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讚美泰山的詩詞你記得幾首?這首氣勢磅礴的唐詩,你肯定記得

2020-12-12 文學漫談

從古至今,有很多的詩人都對泰山的壯觀景象所吸引,讚頌泰山的詩詞更是不勝枚舉。但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杜甫的《望嶽》,這首詩成為讚美泰山景色的經典作品。

《望嶽》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淺譯:五嶽之首的泰山,景色究竟有多麼壯觀秀麗?那翠綠的青山連綿不絕,跨越齊魯兩地。大自然把天上人間的神奇瑰麗的景色全都賦予給了你,高聳挺拔的山峰,把南北山脈陰陽分解,晨夕分明。望著層巒疊嶂升騰的雲氣,令人心潮彭拜,激蕩萬千。睜大雙眼遠望著歸山迴旋的鳥兒。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絕頂,往下俯瞰,群山一覽無餘,原本高大的山峰,都變得那麼的矮小。

背景:杜甫在二十五歲時,參加長安的貢舉考試,沒有考中,就懷著落寞的心情,在河南、河北及山東等地四處閒遊,於是就寫了這首詩。嶽,這裡指東嶽泰山,現在位於山東泰安市北側。杜甫當時正是青春年少,用這首詩讚頌了泰山宏偉壯麗的氣象,也藉此表達了自己對未來充滿了期望,有「一覽眾山小」的凌雲壯志。

東嶽泰山一直是文人墨客仰慕的勝地。文化內涵深遠,留下了很多賦詩題詞名句。但杜甫的這首詩作,使人們一提起泰山,首先就想到了杜甫的這首名作。光泰山上的石刻《望嶽》就有四處之多,最後兩句更是人們登上絕頂後的吟誦名句。

杜甫的《望嶽》不止一首,在中年和老年時,又各寫一首《望嶽》。每個時期的境況和胸懷不同,感悟亦有所不同,青年的杜甫風華正茂,有積極進取的精神,所以詩作大氣磅礴,豪情萬丈。

賞析:詩詞的首聯二句,是從遠處看泰山巍峨雄偉的景象。以人的問句開始,激發人們對泰山景色的好奇及喜悅激動的心情。接下來寫青山連綿翠綠的山色,把泰山的雄偉壯觀展現出來。

第三、第四頷聯兩句,由遠到近描寫泰山秀麗神奇、高聳雲端的巍峨形象。一個「鍾」字使大自然有了感情的色彩,也表達了作者對泰山無比的熱愛和讚美的心情。詞中用「割」字,仿佛高聳的山峰,把晨和夕分割開來,顯示出泰山的高俊氣勢。把靜止的泰山寫得活力四射。五、六頸聯兩句,凝神細望泰山,雲霧繚繞,層疊起伏,令人心潮激蕩。詩人極力張大雙眼,追逐那返回山中的飛鳥。「決眥」形容極目遠望的形態。歸鳥說明已是傍晚,但詩人仍在入神遠望,直到鳥去不見蹤影。此句表達了詩人對泰山的無比熱愛,以及詩人寬闊的胸襟。

最後尾聯兩句,是寫詩人由遠處望山,近處觀山,而聯想到登山。詩人不光是用眼望,是在用「心」望,對泰山的痴情。一個「凌」字,展現了登臨泰山絕頂的決心和豪情壯志。想像著登上峰頂的時刻,放眼望去,群山盡在腳下,顯得那樣的渺小。也看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傲視萬物的豪邁氣魄。

感悟:全詩以飽滿的情緒,形象地描繪出東嶽泰山的雄偉氣勢,以「望」引申,情景交融,神來之筆,讓人身臨其境。此詩抒發了杜甫青年時代的豪情和遠大的志向,是描寫泰山的經典詩篇,被人們經久傳頌。

杜甫在當時遭貶的坎坷面前,不懼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現代的年輕人學習。在失敗面前,要更加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摔倒了重新站起來,只要堅持,總會登上風光無限好的頂峰,那時就能俯瞰大地,吟誦著杜甫《望嶽》中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更多文章請關注《文學漫談》,您的支持和留言是我進步的動力。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分析《唐詩三百首》發現了這五個秘密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其出自《唐詩三百首》編者蘅塘退士所作原序。關於《唐詩三百首》,你還知道多少呢?唐朝最高產的五位詩人是哪些?《唐詩三百首》中哪種類型的詩最多?你的腦袋中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有關端午的詩詞,你記得哪個?
    有關端午的詩詞,你記得哪個?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會在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戰國時期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是中國第1個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清明節古詩詞豐富多彩 別只記得那首「杏花村」
    清明節詩詞,你會哪幾首?   荊楚網消息(記者安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4月2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華師附小二年級小學生小語一邊背著唐詩,一邊告訴記者,老師今天布置了一個「很有意義」的課外閱讀作業: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朗讀描寫清明節的詩歌。
  • 5首詩詞,帶你欣賞5座名山
    泰山《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杜甫早期的作品,與他之後大量沉鬱頓挫的詩歌相比,《望嶽》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 七首與元宵節有關的詩詞,最後一首家喻戶曉
    對唐詩的發展也是作出了巨大貢獻。3、宋代姜白石的《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全詩如下: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這首詩通俗易懂,通過這首詩,我們不難發現,在宋代,元宵節時候的熱鬧場景,同時,吃湯圓是中國悠久的元宵節習俗。
  • 《唐詩三百首詳註》:百年經典 不敗於歲月
    有一本詩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代代吟誦,有人說,這些詩句已經寫進了中國人的基因,這本詩集就是《唐詩三百首》。理解經典,好的註解版本如渡海之舟筏,不可或缺。40年前,陶今雁先生用數十年的光陰,著就這本《唐詩三百首詳註》,雅俗共賞深入淺出,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重印,累計印數已逾百萬冊。
  • 蘇軾最有名10首詩詞,看看你記得幾首?
    詩詞之美在於意會,剎那間仿佛與作者同處一個時代和情境中,感其心懷。他的詩詞有婉約,但更生發出獨特的豪放氣質,令人讚嘆。他的詩詞都如此出色,所以取詩詞各10首共欣賞: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童年回憶殺,這20首經典兒歌代代相傳,你還記得幾首?
    下面來盤點一下我們耳熟能詳的兒歌,用歌聲來回憶美好的童年時光,這些兒歌你還記得幾首?(排名不分先後)1、讓我們蕩起雙槳《讓我們蕩起雙槳》是喬羽先生作詞,劉熾先生作曲,劉惠芳演唱的歌曲。該曲是1955年拍攝的少兒電影《祖國的花朵》的主題曲。
  • 四首兒時的歌,你還記得幾首
    長大了的我們啊,經常去懷念兒時的生活,懷念那時的無憂無慮,懷念那時的天真爛漫……今天給大家介紹幾首兒時的歌,讓這充滿回憶的歌曲,帶我們重新體驗一把兒時的樂趣。第一首,《丟手絹》。丟手絹第二首,《捉泥鰍》,「池塘裡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小牛的哥哥,帶著他捉泥鰍,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
  • 那些深藏在詩詞中的名勝古蹟,你還記得多少?
    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都學習唐詩宋詞,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風韻。而且一些文人墨客在大江南北的名勝古蹟都留下自己的墨寶。也有的地方因為優秀文人,而讓這個地方名聲大噪。俗話說:美景難覓,佳作難尋。美景和絕美的詩詞碰撞在一起,頓時讓各種名勝古蹟上升了幾個層次,今天我們就來尋找古詩中的那些個名勝古蹟。1、鸛雀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秋高氣爽,這6首關於「秋」的經典唯美詩詞,收藏了!
    這首詩也是安久最喜歡的一首詩,因為它太特別,在一眾詩詞中脫穎而出。這是初中必背古詩,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這首小令共二十八字,沒有一個「秋」字,但是卻被奉為「秋思之祖」。因為這首小令中所有的景象、事物,無不是在突出秋的悲傷。這首作品可謂是悲秋、羈旅的最典型代表。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憂愁的情緒,但不讓人討厭,反而讓人難忘,或許這就是詩詞的魅力。
  • 你還記得幾首歌曲
    你還記得幾首歌曲現在鮮肉橫行的年代,歌曲也是層出不窮,很多優秀的段子出現,很多好聽的歌曲出現,只是這些只能說曾經出現,畢竟在我們的記憶中這個時代更新換代的太快,人們以忘得也快,這一切好像是網際網路帶來的影響,網際網路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便利,也讓我們漸漸忘記一些東西,有一些優秀的的東西可能在大浪淘沙的衝擊下被帶走,也有一些被譴責的東西被遺忘。
  • 為什麼這首詩能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譽為「七律之首」?
    如果論整個古代七言律,那桂冠當屬《登高》,嚴格來說《登高》也不是正格,但登高的字法句法章法是古今文人能學到的最正的一首。你後人不可能去學《黃鶴樓》,只需要知道《黃鶴樓》好在哪裡,學他就成了窠臼,拾人牙慧,這叫『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 這首詩被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唐詩,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唐詩三百首,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明珠;唐詩三百詩的壓卷之作,更是顆顆明珠中最為閃亮的一顆。都說壓軸出場的才是重頭好戲,那麼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會超越其他唐詩出色作品嗎?然而,被一些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卻並非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 盤點那些讚美牡丹的詩句,你還記得幾首?
    自古以來引起許多騷人墨客的謳歌、讚美,留下了眾多讚頌牡丹的詩歌,以下筆者精選唐、五代、宋、元、明、清有關牡丹的詩詞供讀者朋友共賞:老子龍鍾逾八十,死前猶見幾回開。你覺得還有哪些有關牡丹的詩句呢,歡迎點評和追加!
  • 《唐詩三百首》中八首經典懷古詩,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唐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是五七言古今體詩的高峰。《全唐詩》收集了48 900餘首詩,流傳眾口的名篇也不下千首。清代文學家孫洙從中選擇了三百餘首,分體編排,名為《唐詩三百首》。本詩是作者初到夔州時所做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作品。這首絕句語言生動形象,既懷古,又抒懷,不僅表達了對諸葛亮大業未成的深深惋惜,也滲透了詩人自己年已垂暮而志向未酬的抑鬱之情。蜀先主廟劉禹錫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懷舊歌單,這幾首曾經單曲循環的歌曲你是否還記得當時的心情呢?
    由於我最近鬧歌荒就又在記憶中搜颳了幾首曾經單曲循環陪伴我放學路上的歌曲。相信這裡面也一定有你曾經的最愛。1.牡丹江由南拳媽媽演唱的歌曲《牡丹江》由於輕快的曲調和有趣的歌詞曾經火遍了大街小巷,很難想像這首以北方城市命名的歌曲會是由臺灣組合演唱的。而南拳媽媽這個組合的名稱由來也是很有趣。因為周杰倫曾經使用過南拳來作為自己的化名,而南拳媽媽就是指周董的媽媽啦。這個組合裡面的巨炮,楊瑞代等成員至今也有與周董聯繫呢。
  • 兒時的這首歌,你是否還記得
    我和著她的聲音,和她一起大聲的哼唱,起初小傢伙有點意外,隨即開心起來,眼睛亮晶晶的望著我,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原本散步時隨意的牽著的手此時緊緊的抓著我,因為這首歌,因為共同的旋律,因為我的應和,這種共鳴使我們之間更顯得親密了。一曲唱罷,小傢伙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疑問,「媽媽,你怎麼會唱我們的歌?」
  • 細讀《唐詩三百首》:十首寫景名篇,唐代詩人太有才
    人在《唐詩三百首》中,詩詞君找到十首寫景詩詞,在詩人的筆下,山石、樹木,飛鳥、明月,都是那麼美麗!《滁州西澗》是唐詩中的寫景名篇。澗邊生著幽草,黃鸝在樹上不停地鳴叫。春潮夾帶著暮雨流得湍急,只有那無人的小船橫在江心。全詩給人一種幽靜、自然、閒適的觀感。後人評價這首詩: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絕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