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2020-12-18 來點悅讀

杜甫生命時長堪堪摸到六十的邊際,其長度終於五十九歲的那年。與那些生命長度達到七八十歲的詩人相比,總覺得過於悲哀。似乎,他是與好友李白比著來,追逐著,相互關聯,不肯太過,皆終於此年限。

雙峰聳峙,除了詩歌上的高度,竟然連生命的長度也是相差無幾。

時光如流水,消磨著生命的厚度;歲月如鋼刀,切割著年華成片斷。終其人之一生,所有的,都不過是坎坎坷坷,溝溝壑壑,是一截截的結繩記事。

人若蜉蝣,寄生於江湖,浮浮沉沉,今日不知明日事。

唐廣德三年(765年)四月,由於嚴武的去世,暫安於錦官城外草堂未有幾年,杜甫再次離開草堂,進行了一生中最後的奔波。

《旅夜書懷》[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中,此時的杜甫已經離開草堂三年,由於思念故鄉,便乘船離蜀,先到江陵,再至公安,一葉孤舟漂泊於漢江流域。

上面這首《旅夜書懷》大略便作於此個時間段,某個夜晚。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習習風微,輕輕吹動如絲細草,細草偃伏於江岸,一隻孤舟停泊於岸邊,在夜色裡,高聳的桅杆顯得如此孤獨。危,在此是高的意思。檣,船的桅杆。首聯最關鍵之處是第二句,明著描寫桅杆之「獨」,事實上卻是借用桅杆的形象,來烘託出詩人此時此刻難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星光垂落,千絲萬縷,映照著平原荒野,展目望去,越發使平野顯得更加闊大;月光皎潔,照射在大江面上,江水滔滔,浩浩蕩蕩,洶湧翻騰,滾滾東去。一個「垂」字,盡顯星光幽寂;一個「湧」字,展示大江奔流。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寫道:「句法森嚴,『湧』字尤奇。」上一聯寫近景,細草、孤桅,極言渺小;至本聯寫遠景,平野、江流,妙述闊大;後一句的大更顯出前一句的小,而這小卻是詩人自身的境況寫照,內心傷懷身世之感。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名聲得來,豈是靠寫文章?辭官應該是因為年老多病的緣故。我們看到這裡,就會明白,詩人在這兒說的全都是反話。清朝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寫得清楚:「胸懷經濟,故云名豈以文章而著;官以論事罷,而雲老病應休。立言之妙如此。」事實上,杜甫的心思大家都明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才是他的內心抱負。此二句詩看似平淡,充滿自我解嘲意味,卻隱含著沉重的憤慨之意。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生於天地之間,恍如浮萍,沒個安身立命之所,如此飄來飄去,像個什麼呢?就像一隻孤獨飛翔的沙鷗啊。對於此聯,清朝黃生在《唐詩矩》中講的比較通透:「前後兩截格。『一沙鷗』何其渺;『天地』字,何其大。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鷗』,語愈悲,氣愈傲。」詩人在此,把內心這種悲憤交集的情感,外化為「沙鷗」這一鮮明形象,可算是詩人自況,繪畫出詩人中年困頓、晚年飄零的孤寂模樣。

縱觀全詩,正像本詩題目所擬,前兩聯重點描寫「旅夜」之景,後兩聯主要敘述「書懷」之情,正如清朝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所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詩人寓情於景,寫景狀物,成功在景物裡注入自己的情感,為我們塑造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人形象。

相關焦點

  •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旅夜書懷【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杜甫 《旅夜書懷》 賞析
    《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 怎樣欣賞《唐詩三百首》中的杜甫名篇《旅夜書懷》?
    今天小樓精讀的是杜甫的《旅夜書懷》: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三四句從大處遠處著筆,境界壯闊氣勢磅礴,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對比,展現出杜甫在逆境中的博大胸懷和兀傲不平的感情。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名:名聲。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
  • 《旅夜書懷》杜甫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1)岸:指江岸邊。(2)危檣(qiáng):高豎的桅杆。危,高。(6)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麼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7)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8)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裡含月「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為這裡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 唐詩106《旅夜書懷》 (杜甫)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註解】岸:指江岸邊。危檣(qiáng牆):高聳的桅杆。獨夜舟:孤零零的一隻船在江上過夜。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麼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著:著名。應:認為是。飄飄:隨處飄泊,無依無靠。沙鷗:水鳥名。
  • 氣吞山河,孤獨無依,杜甫《旅夜書懷》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生活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坎坷與磨難。青年人面對這些困難,可以把它們當作成功路上的磨礪。中年遇到這些,恐怕就會心灰意冷,生出孤獨無依的感慨。杜甫寫過一首《旅夜書懷》,起筆含蓄,進而豪情迸發,想到年華老去,生出無限愁緒。這首詩體現了杜甫面對坎坷遭遇時的矛盾心情,讓人們為他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賞讀
    【原文】 旅夜書懷 唐 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1]。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2]。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3]。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
  • 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唐代: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譯文及注釋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麼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裡含月「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為這裡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 讀《旅夜書懷》,杜甫為什麼說自己是天地一沙鷗
    於是杜甫就變賣了家產,在友人的幫助下置辦了一條小船,離開成都,準備沿長江東下,到湖北湖南一帶去謀生。當船經過嘉州,到達渝州、忠州一帶的時候,杜甫想到自己的處境,觸景生情,於是寫下了《旅夜書懷》。《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旅夜書懷》唐,杜甫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江岸畔的細草,深夜江邊,泊著桅杆高聳的孤舟。原野遼闊,天邊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滾湧,才見大江奔流。我的名氣,難道是因為文章著稱?年老體弱,想必我為官也該罷休。唉,我這飄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間一隻孤苦沙鷗。1、危檣:高聳的桅杆。
  • 【每日詩詞】旅夜書懷-杜甫(唐)
    旅夜書懷杜甫(唐)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杜甫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是一首著名的五律。黃鶴認為是杜甫「永泰元年去成都,舟下渝、忠時作。」但我們看「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句子,頗似西陵峽以下地段的風光,與「忠州三峽內,井邑聚雲根。
  • 【古詩賞析】 旅夜書懷--杜甫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裡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 詩聖杜甫一生的總結書《旅夜書懷》,說盡了沉痛與悲涼
    杜甫一生的總結書——《旅夜書懷》杜甫的一生顛沛流離,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杜甫的一生,其實就是流落江湖的一生。杜甫的朋友嚴武,在四川任節度使,給了杜甫很大的幫助,不僅給他房子住,還給他節度使參謀的職務,在四川的那段時間,杜甫過得比較快樂,但是嚴武死了之後,杜甫又陷入了衣食無著的悲慘境地。杜甫只好帶著家人,乘舟東下,兩年之內,他們一直生活在船上,在江湖上流浪。
  • 杜甫的《旅夜書懷》VS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一公元765年,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小船而東下,在岷江長江一帶飄蕩。這一年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的職務。同年4月,他的好友嚴武在成都病逝。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他覺得孤悽無依,以至於他決定離開四川,沿江東下。
  • 149.旅夜書懷-唐.杜甫:天地一沙鷗
    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麼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裡含月「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為這裡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 古詩詞鑑賞 | 旅夜書懷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
  • 品讀《旅夜書懷》,老年杜甫的吶喊「我想有個家!」
    ,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可是嚴武死後,他便又得開始顛沛流離的日子,而名篇《旅夜書懷》便是他離開四川,順江東下的過程中所寫。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旅夜書懷》:道盡杜甫半生飄零的悽苦與孤寂!
    安史之亂過後的一段時期,其實是杜甫創作的高峰期,在那段時間裡,他寫出了《春夜喜雨》、《屬相》、《登高》等大量名作,據說《旅夜書懷》也是這段時期所創作的。《旅夜書懷》是杜甫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和他後半生的境遇不謀而合,從詩歌中其實是可以看出,杜甫的後半生始終是遺憾而憤懣的。
  • 杜甫的一首《旅夜書懷》,一生蹉跎,半世飄零
    杜甫在戰亂中亦是流離失所,不幸被叛軍俘虜,送到了長安。由於他身份低位,沒有被囚禁,僥倖逃走。杜甫一家逃到四川成都避難,這裡風景如畫,民風淳樸,杜甫度過了一段相對安穩而清淡的生活。之後由於好友嚴武的去世,杜甫在成都又失去了經濟來源和倚靠,不得已又離開成都,乘船流落到荊和湘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