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華茶之鄉

2021-02-08 白茶時間

 南方有嘉木。在中國版圖之東南,有茶鄉福鼎,地處閩浙交接、臺海相望的海岸線上。曼妙的中國茶在此萌生發揚,茶香穿透千百年時空,芬芳不絕。至今她擁有「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三項桂冠。



福鼎白茶是中國茶之白雪公主。六大茶類,「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優良的茶樹品種,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山海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產茶歷史,細心的栽培管理,精湛的採制技術賦予了福鼎白茶獨有品質,獨特的產地、獨特的品種和獨特的加工,造就了獨步天下的福鼎白茶,成為白茶之「六珍」:珍祥福地、珍稀物種、珍貴茗品、珍寶工藝、珍異妙韻、珍奇功效。



歷史垂青福鼎。早在唐代福鼎就開始種茶,在福鼎境內的太姥山自古享「海上仙都」之譽,現在已是聞名遐邇的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太姥山有名士氣節,隱者德操。縱觀山中,除了蕙、便是蘭,除了竹,便是茶。



追溯起來,一千多年前,「茶聖」陸羽在《茶經》上引錄道:「永嘉(溫州)東(南)三百裡,有白茶山」,此即太姥。著名茶學家陳櫞教授《茶業通史》證實了這一論斷。陸羽在《茶經》中對福鼎白茶山——太姥山的記載,可見福鼎先民在唐代前已開始種茶,一個茶種鋪天蓋地栽培成一片茶山,是要經歷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到唐代初業已有豐富的茶樹栽培和選種技術,茶葉生產已發展相當規模。「白茶山」的信息才會留在了陸羽的傳世茶典中。《中國名茶志》介紹,福鼎大白茶良種可上溯至唐代鹹豐年間(998~1003年間),此也與《茶經》吻合。可以推斷以太姥山為核心區的福鼎白茶的名聲要比武夷巖茶更早。


 


大理學家朱熹晚年自號「茶仙」,他在太姥山講學時,就曾寫下「客來莫嫌茶當酒,山居偏與竹為鄰」的茶聯。宋代茶葉採制技術已甚精湛,「採摘1芽1葉,謂一槍一旗,等而上者曰白毫芽尖。」北宋大觀初年出白茶,宣和元年後「龍團勝雪」名盛一時,採制愈精,規格名稱達四十餘種。「龍團勝雪」的原料據載乃將已揀熟芽只取其心一縷,號為「銀線水芽」,與白毫銀針純取茶芽製成者類似。元代御封貢茶「茶之美者,質良而植茂,新芽一發便長寸徐,其細如針,斯為上品。」當是白毫銀針的寫照。據《中國名茶志》考證,明代福鼎的白茶就已經是名茶了。明《廣輿記》說「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明代《煮泉小品》記載有白茶的製法。



明謝肇淛《太姥山志》載:「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長蛇嶺,居民數十家,皆以種茶樵蘇為生。白箬庵……凡五裡許始至;前後百畝皆茶園。」謝肇淛《長溪瑣語》還云:「環長溪百裡諸山皆產茶。」清代郭柏蒼《閩產錄異》記載:「福寧府(閩東)茶區有福鼎白琳」。



「華茶一號」 「華茶二號」花落福鼎,作為全國茶樹良種的標準種(對照種),六、七十年代,僅川、湘、鄂、贛、皖、蘇、浙、粵、桂九省到福鼎調良種茶苗計50億株,現全國栽培面積170萬畝。對福鼎白茶的尊崇,使得國家級權威加冕一直絡繹不絕。福鼎白茶公用品牌價值2016年達33.8億元,連續七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茶農年人均收入從幾百元增至目前的4500多元。播下一粒茶種,收穫萬家喜悅。誰不說福鼎白茶不是中國農民致富的「搖錢樹」呢!



當代茶界泰鬥張天福,一生為茶並滿滿走過108歲茶壽之年的壽星,在《福建茶史考》說:「白茶首先由福鼎創製的」,並親題「中國白茶發祥地——福鼎」。2012年福鼎白茶製作技藝作為第八類傳統技藝——白茶製作技藝唯一代表,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式名錄。而雖名叫白茶實為綠茶的安吉白茶被文化部從正式名錄剔除,這是正本清源、實事求是的科學驗證。據《中國名茶志》,清嘉慶元年(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製「白毫銀針」。1857年,太姥山野茶種被採植到福鼎點頭鎮柏柳鄉翁溪村、竹頭村、汪家洋村等地。而政和縣1880年選育繁殖成功「政和大白茶」品種,1889年開始產制銀針。兩地生產白茶時間相距約近百年。總之,「白茶的製造歷史先由福鼎開始,之後傳到建陽的水吉,再傳到政和。以制茶種類說,先有銀針,後有白牡丹、貢眉、壽眉;先有小白,後有大白,再有水仙白。」(張天福《福建茶史考》)。



中國是茶的故鄉,根植於中國茶文化的富饒土壤中,福鼎白茶獨具審美價值,品福鼎白茶最能體現「衝澹閒潔,韻高致靜」的精神風範,以一顆寧靜、安穩、平實、和樂的心去品飲,就可以觸及中國茶道的精神實質和神髓。福鼎白茶茶藝與儒、佛、道淵源殊深,息息相通。品嘗她的清香與甘甜,體會「放下亦放下,何事來牽掛」,探究「茶禪一味」的佛理;從「道法自然」中揭示白茶蘊藏的仙風道骨,領悟「道雖一種,韻有萬千」的道學真諦;崇尚白茶淡泊致遠、恬淡靈逸的儒者操守,追慕剛正不阿、至清至潔的高士氣節。



在茶鄉福鼎感受中國茶文化,茶的真滋味,人的真情意,您會更加讚賞林語堂《我的祖國和人民》中談及的,「只要有一壺茶,中國人到哪裡都是快樂的」的心境。



因為福鼎白茶,我們的人生,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


文:吳守峰  圖:陳興華  劉啟  雷哥

—THE END—

《白茶時間》是對中國白茶(福鼎白茶)科學與文化知識的系統梳理,引用了許多專家的白茶論述,文字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誇張的修飾,純屬「乾貨」,是學習白茶知識、了解白茶內涵、讀懂福鼎白茶的指南。

相關焦點

  • 佳陽⇔「中國貢眉之鄉」
    8月9日,福鼎市佳陽畲族鄉申報的「中國貢眉之鄉」通過了專家組評審。佳陽畲族鄉是福鼎白茶貢眉的主產區,歷史悠久,深具文化特色,群體種福鼎菜茶保護得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款獨具特色的佳陽貢眉。「福鼎是中國白茶的主要產區,白茶裡面的貢眉是一個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一個品類,今天申報的中國貢眉之鄉是在福鼎的佳陽,這個鄉鎮是保存了萬畝的有性群體種,它是生產貢眉的主要原料,佳陽貢眉採自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葉經過獨特精緻工藝生產出來的白茶,它的味濃、香高,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產品。」貢眉是以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 福鼎:文化賦能 茶產業添活力
    福鼎作為福建重要茶葉產區,全力打造白茶產業,生動詮釋了「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發展模式。緊接著,福鼎眾多茶企迅速融入電商業態,越來越多的茶農、茶企負責人化身主播「雲賣茶」,疏通茶產業鏈堵點。   文化賦能滿城茶香飄萬裡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作為中國白茶發源地,如何用好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等眾多國字號榮譽?福鼎的選擇是——文化賦能。
  • 茶旅融合,奏響福鼎鄉村遊新樂章
    柏柳村坐落在中國白茶特色小鎮點頭鎮,近年來,該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突出「茶」特色,做好「茶」文章,將茶業與旅遊業相融合,大力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產業,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致力於將其打造成一個宜居宜遊宜業的美麗生態白茶村,持續推進茶鄉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樣被不少遊客列入旅行清單的還有磻溪鎮湖林村。
  • 福鼎白茶的三大傳說與典故
    陳煥焚香禮拜畢,合眼睡去,含糊之中,只見"太姥娘娘"手指一樹曰:"此山中佳木,系老嫗親手所植,群可分而治之,當能賦有。"次日,陳煥走遍山山嶺嶺,直至太陽落到西山頭,公開在鴻雪洞中覓到一叢茶樹。陳煥大喜,當即用隨身帶來的鋤頭,分出一株攜回家中精心拔擢。百日後,公開活力嫣然,其茶異於常種,它就是今日的"福鼎大白茶"。
  • 福鼎白茶為何這麼火?我來告訴你!
    從茶馬古道到萬裡之路,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優質茶品不勝枚舉,如今「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也在神州大地廣為流傳,福鼎白茶已然成為茶中瑰寶!為什麼福鼎白茶近年來受到如此多茶友的廣泛關注?白茶有著「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正因為製作工序簡約,所以未經高溫破壞茶葉內活性,原生態質樸無華,一年四季根據節氣不同採摘,各種茶又有不同的種類及味道,明前茶、雨前茶、白露茶等等不一而足。
  • 南方有嘉木 白茶生福鼎
    當你把目光投向祖國東海之濱,循著從閩越古道傳來的馬幫鈴聲,你會被一塊綠意蔥蘢的地方深深吸引,這就是福建福鼎——一座茶林裡長出的城市,一方流淌著七彩旋律的大地。早在三千多年前,福鼎的先輩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茶、製作茶、飲用茶、經營茶。如今,在茫茫的深山密林中,仍然生長著野生茶樹群落和萬畝栽培型土茶(菜茶)園,至今存留著有100多座茶亭。福鼎不但茶樹品種資源豐富,而且構建了從野生茶樹過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類發現、利用和馴化茶樹的文明序列。
  • 福建福鼎「十年磨一劍」振興茶產業 一片白茶強村富農
    高春慧攝  同福建的很多地方一樣,福鼎種茶產茶條件得天獨厚。如今炙手可熱的福鼎白茶,過去卻是默默無聞,價格低、利潤薄,無法有效帶動茶農致富。自2007年開始,福鼎埋頭振興白茶,11年過去了,小小茶葉已經成就了這片鄉土的振興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作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福鼎白茶以其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特點深受廣大茶客喜愛。
  • 《尋茶之旅》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十大名茶產地福鼎白茶篇
    今日,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茶業《尋茶之旅》帶您了解十大名茶產地福鼎白茶篇的物華天寶。白茶屬微發酵茶類,選料上乘的白茶隨著儲存時間推移,茶中內含物發生微妙轉化,具有較高藥用養生和收藏升值的價值,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美譽。
  •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福鼎好茶在磻溪
    「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無與倫也」是頭號茶迷宋徽宗對它的評價。 福建是白茶的主產區,世界白茶96%產自福建;而福建白茶80%產於福鼎,這也造就了「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的大勢。 許多熟悉福鼎白茶的茶友,都知道這後面還有一句——福鼎好茶在磻溪!
  • 福鼎佳陽榮膺「中國貢眉之鄉」
    原標題:福鼎佳陽榮膺「中國貢眉之鄉」   經專家評審
  • 品茗會友,福鼎白茶鄭州品茗會盡述茶之味
    鄭州人好茶自古有之,在時間的沉澱中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飲茶習慣。10月11日, 「相約中原、茶會天下」——福鼎白茶鄭州品茗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福鼎白茶再次享譽中原,深受消費者、茶人茶商的追捧,充分展示福鼎白茶的優良品質和與眾不同的特色。
  • 尋味茶中白雪公主―福鼎白茶
    福鼎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盛產茶葉,是全國十大產茶縣市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姥山位於境內。名山出好茶,福鼎是國家茶樹良種華茶1號和華茶2號的原產地,白茶是我國歷史名茶。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
  • 佳陽畲族鄉榮獲「中國貢眉之鄉·佳陽產區」稱號
    11月30日,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授予福鼎市佳陽畲族鄉「中國貢眉之鄉·佳陽產區」稱號。據了解,貢眉是以群體種茶樹品種(菜茶,俗稱「土茶」)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製成的白茶產品。先有貢眉之實,後有貢眉之名。佳陽畲族鄉山海交融,擁有福鼎乃至全省最集中連片的有機菜茶園基地,是福鼎貢眉主產區和集散中心,也是福鼎菜茶保護最好的鄉鎮,現有群體種菜茶麵積6930畝,約佔福鼎菜茶總面積38.5%。依託福鼎白茶之鄉的產業鏈分工優勢,福鼎1.8萬畝群體種菜茶原料基本集中到佳陽,加工為各級貢眉,銷往全國乃至歐美國家。
  • 知識|2018最詳細福鼎茶園分布圖
    福鼎作為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和中華茶文化之鄉,產茶歷史悠久,茶葉資源豐富,茶文化底蘊深厚。福鼎是中國十大產茶縣(市)之一,全市茶園總面積21萬畝,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的原產地。三月煙雨朦朧,似霧非霧的春雨籠罩著這座濱海小鎮,溫柔地喚醒這個沉睡一整個冬季的茶山,預告著春茶的來臨。
  • 福鼎「白琳工夫」紅茶,制茶工藝推陳出新,喝過的人都讚譽有加
    福鼎「白琳工夫」紅茶始興於19世紀50年代,在清同光間就飲譽世界,至今它作為我國名茶之一仍暢銷國內外,深受青睞。在福鼎民間,「白琳工夫」原是沿襲其傳統的操作過程, 用普通綠茶製造。1930年,福鼎合茂智茶行老闆袁子卿前往福州聯繫茶葉銷售事宜,當他來到福州高豐茶行時,該行經理吳少卿正在開箱檢驗所購的國內著名的安徽「祁紅」。袁子卿見此茶色澤鮮紅似桔,非一般紅茶所可比擬,心甚奇之,於是他撮上些許用沸水衝泡後品嘗,頓覺茶葉醇鬱芬芳,比起「白琳工夫」尚勝一籌。當時他以為此茶品質之所以優良,主要由於安徽祁門一帶的茶樹品種土壤、氣候環境獨特使然, 非福鼎紅茶所能企及。
  • 福鼎白茶2019詳解!!
    恰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品質美妙的白茶,之所以出在福鼎這塊人間福地,不得不說福鼎茶山的水土實在美!最早種植白茶的福鼎太姥山,從地理學的視角上看,也堪稱白茶的最理想之家園。太姥山位於東經119°55′—120°18′,北緯26°52′—27°26′之間,地勢大致由東北、西北、西南向中間傾斜,形成三面環山,一面開口的馬蹄形地形。
  • 福鼎白茶,白茶中的極品,太姥山中覓仙蹤!
    福鼎白茶,白茶中的上品。主要產於中國最大的白茶產區「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的福建福鼎太姥山。 福鼎是中國的白茶之鄉,福鼎白茶就堪稱這個王國裡的白雪公主。它的採摘一一般以一芽一,二葉為標準,精選孕育於太姥山麓的國優茶樹良種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明前單芽,採摘後只經過殺青,不揉捻,經自然萎凋、輕微發酵、文火乾燥而成。這種製法不破壞茶葉的活性,也不促進氧化作用,且毫香明顯,湯味鮮爽,因此被茶人視為可遇而不可求的養生珍品。如今,福鼎白茶走出福建,走向世界,展現出它獨特的魅力。
  • 赴一場百家爭「茗」,福鼎白茶走進「羊城」廣州
    當天,寧德市委原副書記唐頤、寧德市茶業管理局局長李輝、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郭如盾參加茶博會,並逐一走訪福鼎白茶展區茶企,為參會企業站臺加油。郭如盾還與廣東省福鼎商會部分代表進行了座談會,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及回鄉投資創業的情況。
  • 小剛解說福鼎白茶是什麼茶,什麼是白茶?
    白茶是什麼茶白茶,屬微發酵茶,是我國對於茶農自己創造的傳統中國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指採摘後的一種茶,經乾燥或緩慢乾燥而不去綠、不捲曲。屬細微不同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珍品。因其成品茶方式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出名。首要重要產區在福建福鼎。基本過程包括萎凋,烘烤(或乾燥),採摘和再燃燒。萎凋是構成白茶質量的要害工序。老白茶是什麼茶老白茶,又叫白金茶,即貯存工作很多年的白茶,其間的「很多年」是指在進行一個企業合理的保質時間期內,比方20~30年。
  • 【印象·福鼎】攝影家眼中——福德之邦·鼎盛之地
    福鼎山海資源豐富,海域廣闊,盛產大黃魚、青蟹、彈塗魚、花鱸魚、石斑魚等珍稀海產品,是閩東重要的海水網箱養殖基地和全省十大漁業縣(市)之一,漁業產值佔全市農業產值的60%以上。特色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世界奇果四季柚、中國名芋檳榔芋、食用菌(雙孢蘑菇)、白琳工夫茶以及大白茶始祖——太姥綠雪芽等蜚聲海內外,福鼎白茶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