代大約在1450年,尺寸:H.2.26m.;L.:2,70m.查了一下資料,在1452-1455年間有位市長叫做DreuxBude,畫的作者也許跟他和巴黎議會(或國王議會)有些關係。

把聖德尼的頭放大來看看。

相關焦點

  • 我拍到的羅浮宮名畫59_圭多雷尼的宗教畫四幅
    這幅畫與羅浮宮中圭多雷尼的其他繪畫不在一個畫室,2013年第二次補拍。二、《受孕告知》或《天使報喜》The Annunciation,年代:1629,尺寸:H.3.19m; W.2.22 m,該題材繪畫在羅浮宮非常之多,天使長加百利將已懷孕的消息告知聖母瑪利亞,情節也比較簡單(新約福音書)。
  • 走近巴黎羅浮宮|名畫
    撒丹納巴勒斯之死法國德拉克洛瓦布上油畫縱395×橫495釐米巴黎羅浮宮藏聖母子與聖安妮 義大利 達文西 法國,巴黎,羅浮宮藏雷卡梅爾夫人像 法國 達維特 布上油畫 縱174×橫244釐米 巴黎羅浮宮藏
  • 重走耶穌受難路:「聖城耶路撒冷實拍」+「耶穌受難記的故事」
    以下不僅有古老聖城的實拍美照,小甜鴨還要走在耶穌受難之路上,實地聊聊耶穌背負十字架的故事。懶得讀《聖經》?一句話的耶穌受難記在這裡:耶穌12使徒之一的猶大以30塊銀幣的代價向猶太祭司出賣了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之後,耶穌被捕。
  • 耶穌受難日是什麼時候?耶穌受難日習俗、時間及來歷
    復活節周日前的星期五又被稱作「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或「神聖星期五」(Holy Friday),其紀念活動也因為教派不同而派生出各種各樣的習慣傳統。​ 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主日——耶穌進入耶路撒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聖周」的主題也是《新約聖經》——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
  • 《法國遊記》巴黎聖母院羅浮宮
    巴黎大學,到此一遊。離開巴黎大學,沒走多遠就到了巴黎聖母院,昨天在塞納河上已經遠遠的看到她的身影,但是從近處看到也被驚豔到。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教堂,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在藍天白雲下感覺很莊嚴、肅穆、親切。巴黎聖母院參觀完,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座教堂的建設歷史,從1163年開始建造,直到1250年才建設好,這個過程歷經100多年,裡面有一組畫卷專門講解這個建設的過程,每一個階段的樣子。讓人喟嘆這個工程的偉大,最初一個夢想,最後歷經100多年,那麼多人的努力,成就了一座偉大的作品。裡面主要是上帝之子耶穌的故事,我們也不太懂,只能從旁觀者體會一下宗教的文化。
  • 背負著歷史與傳說的耶穌受難
    從1912年的黑白默片《從馬槽到十字架》開始,幾乎每一部講述耶穌生平事跡的電影都會試圖如此告訴自己的觀眾。梅爾·吉勃遜和他執導的耗資2500萬美元、醞釀時間長達12年的電影《基督受難記》也不例外。「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 富士X-T20套機拍羅浮宮名畫及展品-3
    歐洲遊最大的收穫是,參觀博物館拍了很多名畫和藝術品,其中在羅浮宮兩個小時的遊覽時間就拍了幾百張片子,平均一分鐘要拍好幾張,自然沒有詳細聽講解,其實就是聽了也記不住。拍了片子回來慢慢欣賞品味,請教專家達人告訴名畫和藝術品的名稱,如能講講其中的故事更是感激不盡。
  • 印象巴黎:文明的天長地久 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朝聖之旅
    「巴黎是一個深具多彩魅力的大都市,時尚的巴黎、浪漫的巴黎、現代的巴黎、藝術的巴黎,每一面都有它獨特的吸引力,不管你的的興趣在哪裡,巴黎總會讓你滿載而歸」。這次行程基本上是從歷史文化的視角切入的。短短三天的巴黎行讓我深深感受到法蘭西文明的深厚魅力,也讓我明白,無論國家興衰,還是世代更替,只有文明的力量才會天長地久。
  • 逛遍羅浮宮,法蘭西歷史盡收眼底
    15世紀它的恐怖主題就是羅浮宮悠久歷史之謎的第一個線索了看這幅畫有很多有趣的內容它名為《巴黎議會的耶穌受難像》這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內容這部分最為準確地描繪了中世紀巴黎人眼中的羅浮宮他們看到的是一座堡壘 一座軍隊的要塞中世紀時期的羅浮宮建造在塞納河畔 這在當時是一種軍事策略它緊貼著巴黎的城牆塔身三十米高的它向西瞭望著敵人 即英格蘭人國界有時據此僅45英裡在如今的博物館外
  • 巴黎9大必去景點|同時感受文藝與時尚
    國人口中的浪漫之都——巴黎,集合了法式浪漫主義的精髓,一物一事,不經意間就流露出法蘭西民族深遠的文化和獨特的氣質。近年來多次被評為你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巴黎有哪些必到的景點,讓你玩轉巴黎!
  • 聖禮拜堂:耶穌受難時的聖物,瑰麗的彩繪玻璃窗,哥德式風格!
    建造的目的在於保存耶穌受難時的聖物,如受難時所戴的荊冠、受難的十字架碎片等,其中荊冠購得之價錢,比修建聖禮拜堂的花費更為昂貴。聖禮拜堂是路易九世下令興建的,位於西岱島,哥德式風格。強烈推薦這座以巨大的彩繪玻璃窗出名的禮拜堂,整個法國獨樹一幟。禮拜堂是兩層,一樓是聖母像,真正的重點在二樓,裝飾豪華的禮拜堂。15面彩繪玻璃窗繪製出1113幕講述人類歷史的場景,從創世紀一直到耶穌復活。
  • 第41屆2010年上阿默高耶穌受難劇拉開帷幕
    全世界較著名的耶穌受難劇自1634年起在上阿默高上演。上阿默高地方議會與劇組管理層將於2009年4月17日晚在一次閉門會議上確定 2010 Passion Play (2010年耶穌受難劇)的最終演員人選。2009年4月18日將進行與1633年相同的耶穌受難宣誓,並進行一場基督普世儀式,隨後將在能容納約4,700名觀眾的 Passion Theater 正式公布演員名單。
  • 《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世界名畫背後的秘密,都藏在細節裡
    ——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近期比較瘋狂的消息是,切爾西老闆阿布花1.2億美元(約合8.5億元人民幣)拍下了世界級名畫《吶喊》,真的是有錢任性!可更多人的關注點在於,真的看懂了這幅世界名畫嗎?環繞圓鏡的十個圓形鏡面繪中,隱藏著耶穌受難的故事。
  • 為什麼說耶穌的復活比受難意義更大?
    與耶穌的復活相比,在傳統教會的生活中,耶穌的受難可能更受信徒和教會的重視。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早期教會的信徒之中,耶穌的復活才是基督信仰的中心。正是因為耶穌的復活才讓大家聚到一起,才讓大家看到了希望。耶穌的門徒相信耶穌的復活,也有一個過程。並不是一開始就相信的,因為在猶太傳統中是沒有復活觀念的。
  • 巴黎聖母院倖存文物將轉移到羅浮宮
    (觀察者網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7日報導,法國文化部長裡斯特說,收藏在巴黎聖母院的藝術品將被轉移到羅浮宮。裡斯特表示,周一傍晚火患剛發生時,消防局、文化部和巴黎市政廳的工作人員趕到聖母院,火速搶救收藏在裡頭的一些珍貴文物。
  • 碧昂絲夫婦拍首MV包下羅浮宮,《蒙娜麗莎》等名畫全程「作陪」
    而與新專輯同期發布的,還有首支MV《APESHIT》——整首MV在巴黎羅浮宮拍攝,《蒙娜麗莎》、勝利女神像等大量藝術作品入鏡。「新」專輯——發布前剛剛製作完成《Everything Is Love》並非碧昂絲初次嘗試饒舌歌曲,但算得上是她首張Hip Hop為主標籤的作品。
  • 受難的耶穌和十二天使
    聖天使橋是羅馬城中最美的橋梁,橋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其中的10個天使,每個天使手上都拿著一樣耶穌受刑的刑具。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貝爾尼尼和他的工作室。據說只有兩座由貝爾尼尼親手雕成,現在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內妥為保存,現在佇立在大橋兩側是複製品。
  • 我拍到的羅浮宮名畫157_貝雷蕭斯《聖德尼的殉道》
    下面是羅浮宮中貝雷蕭斯的前任簡.馬魯埃(Jean Malouel,荷蘭畫家,勃艮第宮廷畫師,1415年去世後由貝雷蕭斯接任)的兩幅畫《哀悼基督》。聖德尼(SaintDenis),基督教聖人、殉道者,羅馬教廷派往巴黎的大主教,公元250年殉道。
  • 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7月6日重新開放
    據報導,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7月6日重新開放。重開後,參觀者需要事先預約參觀時段,11歲以上的參觀者必須全程戴口罩,博物館只接受刷卡支付,不再收現金,快餐和衣物存儲服務也暫不開放。博物館還在「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畫像前設置標記,以確保參觀者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 十幅世界名畫帶你領略:耶穌從出生到受死、復活
    而在藝術世界裡,描述耶穌降生、受難等等相關的名畫或藝術品不計其數。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就是耶穌堅定的跟隨者。可以說西方藝術史可就是半部「耶穌形象史」,耶穌絕對是西方藝術史的主人公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