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劉馳鋒 長沙報導
如將「多情」又「霸蠻」的長沙氣質,遷移至城市社會發展的語境中,躍然紙上的,一定是這座千年古城始終秉承「軟實力」與「硬實力」並行發展的歷史脈絡。
如今,長沙繼續以深化供給側改革為主旨,以22條產業鏈為抓手,積極發展新的產業生態集群。在被冠以「工程機械之都」殊榮後,喊出「長沙軟體再出發」口號,通過「軟體先行、硬體跟進、軟硬齊發力」的差異化發展新路徑,再造一座「中國軟體產業名城」。此舉,亦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堅持「軟硬兼備」精明發展的綜合施策傳承。
而長沙通過發展軟體產業積累了哪些優勢?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為「長沙軟體再出發」貢獻力量?近日,通過時刻新聞專訪,親歷長沙軟體產業發展的長沙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會長、拓維信息董事長、湘江鯤鵬董事長李新宇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見解。
長沙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促進會會長、拓維信息董事長、湘江鯤鵬董事長李新宇。
沉澱 再出發底氣十足
「多情」長沙愛熱鬧,對新鮮事物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催生出全國首批軟體園之一的創智軟體園公司(長沙軟體園前身)。隨後,「霸蠻」的長沙人跟自己較上了勁,經過20多年的發展,長沙積攢了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一系列「國字頭」名號。
此外,湘江新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國家火炬計劃首批四大軟體基地之一的長沙軟體園;坐落在長沙高新區的全國第二個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都向人們展現了長沙深厚的產業家底。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還是全國少有將作業系統(麒麟作業系統)、中間件和資料庫等基礎軟體「技能樹」點滿的「全能城市」。並率先成為全國唯一擁有PK生態(飛騰CPU(Phytium)+麒麟作業系統(Kylin))與鯤鵬生態(硬體+軟體)的城市。
其次,長沙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獲批成為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業生態的聚集效應越來越強,距離「智能駕駛第一城」的目標也越來越近。智能終端產業也在逐漸成形。
隨著1月9日湖南省政府與華為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籤訂。「鯤鵬入湘」又為「長沙軟體再出發」帶來了崛起新勢能。
拓維信息、華為雲「同舟共濟」合作籤約儀式。
賦能 產業騰飛新起點
4月28日,首臺「湖南造」伺服器「湘江鯤鵬」下線,「3年產值100億,帶動本土產業鏈配套1000億。」李新宇自信地說。
一個千億產業鏈,從規劃圖中走進了現實,一座中國軟體業發展的新裡程碑已然樹立。
但為何這塊千億「產業蛋糕」,偏偏落子長沙?李新宇給出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解答。
首先「天時」,長沙緊跟國家戰略,軟體業的自主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狠抓落實,新基建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需要,也充分體現了政府領導人的戰略眼光。
其次「地利」,長沙有軟體業發展的基礎和土壤,長沙的產業基礎、人才基礎,軟硬並行的發展路徑,完全符合軟體業的發展所需。
再次「人和」,2019年7月,華為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30億元發展鯤鵬產業生態。隨後銳意進取的省、市政府領導積極對接華為,以高效、廉潔、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打動了對方。僅長沙市就召開三次領導小組工作會議,高度重視鯤鵬計算產業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快速推動硬體產線的建設以及鯤鵬聯盟和創新中心的成立。
曾多次獲得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國家重點軟體企業的拓維信息,還有一個特殊身份——華為雲同舟共濟戰略合作夥伴,拓維信息的定位是中國領先的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軟硬一體」、雙輪驅動,將會提升拓維信息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雙方成就了鯤鵬「硬體+軟體」生態合作夥伴的佳話。
「計算產業的發展需要創新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的持續推動,拓維信息與華為基於鯤鵬體系,在多個行業不斷打磨著國產化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李新宇介紹,依託鯤鵬體系,拓維信息在智慧教育建設方面,已協助長沙市教育局打造長沙市中小學生在線學習中心,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公平發展;在製造業數位化升級上,三一集團、湖南中煙等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建設中,採用拓維信息製造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成功實現降本增效;在智慧交通方面,拓維信息已聯合華為、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發布了全新的「AI收費稽核創新方案」,加速推動了行業企業融合發展,促使本地企業儘快推出全國性標杆案例,拔高長沙軟體業在全國的地位和高度。
同時,在談到如何利用產業優勢為本地軟體企業賦能時,李新宇表示,發展軟體產業需重點關注「場所」與「場景」兩個因素。而如何做好這一點,可以從長沙出臺的《長沙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計劃》窺探一二。
《計劃》顯示,長沙將重點圍繞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能製造、智能產業等優勢產業發力,圍繞長沙「三智一芯」戰略布局,構建「一園五區兩山」產業發展格局,形成區域性產業集聚力、企業吸附力和行業影響力。
並且,到2022年底,長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要年均增長25%以上,突破1500億元,力爭達到20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3萬家,從業人員達到30萬人以上,新增承載空間200萬平方米。
「相關規劃出臺後,截至3月31日,長沙市集中發布了首批124個應用示範場景,總投資額超過50億,鼓勵本地軟體和信息化服務企業參與承接應用場景的建設,帶動產業的發展。」李新宇說。
在 5月8日長沙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促進會成立大會上,李新宇也在致辭中表示,促進會的成立,是推動長沙市軟體業跨越式發展,實現「長沙軟體再出發」的重點行動,促進會作為推動長沙軟體業發展的抓手,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和產學研用一體化,為長沙軟體產業構建產業聚集新高地。
「像嶽麓峰會一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一些產業亮點和人才政策包裝成一個具有品牌性質的IP?圍繞這個品牌來形成人才高地。」在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方面,李新宇也提出,「原來更多是強調回來創業,現在需要轉變觀念,號召大家來長沙就業。」
長沙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促進會成立大會。
思考 打造生態能量場
「長沙軟體再出發」,是長沙響應國家自主創新產業發展的政策落實;是順應時代,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措施;更是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謀篇布局。
9月9日,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軟體再出發論壇」即將於長沙召開。這也是歷屆峰會中,首次以軟體產業為主題開設的論壇,其分量不言而喻。也充分表明了長沙在搶抓「新基建」風口的同時,強化軟體產業趕超式發展的決心。
「這是一個軟體定義硬體,軟體定義發展的時代。」專訪中,李新宇也談到了此次論壇召開的重要意義,其勢必將通過拉動產業夥伴聯合創新,匯聚各方力量助推產業數位化升級及湖南「自主創新產業高地」的戰略達成,並加快區域軟體產業生態及人才生態的構建。
同時,他也補充道,未來,促進會將在政府的牽引和指導下,以服務本土企業、發展軟體產業、創新行業生態為促進會核心宗旨,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加強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拉通「政、校、企、地」產業鏈條,打造人才培育機制,構建全市軟體業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生態,推動全市軟體業跨越式發展,推動"長沙軟體再出發",助力將軟體業打造成為長沙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