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金華:不等不靠摘窮帽 脫貧致富奔小康
吳金華:不等不靠摘窮帽 脫貧致富奔小康 2020-09-21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休寧縣陳霞鄉:發展產業「摘窮帽」 脫貧致富「奔小康」
像甘阿的戶這樣通過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還有很多,陳霞這個位於大山裡的小鄉鎮,轄有6個行政村,其中就有三個為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67戶,佔全縣貧困人口近1/10。面對如此大的貧困群體,鄉黨委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多方謀劃,深挖本土資源,積極發揮產業扶貧主導作用,鼓勵和引導貧困戶發展自主產業,通過結對幫扶精準摸排、精準扶持、精準推進,保證產業政策全面有效實施。此外為了確保貧困戶產的出、賣得好,陳霞鄉還通過電子商務網點、宣傳短視頻、微信抖音等平臺帶動農產品暢銷,並確定一批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性主體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完善產銷對接。
-
不等不靠學技術 養牛脫貧摘「窮帽」
靠自己努力和政府扶持,如今他走出了一條養牛脫貧致富路。困境中 勤學養牛技術摘「窮帽」李誠枝家裡有8口人,母親患病常年需要吃藥,兩個孩子在校讀書,經濟很困難,2015年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李誠枝不服輸,下決心改變困境。此前,李誠枝一家靠種甘蔗、養家禽等產業為生,雖然獲得了自選產業補助,但收入仍然很低。
-
媒體盤點各省脫貧軍令狀:摘不了窮帽就摘官帽
為達到脫貧目標,從省到鄉各級政府層層立下「軍令狀」:到2020年摘不了窮帽就摘官帽。 「軍令狀」為戲曲和舊小說中所說的,接受軍令後寫的保證書,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務,願依軍法治罪。「軍令狀」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要求,要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
甘肅靈臺縣:攻堅拔寨摘窮帽 砥礪奮進奔小康
一組組數據,不僅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更是靈臺縣幹部群眾奮力摘「窮帽」、奔向新生活的真實寫照。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勤勞樸實的靈臺人民距離全面小康的目標越來越近。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這3畝果園每年穩定收入在2萬元左右,是馬林梅全家脫貧致富的最大支撐。 靈臺縣是原國家農業部劃定的黃土高原蘋果最佳適生區和甘肅省18個全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之一,這幾年,靈臺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長線產業,不動搖、不猶疑、不折騰,以縣委、縣政府的決心激發乾部群眾的信心,硬是把這件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抓出了名堂。
-
不等不靠「浙東紅村」橫坎頭村全面奔小康
地點坐標: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講述人:黃水夫,橫坎頭村並村後第一屆村委會主任黃徐潔,橫坎頭村黨員,「90後」創業者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寧波解放的故事、軍民魚水情的漫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字樣……走進橫坎頭村,你會發現這裡的角角落落透露著「浙東紅村」特有的紅色元素。
-
市委宣傳部駐穀城縣蘇區村工作紀實:精準施策摘窮帽 腳步鏗鏘奔小康
一戶一策,讓這個小山村燃起了脫貧奔小康的希望。2016年,蘇區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萬元,全村實現整體脫貧出列。情系鄉親開良方「大家都擔心扶貧是走過場、裝樣子。」「他家能認定為貧困戶,我家也窮,為什麼認定不了?」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許多問題與矛盾不斷湧現。
-
脫貧攻堅|陽江中院助草朗村貧困戶摘窮帽拔窮根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各地正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加快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江城區雙捷鎮草朗村是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鄉村,村民收入主要來自種養業及外出務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等不靠摘窮帽!陝西寶雞高新區殘疾人龐均...
然而,在寶雞高新區釣渭鎮朱家灘村,就有一位「擰」小夥,靠發展養豬產業成功實現了脫貧致富,他的名字叫龐均強。談起自己的致富路,龐均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日,記者走進釣渭鎮朱家灘村,深入了解這位身殘志堅的「脫貧明星」。龐均強是朱家灘村五組村民,自幼患先天性小兒麻痺,下肢萎縮,導致重度癱瘓。他的母親已經75歲,哥哥龐均明因車禍受了腰傷,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困難。但他不向困難低頭,他說:「雖然我下肢癱瘓,可我還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即使坐著輪椅,我也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
不等不靠摘窮帽:寶雞高新區殘疾人龐均強輪椅上的脫貧路
然而,在寶雞高新區釣渭鎮朱家灘村,就有一位「擰」小夥,靠發展養豬產業成功實現了脫貧致富,他的名字叫龐均強。8月10日上午,寶雞新聞網記者走進釣渭鎮朱家灘村,深入了解這位身殘志堅的「脫貧明星」。龐均強是朱家灘村五組村民,自幼患先天性小兒麻痺,下肢萎縮,導致重度癱瘓。他的老母親已經75歲,哥哥龐均明因車禍受了腰傷,一家三口曾經生活十分困難。但他不向困難低頭。
-
窩城篇—梁建鋒:不等不靠憑自己,脫貧致富奔小康
窩城鎮白坡村貧困戶梁建鋒,不等不靠,通過承包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實現脫貧致富。白坡村脫貧戶梁建鋒說:「不努力,就像我一樣,帳怎麼還啊?不幹是不中。」脫貧攻堅不僅僅是要增加群眾收入,更是要讓群眾心裡樹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意識,要讓群眾明白不論任何時候,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真真正正的過上好日子。
-
關於脫貧奔小康,習近平這些暖心話給人力量!
15日,習近平赴重慶考察調研,走進農戶家中、深入田間地頭,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情況。16日下午,正在重慶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黨的政策對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既然黨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關於脫貧奔小康,習近平這些暖心話給人力量!
-
巢湖夏閣鎮:自強不息摘窮帽 勵志脫貧奔小康
為了一家人能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黃定勝不等不靠,一邊積極治療疾病,一邊在家搞家禽養殖,為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雞苗成活率,他決定自己孵化雞苗飼養;他從親戚那裡借了2000元錢添置孵化機,自己孵化的雞苗成活率比外面買的雞苗高,
-
「中國夢·黃河情」破窮境,摘窮帽!陝西王灣村多措並舉奔小康
過去,這裡土地貧瘠、產業單一,「一頭耕牛,二畝薄田,三餐不繼,四季缺衣」的無奈生活歷歷在目。脫貧攻堅以來,王灣村完成了巷道硬化、廣場建設、村莊亮化、人畜飲水、衛生廁所普及等惠民項目,迎來了「庭前有菜園、門前有花廊、村巷有文化、房屋有特色」的新生活,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居,種上了瓜果飄香的鋼架大棚,這個蟄居在黃河畔、被稱為「月亮灣」的小山村走上了安居樂業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
【她的脫貧故事】專心致志搞養殖 脫貧致富靠自己
【她的脫貧故事】專心致志搞養殖 脫貧致富靠自己 2020-10-14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遂寧船山:勠力摘窮帽 共赴小康路
勠力摘窮帽,共赴小康路。放眼「十三五」以來的船山,貧困村面貌不斷改善,貧困人口數量逐年減少,貧困群眾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快馬揚鞭。五年來的脫貧成果,自豪地描繪在了船山大地上。遂寧市船山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33個、貧困人口6876戶17327人,貧困發生率5.8%。脫貧不穩定戶137戶,邊緣易致貧戶45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羊」眉吐氣奔小康 ...
不一會,苻國城便甩動羊鞭,把20多隻山羊趕到附近放養,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美好……誰能想到幾年前,他還是個難以維持生計,成天愁眉苦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呢?如今的苻國城不但摘除了貧困戶的帽子,還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轉變觀念 走上養羊路「過去越窮越沒有門路,如今越幹越有勁頭。現在行情好,小羊羔一斤能賣43元左右呢。」
-
「文農旅」融合 雲霄縣棪樹村脫貧致富奔小康
日前,記者專程來到棪樹村蹲點採訪,探秘窮鄉僻壤是如何涅槃重生、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村裡基本上是山坡田地,有的連鐵耙子都過不了,早季水稻尚能收成,晚季要是遇上寒流,就只能收些癟谷了。」今年92歲的老紅軍吳水松告訴記者,「老一輩棪樹人拼死拼活地幹,還是填不飽肚子,要靠年輕人外出打工買米養家。一戶人家一年頂多賣一頭豬,賣肉的錢多數被賒欠。」棪樹村先後嘗試種過柿子、柑橘、金棗、麻竹等經濟作物,但由於技術缺乏、信息落後,都沒有給村民帶來好收益。
-
砥礪奮進摘貧帽 善作善成奔小康——淮南市潘集區賀疃鎮脫貧攻堅綜述
賀疃的黨員幹部用忠誠與擔當踐行初心使命,用智慧和汗水讓黨旗在扶貧一線高高飄揚;賀疃的貧困群眾不等靠要,艱苦奮鬥,立志用自己的雙手拔掉窮根。人人皆出力,人人皆盡力。基本形成了「一環三橫四縱」的交通格局,一張「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四好農村路」交通網絡正在全鎮迅速建成,為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五年來,賀疃積極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推進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通訊網絡、生活生產用電全覆蓋。
-
脫貧之星:「我脫貧,我光榮!」
勇做幸福生活的追夢人「羅兵,45歲,家住海南區巴音陶亥鎮羊路井村紅墩村民小組,靠著追尋幸福生活的信念,已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成為全村脫貧的典型,被評為2018年度烏海市「脫貧之星」脫貧致富好青年。,從單身到組建了幸福的家庭……成功脫貧致富,被評為2019年度烏海市「脫貧之星」脫貧致富好青年。