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唐詩三百首》中的杜甫名篇《旅夜書懷》?

2020-12-16 謝小樓

今天小樓精讀的是杜甫的《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一般被認為,杜甫的這首詩寫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當年四月,友人嚴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於是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秋天抵達忠州後創作了這首詩。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詩的一二句,從近處小處著筆。危檣(qiáng):高高的船桅杆。江岸上,微風吹拂著細草,夜幕下,停泊著一葉桅幹高高的孤舟。

這兩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個人處境,「細」、「微」、「危」、「獨」四字,不僅準確地寫出了杜甫旅夜獨宿的情景,還傳達出了他孤寂悲涼的心境。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月湧:月亮倒映,隨水流湧。大江:指長江。

星空低垂,平野顯得無限廣闊,明月倒映在大江之中,隨著江水不斷湧動。

三四句從大處遠處著筆,境界壯闊氣勢磅礴,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對比,展現出杜甫在逆境中的博大胸懷和兀傲不平的感情。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名:名聲。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

我的名聲哪裡是因為文章而顯著?官位倒是因為老病而失去。

杜甫在這裡是正話反說,杜甫曾向唐玄宗獻「三大禮賦」,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後被任為左拾遺,結果因為上疏救房琯,被罷左拾遺。後來杜甫入嚴武幕府,最終因不堪束縛,與同僚意見不合,自稱老病退出嚴武幕府。

所以,杜甫名實因文章而著,官非因老病而休。杜甫以「豈」、「應」二字反言之,表達了他內心的抑鬱不平和對命運嘲弄的無奈。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我漂泊的生涯像什麼呢?就像在天地間孤獨飛翔的一隻沙鷗。

杜甫的這首詩,格律嚴謹,結構井然,前四句寫「旅夜」之景,後四句寫「書懷」之情,寫景也是由近及遠,由小及到,極有層次。

詩中的情感也是層層遞進,細草微風,孤舟危檣,觸發的是詩人孤寂的情緒,繼而縱目四望,見星垂平野,月湧大江,感天地之壯闊,引發詩人對人生的感慨。

文章成名,固然是好,然而並沒有帶來更好的效用,並沒有實現自己有所作為的願望,自稱老病辭官,本非內心所願,偏偏還成功了,所以命運無情嘲弄了杜甫,此中感慨,不足為外人道,只好用一句反諷的詩句,來傳達內心的無奈。

不過,讀杜甫此詩,雖感悽苦,但並不衰頹。詩中壯闊的景象,讓人感到杜甫雖處危苦窮促之境,但眼界闊大,胸懷廣闊。天地雖大,沙鷗雖小,但孤獨的沙鷗依然飄飄飛翔,顯示著它強大的內心力量,這也是杜甫人格偉大的地方。

紀曉嵐評:「通首神完氣足,氣象萬千,可當雄渾之品。」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062:杜甫《旅夜書懷》

相關焦點

  • 唐詩106《旅夜書懷》 (杜甫)
    《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24.杜甫: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是杜詩五律的名篇,歷來為人稱道。《四溟詩話》評此詩"句法森嚴,'湧'字尤奇"。《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語:"通首神完氣足,氣象萬千,可當雄渾之品。"  這首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765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
  • 唐詩三百首 | 106杜甫《旅夜書懷》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裡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 【每日詩詞】旅夜書懷-杜甫(唐)
    旅夜書懷杜甫(唐)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 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唐代: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譯文及注釋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參考資料:1、黃佔英注釋.唐詩三百首:吉林大學出版社,2015:147-1482、周娜.唐詩宋詞三百首: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120賞析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
  • 杜甫 《旅夜書懷》 賞析
    《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 【古詩賞析】 旅夜書懷--杜甫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裡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 《旅夜書懷》:道盡杜甫半生飄零的悽苦與孤寂!
    安史之亂過後的一段時期,其實是杜甫創作的高峰期,在那段時間裡,他寫出了《春夜喜雨》、《屬相》、《登高》等大量名作,據說《旅夜書懷》也是這段時期所創作的。《旅夜書懷》是杜甫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和他後半生的境遇不謀而合,從詩歌中其實是可以看出,杜甫的後半生始終是遺憾而憤懣的。
  • 氣吞山河,孤獨無依,杜甫《旅夜書懷》
    生活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坎坷與磨難。青年人面對這些困難,可以把它們當作成功路上的磨礪。中年遇到這些,恐怕就會心灰意冷,生出孤獨無依的感慨。杜甫寫過一首《旅夜書懷》,起筆含蓄,進而豪情迸發,想到年華老去,生出無限愁緒。這首詩體現了杜甫面對坎坷遭遇時的矛盾心情,讓人們為他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旅夜書懷》創作於唐大曆初年,當時杜甫離開四川前往湖北尋找機會。
  • 品讀《旅夜書懷》,老年杜甫的吶喊「我想有個家!」
    ,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可是嚴武死後,他便又得開始顛沛流離的日子,而名篇《旅夜書懷》便是他離開四川,順江東下的過程中所寫。《旅夜書懷》的意境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漆黑的夜色裡,孤零地停泊在岸邊。
  • 《旅夜書懷》唐,杜甫
    詩的前半部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飄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
  • 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唐廣德三年(765年)四月,由於嚴武的去世,暫安於錦官城外草堂未有幾年,杜甫再次離開草堂,進行了一生中最後的奔波。《旅夜書懷》[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中,此時的杜甫已經離開草堂三年,由於思念故鄉,便乘船離蜀,先到江陵,再至公安,一葉孤舟漂泊於漢江流域。上面這首《旅夜書懷》大略便作於此個時間段,某個夜晚。「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詩聖杜甫一生的總結書《旅夜書懷》,說盡了沉痛與悲涼
    杜甫一生的總結書——《旅夜書懷》杜甫的一生顛沛流離,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就是儒家一直提倡的三不朽的價值論。所謂的三不朽就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杜甫一直是抱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人生理想的,但是命運總是與他開著殘酷的玩笑,他兩次科舉考試失敗,又趕上安史之亂,所以杜甫一直是和家人過著逃難的風霜雪雨嚴相逼的生活。
  • 細讀《唐詩三百首》:十首寫景名篇,唐代詩人太有才
    當美麗的景物遇到多才的詩人,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人在《唐詩三百首》中,詩詞君找到十首寫景詩詞,在詩人的筆下,山石、樹木,飛鳥、明月,都是那麼美麗!《滁州西澗》是唐詩中的寫景名篇。澗邊生著幽草,黃鸝在樹上不停地鳴叫。春潮夾帶著暮雨流得湍急,只有那無人的小船橫在江心。全詩給人一種幽靜、自然、閒適的觀感。後人評價這首詩: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絕唱也。
  • 觀感怪異,手法罕見,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因此而備受推崇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杜甫《旅夜書懷》中的尾聯,歷來為詩家稱道。 這一聯不僅在內容上讓很多讀者產生唏噓之感,更是在形式上有著獨特的表達,是十分罕見的一種形式,非名家不可得。
  • 古詩詞鑑賞 | 旅夜書懷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
  • 149.旅夜書懷-唐.杜甫:天地一沙鷗
    (765)四月,嚴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攜家眷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榆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四川忠縣)。此詩約為途中所作。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
  • 《旅夜書懷》杜甫
    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麼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7)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8)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裡含月「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為這裡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唐代詩歌文化繁榮,湧現了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2536位有名有姓的詩人,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冠絕古今。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一卷:五言古詩1·感遇·其一張九齡2·感遇·江南有丹橘張九齡3·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4·月下獨酌四首李白13·麗人行杜甫《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五卷:五言律詩1·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李隆基2·望月懷遠張九齡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杜甫
    本文由作者斑斕說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首詩大約是此前他的船夜泊在宜昌附近的江邊寫的。「細草微風岸,危椅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四句皆對。前兩句點題面「旅夜」二字,三、四句展開對旅夜環境的描寫。廖仲安先生認為,四句寫景,暗含著時間的推移。這是很對的。詩人能看到微風吹拂中的岸邊細草,顯然還是黃昏時分,而岸邊寂靜,只有他這隻夜泊的小舟,則時間已經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