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八首經典懷古詩,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2020-12-17 小毛豆品詩賞詞

唐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是五七言古今體詩的高峰。《全唐詩》收集了48 900餘首詩,流傳眾口的名篇也不下千首。清代文學家孫洙從中選擇了三百餘首,分體編排,名為《唐詩三百首》。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本詩是作者初到夔州時所做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作品。這首絕句語言生動形象,既懷古,又抒懷,不僅表達了對諸葛亮大業未成的深深惋惜,也滲透了詩人自己年已垂暮而志向未酬的抑鬱之情。

蜀先主廟

劉禹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悽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前四句讚美劉備的豐功偉績,後四句感慨劉禪的庸碌不肖,也間接表達了對唐朝國勢日漸衰落的憂慮和對統治者昏庸荒唐、不思進取的批評。全詩用詞凝練沉著,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隋宮

李商隱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煬帝興起便要南遊驕縱無忌從不戒嚴,高坐深宮毫不理會大臣們的上書諫言。春遊時舉國上下都忙著裁製綾羅錦緞,一半用來製作馬韉一半用來製作船帆。

金陵圖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兩句描寫了金陵城煙雨悽迷的暮春景色,營造了迷惘惆悵的感傷氣氛,後兩句感慨古都景色依舊,而六朝卻已幾經更迭,盡化煙雲。全詩即景寫情,語言含蓄蘊藉,抒寫了詩人深沉的興亡之感。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月色迷離如輕煙籠罩寒水白沙,夜晚泊船秦淮鄰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哪知何為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依然高唱《玉樹後庭花》。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本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古戰場時寫下的詠史名篇。斷戟沉埋沙中幾百年還未鏽蝕,經過一番磨洗認出是前朝遺物。假若東風沒有助周瑜一臂之力,二喬恐怕要被幽禁在銅雀臺中。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兩句用「夕陽」和「野花」映襯出烏衣巷的敗落悽涼,再也看不到當年豪門雲集、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後兩句筆鋒一轉,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想像新奇,獨具匠心。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寥落清冷的古舊行宮,宮花還在寂寞地吐紅。只有幾位白髮的宮女,閒坐回憶當年的玄宗。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唐詩三百首所有五絕作品賞析,值得每一個喜愛詩詞的讀者收藏轉發!
  • 唐詩三百首寫洞庭湖最出色的詩篇,堪與杜甫唐詩並稱唐五律之冠
    洞庭湖在古代的時候號稱為「八百裡洞庭」,面積非常大,當然現在沒有這麼大面積了。但是它的流域,卻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發祥地。在古代的詩作當中。有很多詩人都曾經來到這裡,感嘆洞庭湖的美麗景色,留下屬於自己的詩作。
  • 大數據分析《唐詩三百首》發現了這五個秘密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其出自《唐詩三百首》編者蘅塘退士所作原序。關於《唐詩三百首》,你還知道多少呢?唐朝最高產的五位詩人是哪些?《唐詩三百首》中哪種類型的詩最多?你的腦袋中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 唐詩三百首,篇篇為情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 《唐詩三百首》:杜甫爺爺,唯有一首詩被選入,原來是難得的經典
    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都有巨大意義,《唐詩三百首》是古詩中最為經典的作品集合。其中杜甫的作品就有三十五首,但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唯一被選入的作品。杜審言生活在初唐時期,也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後來也遭到貶謫。在《杜審言集》中,收錄了他的詩作共計四十三首。但是為什麼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只有一首,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是300首而不是500首,多讀才知選者用心良苦
    三百首要一讀再讀,才識其中真味讀《唐詩三百首》,可以選擇的本子有下面三個,因為三百首深受人們喜愛,自問世以來如何來學習閱讀三百首,早有有才華的人給我們鋪好了路子。第一種就是原刻本子,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一卷:五言古詩1·感遇·其一張九齡2·感遇·江南有丹橘張九齡3·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4·月下獨酌四首李白28·長安遇馮著韋應物29·夕次盱眙縣韋應物30·東郊韋應物31·送楊氏女韋應物32·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柳宗元33·溪居柳宗元 《唐詩三百首
  • 李白入選唐詩三百首第一首古詩,20字短小精悍,早就成為啟蒙詩
    我們今天了解唐詩300首的啟蒙必背的一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這首古詩是非常的簡單,全文只有20個字,看到月亮,思念故鄉。很早的時候,就在我們的心裡當中建立了這樣一種聯繫。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首古詩的流傳度是最高的。雖然簡單,雖然這樣的場景在普通不必再普通不過,但是在我們心中卻總能夠被這樣的時刻所打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唐詩就是李白《靜夜思》。全文用的字眼非常簡單。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代的居士在《唐詩三百首·序》中說:「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唐詩中很經典的一首懷古詩,只有短短4句,便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烏衣巷》,便是唐詩中很經典的一首懷古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劉禹錫之手,是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它寫於公元826年,也就是唐敬宗寶曆二年,當時劉禹錫正從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返回洛陽,在途徑金陵(今南京)時有感而發。
  • 兩漢時期佚名作者的五首經典古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兩漢時期佚名作者的五首經典古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推書是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徐徐圖之,看書同樣如此,書多了自然是看不完的,看不完過段時間必然就忘了,那麼小編的推書大業做的就全是無用之功,何其可惜,來來來,先來兩漢時期佚名作者的五首經典古詩放鬆一下,詩書是不分的,看書者哪有不看詩的?
  • 唐詩三百首之精彩五絕:雖只有20字,意境高遠還富有哲理意蘊
    年少時唐詩啟蒙,最喜歡的就是五言絕句。這樣的古詩非常的短小精悍,而且表達的內容還非常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有充足的押韻之美。而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更是影響我們一生,讓我們受用一輩子。比如今天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唐詩300首當中的經典之作。詩人雖然只留下了六首古詩,但是這一首20個字的五言絕句卻是婦孺皆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唐詩就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我們對於這首古詩的最後兩句。
  • 唐詩三百首,是每一代中國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在回答「背唐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為什麼家長要跟風讓孩子背唐詩呢?明明可背的東西這麼多,為啥唐詩會勝出呢?唐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之所以能打敗眾多誦讀經典,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學的巔峰,而是因為另外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 怎樣欣賞《唐詩三百首》中的杜甫名篇《旅夜書懷》?
    三四句從大處遠處著筆,境界壯闊氣勢磅礴,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對比,展現出杜甫在逆境中的博大胸懷和兀傲不平的感情。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名:名聲。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杜甫的這首詩,格律嚴謹,結構井然,前四句寫「旅夜」之景,後四句寫「書懷」之情,寫景也是由近及遠,由小及到,極有層次。
  • 杜牧有10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這一首七絕的出鏡率是最低的
    晚唐詩人杜牧一共有十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多數是七絕。這十首唐詩作品分別是《赤壁》、《泊秦淮》、《寄揚州韓綽判官》、《將赴吳興登樂遊原》、《金谷園》、《旅宿》、《遣懷》、《贈別其一》《贈別其二》以及《秋夕》。
  • 《唐詩三百首詳註》:百年經典 不敗於歲月
    有一本詩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代代吟誦,有人說,這些詩句已經寫進了中國人的基因,這本詩集就是《唐詩三百首》。理解經典,好的註解版本如渡海之舟筏,不可或缺。40年前,陶今雁先生用數十年的光陰,著就這本《唐詩三百首詳註》,雅俗共賞深入淺出,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重印,累計印數已逾百萬冊。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詩可以稱得上古詩啟蒙必背之作,有多少人會背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這首呢?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的想像,更沒有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 這首詩被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唐詩,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唐詩三百首,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明珠;唐詩三百詩的壓卷之作,更是顆顆明珠中最為閃亮的一顆。都說壓軸出場的才是重頭好戲,那麼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會超越其他唐詩出色作品嗎?然而,被一些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卻並非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 唐詩三百首 | 106杜甫《旅夜書懷》
    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麼感情呢?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悽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
  • 極速收藏:《唐詩三百首》經典名句一網打盡!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家人不知從哪弄來一些古籍,都是舊版的,繁體字的,文言或半文言的。因為酷愛讀書,就連猜帶蒙地死啃吧。於是,翻爛了《新華字典》,弄得查字典速度全校第一,可對一些篇章仍然似懂非懂,並且繁體字還是沒認全。在這些書籍中,有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十分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