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洪市香山鎮桃花河村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扶工作
2017年以來,射洪市香山鎮桃花河村25戶貧困戶共計78人搬遷到了桃花河村的新村安置點。近年來,香山鎮不斷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以「產聯式」合作模式加「飛地共建」園區,讓桃花河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貧困戶人均收入不斷上漲,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在桃花河村新村聚居點一共有25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均是從該村偏遠地區集中搬遷而來。
-
河南襄城縣:特色農業讓農民甩掉了「窮帽子」
郭建友擦掉額頭的汗珠,開心地告訴記者,「縣農業局送技術,鄉黨委鄉政府爭項目,讓俺們甩掉了『窮帽子』。」 今年剛50歲的郭建友是遠近有名的養雞大王,早些年,憑藉著吃苦能幹,他先後在禹州、許昌縣等地的養雞場幹活兒,掌握了一門過硬的養雞技術,但苦於沒有本錢,創業怕失敗。回家鄉建養雞場,自己當老闆成了老郭多年的夢想。「縣扶貧工作隊幫我辦理了借貸手續,替我擔保,讓我有了圓夢的資金。」
-
甩掉窮帽子 共享好日子
按照貧困縣退出的有關政策規定,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準,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組織退出貧困縣的檢查,並對退出貧困縣的質量負責。貧困縣退出以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相關力量對退出情況進行抽查,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檢驗。
-
甘肅臨夏:甩掉「窮帽子」 唱響「致富曲」
「窮帽子」 唱響「致富曲」
-
窮帽子甩掉了,腰包鼓了,賀州樂群村的群眾樂了!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萬裡無雲,在邱家興的果園裡,一個個橘子掛滿枝頭,再過2個多月,這些果子就可以上市了。「今年又該是個豐收年哩!」邱家興笑得合不攏嘴。 邱家興是昭平縣北陀鎮樂群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5年以前,由於缺乏技術,他只能靠種些農作物和在村裡打一些零工維持生計。
-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
青蓮村玉貞村青槓埡村三江村會仙村龍歸村羅家巖村安樂村富樂村寶聖村博古村九聖村青龍宮村雷堂村天仙鎮510922108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位於納溪區中部永寧河畔,321國道穿境而過,510922112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香山鎮 基本概況 射洪的「香山大蒜」在遂寧可是鼎鼎有名的!
-
天津趙莊子村:甩掉窮帽子 吃上「生態飯」
年過50歲的她,靠著曙光水鎮禽類飼養員的工作,供養著正在讀大學的孩子。 走出景區,一排排村民居住的樓房整齊排布,餐廳、溫泉、酒店一應俱全。「甩掉窮帽子,吃上『生態飯』,家家奔小康」,是趙莊子村這些年奮鬥的成果。 談及過去,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吐槽。 「成片土坯房,雨季一到,幹部們挨戶查看,最擔心哪家房子塌了。」
-
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看著林家友興奮的樣子,孫楊甚是欣慰。他清楚地記得,2016年,第一次到林家友家走訪時,眼前黑瘦的中年男子不僅顯老,而且眼神空洞,對未來充滿著迷茫。林家友告訴記者,今年他種了17畝桑樹,養了20多張蠶,加上在村公益性崗位上的工資、兒子的殘補、產業分紅等,有近6萬元的收入。走好脫貧路,老村換新顏林家友一家脫貧增收,只是孫楊助力朱洋村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
丹東:摘掉窮帽子 過上好日子
在標有3號的溫室大棚內,鳳城市扶貧開發事務中心工作人員說,這個棚淨面積0.12公頃,投入資金22.9萬元,僅3號、4號棚就帶動貧困戶39戶90人穩定脫貧。2016年,藍旗鎮通過整合貧困戶到戶資金,建設扶貧產業基地3個,發展小漿果種植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34戶536人脫貧。到去年底,每戶貧困戶累計分紅達到600元。扶貧工作重在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
-
河南魯山:貧困戶自強不息過上好日子
「只要肯吃苦,不惜力,咱貧困戶也能賺錢,會過上好日子。」3月21日,站在自家的小轎車前,河南平頂山魯山縣磙子營鄉東葛莊村40多歲的貧困戶呂志強自豪地說。 「當時父親年邁多病;兩個孩子上學開支大;也沒啥技術,只好在家土裡刨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說起當時的難處,性格堅強不服輸的呂志強沉默了好一會。「看到村裡有人種平菇掙了錢,我也動了種平菇的念頭。」 2016年初,呂志強夫妻倆把家裡的老底都拿出來,又向親朋籌借了一些錢,搭起了一個容納1000多袋平菇的菌棚。
-
吳金華:不等不靠摘窮帽 脫貧致富奔小康
用勤勞和汗水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日子越過越紅火早上九點,記者來到吳金華家時,他正忙著給牛添加草料,這是他一天裡最開心的事,牛棚裡的10頭牛,讓他挺直了腰杆兒,成功地甩掉了貧困的帽子,還是他在致富路上最大的依仗。
-
「我的脫貧故事」特惠貸養豬,讓我成功脫掉貧困戶「帽子」丨赫章縣...
我叫王朝舉,赫章縣水塘堡鄉黃泥村坪子上組村民。 我們村是深度貧困村,我是我們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和妻子只能一邊種地一邊養病,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窘迫。2018年,小兒子王聰考上了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讓我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一家人終於出了個大學生,難過的是兒子的學費還沒著落呢。 沒辦法,我只能去借錢,借了七千塊錢交給了兒子。
-
安徽壽縣堰口鎮:甩掉貧窮帽,奔上致富路
2017年春節剛過,陳先義只好回家務農,借錢給兒子治療。經過他本人申請,村兩委評議、公示,同年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找準脫貧路子,馬廠村兩委、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幹部多次上門幫他出主意,想辦法,陳先義想到自己在上海打工期間一直幫當地人種植蔬菜大棚,懂得相關技術,就想在家搞大棚,夏天賣西瓜,冬天賣蔬菜。
-
【我的脫貧故事】馬興梅:挪出窮窩窩 過上好日子
【我的脫貧故事】馬興梅:挪出窮窩窩 過上好日子 2020-12-2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之星】吳金華:不等不靠摘窮帽 脫貧致富奔小康
我們來到吳金華家時,他正忙著給牛添加草料,這是他一天裡最開心的事,牛棚裡的10頭牛,讓他挺直了腰杆兒,成功地甩掉了貧困的帽子,還是他在致富路上最大的依仗。四年前吳金華家還是出了名的貧困戶。家裡4口人耕作著50畝土地,靠天吃飯。前些年為了給家裡老人看病,不僅花光了家裡全部的積蓄,還欠下了十多萬元的外債,加上吳金華身體不太好,不能幹重活兒,還要供孩子上學,日子過得很艱難。
-
李樂祥:養雞過上好日子
原標題:李樂祥:養雞過上好日子 我叫李樂祥,今年65歲,紅花崗區深溪鎮龍江村人。家裡有同歲的老伴和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
-
平涼市崆峒區:「巧媳婦」織出好日子
「巧媳婦」織出好日子朱婷婷每日甘肅網5月9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5月7日,走進崆峒區索羅鄉董窪村「巧媳婦」扶貧車間,一幅幅精緻美觀的編織、刺繡、剪紙成品讓人眼花繚亂,愛不釋手。作為企業的老員工,她已成熟手,每月做30雙鞋墊不成問題,加之編織、刺繡作品收入,每月收入可達2000元,加之丈夫的收入,兩口子徹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據悉,董窪村「巧媳婦」扶貧車間,項目總投資20萬元,廠房面積120餘平方米,現有員工32人,其中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22人(7人為殘疾人),於2019年1月開始正式投入使用。
-
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通化市脫貧攻堅進行時
「靠著咱羅通山的名氣,鎮政府在山腳下給俺們村建起了棚膜果蔬扶貧產業園,貧困戶承包大棚、拿種苗、學技術不用拿一分錢,等掙錢了再給租金,我種的小柿子和香瓜特受遊客歡迎,今年差不多能賺1萬多元。」柳河縣羅通山鎮福民村貧困戶常玲喜滋滋地說。
-
「烤」出紅火好日子_地方金融_中國金融新聞網
這家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皮拉力鄉街道邊的餐館,格外引人注目,門外的鐵爐子上支著一口盛滿抓飯的大鍋,鍋蓋半掩著,飄出的陣陣香味兒勾引著過往行人肚子裡的饞蟲。餐館裡,早已座無虛席。 不熟悉阿卜來提的人,不會想到這個擁有著偌大餐館的老闆幾年前還是個貧困戶。阿卜來提原來是一名農民,家裡只有幾畝地,農閒時他便到巴紮上賣燒烤,可本小利薄,掙不了多少錢。
-
山東威海:環翠區貧困村全部摘掉「窮帽子」
山東威海:環翠區貧困村全部摘掉「窮帽子」本報威海訊溫泉鎮張家山村是威海市環翠區3個省定貧困村之一,去年以來,區裡動員方方面面力量,投入100多萬元發展扶貧產業,建設了150畝採摘園、6個高標準冬暖大棚,帶動村集體增收7萬多元,使貧困戶人均增收1500多元,全村69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