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窮鄉鎮巨變背後的「霸蠻」書記

2020-12-15 搜狐網

    中新網桃源12月15日電 題:湖南最窮鄉鎮巨變背後的「霸蠻」書記

  記者 李俊傑

  如果不是有意詢問他的年齡,很難想像,這位兩鬢白髮,看上去似乎已有近60歲的鄉鎮黨委書記,實際年齡只有42歲。

  為了摘掉最窮鄉鎮的帽子,7年多來,他以鎮為家,將基層工作當成了畢生事業,任勞任怨。

  2007年以前,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地方:地處大山深處,土地貧瘠,產業匱乏,政府負債纍纍,以致當地社情複雜。

  而今,這個眾所周知的落後鄉鎮—湖南桃源縣觀音寺鎮,卻連續多年被評為該縣紅旗單位,各項工作均名列前茅。

  他,就是當地人稱「霸蠻」書記的唐述林。在湖南方言中,霸蠻被指執著,在困難中吃得苦,認死理。

  「七不」鄉鎮的新任書記

  觀音寺鎮地處湖南桃源縣西北部的大山深處,與國家級貧困縣懷化市沅陵縣接壤。全鎮面積225平方公裡,人口2.6萬,轄18個自然村,是桃源縣最大的邊遠山鎮。

  在外界,觀音寺鎮是出了名的亂鎮、難鎮:該鎮發生過書記、鎮長被就地免職的醜事,發生過鎮黨委書記來了半年就主動辭職的難事,也發生過當地近百名群眾摘下鎮政府的招牌,浩浩蕩蕩到縣政府群訪而轟動一時的大事。

  由於偏遠貧窮,加之鄉辦企業遺留下的1.27億元欠帳,當地農民和銀行成了觀音寺鎮政府的債主。每到逢年過節,大批農民便聚集在鎮政府討要欠款,不少幹部被鬧得無法安心工作。2000年7月,由於幹群矛盾激化,近百名群眾一怒之下,摘下鎮政府招牌上訪。

  一位多年前,在該鎮考察過的湖南省級領導,稱該鎮是湖南最窮的鄉鎮。處於工作考慮,2006年11月,唐述林被桃源縣委臨危受命調往此地工作。

  報到的第一天,唐述林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剛下車,鎮上的一條主幹道上擠滿了農民,搭帳篷的、趕牛羊的、圈地坐在地上的,五花八門。」他回憶說,從主幹道的十字路口到鎮政府,走了一個小時。到了鎮政府,他發現到處雜草叢生,破敗不堪。

  用觀音寺鎮政府的話說,幾年前的觀音寺鎮是典型的「七不」鄉鎮:上級任務不完成、政府債務不償還、工資福利不落實、機關食堂不開火、各級領導不願去、幹部職工不上班、百姓辦事找不到人。

  經過一系列調研後,唐述林和觀音寺鎮黨委班子們達成一個共識:觀音寺最大的難題是民心渙散,群眾對政府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唐述林決定,解難的第一步,必須凝聚民心、增添信心、共謀發展。

  說幹就幹。唐述林告訴中新網記者,2006年以前,境內15座水庫,座座病危;689口堰塘,口口破損;全鎮除了一條過境公路外,沒有一條道路硬化。雖然在山區修一條毛公路等同於平坦地帶一條水泥路的造價,但鎮黨委研究,把修路放在了興辦實事的第一位,全力組織基礎設施建設。

  對於歷史遺留下來的鄉辦企業欠債問題,唐述林採取逐年償還的方式,「主要對有重病、考上大學、婚喪嫁娶等這部分人,進行優先考慮」。

  「風氣的好壞,是一個地方發展最大的軟實力」,唐述林要求,每月鎮政府班子成員必須駐村8天、幹部必須駐村16天,講政策法規,解民生難題。每次下鄉檢查工作,他都要求村委會準備的飯菜從簡,一般不超過3個菜。

  觀音寺鎮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次他與唐述林等幾人前往長沙出差,在一個賓館裡點了幾道普通的菜,結帳時花了100多元,唐述林得知後,狠狠地將他們批評了一頓。

  陽光是腐敗的防腐劑。在觀音寺鎮,唐述林要求鎮村兩級嚴格推行陽光財務制度,在政務公開欄裡,進行一一詳細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對自己捨不得,但對村裡百姓的民生工程,唐書記是盡心盡力,到處化緣」,上述工作人員說,幾年來,唐述林為鎮裡發展爭取到各類資金3000多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觀音寺鎮基層設施建設,超過了前幾十年的總和。

  用實際行動去說服百姓

  「不管官大官小,關鍵在於你是否為百姓辦了實事。」唐述林坦言,觀音山鎮由3個鄉鎮合併而成,不少還是移民,民風彪悍,但他的「法寶」是用實際行動去說服百姓。

  讓唐述林頗有感觸的是,2007年,他剛到鎮上工作不久,百姓圍著他討帳,旁邊看熱鬧的一位村民插了句話說:「這個書記作了幾件實事,應該是個能幹事的人,不要為難他」,這位村民掰著手指列舉了唐所作的幾項民生工作,這群人聽後,很快就散了。

  在觀音寺鎮,唐述林手機號碼有如「為民熱線」。唐述林說,只要百姓有困難,有疑惑,隨時都可撥打他的電話,只要是合理的要求,他都會及時並設法解決。

  一個小小的舉動,卻瞬間讓唐述林明白一個道理:「要給老百姓幹實事,也要用老百姓身邊的人來感動老百姓。一個人就是一盞燈,一盞燈照亮一群人。」

  於是,一場「道德模範」評選在該鎮拉開帷幕,至今已開評6年。唐述林告訴記者,今年,全鎮共分「清潔工程」、「公道正派」、「引領風尚」等12類共60名「道德模範」,由村組推薦,政府考察後進行投票,最後集體審定評出。這些的道德模範被製作成宣傳欄,擺放在觀音寺鎮政府大院內,「讓所有人都來學習他們的事跡」。

  為了幫助村民明理懂法,觀音寺鎮還派出得力幹部為每個村聘請一位法律政策諮詢顧問,開辦法制講堂培訓,全鎮近兩年1000多件民事糾紛全部在村內得以化解。該鎮還下力幫助農戶提升致富技能、培育新型農民,每年邀請10多名縣內外農技專家進村上課,在每個村裡建起了農科教室。現在,該鎮所有的村裡都有一個主打產業,90%農戶有了一門致富技能,853名農民獲得了專業技術證書,成為鄉村致富「土專家」。

  在政府的引導下,該鎮每個村依據公民道德規範的要求討論制定了各村的村規民約,政府編寫的1萬本《新農村農民道德行為規範通俗讀本》下發到每戶農民手中,文明新風在這個封閉的山野中呈現出勃勃生機。

  過去,長潭坪村是觀音寺鎮民風比較差的村之一。支書何冬生帶頭和黨委政府唱反調,甚至曾帶著村支兩委跑到縣委告書記鎮長的狀。唐述林上任後,多次找到何冬生談心,通過耐心細緻地作工作,何冬生變得積極主動起來,村裡搞水利建設資金不夠,為解決燃眉之急,何冬生連自己的房屋都主動抵押給了銀行。

  如今,唐述林許下的承諾已基本兌現:哪裡有農戶,哪裡就有水泥路;哪裡有農田,哪裡就有水渠;哪裡有旱情出現,哪裡就有水井;哪裡有河道,哪裡就有橋。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df/2013/12-15/5620797.shtml report 3029    中新網桃源12月15日電 題:湖南最窮鄉鎮巨變背後的「霸蠻」書記記者李俊傑如果不是有意詢問他的年齡,很難想像,這位

相關焦點

  • 霸蠻:牛肉粉一年營收1.5億,背後的消費思維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牛肉米粉,但都沒有『霸蠻』正宗,因為我們從頭到尾都只做正宗的湖南牛肉米粉。」在最美生意看來,「霸蠻」的牛肉粉確實很實在,湯頭濃鬱美味,牛肉大塊有嚼勁。張天一說:「也曾有消費者建議減少辣度,或讓中草藥的味道變淡一點,但最後我們還是選擇做最正宗的湖南牛肉米粉。
  • 「霸蠻湖南人」明清木雕展正式啟動
    紅網時刻長沙10月26日訊(通訊員 胡晴 姜河)10月24日,湖湘明清木雕館暨「霸蠻湖南人」主題展啟動儀式在長沙市天心區太平老街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非遺處主任陳沙琳,天心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肖雄偉,省非遺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歐陽金保出席。
  • 「湖湘文化代表詞」出爐啦 湖南人果然很愛「霸蠻」
    本次評選活動自1月5日啟動以來,在網絡上廣泛引起熱議,不僅吸引20多萬網友參與投票,還得到文化學者、湖南名人們的關注。網友們最認同的湖湘文化代表詞也出爐了,「敢為人先」「霸蠻」「淳樸重義」「經世致用」這四個代表詞排名最前,成為網友最認同的湖湘文化代表詞。
  • 「霸蠻」常德,憑什麼成為「湖南第三城」?
    攝影/陳敏捷-風物君語-「桃花源」裡的「霸蠻第三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當你在湖南常德街頭晃過一圈,並沉迷於常德米粉無法自拔時,一定要回想起中學時期語文課本上的這篇《桃花源記》。
  • 霸蠻書記李億龍情人利用影響力受賄12萬,檢方決定不起訴
    李億龍受審 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 資料圖「霸蠻書記」湖南懷化市委原書記李億龍的又一位「身邊人」司法進展獲官方披露。公開信息顯示,李億龍,男,漢族,1956年6月生,湖南長沙人。他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歷任長沙市芙蓉區區委書記、區長,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懷化市委書記,衡陽市委書記,湖南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等職,2016年4月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一碗湖南粉,唆出儀式感
    2、霸蠻的文化品牌打造我們選擇了「霸蠻」這個品牌,湖南在古代是楚國,我們做了「楚空間」,把楚國文化元素挖出來;我們做了侗族龍燈,上面印上楊度寫的《湖南少年歌》;做「楚辭椅」;我們在瓶子上畫許多鳳凰,楚地文化尊崇鳳凰,形成「鳳舞瓶林」的效果。
  • 金網商學 課程回顧|新消費時代,一碗霸蠻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
    9月16日晚,霸蠻品牌創始人張天一,為企業經營者們帶來《新消費時代,一碗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的深度解讀,以自己的創業經歷現身說法,帶領企業家朋友一起推開數位化轉型的「新大門」。張天一將霸蠻過去幾年的路徑總結成三條曲線:第一曲線,產品即內容在霸蠻出現之前,北京基本沒有湖南米粉,而且北方人習慣吃麵條,很多北方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米粉,那麼,如何改良產品去適應市場需求?
  • 霸蠻張天一:從一碗牛肉粉看新消費的三大要素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   霸蠻牛肉粉創始人張天一,圍繞「一碗牛肉粉背後的新消費思考」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認為新零售和新消費的本質有三個要素。一是實現所見即所得。二是用戶價值。三是人和人的連接。   以下是演講實錄,有刪減:   2014年,我北大法學碩士畢業之後,開始創立這個霸蠻(當時叫伏牛堂,2018年8月正式更名霸蠻)。理由特別簡單,因為我是湖南人,湖南人血液裡都流著米粉。我當時看了一下中國餐飲市場四萬億產業規模,海底撈年收入100億,已經是中餐飲老大了。也就是說,在中國餐飲市場,只需要達到1%市場佔有率就,可以做到老大。
  • 解析「蠻霸米粉蠻霸社」:餐飲店玩轉社群營銷,只需5個方法
    今天孔佳帶你剖析湖南米粉「伏牛堂的」蠻霸社「社群是如何玩轉社群營銷的。背景:「霸蠻社」——直接對接的微信群高達 2000 餘個定位:於只做小群不做大群,一般的群不會超過 100 人,其中 50 人左右的群居多。目的:希望每一個微信群內部的人「至少見過面」,社群客戶存有一定的黏性。
  • 新品牌創建的8個邏輯︱霸蠻米粉、摔碗酒、毛筆酥、大悅城、好市多…火爆背後的啟迪(中)
    伏牛堂的個性體驗在三個方面:一是堅持正宗的湖南味道,賣的的是情感;二是重視產品背後的社交溫度,用情感來連接消費者。三是銷售霸蠻的湖南精神。這個附加值就是霸蠻的湖南精神、正宗的湖南味道!2、重視產品背後的社交溫度。品牌之所以成為品牌,那是因為產品不僅僅只是一種食物,背後還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並且基於故事,還能做有溫度的品牌傳播。伏牛堂曾跟騰訊視頻合作,把來店用戶的故事徵集起來,跟食物相結合,做了一檔伏牛堂版的《深夜食堂》。
  • 霸蠻米粉:餐飲品牌迭代的一個非典型樣本
    張天一和他的霸蠻米粉還堅守在這裡,算是這一段風風火火的創業潮沉澱下來的成果之一。公司位於路口一幢門面房的三樓,兩三百平方米的面積,100多個工位。公司名叫霸蠻科技而不是霸蠻餐飲,帶著濃重的「網際網路+」氣息。今年是張天一創業的第五年。
  • @長沙丨靠的就是這股子「霸蠻」
    長沙,是一座「霸蠻」之城。「霸蠻」,意為堅韌、敢作敢為,豪邁、不屈不撓,是長沙人獨有的精神氣質。從古至今,長沙人都以「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的性格聞名,以湖湘血性著稱。歷經千年積澱,「霸蠻」精神已經滲透到長沙人的血液與靈魂中,成就了長沙人敢想敢闖、熱情友善的內功。長沙人不僅有火辣辣的熱情,還有一股「霸蠻」的執著勁。這種執著,為長沙邁向更高水準的文明之城,全力打造美麗富饒幸福之城,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 十年砍柴 l 湖南人的霸蠻氣質是如何形成的?
    得益於中國交通條件極大改善特別是北京到湖南的高鐵開通,我的返鄉較之以前,變得很便捷。從2010年春天父親患病送市人民醫院ICU搶救過來,到2015年4月父親去世,再到2018年1月母親患肺癌去世,這些年中,我每年要回湖南六七次。頻繁的返鄉,使我有機會回到已經疏離多年的老家熟人社會,得以觀察親戚、族人、鄉鄰和老家同學的為人處事。
  • 網紅「霸蠻」牛肉粉1批次菌落總數超標被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1批次「霸蠻」招牌黃牛肉粉抽檢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目前霸蠻牛肉粉方面尚未給出相關聲明。據了解,該品牌是由北大碩士張天一創立的網紅產品。
  •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伏牛堂開業之初,因為地下一層地址不好,門庭冷落,張天一與合伙人憑藉90後對網際網路創造商機的敏銳直覺,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精準營銷,微博、微信、社區論壇中凡是標籤「湖南」的用戶,都成為他們的目標顧客,因為張天一是地道的湖南人,而米粉又是湖南著名的小吃之一,所以第一批顧客自然而然就是湖南人。
  • 鄉鎮街道書記工作交流會有「門道」 「開門紅」背後看動力
    會上,來自樂清市北白象鎮、平陽縣昆陽鎮、浙南產業集聚區星海街道、龍灣區永興街道、甌海區婁橋街道、泰順縣雅陽鎮、鹿城區五馬街道、蒼南縣錢庫鎮、瑞安市陶山鎮、甌海區景山街道的10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圍繞經濟建設「開門紅」、重點項目實施情況和「三服務」活動交流發言。10場發言貫穿一條主線:「奮戰1161,奮進2019」,基層書記們紛紛表示:要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 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無界餐飲」時代正在到來
    作為霸蠻湖南米粉創始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他壓力倍增。僅2月份的供應商應付帳款就達到2000萬,60多家直營門店堂食卻被迫關閉,收入基本為零。"能活多久?可能也就三個月" 張天一說,通過發力數位化和外賣業務,霸蠻米粉的自救行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 「霸蠻」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史蒂夫·薩林的合作夥伴、祖籍中國湖南的威蒙積泰汽車公司總裁王曉麟將這種執著稱之為「霸蠻」。「我們形容一個人很倔強,一般會說『不撞南牆不回頭』。湖南話裡有一個詞叫『霸蠻』,這個詞什麼意思呢,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看到南牆撞破了照樣不回頭。」這種不服輸的勁頭,也許來自運動員時期的訓練,也許來自性格中的基因。
  • 王右軍:逆風生長最霸蠻
    霸蠻的湖南伢子 「霸蠻」是湖南方言,指專注、執著,在困難中吃得起苦。來自湖南衡陽的王右軍自言性格中就有霸蠻的成分。他出身於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是「全國優秀教師」。在清華讀書時,王右軍學習的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在當年包括現在都未必是最火的,從事這個專業的人真得有些不怕苦的精神。
  • 一半是霸蠻勁,一半是書卷氣,這就是湖南人
    從範仲淹那篇《嶽陽樓記》開始,也許就寫就了湖南人胸懷天下的氣概。/ 嶽陽樓景區無論是打工在外,還是在家鄉生活,湖南人從未忘記讀書的分量。霸蠻和讀書,仍舊是交織在湖南人血脈裡的兩種最主要的氣質。總結起來,就是湖南話裡著名的一個詞:霸蠻。到底什麼是霸蠻?湖南人也許會擺擺手:「講不清楚!」如果非要解釋,大概可以理解為做事執拗堅韌。儘管湖南人在勸慰別人時總要在嘴上說著「莫霸蠻」,但事實上,數一數湖南出身的名人,幾乎沒有一個不是霸蠻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