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民宿業「冰凍」:徒勞的自救?|深度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無冕財經

作者:徐英

編輯:陳澗

設計:布冬

實習生:郭曼怡

疫情之下,中國飯店協會通過調研全國28個省市區600多家住宿企業發現,今年前兩個月,住宿企業營業損失超670億元,預計全年營收將同比下滑24%,共計損失在1300億元左右。

對曾經風生水起的大理民宿業來說,考驗更顯嚴酷。

「再熬一下就好了」,進入2020年以來,這是高興(化名)經常拿來安慰自己的話。從1月份講到現在,她自己都麻木了。訂單只出不進,兩個多月沒開張,「昨天有流水,2800塊。」這也是她一季度以來為數不多的收入。

一季度,本是大理民宿業主營業旺季,但今年,大家的收入約等於零。

僅春節期間的歇業,大理馬燈客棧的馬老闆就損失了五、六萬元,他把希望寄托在暑假旺季,但同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國慶後才恢復正常」,那個時候,他的損失在20萬元以內。

馬老闆也想過撤離,在他看來,榮光已經停留在舊時光裡,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加速大理現有民宿行業格局的瓦解。逃離成為大家的第一反應,但找不到合適的接盤俠,離開會很不甘心。

前途依舊未卜。

無力的自救

「才村小院,5間房,還有一間商鋪,門口就是洱海,房東直租」,「古城6間房,精緻裝修位置極佳、付款方式靈活,有想法的老闆聯繫我」,「果子園9間房客棧,原房租轉租,有意私聊」……為了抱團取暖,大理民宿業主們建了一個群,如今,這個群淪為信息拋售群。

轉租、承包,轉讓,民宿業主們希望有人能夠分擔風險。無冕財經特約研究員發現,不時有人在群裡詢價,比如對於前述果子園9間房客棧,有人諮詢後,認為6.6萬元的年租金偏貴,即使老闆強調是拎包入住。

▲民宿業主群的轉讓信息,圖片有受訪者提供。

小郭是2019年接手一家有著16間房的海景民宿,在海東,民宿臨洱海,中間隔了一條馬路,雖然能看到海,但白天比較吵。因為是現成的民宿,相當於承包,一年房租27萬元,平均下來每個月的租金是22500元,加上僱兩個包吃包住阿姨的工資6200元,布草費、電費約2000元,每個月的成本在3萬元左右。

暑假、十一、春節、清明等時節都是大理的旅行旺季,按照民宿經營規律,一般情況下,每年的固定支出都會在這幾個階段賺夠,其它時間的收入就是淨利潤了。

但還沒等小郭回神,疫情不期而至,一下子加重了小郭的負擔。阿姨請不起了,沒有客人的時間,他儘量縮減一切開支。之前四年開民宿賺到的錢開始往外「吐」,以此補貼租金和水電等必要支出。「感覺每一天曬到自己身上的陽光都特別的昂貴,真正體會到曬太陽是件奢侈的事情。」小郭無奈吐槽。

一季度已過,儘管大理市政府已經允許營業,「沒有客人,這個時間節點上不敢亂動。」小郭對無冕財經特約研究員說。

民宿業主們為了自救,開始尋找想辦法回籠資金——轉讓、轉租。

規模大的,一間一間或是一層一層的長租,規模小的整個院子按年轉租,價格也從700元/月到4000、5000元/月不等,「至少有些資金回籠,不然就是幹賠著」。但外地人進不去,本地人不會接,依舊有價無市。

抗壓能力強的業主,土地的租金早就交齊,特殊時期只能減少支出生熬,唯一的期盼就是疫情趕緊過去。一部分資金雄厚的業主,則開始運用各種網際網路短視頻平臺,進行直播。他們期望利用無人的空檔時間更多的種草,在旅遊行情恢復時,收穫客人。

一場疫情,迅速將「詩和遠方」打回到骨感現實。

千萬投入曾一年半就收回

從一個中轉站、落腳點,變成很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大理只花了幾年時間。

大理最早出現的民宿,是2000年前後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建造的月亮宮和太陽宮,以及後來陸續建造的青廬、海地生活、白居,它們成為第一批大理海景民宿代表。

2010年以前,雙廊登記在冊的客棧不過45家。2012年,大理洱海的海景民宿呈現爆發式增長,形成了海景民宿集群,被《雲南日報》定義為「大理旅遊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2014年,電影《心花路放》上映後,大理的知名度更是達到空前的高度。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慕名打卡的遊客越來越多,民宿也越開越多。

▲電影《心花路放》中出現的客棧,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大理不止有洱海,還有蒼山、古城,充沛的陽光,「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風景,是「詩和遠方」的真實所在。

於是,來到大理開民宿的人越來越多:每天睡到自然醒,和狗子一起曬太陽,一院子的花花草草,這裡的色彩永遠是絢爛的,藍天、白雲、滿眼的紅黃藍綠赤橙紫,此外,喝茶聊天數錢數到手軟。

高興是大理高光時刻的受益者。

2014年,還在南方某知名媒體工作的她相中了雙廊的一塊地,籤完租約,一口氣付了18年地租,就開始籌錢設計民宿。一年後,她辭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民宿的經營中。過程雖然艱苦,但好在回報率對得起她的付出,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把500萬投資成本收了回來。

不僅是高興,投資千萬的「無舍」老闆老K,2014年營業,1年半後就收回了成本。

「那個時候生意也是真的好,一間海景房旺季能賣到上千元,海景民宿的全年平均入住率達到了75%以上。」高興對無冕財經特約研究員回憶,「經常一房難求」。要知道,2015年時,只有800戶人的雙廊村就有426家民宿。

後來的生意就沒那麼好做了,越來越多的民宿陸續建起。「整個環洱海圈的129公里海岸線上有2000多家。」大理客棧協會會長李海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大理古城和環洱海圈裡,註冊在案裡的民宿客棧超過3600家。在OTO平臺上,對外銷售的民宿客棧超過7900家。

▲民宿熱度2018年下降,價格上揚,但大理民宿均價下滑。

整個大理,遍布各式各樣的客棧和民宿。

「開始變得和麗江一樣了,極其濃厚的商業氛圍。」馬燈客棧馬老闆認為,大理最後的高光時刻停留在2015年。

被摧毀的「詩與遠方」

事實上,隨著各種資本進入,大理早已不是人們心中的理想之地。

2012年,人民路上的租金只要1.8萬元一年,如今,1.8萬元只是人民路上一間30平米民宿一個月的租金;一間普通民宿,2012年時建造價格還是200萬-300萬,到了2015年,已經漲到1000萬-2000萬……民宿的回本周期也從最初的1-2年,變為4-5年。

最沉重的打擊,來自2017年開始的為期近兩年的洱海整治。

當年,環洱海的1806家民宿都在整治範圍內,違章部分全部拆除。直到2019年,陸續通過驗收的民宿,在辦理齊全相關證件之後,開始營業。此時,得以重新開張的民宿規模不足原來的一半。

無冕財經特約研究員發現,這一期間,洱海邊較為知名的《心花路放》雲渡、《後海不是海》洱朵、美式風格的下沫88、嘲風、喜再、隱漫、寬海、沐村、莫舍、桃源人家等,都已經消失不見。

▲因環境整治關店的民宿,圖片來自網絡。

民宿減少,遊客也來的少了,大理海景民宿主們面對的是住不滿的窘境。「我之前每天的營業額有2萬,現在也就幾千。國慶節即便沒加價,也還是沒住滿。」大理三家民宿老闆秦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2018年的情況,「以往的國慶黃金周,房價通常上漲20-30%」。

本來元氣大傷的大理民宿業,又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理民宿業主們再迎沉重打擊。

「即使沒有疫情,大理的民宿業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前民宿業主告訴無冕財經特約研究員,「政府沒有好的發展思路,沒有引導政策,肯定幹不過其他地區。」

持有這樣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人民日報》曾在2018年發文指出,「大理的民宿,太不具有參考性。江浙滬民宿正以驚人的速度形成方法論,而大理民宿卻面目模糊,基數龐大,難以分類。」

大理面對的困境不僅有自身定位不精準,還有來自國內同行的強大競爭。來自民宿短租預定平臺途家網2017年數據顯示,民宿發展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成都、北京、上海、重慶、廣州、西安、廈門、三亞、杭州和麗江。大理早就不在前十之列。

而為了激勵本地民宿業發展,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利好政策。

重慶南川區為了發展民宿業,推出了「以用地的形式為民宿業主確認產權」的政策;浙江松陽為激勵旅遊民宿業發展,積極促成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還給予真金白銀的現金獎勵;浙江省政府更是《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對民宿行業進行規範;西安2019年出臺方案,西安市財政每年從旅遊發展專項中安排資金用於支持民宿發展。

在骨感的現實中,大理的「詩和遠方」失去了色彩。

相關焦點

  • 大理民宿業「冰凍」:徒勞的自救?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無冕財經 疫情之下,數個行業動輒上萬家企業倒閉,但對一些行業或公司來說,疫情,不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比如曾有過投入千萬、一年半回本那樣高光時刻的大理民宿業。對曾經風生水起的大理民宿業來說,考驗更顯嚴酷。「再熬一下就好了」,進入2020年以來,這是高興(化名)經常拿來安慰自己的話。從1月份講到現在,她自己都麻木了。訂單只出不進,兩個多月沒開張,「昨天有流水,2800塊。」這也是她一季度以來為數不多的收入。
  • 抱團自救「雲復工」 被疫情「冰封」的民宿業尋新生
    原標題:抱團自救「雲復工」 被疫情「冰封」的民宿業尋新生   和很多行業一樣,中國民宿業也逃不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腰斬」與「冰封」。
  • 菲律賓《世界日報》:抱團自救「雲復工」 民宿業疫情陣痛中尋新生
    中新社長沙3月7日電 題:抱團自救「雲復工」 民宿業疫情陣痛中尋新生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中國民宿業也沒能逃過新冠肺炎疫情的「冰封」。  根據飛豬民宿行業的Top商家小豬短租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民宿行業訂單損失率約90%,許多民宿幾近「絕收」。海南等地的海島民宿春節期間受衝擊最大,損失佔全年收入50%。
  • 民宿業迎來新發展:抱團辦宿集 直播來種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從1月躊躇滿志,2月措手不及,3至5月奮力自救,再到下半年「報復性」回暖,民宿業經歷了過山車般的2020年,疫情讓行業站上了加速洗牌的轉折點。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線民宿房東數量為40萬人,房源數量為134萬個,但2020年15萬家酒店關停,其中單體酒店佔比達98%。
  • 民宿業訂單損失率90% 飛豬推民宿直播聯盟「雲復工」自救
    【TechWeb】3月2日,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及酒店、民宿業帶來巨大衝擊,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A)測算,因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旅遊業造成的損失高達220億美元。近日,主打籤證業務的百程已經無法繼續運轉,開始啟動清算程序。
  • 深度|疫情讓民宿業充滿裂痕,但陽光也就此照了進來
    武漢解封為當地的民宿行業投下了一絲曙光,但全國範圍內停擺的旅遊業和民宿業仍需要時間來恢復昔日活力。蘑菇See感嘆,「今年不奢望掙錢,只要能交租就可以了。」凜冬蘑菇See是武漢房東們命運的一個縮影。疫情的衝擊下,他們普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 短租改長租 民宿業自救突圍
    為了讓企業活下去、挺過來,政府、平臺、集團等外部支持紛紛出力,中小住宿業主也在謀求自救,行業正悄然轉型,但它們的生死突圍依然步履沉重。短租改長租 民宿自救每個月負擔上百萬元運營成本和近30人的人力成本,需要至少200萬元左右的月流動資金周轉,這是一家名為「掌宿」的民宿面臨的生存壓力。在疫情初期,掌宿與房客友好協商退訂訂單,大部分房客都能理解,有的還願意承擔一部分退訂費用。
  • 途家民宿調整直營業務後,理性與輕資產會再成民宿業關鍵詞嗎?
    這樣看起來,《深響》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句「訂單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不僅是在為民宿業加油打氣,其實也是一個「預言」。只不過,同樣需要明確的是,恐怕不是所有民宿都能拿到那份「遲到」的訂單。與Airbnb愛彼迎線上發布會時間接近,關於途家方面的消息卻在表現行業的另一面:有消息稱,途家的民宿自營業務(RBA)將在4月26日起停止運營。
  • 印尼政府投巨資支持開發民宿業(國外民宿業觀察)
    目前,印尼政府對民宿業的培訓計劃已涵蓋了全國31.42%的民宿業從業者。   市場對於民宿的需求量大,一方面因為印尼旅遊資源開發不到位,酒店緊缺;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相比於千篇一律的酒店,越來越多的遊客更願意選擇能充分體驗當地文化的民宿。來自雅加達的媞婭拉是一個民宿愛好者,每年都會和家人朋友去印尼各地旅遊,而她一般都會選擇民宿。
  • 臺灣民宿業的前世今生
    臺灣民宿行業協會在民宿業發展中一直恪盡職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加之近年來二代民宿業經營者整體素質提高、監管法律逐漸健全、政府出面鼓勵創意民宿產品和引領現代化的營銷手段,臺灣民宿業的前景愈見廣闊。 我國大陸地區近年來意識到鄉村旅遊模式(農家樂)粗狂有餘精細不足,正在推出偏重於體驗的休閒農業,這是很好的現象。
  • 民宿業的春天:多地重啟跨省遊,七大民宿群或將於暑期迎來客流高峰
    東南部地區以廈門、廣州、深圳為中心,主要以經濟發展和人口流量為優勢,尤其是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密集、經濟總量大、區域消費能力強,加上沿海特色旅遊資源,地區民宿業群集趨勢明顯。相比之下,以蘇州、無錫、杭州、湖州、嘉興等為中心的江浙東部地區,以及以安徽黃山和江西婺源等為代表的徽贛文化地區,主要以地區特色文化和歷史資源帶動周邊的民宿業發展。
  • 民宿業的春天:多地重啟跨省遊,七大民宿群或將於暑期迎來客流高峰
    東南部地區以廈門、廣州、深圳為中心,主要以經濟發展和人口流量為優勢,尤其是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密集、經濟總量大、區域消費能力強,加上沿海特色旅遊資源,地區民宿業群集趨勢明顯。 相比之下,以蘇州、無錫、杭州、湖州、嘉興等為中心的江浙東部地區,以及以安徽黃山和江西婺源等為代表的徽贛文化地區,主要以地區特色文化和歷史資源帶動周邊的民宿業發展。 雲貴川地區的民宿業發展具有地域特色,已成為當地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大理如何深度文化遊 之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我每到一地,必準備一天的時間去當地的博物館參觀,而大理自治州的博物館相距我住宿的大理古城民宿約有15公裡左右。到大理的第一天我便讓民宿老闆幫租用了一輛小電動車,電動車10分鐘就被送到了民宿的門口,讓我哭笑不得的是電動車居然是粉紅色貼滿凱蒂貓的卡哇伊款。
  • 大理深度文化遊 之 蒼山洗馬潭
    蒼山積雪「宋揮玉斧、元跨革囊」的大理國時期,元世祖忽必烈南徵大理 紅點處即洗馬潭所在之處據說大理有> 洗馬潭觀景平臺蹦躂一下願我的《大理深度文化遊系列遊記後續《大理深度文化遊系列遊記》敬請期待
  • 我市鄉村遊催生民宿業,「星星之火」期待「燎原」
    位於崖口村的禾田香野民宿負責人譚健表示,中山民宿業發展空間很大。周末或者節假日避開人流,到鄉村走走看看成了很多城裡人的新選擇。民宿業如何帶動鄉村旅遊發展?民宿業發展面臨哪些問題。記者近幾個月來進行了走訪。鄉村遊漸熱 民宿業「嘗鮮」者增多去年國慶,位於崖口的一家民宿——禾田香野民宿成了「網紅」,迎來珠三角大批遊客。民宿的主人譚健原來在深圳工作,從2017年4月開始,他在自己老家的宅基地上花費100多萬改造和裝修了崖口村的第一家民宿,一共有12間房。
  • 1.55億出境遊人次轉國內消費,十一長假,民宿業如何抓住機遇
    民宿業洗牌中恢復但由於國內民宿業發展起步較早,大多仍處於個體經營的現狀,疫情之下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目標消費人群是商務人士,這一類民宿的恢復相對較快,因為國內部分企業已經復工,而這部分民宿在定價上對比酒店更有優勢;第二類是分布在大城市周邊的,滿足周邊遊消費人群的高頻民宿,主要集聚在一、二線城市周邊,由於國內遊、出境遊受限,這一類民宿變成了他們的出遊首選;第三類業態主要是分布在旅遊目的地的民宿,其中就以雲南大理
  • 9萬元在大理洱海擁有你自己的民宿,靠譜嗎?
    多少人正在大理洱海邊看風花雪月的故事?或者又有多少人正在蠢蠢欲動,想去追求詩和遠方? 丁晶晶和丁磊這對從上海走向雲南的姐弟創業者,試圖把這份情懷做成一份踏實的事業——他們不僅在大理洱海邊建起了自己的民宿「七間房」,還希望通過眾籌這一最新的方式,與更多的人分享這一浪漫的創業經歷。而這一切的門檻並不高,才9萬元。
  • 廈門民宿業者創新經營轉型自救 發售預售券增值服務多
    因為疫情,民宿業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面對當前情況,廈門一些民宿從業者也在嘗試改變經營方式,通過諸如發售預售券、試水長租等方式進行自救。一些民宿從業者堅信,民宿業一定會迎來春天,他們要苦練內功,用信心等候民宿業的春暖花開。
  • 民宿規範有法規,也有行業自覺(國外民宿業觀察)
    與此同時,與民宿業相關的擾民和安全問題等也屢見不鮮。一些國家和地區民宿業發展已有幾十年歷史,從推動立法到設立行業協會,他們都在進行規範民宿業的探索。從今日起,本報推出「國外民宿業觀察」系列報導,多角度介紹國外的民宿業管理和發展經驗。          法國有句諺語:「下榻前了解鄰居,上路前了解伴侶。」在旅行中,好的住宿和好的伴侶同樣重要。
  • 提升旅遊品質,驢跡科技延長民宿業服務鏈條
    作為旅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宿業也是受疫情衝擊較大的「重災區」之一。可以說,我國民宿行業正在經歷經一輪洗牌洗牌以求蛻變。隨著跨省遊重啟,涅槃後的民宿市場日臻成熟,整個行業快速復甦。同時,民宿業不斷轉型提升,尋找適合疫情防控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