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盧威秀,是黔西縣金碧鎮聯合村村民。現在,我是村級協理員,也是村級脫貧致富能手之一,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新建了房,發展起了養豬產業。目前,我餵有母豬4頭,商品豬11頭,生活條件上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幾番。
獲得危房改造指標後新建的平房
講起我的脫貧故事,還得從2011年說起。那年,我的三女兒在5個月的時候感冒患上了腦膜炎,雖經過全力醫治出院後,還是導致了腦癱等多種疾病。經鑑定為多重殘疾。原本幸福的家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擊。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2013年7月,我因為喉嚨疼痛到醫院檢查,患上了咽喉腫瘤,到昆明西南疆腫瘤醫院住院半個多月,出院後,由於手術損傷和病情不穩定,在家臥床了9個多月。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家中貧寒無賢妻」,我是那個幸運的人,9個多月,妻子一人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裡裡外外操持,還要伺候我的生活起居。看到她每天的辛勤,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2014年初,村委會了解了我的情況後,通過小組提名,民主評議審核後,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3月中旬,我到金陽人民醫院做康復治療,10天康復療程結束出院後,每個月2000多的藥錢,我連續吃了8個月。同年底,由於情況特殊,我被納入低保。
盧威秀給豬弄青飼料
2015和2016兩年間,恢復期的我不能做任何重活,一家人的重擔,妻子一個人擔了起來,照顧三個孩子,農閒時還要到附近務工。兩年下來,總算有了一定的存款。
2017年年初,幫扶幹部到我家宣傳「特惠貸」,國家貼息,國家支持鼓勵我們貧困戶,我一定要相信政策、用好政策。我貸了50000塊錢買了4頭牛來養,獲得了兩頭牛的產業項目資金補助。同年,獲得了國家35000元的危房改造指標和3000元的「三改」項目,在原址基礎上,拆除重建了兩間90平米新房。年底,通過核算,收入超過了預期,我家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盧威秀正在餵兩頭母豬
脫了貧,摘了帽,心情比以前更加高興了,身體也越來越好了。2018年上半年,豬價慢慢上漲,7月,我和妻子賣掉了一頭小牛,買了兩頭小豬喂,發展了高粱8畝、蔬菜2畝、辣椒2畝。為了賣個好價錢,我們每天裝好辣椒、蔬菜,晚上十一二點拿到黔西縣城四季中心自己批發。
盧威秀妻子正在給小豬餵飼料
2019年上半年,賣掉了原有的四頭牛和三頭小牛,買了一頭母豬來產崽,並在幫扶幹部和村兩委的幫助下,我參加了為期15天的養殖培訓,看病、防疫和基礎飼料配製等技術都學到了手,養豬方面再也不愁了。
今年2月,我又把賣牛剩下的錢買了3頭母豬,流轉了七八畝土地,加上自己的共有15畝左右,拿來種辣椒、高粱、蔬菜等,但是由於天氣原因,種下去的11畝高粱都沒有發芽,兩次補種都未見成效,最後只能補種玉米,扭轉損失。兩畝辣椒也只賣了3500元,比去年少1500多元。8月份,我又在信用社貸了20000元買了11頭豬。這批豬收益後,我打算進一步把養殖規模擴大到50頭以上,不僅自己能掙到錢,也能夠幫助其他人增加收入。
盧威秀在和村兩委群眾查看排洪溝
現在,我不僅脫貧,還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了全村致富能手之一,還聘上村級協理員,參加村裡面的大小事務,衛生整治、國家政策法規宣傳、矛盾糾紛協調、護林護路等多種工作,為村裡面的老百姓做出更多有價值的服務。對生活,我有了更好的追求,更好的奔頭,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和盼頭。
作者:蔣 鵬
編輯:胡 妍
編審:侯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