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茶湯裡小氣泡久久不散,說明茶湯有什麼特質?

2020-12-1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白居易跟元稹,在唐朝的泡妞界,是哼哈二將。

倆人經常約著一同上青樓,並且,還會互相交流泡妞心得,以及,把自己覺得不錯的姑娘,分享給對方。

唐人的這種重口味,我們現代人當然接受不了。

SO,村姑陳極其不喜歡白居易和元稹。

連帶的連他們的作品也厭惡上了,雖然王小團頻頻表揚這二人詩作有才氣,但是,村姑陳是道德上有潔癖的人,豈能與此等渣男同流合汙?

然而,白居易寫的一首長詩,還是在一個夏夜的夜晚,打動了村姑陳。

那時候,正在喝一杯稠度極佳的白毫銀針。

陳化一年,湯水極之稠滑。正試圖用舌頭把湯捲起來,慢慢感受那種稠度和滑度。

手邊的唐詩選翻著,眼睛一溜,就溜到了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那一刻,醍醐灌頂。

口中的茶湯,與詩裡的景象,重疊在一起。

原來,這般稠滑的茶湯,竟然有如凝脂般的感覺。

好白茶茶湯裡的這種稠度和滑度,居然可以跟人類吹彈可破的滑膩肌膚,劃上等號。

《2》

後來喝白茶,每次喝到銀針系列的那幾款茶,比如頭採米針,頭採荒針,荒野銀針,特級荒野牡丹,拋荒銀針,白毫銀針...... 總是能從它們的茶湯裡,喝到長恨歌裡」溫泉水滑洗凝脂「般的稠滑度。

澄淨清月色的茶湯裡,小氣泡一個接著一個,浸潤在湯的表層,像是茶湯麵上生出的小眼睛,兩毫米大小,靈活地盯著我們。

你端起茶杯,晃,再晃,小氣泡隨著茶湯平面一起晃動著。

茶湯的表面,並不像普通的水的表面那樣,晃動時會在表面形成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如此稠滑的茶湯被晃動,只會整個湯麵一起晃動,即使杯子的晃動幅度大,湯麵也不會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只會像鏡子一樣,平行晃動。

小氣泡們,就在這湯平面上,隨著一起搖動。卻絲毫不破。

很奇怪吧。

後來去諮詢學生物的朋友。朋友舉了個例子。

一片池塘,如果裡面水很清,沒有微生物,沒有藻類,那麼,它被風吹動,必定會蕩起波紋,所謂「吹皺一池春水」是也。

然而,如果這片池塘裡,微生物很多,藻類很多,浮遊生物很多,那麼,這片池塘裡的水,自然稠度就高,它的表層會凝結得像一面鏡子,風吹動時,就吹不皺它,只能徒勞地拂動幾下池邊的蘆葦。

這道理放在某些白茶的茶湯裡,也很適用。

比如,白毫銀針系列白茶的茶湯,在茶湯注入茶杯時,很容易形成不散的小氣泡,或者,湯麵形成一個鏡面,風吹不皺,晃動時,整個湯麵集體搖動,繃得緊緊的,像一面小皮鼓,也是因為茶湯裡有微生物的緣故。

聽完朋友的話,村姑陳茅塞頓開。

原來,茶湯裏白毫多、內含物質豐富的時候,湯就稠了,滑了,凝固起來了。

倒茶時在湯麵上形成的小氣泡,被這稠滑的茶湯包圍起來,凝結在茶湯的稠漿裡,自然就久久不散。

一切的一切,都只因為茶好,內質多的緣故。

《3》

但是,並非所有白茶的茶湯,都會形成鏡面效果,形成不散的小氣泡,擁有稠滑度和豐腴的內質。

只有那些內質豐富的白茶,才可以擁有這樣的茶湯。

老白茶,理所當然地內質豐富,能擁有稠滑的茶湯。而新白茶裡,則有一部分白茶,明顯的湯水稠滑,淳和綿長。

比如,新白毫銀針家族:白毫銀針,荒野銀針,頭採米針,荒野米針,拋荒銀針。

比如,特級白牡丹,特級荒野牡丹。這兩款頂級牡丹,它們的等級在白牡丹當中是最高級,它們在採摘時間上,只比白毫銀針晚了兩三天時間。

它們的品質,與白毫銀針相比,是十分接近的。白毫的密實程度,白毫的長度,都與白毫銀針極為相似。

故而,它們的茶湯裡,尤其是頭道湯和二道湯裡,白毫密布,湯水稠滑,小氣泡如靈狐的圓眼睛,久久不散。

另一種湯水稠滑的茶,是生於白露節的秋壽眉。

它生在冰火兩重天的白露節氣,白天氣溫高,夜裡氣溫低,冷熱交替的氣候特徵,形成了白露茶獨有的湯感:新茶時淳和綿柔,花香馥鬱,老茶期醇和渾厚,藥香沉鬱。

別的茶需要陳化一年才能擁有的稠滑茶湯,白露茶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

它的茶湯,隨便倒一杯,便是稠滑的湯感,雞蛋羹般的質感,小氣泡久久不散,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4》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白茶,都能擁有稠滑的茶湯。

那些生於平地的白茶,它們就沒有形成稠滑茶湯的先天條件。

平地白茶,它的生長條件,是不太好的。

影響植物生長的五大因素:溫、光、水、氣、土,它一樣都沒佔到優勢。

平地茶園的溫度,要高於高山茶園,同一時間,平地要比高山略高5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溫度差,讓平地茶園的白茶,先天就缺少了生出高品質茶青的溫度條件。

平地茶園的光照時長和強度,也多於高山茶園。平地茶區,地勢平坦、開闊,可供茶樹遮蔭的山石和樹木較少。

一整天,茶樹沐浴在陽光之下,且是直射的陽光。雖然做日光浴,對人來說是在補鈣,但對茶樹葉片來說,過度的日曬,過強的日曬,會讓它體內的呈苦澀味的物質,過量生成,從而影響茶葉的口感。

另外,平地茶園的水源質量,也不如高山茶園。平地茶區,與居民生活區相接壤,水源也大多來自於被人工淨化過的生活用水,這些水中的礦物質,經過現代化水處理,有一定程度的損耗。

不比高山茶園的水源,原地自取,天然純淨無汙染,能給茶樹提供多元化的營養。

還有氣候和土壤,平地茶園也不及高山茶園。

平地茶園,平坦地區多,不能形成山區獨特的小氣候,比如東邊日出西雨,雲霧也少,不能給茶樹形成良好的氣候條件。

平地茶園的土壤,粘性高,不比高山茶區,土壤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能給茶樹的生長,提供足夠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

這些自然條件的差異,讓平地白茶,平白無故地就缺少了生出豐富茶氨酸的機會,而多了生出茶多酚和咖啡鹼的機會。

所以,平地白茶所製作而成的茶湯,湯水較薄,香氣略淡,少有能在茶湯裡形成小氣泡的,就算有,也容易散開破裂。

至于波平如靜,那更只能存在於想像中了。

《5》

還有一種白茶,不能形成鏡面,不能形成小氣泡久久不散的場景。

那就是做舊老白茶。

正常情況下,因為自然陳化多年的緣故,老白茶的茶湯裡,是會形成久久不散的小氣泡的。

然而,做舊的老白茶,它不是自然陳化多年的,它的年齡沒有那麼老,它的年齡是假的,它還年輕著。

所以,做舊老白茶雖然身體的顏色看起來很黯淡,很陳舊,很黃黑,但它的莖、梗和葉,很新,很硬,很挺。

它衝泡後,湯色較接近老白茶的湯色——因做舊工藝,讓茶葉過度氧化和發酵,人工促生出大量的茶褐素和茶紅素。

因此,光憑茶餅的外觀和湯色,大部分人會被這些做舊老白茶所欺騙,認為它就是真正的老白茶,價格還低,搶著就買回家了。

然而,它並不是毫無破綻的。

明眼人,只消一看它的湯感,就露餡了。

做舊工藝只能改變它的顏色和湯色,卻不能改變它的湯感。它的湯,仍然跟新白茶一樣,清淡,淳和,卻不稠滑,綿長。

倒茶湯入杯,形成的小氣泡,不久就散了。

晃茶杯,茶湯也不會形成鏡面感,晃著就波光粼粼,像水一樣蕩起漣漪來。

《6》

茶湯的稠度,是個硬性指標。

是白茶好不好的標誌之一。

好的白茶,內質豐富,湯稠水滑,小氣泡形成之後,久久不散。

不好的白茶,內質單薄,湯清水寡,小氣泡難形成,就算有,也很快就散掉了。

老蘇在《試院煎茶》裡寫燒水: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從古至今,看好茶,先看湯和水。

用好水,泡好茶,始得好湯。

湯稠水滑,便是好茶的至高境界。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白茶茶香|白茶茶湯什麼顏色好
    白茶在我國也可以說是非常有名的一種茶類了,我國的茶葉種類非常多,不同的茶葉種類之間都會有其很大的區別,因此,對於初次接觸茶葉的人來說,一定要對茶葉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夠更加方便購買到正宗的白茶,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白茶茶香和湯底色,關於
  • 白茶要怎么喝,白茶的茶湯滋味要怎麼品?本篇攻略請查收!
    首先,將茶湯輕輕啜入口,細細咂,讓白茶茶湯以不同的厚薄程度,分布在口腔內。使得口腔,舌面上都能感受到白茶的湯水風味。品飲白茶滋味,每口的茶湯分量不宜過多,茶湯量過多,滿口都是,口腔內難以有迴旋的餘地。茶湯量太少,則不容易分辨滋味。
  • 一杯好喝的白茶,茶湯值得哪些讚美詞?分享四種美好體驗!
    紅樓裡,曹公誇迎春的皮膚好看,用了「腮凝新荔,鼻膩鵝脂」,皮膚嫩得像剛剝殼的鮮荔枝,形容傳神又到位。品味白茶,湯水盈盈的茶湯,恰似美人的肌骨。一杯好喝的白茶,該用什麼具象的讚美詞,去形容呢?品質好的白茶,茶湯呈現的狀態,是清亮透徹,透過茶湯,能依稀看到桌布的花紋。能讓人聯想到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水尤清冽。茶湯中,依稀遊動的白毫,就像幾尾靈動的魚兒,往來翕忽,怡然自得。不同的白茶,湯色呈現或有不同,但均以湯色清透為佳。
  • 品質好的白茶,它的茶湯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從一杯小小的茶湯裡可以判斷出來一泡白茶的好與壞嗎?和小白一起來聊聊吧!看到有一個茶友發來了一張圖片,讓小白幫忙看看他買的某某家的白茶品質怎麼樣?看一款白茶不僅從外觀上看的,最好還是衝泡出來看下茶湯和品下湯感的。02小白日常喝茶非常喜歡看茶湯的顏色,還會拿出手機拍下了。
  • 白茶茶湯要瀝乾?看看這篇文章,原因都在這裡了
    蓋碗衝泡白茶為什麼要把茶湯瀝乾?是多此一舉?不瀝乾茶湯會有什麼影響?
  • 十年老茶客的經驗總結,如何從茶湯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質?
    想起了陸遊在《閒適》裡的那一句: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新秋可喜,想來是因為暑熱已散,月色溶溶,涼風習習吧。從立秋到處暑的這段時間,正好是夏與秋的過渡期,風輕雲淡。白居易寫早秋,寫到了蓮子。喝白茶,尤其是在喝白毫銀針時,將茶湯衝泡出來後往往能發現湯水裡有不少「毛毛」。不知情的新茶友,會覺得這樣的茶看起來太渾濁,有點髒。但對了解白茶的朋友來說,看到這樣的茶湯反而會很驚喜,感慨到白毫好多!究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白茶的茶湯應該是什麼顏色?泡出紅色正常嗎?這些問題一併講清楚
    但也有人說白茶的湯色要越淺越好,白茶裡身價不便宜的白毫銀針,一開始泡出來的湯色都是淺淺的,像一輪清輝。話說,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下,白茶這種微發酵的茶, 它的茶湯到底該是什麼顏色?《2》老白茶泡出紅湯才是正常?
  • 茶湯純淨、顏色有層次、茶香落水、滋味稠厚,才是好白茶的標配!
    那麼,好的白茶,在茶湯上該有什麼表現呢?前些日子,有位茶友拍來茶湯照片,疑惑的問到。「這老壽眉一開始泡出來的顏色,就是很漂亮的石榴紅色,可喝起來水有點薄,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一衝泡茶湯顏色就偏紅,入口滋味不夠稠厚,照片看起來茶湯還偏渾濁,種種的嫌疑加在一起,排除掉衝泡不當的因素,問題很有可能是出現在茶本身的品質上。好的白茶,在茶湯上根本不會有如此表現。白茶經過衝泡後,千言萬語不需多言,所有的美好芳華,盡在茶湯中呈現。
  • 顯微鏡下的各種茶湯,簡直就是一個宇宙!
    有人做了一個關於茶葉的有趣實驗,把中國幾大茶類用標準的方式衝泡,分別取出日常裡最適合品飲的茶湯和完全舒展開來的葉底,放在載玻片上,用1500倍電子顯微鏡觀察。於是,一段神奇的「星際穿越」之旅就此開始。
  • 茶湯裡有一個絕活,就是扣碗茶湯
    孫磊是茶湯李第五代傳承人,做茶湯將近有十個年頭了,茶湯是一種宮廷小吃,茶湯的名字裡帶茶,其實和茶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茶湯的色澤金黃,而且顯得又特別富態,所以深受宮裡的喜愛。然後把整個面解開,解的過程中把勺按在碗底,逆時針的均勻攪拌,直到所有的糜子面都攪開攪勻攪成漿,不能有疙瘩,那麼現在這個湯茶湯就解好了。
  • 白茶新茶明明是杏黃色,但為什麼老白茶的茶湯是紅褐色的?
    白茶新茶明明是杏黃色,但隨著年份的加深,茶湯顏色也隨之變褐變紅,有點像是紅茶,相比於新茶,陳茶更加醇厚,這是為什麼呢?陳年老白茶非常之耐泡,泡了兩泡後湯色就不再是黃亮而是湯藥色紅褐色的茶湯顯得很厚重。這是因為白茶經過常年氧化,茶葉裡的褐紅素增加,隨之其中的營養成分也逐年遞增,所以說老白茶是個寶。當你喝白茶的時候,有聞到米香嗎?
  • 日常喝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時,如何才能判斷茶湯的醇厚感?
    一年的好景裡,春花秋月頗有代表性。秋月明,圓月皎潔,纖塵不染。秋日的景致,由萬物生長到了飽滿極致後,方才組成。難怪文人要寫詩感慨,「從此不再苦夏長,向晚小院沏茶忙。」乾燥的秋日裡,閒下來慢慢品一杯好茶,是很好的消遣。前不久,路過朋友的店裡喝茶,剛好聽到有客人討論白毫銀針的味道。
  • 白茶、巖茶、紅茶、普洱、綠茶,茶湯是濃一點好,還是淡一點好?
    從中可以說明,好茶都是「淡」的。品質上好的茶,像賈府這種鐘鳴鼎食之家,能看看入眼的茶,必定是「淡」的。但這種「淡」並非寡淡、淡如白開水之意。而是清新淡雅,清水出芙蓉,清麗鮮爽的恬淡之味,耐人尋味。比起濃烈苦澀的濃茶,有一定喝茶段位的人,會更欣賞這份淡雅鮮爽的風味!
  • 衝泡武夷巖茶時,茶湯表面有泡沫,這是加了「毒藥」嗎?
    倒出茶湯時,湯麵上出現一層明顯的茶沫。正當在座的老朋友三言兩語的交流試茶看法時,朋友家已經放暑假的小兒子,人小鬼大的問了句,「茶湯裡有泡沫,是加了毒藥嗎?」看來這有關茶沫的話題,不論男女老幼,都很關心啊。茶湯表面上的泡沫,它不是特別好的東西,更不是所謂的好茶精華。
  • 泡白茶處處皆學問,瀝乾茶湯重要嗎?很多茶友都吃到了「苦頭」
    帶著糾結而又困惑的目光,不知道該喝哪一種,又或是都想品嘗一遍。不過,一個下午的時間可能只夠喝2-3款。於是,天氣寒冷,應時應景的先選了老白茶。朋友一邊吃著手邊提前準備的小零食,聊著最近喝到了什麼好茶。而自己,則是注重於手中的蓋碗。注入沸水後,快速出湯,並且等到徹底瀝乾了茶湯之後,才最終將蓋碗放下。
  • 白茶茶湯的顏色,你知道多少,能分得清楚嗎?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主要的產區在福建福鼎,鄭和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培(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最關鍵的工序。不經殺青或揉捻,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如銀似雪,因為其外形,所以叫白茶。
  • 雄縣有一種小吃叫茶湯
    在煙火裡品味人生的真諦,在文字裡靜聽花開的聲音。雄媒社創作團隊成員。 然而,每逢過年,有一種灌縫的小吃,還是雄縣人非常喜歡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茶湯。   茶湯,從小過年時就特別喜歡喝。每到臘月二十五六,我們就用碾子碾好多的茶湯麵兒。它食材簡單,做工精細,質量上乘。
  • 煮茶有妙招,記住這5點,煮出來的茶湯不苦不澀
    如何才能煮出不會苦澀的茶湯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什麼樣的茶是可以用來煮的?中國有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以及黑茶,其中可以用來煮的茶類一般有白茶、紅茶、青茶(烏龍茶)以及黑茶。
  • 隔夜茶水飄著油也就算了,為啥有時剛泡的茶湯表面也會有?
    馬上就要放假了很多人都是無心工作的,閒著出來嘮嗑的茶友就多了起來,昨天一個山東的茶友問了一個問題:【 茶湯上面有一層油狀物是什麼東西?】瞬間就激起了大家的瘋狂討論。我收集了一些群裡討論的結果:1、是茶油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為茶油基本都集中在茶籽裡!葉子中含有茶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 白茶茶湯靜放一段時間為什麼會變黑,是變質了嗎?
    文/小陳茶事《01》喝茶的朋友們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茶湯靜放一段時間後會變色?如果您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請看看這篇文章吧。《02》不久前,茶友和村姑陳分享了這樣一個事情:自己衝泡的白毫銀針,放在邊上,一段時間沒有喝之後,茶湯就變色了,這難道是銀針的品質不合格所以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